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去年是“太原招商旅游年暨纪念太原建城2500年”。太原市委、市政府通过这次大型系列活动,不仅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而且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以“唐风晋韵,名都太原”为主题的品牌形象已经在全国叫响;以晋祠为龙头的太原景区建设和基础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太原为核心的辐射全省的“三小时旅游经济圈”已经形成;以“太原国际面食节”为载体的节庆活动形成了规模;太原旅游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产业,建设旅游强市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太原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建设旅游强市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太原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建设旅游强市的任务十分艰巨。现就太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太原旅游业发展现状:
  太原旅游发展,在新的一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
  (1)、太原周边城市密集,旅游消费人群庞大,潜力无限。
  全国、全省大环境将对太原市旅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是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上到下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许多民间投资由过去的传统行业转向旅游业,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用于旅游消费的支出将逐年增多;三是国家“春节”、“五一”、“国庆”长假政策的执行,居民休闲时间增多,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四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经济运行机制,吸引更多外商来内地投资旅游业,吸引更多客源来并旅游观光;五是山西省正在进行行业结构调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鼓励太原市在核心景区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对太原市旅游业发展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这些都为太原市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历史美和人文美,是太原旅游最大的卖点。
  太原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寺观祠庙、古遗址、石窟造像、名人故里和故居、名人陵墓等人文旅游资源80多处;历史名山、河流和湖泊、泉水、溶 洞、森林、避暑地等自然旅游资源40多处;旅游博览与会展设施、公共休闲园林设施、瞻仰纪念类设施、旅游购物设施、旅游娱乐健身和艺术表演设施等社会旅游资源 100多处。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市留下众多名胜古迹,拥有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永祚寺、纯阳官、崇善寺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在全省位居前列。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为太原市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随着大运高速公路的建成,太原作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贯通山西南北的大运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太原市作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太原是通往晋北、晋南、晋东、晋西的枢纽,与省内各大旅游区具有关联作用。2002年已开通国内航线46条,飞往香港、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铁路运输四通八达,是石太、南北同蒲、京原、太焦、太古兰等6条铁路干线的中枢;有4条高速公路连接省内外,大运公路纵贯全市、太茅、太汾、石太等8条公路干线,以太原为中心横贯全省向四周辐射,通往省内各大旅游景区;市内交通方便快捷,通往市内各大旅游景区、景点。市话113万户(其中:移动电话71万户),占全省的30.5%。全市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 144家,占全省的 44.31%;旅游星级饭店 66家,占全省的30.28%。交通通讯食宿设施日趋完善,为太原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旅游业存在有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除了晋祠——天龙山景区较为成熟之外,其他景区根本没有形成规模。
  旅游产品长期处于浅层次开发,品牌产品单一。晋祠—天龙山景区刚刚具备一定规模;双塔文化旅游区尚无影响;尖草坪傅山文化旅游区只是处在萌芽状态;其他清徐葡萄沟、阳曲黄土风情仅仅停留在季节性旅游的状态。太原旅游品牌,缺乏新的热点产品牵引客源市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开发滞后。旅游开发限于旅游资源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旅游商品档次低、品种少,购物环境差,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比较落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缺乏一个统一的旅游协调机构,政出多门,管理不到位。
  市级旅游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不健全,除尖草坪、阳曲、晋源区外,其余区县没有完善的旅游管理和监督机构,机制和法制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宏观监控力度不够,缺乏发展大旅游的内在动力,难以形成合力。旅游行政管理工作、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和景区(点)管理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文物、宗教、城建、园林、林业、规划、土地、国土、环保、公安、工商、计划、财政等部门,缺乏综合协调机构,整体上呈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并存的局面,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3)旅行社业小、散、弱,旅游人力资源匮乏,缺乏竞争力。
  全市旅行社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全市131家国内旅行社,注册资金仅7753万元,按照注册资金100万、40万、30万分类,大型企业24家,中型企业40家,小型企业67家,一年营业额千万元的仅一家,500-1000万元的6家,有20-30家旅行社年营业额仅几十万元。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具有强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形不成集团,难以跟市外和境外旅行社进行竞争,不能适应大旅游的需要。旅游星级饭店虽评定了星级,但按照星级标准进行管理仍然不够。缺少高层次管理人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影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和旅游形象的形成。
  (4)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品牌促销后劲乏力。
  近年来,尽管全市对旅游业的投入在逐渐加大,但与周边城市、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太原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宣传促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多,2001、2002年在旅游基础建设上投资仅476万元,其中省计委补助175万元,我市自筹301万元,2001年在全省排第八位,2002年排第九位,分别占全省投资的4.8%和2.56%。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没有形成集聚优势,直接影响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发展缺乏后劲。
  (5)产业政策滞后,环境污染严重,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无法进入。
  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不到位,市外、境外投资太原旅游少,市内旅游业发展急需的资金、高级人才、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引不进来。二是品牌意识不强,旅游宣传促销薄弱。硬环境方面,水资源短缺,环境重度污染,景区周边的采煤采石严重影响到景观质量。部分区域环境污染大大削弱了旅游资源和其他优势的发挥,旅游线路网络构建不够,大交通在建,小交通待建,景区景点可进入性差,难以形成联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旅游大格局。
  三、做强做大太原旅游业的对策:
  根据我们的优势,总结我们的不足,我们认为太原旅游今后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1)要将尽快着手成立“太原市文物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书记、副市长等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文物、旅游、水利、林业、园林、文化、宗教、宣传、外事、公安、财政、税务、城建、规划、交通、环保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建议太原市文物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设在太原市旅游局。这样可以把旅游发展纳入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发展的重点战略、纳入各部门支持的重点项目、纳入全社会重点扶持的主要产业,彻底改变现在的只有旅游局一家“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将旅游发展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发展的投入。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产品促销、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学术研讨、影视剧创作、支持旅游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各县区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旅游事业发展。鼓励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积极推荐股份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旅游企业利用政府间投资、国际金融机构优惠贷款开发旅游项目,壮大旅游企业。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可以通过出让、租赁、拍卖等有偿方式使旅游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旅游企业用水一律视同商业企业用水定价。对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等单位举办的旅游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3)全面进行体制创新,将傅山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全省旅游经济特区。尖草坪西山一带,是明末清初文化大师傅山先生的故里,至今留有窦大夫祠、西村、多福寺、净因寺等众多人文遗迹。此外,随着汾河二库的建成,西山一带呈现出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此地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管辖区分属尖草坪、万柏林、阳曲县、汾河二库管委会等不同的地区和部门,造成开发分散,资源浪费。建议由太原市旅游局牵头成立“太原市傅山文化旅游区开发有限公司”,统一开发,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进行市场运作,使之尽快成为太原乃至山西旅游发展的特区。
  (4)深入挖掘晋祠景区的文化内涵,将晋祠建设成为博物馆式的大景区。晋祠,是我国最早的皇家园林,拥有历朝历代众多文物遗存,是享誉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要充分运用国际间政府的资金支持,开展学术研讨,出版系列文化研究精品,举办文物精品展览,与强势媒体合作,拍摄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大型电视剧,提高晋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晋祠建设成为博物馆式的大景区。
  (5)全市旅游景区要从每年门票收入中安排不低于百分之十的费用,用于旅游宣传。配备专用的旅游大篷车,成立太原市旅游记者协会,突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模式,以“五个一”形象工程为龙头,绘就太原旅游文化的大手笔。
  在宣传促销渠道上,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太原的知名度。加强与外省市旅游资料交流,与全国各地特别是主要旅游城市电视台之间进行旅游专题电视片的交流。在全国主要的新闻媒体上刊登或播发太原旅游资源宣传资料,扩大太原在全国的影响。在国际上加强宣传促销,特别加大在日本、美国等地的宣传促销力度。
  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今后要重点做好太原旅游营销的“五个一”形象工程。即: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旅游规划:出版一系列以“唐风晋韵,名都太原”为主题的图书作品;举办好一个成功的节庆活动“太原面食节”;与海内外强势媒体合作拍摄一系列介绍太原历史文化的专题片;拍摄一部反映太原历史文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6)进行体制创新,将晋源区人民政府整体改制为晋源风景区人民政府,做强做大晋祠旅游龙头产业。晋祠,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由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周边私挖乱采的小煤矿、小石场屡禁不止,景区周围的农民骗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晋祠的发展。为了统一管理,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开发,结合外地龙头景区开发的先进经验,建议将晋源区人民政府整体改制为晋源风景区人民政府。这样既可以实施属地化管理,又可以调动地方的积极因素,做强做大太原旅游产业。
  (7)各县区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成立旅游管理机构。太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事业前景广阔,为了充分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真正造福人民,建议在各县区成立相应的旅游管理机构,确定一名副区(县)长分管此项工作,把旅游事业发展纳入各县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8)尽快成立“太原市旅游节庆活动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和指导假日节庆旅游工作。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以及其他节庆日,已经成了旅游市场的火爆点和井喷期,另外,举办旅游特色节庆活动,是满足旅游消费市场的文化快餐。为了加强对节庆旅游市场的管理,促进太原旅游节庆活动朝着安全、祥和、文明、健康的方向有序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太原市旅游节庆活动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拨出专项经费,实施统一管理。节庆办可以附设在太原市旅游局。
  (9)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全面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根据太原市“十五”计划纲要和《山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实施《太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旅游景点较为集中的晋源区、清徐县、尖草坪区、阳曲县和主要景区都要根据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分别制定出本区域内旅游业发展规划,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落到实处,争取使区域旅游业在“十五”后期有一个较大发展。
  (10)加快旅游精品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法规,深度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搞好11个旅游业重点建设项目:
  1、 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项目;2、太原市黄河九龙生态旅游风景区;3、古唐文化生态园;4、晋阳山庄国际旅游度假村;5、清徐葡峰山庄风景开发区;6、太原双塔和城区文物旅游风景区;7、阳光shopping mall项目;8、太原市傅山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9、悬泉寺风景旅游区;10、云顶山景区森林旅游区;11、太原博物馆工程等
  通过以上旅游景点、景区及配套服务业的开发建设,分步实施,发展以汾河公园为中心,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自然景观、旅游购物、旅游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及旅游服务业,促进我市旅游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上效益。
  (11)加强旅游基础建设,改善旅游基础条件。便捷的交通,是发展旅游的首要条件。要加快建设以太原为核心、辐射全省的三小时旅游交通圈。在大运高速公路即将建成之际,加快太原周边的旅游支线和专线建设,形成旅客能方便到达太原旅游点的交通环境。
  加大对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交通道路的中英文指示牌,加快旅游车辆的更新换代。优化饭店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市委、市政府要协调省旅游局尽快将旅游饭店的评级认定工作下放到太原市。太原市旅游饭店发展要在规范一、二、三星级饭店的基础上,适度朝前发展,建设1-3处五星级饭店,同时要大力开发特设旅游饭店、民俗饭店和青年旅馆,满足太原旅游蓬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培训中心、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建设的功能。旅游培训中心每年要定期开展旅行社经理培训、景区人员培训、导游培训、司乘人员培训及其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旅游交通集散中心要合理调度、科学设计市区、市区与各市、外省之间的旅游交通线路,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2)加快旅游城市和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构建旅游发展的载体。太原市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美和人文美是太原旅游最大的卖点。城市建设要将太原市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统一作为旅游景区来规划,特别是要避免破坏文物、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现象发生。今后城市开发、旧城改造要征求文物旅游部门的意见。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城镇建设的同时,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如晋源区的晋源镇、晋祠镇、金胜乡;阳曲县的青龙镇、东黄水镇;尖草坪的上兰镇;清徐县的徐沟镇、孟封镇、东于镇;古交市的岔口乡;万柏林的神堂沟;迎泽区的郝庄乡;小店区的黄陵乡;杏花岭的西焉乡等保存着大量文物遗存或者具有优美自然风光,这些城镇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要保持和保护好自身的文物资源和自然景观,为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本文作者:太原市政协常委、作家 王 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4-02-2 )

太 原 道 >> 晋阳书屋·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