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雾游十八盘

  到壶关,为的就是去看太行大峡谷;到大峡谷,当然少不了上十八盘。这天一大早,迎着弥天大雾,我拜访了它们。

  车驶出壶关县城,喘息着爬行在算不上崎岖但却蜿蜒的路上,30公里不算远,七折八拐便进入太行山区,大自然给了这里太多、太大、太诱人的魅力。

  一上车,导游就开启她伶俐的嘴巴向我们喋喋不休起来:大峡谷的美,美在它山的质朴无华与古拙苍劲———如果把太行山当作一块打褶的布,那么,大峡谷就坐落在这布的皱褶里;美在它石的形态各异与浑然天成———怪石嶙峋、奇形异状;美在它林的古老浩瀚与凝重神秘———覆盖率高达74.9%的原始森林把山的骨骼遮盖得严严实实;还美在它空气的清新纯静;美在它水的轻柔流淌与瀑布的轰鸣而下……很难相信,在北方的黄土高原,能有这样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而今天,我以为最美的还是那雾。

  十八盘是山西与河南的骑线点,概因在3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修筑了1300个台阶、打了九折十八弯的“天梯”通道而得名。史料记载,大唐盛世之初,我省上党东南部地带与河南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因此,朝廷组织百姓在悬崖峭壁上修了一条“过步每千虑,举步如蹒跚,心胆掉欲碎,毛发亦为寒”的险途小径。清代时,山洪爆发,将此道冲得荡然无存,清政府拨款重修,才成了今天的样子。从现在的情况看,它实在算不上高和险,就像碑文里写的“执鞭者坦荡而不惊,游市者乐市而不恐”。我们边登山边看,在第七盘,由于大雾,对面左侧山体上的那尊“刘秀隐身像”时隐时现。相传西汉时期,王莽篡夺皇位,汉幼主刘秀为复兴汉家王朝隐居南阳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欲推翻王莽政权。王莽获悉,率兵追杀刘秀,危急之时,山神速将刘秀隐入山体,留下此石像。第八盘依山而立的太上老君道德碑和平台上的炼丹炉由于近在咫尺,倒是看得一清二楚。没多长时间,我们就站在了盘顶。

  开始我是有些沮丧,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却碰上大雾。同来的一位作家朋友告诉我,你别失望,更不该诅咒雾。我问何故?他说这大峡谷晴有晴的美、雨有雨的妙、雾自有雾的趣,雾将山的故事变得扑朔迷离,以至于让初到峡谷的人难识其真面目,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我虽难以苟同他的看法,却仍忍不住抬眼望去。浓雾弥漫,如一条巨大的纱巾,绵绵软软地缠绕在半山腰,环绕着高耸的山峰;群山像浴后的女子,裹藏在缥缈的纱帷中;平日里尖刀一般的峰顶在云雾中藏掖着,时隐时现,把太行山颇具嵯峨之势的奇峰峻岭缠绕出了几许温柔,飘洒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美丽画卷;山谷中更是云封雾锁,一团团、一片片,眷眷依依,飘飘如烟,冲突腾挪,变化万千,充满着诱人的神秘感。

  中午的时候,太阳才像个顽皮的少年,悄悄从浓密的森林里探出头,轻轻撩起那纱帐。于是,云雾开始漂移、上升,化作一条条白色的绸带,把一个个山峰缠上又解开,解开又绕上。接着又起了风,风起处,云开雾合,先前看不到的山露出了真面貌,而刚才看到的则一下子又隐藏在了云雾之中,让你先有一分惊喜,再添几分遗憾。

  我们在此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指指划划,看得心醉神迷,竟然忘记了身在山上,而疑是人在画中。

本文作者:刘绍亮,摘自《山西日报》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5-01-06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