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二十集电视文化专题片《名都自古并州》解说词

  太原旅游的魅力在于独特的历史美和人文美(代序)

  天下王气出太原;天下霸气出太原;天下文气出太原;天下财气出太原。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山河来天地,人物变古今。观离合而兴怀,谈盛衰而吊往。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雄藩巨镇,百度兴衰。远古的时候,太原曾经有过六个不同的名称,即晋、大卤、太原、大夏、夏墟、晋阳。据《水经注》记载:“(太原)一地六名,其实同也。”古为金天氏子台骀所居,唐尧始封于此,定名为唐国;舜帝时代设为并州;夏、商两朝,省并州入冀州;周成王时封弟叔虞于此,也称为唐国;其子燮父继承王位后,更名为晋,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
  大夏、夏墟、大卤、太原、晋、晋阳,在远古太原的这六个名字中,有的流传至今,有的沉入了历史的谷底。
  大夏、夏墟、大卤曾经是太原上古时期的乳名,今天的人们早已把它忘却了,即使专修文史的学者,也很少提及。据《山西通志》记载,太原最早的原住民,是轩辕皇帝的五世孙实沈,实沈是帝喾的次子,他带领一支游牧部落最早来到了古大夏之地。于是水草丰茂的这个地方,第一次有了人烟,有了历史。
  有关“晋”的来历,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学者们比较认同的是:从象形的角度,可以解读出来这个地名的形成与地势风俗有很大的关系。古体的“晋”字,特别象一个插着弓箭的箭袋。言外之意,远古时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尚箭尚武,形成这种风俗,一方面是为了狩猎,另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别人的侵略。“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见《彀梁传》)这块地方处在中原和草原交错的地带,故而这里的人们有尚武尚箭之风。因此,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晋”,境内有水,自然为“晋水”,晋水北边崛起城市以后,按照古老的惯例。山南水北谓之阳,于是有了古城“晋阳”。
  有关“太原”的来历,有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最早“太原”一词,是高大平缓之地的统称。如《诗经》:“薄伐严狁,至于太原。”;《国语》:“料民于太原。”;司马相如《上林赋》:“布活丰泽,延漫太原”;阮籍《东平赋》:“长风振厉,萧条太原”……这些文献诗赋中所提到的“太原”,是高大平缓之地的统称;后来,人们渐渐把“太原”用来专指高大平缓的晋阳。第一个把“太原”专指晋阳的,是上古的《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随后,《春秋》:“晋荀吴率师败狄于太原”;《战国策》:“子产对叔向‘宣汾、洮、障太泽,以处太原’”……秦汉以后,随着太原郡的设立,“太原”一词,有原来的泛名词,变为地域专有名词。
  正因为“太原”一词的变化比较复杂,所以清代学者认为:“太原肇自《禹贡》,指原野之统名。晋阳出于春秋,实城邑之定号。”所以,我们今天认定太原的建城年代,一般是指晋阳城的创建年代。从目前大量的史证来看,晋阳城准确的创建年代,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鲁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7年,到2003年正好是2500年。
  太原形胜在晋祠,太原灵脉在晋祠。“叔虞百里,居之河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唐有其君。”这是南北朝时期流落北国的大诗人庾信写的一首《成王刻桐叶赞》。诗中描述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叔虞施政有方,国富民强。叔虞传位于其子燮父,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由来。
  因为在上古时代,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国,隋末起兵于太原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得天下以后,把新兴的国家命名为“大唐”,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直到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山西太原。
  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太原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应当把历史文化转变成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首先是一种文化产业。用一位经济学家的话来说“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从全国一些发达的旅游城市来看,他们都是找准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定位,通过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景区建设,打造出了颇具个性的文化品牌,做强做大了自己的旅游产业。如上海、香港、深圳、广州等城市通过挖掘现代文明的内涵,打造出了东方名城、现代都市的旅游文化品牌;杭州、苏州、西安、北京、洛阳、南京等城市通过挖掘古老文明的内涵,打造出了东方古城、古老文明的旅游文化品牌;大连、青岛、厦门、烟台、北海、三亚等城市通过挖掘自身的滨海资源,打造出了华夏明珠、休闲胜地的旅游文化品牌……太原城,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在全国来说,连续不断地传承2500年历史的古城微乎其微,在世界上也是少数。它的长处就在于自己的人文美和历史美,所以我们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把太原的旅游文化主题定位为“唐风晋韵现盛世。名都自古是并州。”通过挖掘唐文化和晋文化的丰富人文遗产,做强做大自己的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其次是一种形象产业。它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最能展示一个城市的个性特点。大家通过到香港、上海、深圳、广州旅游,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中的人们领先潮流的生活状态;大家通过到北京、杭州、苏州、西安、洛阳、南京旅游,真切地感受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融合,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在古老都市中的人们焕发出来的崭新风貌和勃勃生机;大家通过到大连等沿海休闲城市度假旅游,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风光的和谐统一,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在蓝天碧海中的人们幸福快乐的精神状态……太原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以汾河公园为代表的一批新的人文景观的建成,晋祠天龙山景区的综合整治,傅山文化旅游区的崛起,标志着过去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太原正在恢复它文化名都的魅力,正在成为“北京西郊的历史文化长廊”,正在成为“民俗中国、乡土中国、人文中国”的代表性景区。太原人是唐尧的传人,太原人是古老文明的继承者,更是现代文明的实践者。
  旅游产业,再次是一种阳光产业。它除了无污染、无公害之外,它是离世界经济圈最近的产业,它是带动力最强的产业。太原旅游没有形成规模,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一流的资源;二流的研究;三流的规划;四流的宣传。我们工作的重点首先应当改变研究、规划、宣传滞后的现状,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加速旅游业的发展……建城2500年,是我们发展旅游业、做强做大旅游业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当将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宣传到全国去,做到一流的资源、一流的研究、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宣传,强做大太原旅游的文化品牌。

  一、唐尧故地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山河来天地,人物变古今。观离合而兴怀,谈盛衰而弔往。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雄藩巨镇,百度兴衰。当年,衰败的时候,华馆琼楼,满目凄凉。兴旺的时候,荒烟野草都显得生机勃勃。2500年的太原,它的兴衰史,与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惊人地合拍,可以说古城太原是古老的中国的一个缩影。远古的时候,太原曾经有过六个不同的名称,即晋、大卤、太原、大夏、夏墟、晋阳。据《水经注》记载:“(太原)一地六名,其实同也。”古为金天氏子台骀所居,唐尧始封于此,定名为唐国;舜帝时代设为并州;夏、商两朝,省并州入冀州;周成王时封弟叔虞于此,也称为唐国;其子燮父继承王位后,更名为晋,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
  大夏、夏墟、大卤、太原、晋、晋阳,在远古太原的这六个名字中,有的流传至今,有的沉入了历史的谷底。
  大夏、夏墟、大卤曾经是太原上古时期的乳名,今天的人们早已把它忘却了,即使专修文史的学者,也很少提及。据《山西通志》记载,太原最早的原住民,是轩辕皇帝的五世孙实沈,实沈是帝喾的次子,他带领一支游牧部落最早来到了古大夏之地。于是水草丰茂的这个地方,第一次有了人烟,有了历史。
  有关“晋”的来历,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学者们比较认同的是:从象形的角度,可以解读出来这个地名的形成与地势风俗有很大的关系。古体的“晋”字,特别象一个插着弓箭的箭袋。言外之意,远古时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尚箭尚武,形成这种风俗,一方面是为了狩猎,另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别人的侵略。“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见《彀梁转》)这块地方处在中原和草原交错的地带,故而这里的人们有尚武尚箭之风。因此,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晋”,境内有水,自然为“晋水”,晋水北边崛起城市以后,按照古老的惯例。山南水北谓之阳,于是有了古城“晋阳”。
  有关“太原”的来历,有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最早“太原”一词,是高大平缓之地的统称。如《诗经》:“薄伐严狁,至于太原。”;《国语》:“料民于太原。”;司马相如《上林赋》:“布活丰泽,延漫太原”;阮籍《东平赋》:“长风振厉,萧条太原”……这些文献诗赋中所提到的“太原”,是高大平缓之地的统称;后来,人们渐渐把“太原”用来专指高大平缓的晋阳。第一个把“太原”专指晋阳的,是上古的《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随后,《春秋》:“晋荀吴率师败狄于太原”;《战国策》:“子产对叔向‘宣汾、洮、障太泽,以处太原’”……秦汉以后,随着太原郡的设立,“太原”一词,由原来的泛名词,变为地域专有名词。
  正因为“太原”一词的变化比较复杂,所以清代学者认为:“太原肇自《禹贡》,指原野之统名。晋阳出于春秋,实城邑之定号。”所以,我们今天认定太原的建城年代,一般是指晋阳城的创建年代。从目前大量的史证来看,晋阳城准确的创建年代,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鲁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7年,到2003年正好是2500年。
  在今天太原城南50里处的清徐县境内,有一处不起眼的村落:尧城村。据说,这里曾是帝尧故城。帝尧,为人文初祖,《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尧者,名放勋。其人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百姓昭明,合和万国。”有关其都城遗址,历来说法有四: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山西太原和山西临汾。太原尧城村,建于何时,史无记载,现存一批元明建筑:四合院一处,前有牌楼,后有尧王殿,周围还有奶奶庙、狐仙庙、戏台等附属建筑。近来又在尧城村附近发现了古都遗址。《清源乡志》记载:尧王初为部落首领时,曾旅居在此。他根据荚草的生长周期制定了历法,后来随着部落逐渐壮大,迁都到了晋南的平阳。历史上正因为有这么一段故事,于是古老的太原城也是唐尧故都之一。
  太原形胜在晋祠,太原灵脉在晋祠。“叔虞百里,居之河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唐有其君。”这是南北朝时期流落北国的大诗人庾信写的一首《成王刻桐叶赞》。诗中描述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据《史记 .晋世家》记载:周武王去世以后,成王继承了大业。唐国发生了骚乱,周公亲自平息了叛乱。一日,周成王与年幼的弟弟叔虞一起做游戏,成王把桐叶剪成玉珪状,开玩笑地对叔虞说:“以此为凭,封你为唐侯。”旁边的史官认真记下了这段话。叔虞长大成人后,史官提醒成王应当实现当初的诺言。成王诧异地说:“当年我是在开玩笑。”谁料史官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就要载入史册,就要歌礼颂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叔虞封唐后,施政有方,国富民强。叔虞传位于其子燮父,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由来。
  在今天的太原境内,尧城遗址,尚有迹可寻;而叔虞唐城遗址却无迹可寻。而真正有史记载、有址可寻的便是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的建城年代,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录,因而有过数种不同的说法,后来之所以确定为春秋时期鲁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7年,主要依据,来源于对《春秋》、《左传》、《史记》等诸多记载的综合分析。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定公十年)晋赵鞅帅师围卫。”;《史记.赵世家》记载:“赵(鞅)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俟于诸侯。”;《左传》中有三段记载:“晋赵鞅围卫,报夷仪也。”、“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吾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午许诺。”、“十年,赵鞅围卫,卫人惧,贡五百家,鞅置之邯郸。今欲徙晋阳。晋阳,赵鞅邑。”综合这五段历史记载来看,公元前500年,即鲁定公十年,发生了这样一起事件:晋卿赵鞅为了报去年齐国帮助卫国夺取夷仪之仇,率师包围了卫国,卫国人害怕了,赶紧奉献了五百人贡,赵鞅这才撤了兵。撤兵之后,赵鞅把自己的战利品五百人贡暂时安置到了邯郸。过了三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7年,赵鞅向邯郸的赵午提出来,要求归还五百人贡,他准备迁移到晋阳。赵午答应了他的要求。综观远古的典籍,晋阳,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就是赵鞅要在此安置五百人贡。本来他在三年以前就得到了这批战利品。之所以暂时放到邯郸,显然是当时的晋阳城尚未建好。三年后,赵鞅再次提出来归还五百人贡,原因只有一个,他的食邑晋阳已经初具规模,急需填充人口,于是他想到了当年滞留在邯郸的那批人。因此,晋阳城初建于鲁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7年,是确切无疑的!
  在今天的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至今还保留着一段晋阳古城的遗址,那些裸露在田野里的残垣断壁,如同经年历久的沧桑巨人,以无声的语言,给我们讲述着2500年的兴衰荣辱,给我们讲述着2500年的风云变幻……
  因为在上古时代,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国,隋末起兵于太原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得天下以后,把新兴的国家命名为“大唐”,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直到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山西太原。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二、战国名城
  太原,地理位置极为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太原府志》记载:九州形胜,秦得百二,齐得十二,晋介二邦以称险塞。太行当天下之脊,雁门居九塞之首,非虚语也。至太原,以云中、上谷为之屏,河东、上党为之蔽,临谷为堑,因山为障,带二水之双流,据百岭之重阻,尤险之最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纷争的时期,故而太原的地理位置异常显赫。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仁政思想,也发生了最为惨烈的诸侯争霸。
  在太原西北郊的上兰村,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筑窦大夫祠。祠中的主像供奉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大夫窦犨。他不仅开凿了太原最早的水利工程,而且有一套完整的治国强兵的思路。据《国语》记载:窦犨曾经对当时的执政者赵简子说,我听说君王可悲的是无人才,而不是无钱财;可悲的是无贤臣,而不是无宠臣;可悲的是名声不美,而不是年岁不寿……面对窦犨的仁政思想,当时羽翼尚未丰满的赵简子只好连连点头;等赵简子势力强大以后,借故杀害了贤能的窦犨。孔子原来准备到晋国拜访赵简子,听说贤能的窦犨被杀,立即驱车回返,借此来表示自己对残暴而昏庸的赵简子的不满,表示对贤明大夫窦犨深刻的怀念。传世至今的窦大夫祠,是三晋大地上最早的仁政思想的发源地。晋国大夫窦犨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昭示了后世君王为人为政的基本原则。
  历史上,春秋演变成战国,最早是从晋阳开始的。当时,强大的晋国一分为三:赵国、魏国和韩国。山西别称“三晋”,就是由此而来。
  晋水的源头,有一大片恢弘壮丽的建筑,就是今天的晋祠。明代诗人李继贞曾有一首咏晋水的诗:“水可亡人国,哪知国自倾。片言能树敌,三版得完成。”这首诗讲的就是历史上三家分晋的故事。晋平公的时候,国君式微,韩、赵、魏、范、智、中行氏六大公卿的势力却越来越强。而且六大公卿之间不停地进行争斗。公元前490年,范氏和中行氏败走齐国,韩、赵、魏、智四家掌握了晋国的政权。而四卿之中,又以智伯势力最大,挟晋君以令诸卿。甚至骄横的智伯寻找借口,逼迫韩、赵、魏三家献地,以此来消弱他们的影响。韩、魏慑于智氏的淫威,不敢不从。而赵襄子拒不服从。智伯大怒,联合韩、魏两家共同出兵讨伐赵襄子,并约定灭赵后,三分其地,赵襄子不敌只好退守晋阳。战斗进行了一年多,毫无进展。丧心病狂的智伯最后决定引汾、晋二河,水灌晋阳。“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饮,易子而食。”(《史记.赵世家》),一片惨败景象。眼看都城就要破了,赵襄子急中生智,连夜派张猛谈深入韩、魏营中劝说利害:“一旦赵氏灭亡,智伯将更加强大,下一个吞并的目标必是韩、魏无疑。”韩、魏素来痛恨智伯张狂,遂与张猛谈歃血为盟,相约决堤放水,反攻智伯。当智伯正在做胜利美梦的时候,洪水突然冲到了自己营中,韩、赵、魏大军也如潮水般杀来,智伯措手不及,被赵襄子所杀。之后,三家瓜分了智伯的领地,韩、赵、魏并雄于世。这就是“三晋”的由来。在今天的晋祠境内,尚有智伯渠存在,相传就是当年智伯引水灌晋阳的旧道。
  今天的晋祠附近,有个小村子叫赤桥,春秋末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惨烈的刺杀案。“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年国士心。”唐代诗人胡曾在赤桥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感怀国士豫让的咏史诗。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智伯生前虽然对公卿骄横,但对家臣豫让相当不错。赵襄子灭掉智伯以后,为了发泄不满,甚至把智伯的头颅割下来,当尿器使用。国士豫让为了给主人报仇,改名换姓为刑人,挟匕首潜入赵襄子宫中的厕所,结果行刺被擒。赵襄子感其忠义而释之。不久,豫让又漆身毁容、吞炭为哑,埋伏在赵襄子经过的桥上,继续行刺,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失败了。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豫让以自杀的方式,回报当年主人的知遇之恩。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与荆柯、聂政齐名的死士。
  贤能仁义的窦犨、机智敏捷的赵襄子、狷介刚烈的豫让,他们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晋阳大地上代代相传。他们是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太原人杰的典型代表。
  三家分晋以后,太原属赵,曾经作过赵国早期的都城,后来赵国迁都邯郸以后,太原仍然是陪都。在赵国的历代国君中,最有作为、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赵武灵王。他大力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据《战国策》记载:“赵武灵王曰:‘吾国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变胡服骑射以备燕、参胡、楼烦。’”在今天太原西北不远处的宁武、静乐一带,战国时期曾经是楼烦国,居住着大量的胡人,除此之外,在太原东北方向,还有中山等国,也是以胡人为主。他们经常骚扰邻近的赵国。前代赵君多次对胡作战,每当大兵压境的时候,轻装骑射的胡人就退到了大漠深处,赵军只好无功而返;等大批的军队撤回太原,胡人又卷土重来,继续危害赵国的边境。最后,赵军被折腾得筋疲力尽,屡吃败仗。这种被动挨打的状况,直到赵武灵王当政的时候,才发生了彻底的改观。
  赵武灵王为了解决边患,多次深入胡地进行微服私访,最终发现胡人的长处在于衣着短小精干、善于马上急驰、马上射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于是,他决定仿效胡人的装束,对赵国军队的着装和训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他的改革之举遭到了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权臣公子成再三进谏:“大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今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悖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赵武灵王为了说服大家,当庭与众人展开了辩论,力排众议:“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最后,他力排众议下达了胡服令,并带头穿起了胡装,带头学习胡人的骑射本领。在他的强制推行下,赵国的军队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提高了战斗力。几年以后,赵国攻破了中山,震慑了燕、代,向西扩展到了云中、九原。不仅洗刷了前代的耻辱,而且进入了全盛时期。赵武灵王习人所长、胡服骑射的举措,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赵武灵王之后,除了赵惠文王有所作为之外,大都是些昏聩不堪的国君,他们坐拥四塞天险,不仅无所作为,而且压制良将,留下了千古遗恨。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晚期著名的将军,有很多都是赵国人。他们先后驻守重镇太原,留下了许多悲喜故事。
  赵奢,原来只是一名下层的税官,赵国王公平原君的家臣仗势抗税,赵奢依法杀了九名犯法者。平原君大怒,准备惩治赵奢,谁知赵奢被捕以后,不仅毫无惧色,而且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平原君。平原君认为赵奢是贤才,于是推荐给了赵王。赵王起用他管理全国的税收,没有几年,百姓富而府库实。一次,秦国进军韩国,韩国派人来求救。赵王征求大家的意见。许多将军都认为路远道狭难以救援。只有赵奢站出来:“虽然路远道狭,但形势如同两鼠斗于穴中,哪支部队的将帅有魄力,这支部队必然取胜。”赵王于是派赵奢率军前去救援。主力前脚一走,秦军后脚就包围了赵国的武安,赵军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想回撤。赵奢当即杀了违令者,稳定了军心。赵奢率部日夜急弛,迅速赶到了目的地,占据了有利地形,最后大破秦军。
  李牧,也是赵国晚期的名将。他常年驻守在太原北边的雁门关,防御匈奴。李牧治军有方、厚待部下,多次击败了强大的匈奴,异族人闻风丧胆。特别是赵悼襄王年间,李牧训练了一支强大的赵军,最后诱敌深入,以出其不意的军阵,大破匈奴十余万骑。此役灭楼烦、破东胡、降林胡,匈奴单于逃之夭夭。不久,李牧又率领赵军,北征燕国,西御秦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秦人使用反间计,买通了赵国的权臣,最后糊涂的赵王竟然听信权臣的谗言,杀掉了李牧。李牧一死,赵国的长城就倒塌了,没过几年,强大的赵国就被秦军灭掉了。
  赵国还有一位让秦人闻风丧胆的将军廉颇。廉颇是太原人,从小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以勇气冠于诸侯。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广为流传。可是,蔺相如死后,尽管廉颇多次打败秦军,无奈昏庸的赵王,再次中了敌人的反间计,撤掉了主帅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长平一战,被秦人坑杀四十万赵卒,赵国的实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战国时代的太原,有说不尽的名将故事。

  三、太原故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在昔日赵国的都城置晋阳郡,不久又改名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在此设置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归属冀州,分置恒山、西河二郡。秦汉时期的太原城,也是举世瞩目的雄藩巨镇。
  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有大功于秦。但是遭到了奸人的陷害。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渐渐明白过来自己制造了一桩冤案,于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将白起的儿子白仲封于太原。白仲,对许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但他有个后人却是天下皆知,这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生前,作文、写诗署名时常常自称为太原白居易。就是在朋友之间,也都称之为太原白公。白居易,曾经为太原白氏写过传记《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其中提到了自己家族和名城太原的关系:白氏远祖是秦朝名将白起,历史上秦赵长平之战中,他利用反间计,打败赵国,坑杀四十万赵卒。因为有大功于秦,被封为武安君。后来受人诬陷,赐死于杜邮。秦始皇醒悟过来,非常后悔,念其大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其子孙遂为太原人。天下白氏出太原,由此而来。
  汉初年,高祖刘邦在此建韩国,都太原,最早将韩王信封于此处,主要为了抵御匈奴。据《汉书.韩王信传》记载:“高帝五年春,与信剖王符王颖川。六年春,乃更以太原郡为韩国。徙信以备胡,都晋阳。”此外,《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六年正月壬子,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信侯喜为代王,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徙韩王信都晋阳。九月,匈奴围韩王信于马邑,信降匈奴……”
  汉代的太原,是防御匈奴的主战场,刘邦原来派韩王信驻守在此。万万没想到,匈奴一来,韩王信就树起了降旗,这无异于北方的边墙倒塌了。威加海内的刘邦,亲自率兵远征降将韩王信,铜醍一战,韩王信溃不成军,最后逃走塞外,彻底投入了匈奴人的怀抱。刘邦乘胜追击,从太原出发,向关外挺进。这时,正值寒冬腊月,汉军没有经历过如此艰难恶劣的天气,十有一二从马上摔了下来。等部队到了平城的白登,结果被大队的匈奴人团团包围起来,眼看就要覆灭了,这时陈平献计,匈奴王室特别贪财,不如我们送给他们一批珍宝,说不定他们会给我们一条生路。刘邦依计行事,终于死里逃生。雄才大略的刘邦,自从平定天下以后,从未遇到过对手,可是这次却栽了个大跟头,差点把命都丢掉。从平城逃出来,一路上胆战心惊,快要赶到太原的时候,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于是,刘邦把当时属于太原的一块地方,命名为忻州,以此来表达自己死里逃生后欣欣然的愉悦之情。
  此后,太原北边的代国,连年遭受匈奴人的侵扰,再加上内乱不断,刘邦无奈把代国整体迁移到了太原,并规定只有王侯、相国、或者是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大吏方可立为代王。当时的燕王涫、相国萧何等三十三人联合推荐皇子刘恒,认为刘恒忠厚贤良可立为代王。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高祖经过仔细思考,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刘恒就任代王以后,把晋阳定为中都,不久又将中都迁到了当时太原辖区内的平陶,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恢复了昔日雄藩巨镇的面貌。太原任职的经历,对刘恒来说极为重要,他从饱经战乱、动荡不安的太原局势中,感觉出来新兴的王朝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休养生息、积聚实力,如果继续采取高祖连年征战的策略,势必导致国破家亡。后来,就任皇帝以后,他一改刘邦的做法,对外暂时采取忍让和亲的政策,对内除肉刑、开荒田、布德偃兵、削谤除弊,经过两代人的艰苦努力,汉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到了汉武帝时代,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名将卫青、霍去病北出太原,远征匈奴,把他们彻底赶到了沙漠深处,终于洗刷了当年的白登之辱。太原,对于汉王朝来说,锤炼了汉文帝这样一位出色的皇帝,因而千古流芳。两汉之际,是太原人才辈出的时候,著名的有西汉时期的大丞相卫涫、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常惠。
  卫涫,在汉文帝时为中郎将。景帝时拜河间王太傅。吴王叛乱,卫涫带兵痛击,立下了大功,于是封为中尉。后以军功至建陵候,迁御史大夫,大丞相,为一代能臣贤吏。
  常惠,汉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结果被扣在了异域。汉昭帝时,他和苏武终于摆脱了囚徒的生活,返回了长安,受到皇家的隆重迎接。昭帝嘉其节,拜为光禄大夫。后来,常惠又受命出使西域的乌孙、昆弥等国,联合他们共同打败了强大的匈奴。
  俗话说“天下王氏出太原”。在今天晋祠风景区的西南,是一处晋溪书院。在书院之内,有王氏宗祠一座。改革开放以来,天下王氏名人前来寻根祭祖的越来越多。太原之所以成为天下王氏的宗祖之地,一方面是由于上古时期,始祖周太子子乔避祸于太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两汉时期太原出了不少王氏名人。
  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名晋,字子乔,本姓姬,他只活了十七岁。周灵王驾崩以后,其弟贵继位,是为景王。晋公长子宗敬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争霸,王室日衰,宗敬自知国事没落,于是举家避祸于晋阳。世人以之为王者之后,故而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秦汉交替之际,王氏出了祖孙三代名将:王翦、王贲、王离。王翦是秦国的大将军,他率师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论功行赏,王翦与蒙恬功劳最大,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王翦封地在长安和太原。秦末,刘邦、项羽起义,王离率兵与项羽决战巨鹿,王离兵败自杀。王离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邪,是为“琅邪王氏始祖。”而王离的次子王威仍居晋阳,西汉时曾出任扬州刺史,其子孙于是散居各地。九世孙王霸又从外地重返故里太原,他一生隐居读书,从未出仕。王霸生有两子:王殷和王咸。王殷担任过东汉的中山太守,食邑在祁县,其后裔称祁县分支;王咸随父一直生活在太原,其后裔称为“晋阳分支”。
  两汉年间,王氏家族最有名的人物就是王允。王允,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人,汉献帝时曾官至司徒。王允少时就有大志,通文习武。十九岁时,王允担任太原府的小吏,时有宦官赵津在晋阳城为非作歹,成为当地的一大恶霸,王允将他捕杀。赵津的兄弟买通朝中的宦官进谗言于皇帝,汉桓帝震怒,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太原郡守处死。王允送丧去了平原,归家三年后复出。这时,太原郡又出了一个无赖叫路佛素,太守还准备把他召为官吏。王允冒死进谏,结果得罪了太守,太守立刻把他抓起来,准备处死。正直的刺史邓盛听说以后,赶紧向太守说情,王允这才侥幸逃过一劫。黄巾起义爆发后,王允因平叛有功,升为尚书令。初平元年,军阀董卓立刘协为汉献帝,自任相国,操纵国政,为所欲为,引起天下大乱。身为大司徒的王允,想方设法做通了中郎将吕布的工作,乘汉献帝大病初愈,群臣会于未央宫之际,在宫门之内埋伏了几十个勇士,等董卓一到,大家立刻动手,一举锄掉了这个残暴不堪的家伙。长安百姓闻之,纷纷买酒庆贺……后来,董卓残部杀进长安城来,王允死于乱军之中。王允是东汉末年的名臣,后人罗贯中根据他的事迹,在《三国演义》中写下著名的“连环计”和“美人计”,直到今日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太原,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在两汉期间特别受朝廷的青睐,许多著名的将军都曾率兵节制太原,甚至像汉文帝、汉武帝等雄才大略的皇帝曾经多次巡边太原。此外,太原也为国家贡献了许多贤才名士,以至于后世的诗人,一来到太原就能感觉到一种英雄报国的气息。如明代的陈子龙有诗赞美太原“高接天关险,恒山入晋难。黄云知塞近,白草入春寒。龙首何三折,羊肠路几盘。长垣欣不落,宝剑为谁弹!”
  四、北朝霸府(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交织着黑暗和光明的时代。这三百多年间,除了西晋统一的二十年之外,大部分都是分裂、割据、混战的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造成成百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从来没有忘怀过“定于一”的理想信念。一批人失败了,另一批人继之而起,终于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是名副其实的龙兴之地。尽管国家四分五裂,但其中有许多乱世豪杰,在山西这块土地上风云而起,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他们由此成了名垂千古的人物。如后汉皇帝刘渊,兵起离石而有天下;后赵皇帝石勒兵起上党而有天下;北魏拓拔氏兵起大同而有天下;北周宇文氏兵起代州而有天下……四战之地的太原,前期曾经是司马王朝散落在北方的最后一块根据地,后期是北齐政权的发迹祖地,故而,太原被称为“北都霸府”。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稳定边疆,把塞外的六大胡人部落迁到了内地,雁门关内一下子涌进来大量的胡人,开始河东守吏管理有方,胡汉之间还比较太平。到了西晋初年,由于少数民族与统治者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山西境内爆发了多次少数民族起义,直接威胁到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太原籍的名吏郭钦第一个提出了“徙戎论”的主张。他从小生活在太原,眼见太原城周围的匈奴人势力越来越强,而汉人的实力日渐消弱,他于是给晋武帝上疏:如果匈奴起来造反,胡骑从太原、平阳、上党出发,不出三天,就可以到达孟津,直逼洛阳。因此他主张平定东吴之后,乘国力强盛之际,应该把杂居内地的胡人迁往塞外……尽管郭钦的主张很好,但司马氏没有采纳。
  郭钦的预言,五年以后就得到了应验。占据左国城的匈奴左贤王刘渊起兵建立政权,国号为“汉”,随后,鲜卑、氐、羌、羯等各族纷纷起义,陆续建立了十多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洛阳、长安没过几年就被胡人攻破,西晋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司马室只好南渡长江,偏安一隅,这就是东晋。从西晋到东晋的历史演变,再一次验证了得山西者得天下。正因为五胡占据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山西,所以,他们从山顶的高原向山下的都城俯冲,很容易得手。
  尽管山下都城里的皇宫易主,但山上的重镇晋阳,仍然是司马氏的天下,期间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一位慷慨悲壮的死士英雄,他就是并州刺史刘琨。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早年曾经是一个诗人,素有大志。年轻的时候,与祖逖同为小吏,彼此相交很深,同床而卧,同被而眠。有一次,半夜听到鸡叫,祖逖推醒刘琨,对他说:“此非恶声也。”于是,两人开始到院子里练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闻鸡起舞”的故事。后来四海沸腾、群雄并起。祖逖到南方辅佐司马王朝,而刘琨在国破家亡的时刻,被任命为并州刺史。一个乱世雄才、一座乱世雄镇,从此名扬千古。
  刘琨赴任的前夕,镇守太原的东越王司马腾,为了逃避战乱,竟然放弃了北方军事重镇晋阳,带着一万多将士百姓,出逃河北,白白地把北方雄郡留给了匈奴人,结果,司马腾刚刚在河北落脚,就被尾随而来的匈奴人杀死。晋阳被匈奴人占领以后,烧毁了大量的官署和民居,城民四散逃亡,一座繁荣的城市已经化作了废墟……刘琨看到此状,给远在江南的朝廷上疏:“流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极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见《晋书》)可以说是字字血泪。
  不仅,晋阳是一片废墟,更为关键的是,晋阳周围已经是强帝林立。南面有建都平阳的后汉王朝,东面有虎视眈眈的后赵,北面是方兴未艾的拓拔部落,任何一方的实力都远在刘琨之上,用四面楚歌来形容此时的晋阳一点都不过分。晋阳成了黄土高原上、乃至北中国唯一的汉人领地。
  从古至今,人们赞叹英雄,大家既赞叹那种开一代先河的人物,更佩服那些固守最后孤独的英才,刘琨无疑属于后者。到了孤城晋阳的刘琨,首先剪除荆棘,收葬枯骨,安抚百姓。组织了一支部队,战时抵御入侵的匈奴,平时和老百姓一起下田种地。经过一年多的积聚,晋阳的元气慢慢恢复过来,北方的士大夫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
  然而,此时的匈奴,自从夺取长安、洛阳等重要城市后,实力大增,锐不可挡,他们随即挥师数十万人进攻晋阳,刘琨不过几千人,根本抵御不住潮水般的异族军队,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刘琨把父母和全家留在晋阳城,只身前往河北搬兵。救兵未到,晋阳城内的守吏就被敌人疯狂的进攻吓破了胆,竟然开门投降,晋阳再次落入敌手。等刘琨搬来救兵,他的父母和全家已经被敌人杀害了。刘琨为了报仇,与匈奴人在晋阳城外展开了血战,可是由于彼此力量悬殊,刘琨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他最后带领几个随从败走常山。
  为了夺回晋阳,足智多谋的刘琨深入塞外游说拓拔部落的首领猗卢,想尽一切办法做通了他的工作。于是取得数万精锐之师,重新杀回晋阳,这次刘琨终于大获全胜,匈奴人暂时退回了平阳。经历这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战,刚刚恢复了元气的晋阳,又一次遭到了重创,瓦砾遍地,残不忍睹。刘琨原来打算继续积聚生气,可是不久,支持他的拓拔部落内部发生了骚乱,尽管其中的大部分人马归降了他,但是,彼此间丧失了早年的信任和默契,而外部的匈奴人根本不甘心上次的失败,再次由名将石勒率领几十万部队,与刘琨进行决战,人心惶惶的晋军再也没有创造以少胜多的神话,三万多人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刘琨只能眼睁睁看着古城晋阳沦入敌手。
  败走河北的刘琨,打听到割据蓟镇的鲜卑部段匹蝉势力很大,又一次萌发了借胡御胡的念头,胆略过人的刘琨来到了蓟镇,晓以大义,段被他的精神和气质打动了。刘琨和段匹蝉歃血为盟,决定共同对付强大的匈奴。可是,段匹蝉家族倾向匈奴,于是不停地在他们之间制造摩察,最后,段匹蝉对刘琨产生了戒心,把他软禁起来。刘的部下,一听主将被抓,愤而闹事,段匹蝉正好找到了一个借口,把刘琨杀害了。一代孤胆英雄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死时只有四十八岁。刘琨的名字与英雄的太原,千百年来一直是后人崇敬的对象。
  刘琨一死,晋阳就彻底变成了胡人的天下。在胡人诸多部落中,谁占领晋阳,意味着谁对北方有发言权。发迹辽东的鲜卑部慕容家族,最先在混战中把匈奴人赶出了晋阳,于是他们建立了以晋阳为西北屏障的后燕政权。此时,坐镇平城的另一支鲜卑部拓拔氏,早就觊觎这座雄藩巨镇。拓拔氏就是当年刘琨的北方联盟猗卢的后代,传到了拓拔珪手里,他们又一次强大起来,拓拔珪瞅准时机成熟,率领四十万精锐部队,南下突破雁门天险,打败了驻守晋阳的慕容农,然后顺着当年韩信出井陉攻赵的线路,以死伤大半人马为代价,终于灭掉了最强大的对手后燕。
  拓拔氏自从取得晋阳以后,就开始建立台、省等官署,并在地方上分封了一批刺史、太守,开始筹备建立新兴的国家,这就是北魏。北魏曾经统一过北方,最早立都在今日山西大同,后来迁到了洛阳。晋阳,对北魏王朝来说,坐落在两京中间,处于枢纽和霸府地位,所以,北魏王朝对太原苦心经营,经受百年战乱之苦的古城重新焕发了生机……
  北魏末年,洛阳宫廷发生内乱,坐镇晋阳的大将尔朱兆、尔朱世隆在晋阳立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为皇帝,并且尔朱兆亲自带兵杀入洛阳,竟然将孝庄帝带回晋阳缢死。这样一来,尔朱家族成了北魏的实际统治者,他们把自己在太原立的傀儡皇帝,送到洛阳,正式登位。企图通过傀儡皇帝来遥控国家。按理说,尔朱氏到了这一步,真是大权在握,无人能及,完全可以取代拓拔氏。可是,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葬送了自己。兵起晋阳的尔朱家族,得势以后,兄弟几人因为权利分配不均,竟然产生了仇恨,彼此各霸一方,互不来往。尔朱兆占据老巢晋阳,独霸祖地;尔朱世隆进京当了尚书令,只能控制宫内;尔朱天光出兵雍州,占据关陇;尔朱仲远征徐州,割据东南……
  晋阳尔朱家族的分裂,为另一个太原霸主的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五、北朝霸府(下) 

  “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并州自古多豪杰,战争五代几百年。”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赞美太原的名句。北朝后期,北中国的命运几乎是由两大集团来控制的,一个是坐镇长安以宇文氏为首的关陇集团,另一个就是坐镇晋阳以高氏为主的太原集团。说来也巧,这两大集团的首领人物,都与太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宇文家族的祖籍就在太原,而高氏虽然是河北人,但世代盘踞在太原。
  据明代万历年间修的《太原府志》记载:周太祖宇文泰,世代居住在雁门关,是当地一支胡人部落的首领。年轻时候,到并州去朝见大丞相高欢,高欢发现他长相非常奇特,对手下人说:“那个黑小伙眼睛特别明亮,不是个一般人物。”于是,把他强行留下来。后来,雍州刺史贺拔岳被部下杀死,震动了朝廷。宇文泰一看时机成熟了,自请领兵前去讨伐,结果,平定雍州之乱后,宇文氏坐拥关中,成了唯一可以与太原高氏相抗衡的人物。
  高欢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据历史记载,高欢祖籍是渤海(今河北景县)人,祖上移居塞外,风俗习惯和鲜卑人一模一样,家里很穷,高欢字贺六浑,年轻时在城里做苦工,娄家的小姐看上了他,于是打发婢女送钱给他。高欢自从讨了娄家的小姐,才养得起马,在镇上做了函使。一次,他到洛阳去送函件,令使给他肉吃。他毫不客气坐在椅子上就吃,令使认为他没教养,心中产生了怨恨,于是当众抽了他四十鞭子。受此大辱以后,高欢回到家乡,带领好友段荣、孙腾、侯景等人投军,先是投奔了杜洛周,转而又投葛荣,最后投到了晋阳尔朱荣的手下。开始,尔朱荣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一次,他跟随尔朱荣驯服烈马,正好有一批马无人能驯服,身为驯马高手的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烈马制服了,顺利完成任务以后,他对尔朱荣说:“驾驭恶人与驯服烈马是同样的道理”。尔朱荣这时才感到高欢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于是引为干将。
  建义年间,尔朱荣率领几千并州胡骑,东出太行,竟然打败了拥有数十万军队的葛荣,于是把葛荣押解到洛阳,交给北魏皇帝处死,随后又带兵平息了好几起叛乱。尔朱荣由此控制了朝廷大权。不久,皇帝担心尔朱荣尾大不掉,借机杀害了他。他的弟弟、坐镇晋阳的尔朱兆得知兄长被害,于是率兵从晋阳出发,一举打到了洛阳,不仅废掉杀害兄长的皇帝,而且尔朱家族又重新掌握了北魏的大权。
  尔朱兆返回晋阳后,发现原来叛将葛荣留下来的二十多万部队,投降以后,由于饱受当地人的欺凌,经常发生骚乱,他非常头疼,正在这时候,有人推荐高欢来统帅这支部队。尔朱兆不加考虑就将二十多万人交给了野心勃勃的高欢,高欢从此有了强大的部队。当时的晋阳城一切由尔朱荣说了算,高欢为了进一步发展,先是买通了尔朱兆手下的重臣,替自己说话,接着他亲自找到尔朱兆,对尔朱兆说:晋阳虽然富庶,但城内拥有几十万军队,生存将来肯定是个问题,降军不断生事,就是明证。不如我把这支部队带到河北去谋生,这样也能减轻晋阳的压力。糊涂的尔朱兆竟然同意了高欢的建议,等高欢前脚一走,后脚尔朱兆才反应过来,他于是带领少数人迅速去追赶。终于在今天的襄垣一带,追上了正往河北方向行进的高欢部队。聪明过人的高欢一看,尔朱兆带着少数人赶来,立即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打消了多方的疑虑。尔朱兆又一次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放过了高欢,自己重新回了晋阳……
  进入河北以后,高欢一方面得到了大批的给养,稳定了军心,另一方面,收编了不少当地的散兵游勇,壮大了自己的实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他开始反攻尔朱家族,利用他们兄弟之间勾心斗角的矛盾,先是攻破了尔朱世隆控制的洛阳,接着又打败了前来救援的尔朱天光,坐镇长安的贺拔岳和宇文泰乘机杀死了留守这里的尔朱显寿。高欢大部人马顺利进入了洛阳,废掉了原来的皇帝,重新拥立了孝武帝,他由此控制了北魏王朝的大权。
  稳定洛阳以后,高欢下一步进行北征太原,太昌元年,他率兵重新占据了天险晋阳城,失败的尔朱兆只好逃到塞外,自缢而死。高欢因太原地势极为重要,于是在这里建了大丞相府。随后的东魏、北齐,太原一直是陪都。
  身在洛阳的北魏孝武帝不甘心受高欢的控制,几次出兵太原讨伐对方,结果都被高欢打败了。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率领文武群臣逃到了长安,依靠了另一个实权人物宇文泰。高欢只好另立一个皇帝,这就是孝静帝。从此,北魏一分为二: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宇文氏控制,东魏由高欢控制。高欢为了行使权力方便,竟然下令把都城由洛阳迁到了离太原较近的邺城,并派儿子高澄到朝中任职,代替自己处理大事,而高欢自己在晋阳,集中一切精力对付日渐强大起来的西魏。可是,仗打得并不顺利,甚至经常吃败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描写的是美丽的塞外风光,高高的大阴山、辽阔的敕勒川、天也茫茫、地也茫茫,置身塞外只能看见风吹草低现牛羊。《敕勒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了塞外风景诗的代表性作品。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它特殊的创作背景的话,就能感觉到《敕勒歌》这首诗里凝聚了鲜卑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诗作者斛律金,是东魏时代的朔州(今山西朔州)敕勒部人。性敦直、善骑射,精通少数民族兵法,据说有很高的军事天赋。他早年从军,敌人的部队从遥远的天边赶来,斛律金从飞荡而起的烟尘中就能判断对方有多少人马;他只要趴在草地上就能听出来对方部队行军的远近。斛律金先后打败了葛荣、尔朱兆等众多割据势力,成为大丞相高欢手下的一名能征善战的勇将。一次,高欢的军队团团保围了西魏要塞玉壁城,虽然城内断粮断炊,人们易子而食,哀鸿遍地。可是西魏军队拒不投降,甚至反攻得势。这时高欢得了重病,军队里谣言四起。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身为大将军的斛律金,一边弹着胡琴,一边唱起了鲜卑民歌,这就是《敕勒歌》。在他的影响下,无论大丞相高欢,还是身负重伤的士兵,都满含着热泪,激情澎湃地跟着高声大唱……鲜卑人都知道,他们的根祖之地,在那茫茫的草原,在那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地方。三国时代,曹操为了稳定边防,把草原上的六个胡人部落迁到了长城以内。多少年来他们受尽了魏晋军队的歧视和折磨。到了西晋末年,司马诸王自相残杀的时候,自强不息的鲜卑人风云而起,建立起了好几个政权,这其中就包括高欢控制的东魏。现在,眼看面临失败,斛律金和高欢在高亢的歌声中,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内心深处那个美好的草原,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昨天的辉煌和骄傲,残兵败将们突然迸发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们终于死里求生,打败敌人,返回了晋阳。
  《敕勒歌》就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诞生的,诗句通俗易懂,大气磅礴,但诗歌背后却充满了战争的残酷、鲜卑民族的血气和以死求生的悲凉……
  突出重围后,一代枭雄高欢就得病去世了,不久,他的长子高澄又在都城被人刺死。他的二儿子高洋开始继承父兄的大业,继续坐镇晋阳,称霸北方。只不过,高洋不再向父兄那样,满足于当个大丞相或者是中书令,他一脚踢开了傀儡皇帝,自己黄袍加身,立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高洋就成了北齐文宣帝。
  晋阳长大的高洋,开始还有点励精图治的样子,刚做皇帝的那几年,他减免赋税、重用人才、赏罚有度,北齐出现了一段繁荣的局面,直到今天,我们从天龙山那些北齐雕造的石像中,仍然能够感受出来当年的盛世欢歌。
  但是,随着自己的地位越来越巩固,中年以后的高洋残酷享乐的本性一天天暴露出来,面对外围强大的敌手放松了警惕,每日沉湎于酒池肉林,朝政荒废,随后的几任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北齐只能凭着天险晋阳,维持了不到三十年的光景就灭亡了……
  魏晋南北朝,无数人杰起兵晋阳,他们有的以孤胆英雄的形象传之后世;有的成为旷代之才为后人景仰;有的以雄风霸气为后人所折服;有的以传奇身世震撼古今……无论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势的人杰,他们都为北朝霸府锦上添花。


  六、太原公子 

  千秋帝王业,不如少年狂。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封建帝王中的“完人”,文治武功并盛,既空前又绝后。李世民尽管有过不少封号,如赵王、秦王,以致后来谥号为“太宗”,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最关键的时刻和最初的发迹之地是在太原。在这里,少年公子李世民充分显示了其超人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才干、独特的用人思想和出类拔萃的文学天赋。
  我们多少次去晋祠,在众多的古迹中,特别钟情于唐太宗李世民所书的《晋祠之铭并序》,其文做于唐贞观二十年春(公元646年),兵起太原而得天下的李世民,深感叔虞先王之庇荫,晋阳城民之厚拥,晋水福泽之惠布,故而一气呵成这一千二百零三字的佳文,字字珠玑,盛赞晋阳风范。时隔一千年,读着这篇美文,似乎还听得见看得见李世民的面貌声音,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等人的密谈、疏财、聚贤、举义的情景以及讨檄声、号令声、马蹄声,历历如绘——贞观宝翰,不简简单单是一件书法杰作,更是盛世晋阳元气淋漓的气韵所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先生曾经参观了贞观宝翰碑,慨然赋诗:太原公子自无双,戎马生涯未肯降。
  “河源发昆仑,连乾复浸坤。波浑经雁塞,声震自龙门。”(见李世民《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写过一首五言诗盛赞黄河:黄河之源出自昆仑山,河水上接天空下浸大地。浑浊的波浪流经三晋大地,奔腾的河水冲过龙门峡谷,掀起万丈波澜。黄河的流势,一如历史上那个极盛的李唐王朝。源自黄河上游的陇西,后来却从三晋大地掀起了万丈波澜。公元600年,李世民出生在陕西武功。公元615年随父举家前往太原。李世民生于多事之秋,长于戎马之间,很早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军事才干。据《旧唐书》记载:隋大业十一年秋天,隋炀帝北巡,被十万突厥军队困于雁门,急得眼睛都哭肿了,急诏全国募兵,前来救难。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率领童子军北上勤王,他仔细观察敌我双方的形势后,对大将军云定兴说:“敌人敢围天子,必定认为我军仓促难以救援。破敌之计在于:白天布旌旗十里,晚上征鼓雷鸣不断。敌人就会以为我方救兵已到,自然会望风而逃。否则,敌众我寡,难以取胜。”云定兴依世民之计,果然吓退了十万突厥军队。死里逃生的隋炀帝,在泪眼朦胧中,第一次认识了这位不同凡响的太原公子。
  “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虽地尽三分,而余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见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当年的太原公子李世民,面对苇泽关外狼烟四起,群雄争霸;而汾河两岸仙楼耸峙、气象万千的景致,心中勃发起了万丈豪情。他仔细分析了群雄并起的局面以后,三次规劝太原留守李渊起义。据《资治通鉴》记载:他第一次他劝父亲:“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转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太原留守李渊一听,吓破了胆:“汝安得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李渊听说起义的主张后吓得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来。不久,李世民第二次规劝李渊起义:“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亦危矣。唯昨日之言,可以避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此时,李渊已探得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无可奈何地说:“今日破家亡躯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后来李渊讨寇不力,隋炀帝要兴师问罪,李世民第三次规劝李渊:“今主昏臣乱,尽忠无益—— 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滋举事,何患无成!”此时的李渊只好对李世民言听计从,终于下了起义的决心。设若没有太原公子李世民,没有这晋阳三谏,李氏王朝何来三百年风光基业?
  太原公子不仅智谋过人,而且知人善任,审时度势。至今,晋源城里还流传着李世民与狱中的刘文静坐论天下大事、李世民在晋阳宫里贿结权臣裴寂、李世民在晋祠门外计除敌手高君雅、王威的传奇故事。此时,运筹帷幄的李世民还不到二十岁。
  太原起义,奠定了李氏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李渊,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唐高祖爱好酒色,只是凭借周、隋大贵族的身份,于公元616年得为太原留守,他起兵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和武功,他本人并无创业才干,连做个中等守成的君主也是不成的。”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后人怀疑,宋代欧阳修、宋祁编撰的《新唐书》作伪,有美化太宗、贬斥高祖之意。其实,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记载了太原举义前,发生的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当时李渊以太原留守身份,兼领晋阳宫监。晋阳宫是隋炀帝的离宫,里面有不少供隋炀帝来太原时享受的美女,其中有几个是隋炀帝最宠爱的妃子。副宫监是闻喜人裴寂,与少年公子李世民交好。李渊为人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好色。李世民为了促使父亲下定起义的决心,于是与副宫监裴寂密谋,使了一招“美人计”。由裴寂出面,邀请李渊到晋阳宫来喝酒。李渊喝醉之后,贪恋美女的本性暴露出来。裴寂乘机把隋炀帝最喜欢的两位妃子招来,陪太原留守过夜,酒后的李渊自然欢喜不禁。等他次日酒醒过来,一看旁边的女人竟然是隋炀帝的妃子,顿时吓得大惊失色,他明白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死罪。正在痛悔之际,少年公子李世民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突然闯了进来,一看这种情况,故作无奈地说:起义是死,不起义也是死,不如起义算了!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胆小怕事的李渊终于下定了起义的决心。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太原首义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人们,似乎都是从玄武门之变中,感觉到唐太宗有一种处变不惊、先发制人的本事。其实,在太原起义之前,就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先发制人的故事。隋炀帝年轻的时候,曾经以晋王身份署理太原,自然知道太原对于国家的影响和分量。他对从小在一起玩大的李渊,出任太原留守也不放心。于是给他安插了两个钉子,一个是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另一位是虎郎牙将高君雅。两人一看,少年公子李世民散财结交天下英豪,太原留守李渊一改往日糊里糊涂的样子,外地的粮草人马频频往太原集中,预感到李氏父子要举事。两人密谋借五月晋祠祈雨之际,除掉李氏父子。可是这个绝密的消息,就被太原公子李世民打听到了。他告诉了父亲,李渊吓得一时不知所措。李世民给他献策:将计就计,先发制人。五月祈雨那天,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太原城的大小官员都要坐下来闲聊一会儿。没等王威、高君雅开口,突然,李渊亲信开阳府司马刘政会举报王、高二人勾结匈奴,密夺太原。平日里柔弱的太原留守当即吩咐拿下二人,听到号令,隐藏在幕后的李世民立刻冲到前面,将王威、高君雅及其下属全部捆绑起来,一举除掉了这帮险恶的对手。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数年之后,李氏父子打进了长安,兄弟之间发生了内讧,李世民又一次仿效当年晋祠之变的办法,将计就计,先发制人,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最终胜利。
  太原,是太原公子最钟情的城市,是他的发迹祖地。李氏父子打到长安后,马邑枭雄刘武周乘虚而入,占领了太原。河东唐军屡战屡败,以至于唐高祖都灰心丧气了,准备下令:全力固守关中,宜弃大河以东。太原公子李世民闻之,坚定地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失太原必失天下!”决意引兵夺回了发祥之地。
  太原,正因为出了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太原公子,所以,后世许多文化名人对太原城刮目相看。在李世民过世几十年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来到了太原,自然而然想起了当年的风云人物,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不朽的名句:“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其民久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七、太原诗人

  在所有的物质世界里,水是最纯净的;在所有的精神世界,理想是最纯净的;在所有的文化作品中,诗歌是最纯净的。在一个流俗的物质时代,在一个浮躁的精神时代,所有孤独的文人,都想拥有一个精神家园,都想面对一片纯净的水面。于是,我们把目光对准那个失落的唐朝,静静地面对那片波光潋滟的水面,突然,我发现其中有许多伟大的太原乡贤的倒影,读着他们如泣如诉的作品,我渐渐感觉到,正是他们的存在,支撑起了那个理想的王国。
  按照史家惯通的做法,那个辉煌至极的时代,常常一分为四,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初唐的诗歌,如同高山融雪,冰寒刺骨;盛唐的诗歌,如同大河奔流,气势万千;中唐的诗歌,如同九曲回肠,佳作迭出;晚唐的诗歌,如同美人迟暮,哀怨缠绵。在这四个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代表性的大诗人,其中许多都是太原人。以致于后世有人开玩笑地说:太原诗人支撑了半部全唐诗。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一个以诗取士的年代。很多有才华的诗人,因为其诗歌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因为其诗歌而名传千古。我们今天也是通过璀璨的唐诗,了解到了那个梦幻般的王朝。比如,我们读李白雄浑豪放的诗,体味到了那个王朝的盛事元音;我们读杜甫深沉凝重的诗,体味到了那个王朝的大起大落;我们读白居易流畅通俗的诗,体味到了那个王朝士大夫的人文关怀。山西太原诗人王维,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我们读他的诗歌,体味到的是那个王朝中才士们波诡云谲的人生命运。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 王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其父曾任过山西汾州、蒲州的小吏。王维的少年时代是在故乡山西度过的。十六七岁的时候,他抱着建功立业的希冀,来到了长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许多和他年龄相仿、意气相投的青年才俊,经常聚在街楼酒斯里高谈阔论,吟诗唱和,呼酒买醉。这其中有落魄才子,也有达官后裔,甚至不乏公主佳人。一群咸阳少年游侠们狩猎习武过后,把马系在高楼酒肆之下,团团相聚在酒肆之上,纵论国是,赛诗狂饮。新丰美酒作伴,少年豪情大发,一首首千古绝句流传开来。才气、酒气、英气过人的王维,渐渐成了少年游侠中的诗冠,从而引起了朝廷的瞩目。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见《使至塞上》)王维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朝庭里担任刀笔小吏,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抱负,心中极为苦恼。同时身边的许多庸官对这位才干过人的青年也看不顺眼。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遗大败吐蕃,朝廷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了长安。诗人在赴边途中,面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征蓬、汉塞、归雁、胡天,顿觉心胸开阔,气势万千,把心中多少年积蓄的郁闷和不快统统抛之脑后,写下了壮美的诗句,勃发了为国建功的壮志。唐代有许多诗人以边塞诗见长。如岑参、高适;又如王昌龄、李颀。前者以悲壮的战争场面摄人魂魄;后者以昂扬的气势引人共鸣。王维的系列边塞诗,以近乎工笔画的方式,描绘了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天宝年间,唐王朝西塞尚未安宁,东塞烽烟又起。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摧毁了盛唐神话的泡影,玄宗仓皇出逃。长安烽火连天,一片狼籍。诗人被俘,迫受伪职,遭受如此重创,王维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了。
  一场恶梦般的战乱平息以后,唐肃宗重新回到了长安。曾受伪职的王维,受到了牵连。幸亏他的弟弟王缙是勤王功臣,向皇帝提出来愿意降职为兄长赎罪。皇上这才念及旧情,放过了曾在旋涡中挣扎的诗人。经历这场变故,王维早年的政治抱负彻底灰飞湮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绝句,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那时他在繁华的长安,酒醒人散之后,故乡亲切的影子偶尔涌现在他的心头,尤其是重阳节极为强烈。儿时伙伴们登高望远的习俗,使独在异乡漂泊的诗人,更加怀念故乡这片厚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中年以后的诗人,对政治、功名、欢宴早已失去了兴趣,但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眷恋却与日俱增。每逢故乡来人,关于“故乡事”,他总要开出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到故里明月,诗人总要问一个没完没了。这首质朴通俗的诗中,王维虽然只提到了“故乡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这个简单的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领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灼痛的乡愁。诗人可以抛弃功名利禄,却永远抛弃不了故乡的回忆,纯美的亲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后来官居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恼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在长安附近的蓝田建造了一座辋川别墅,整日与清风明月作伴。吟诗、作画、弹琴、敬佛,成了他晚年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辋川周围的二十余景,几乎成了他诗歌中的主要题材。(《山居秋暝》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雨后山间中的明月,清石上的溪流,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带给人丰富的遐想和深情的眷恋——
  在唐朝的大诗人中,王维的作品,常常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史称为“王、孟”。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以山水诗见长的大家。只不过,孟浩然当了一辈子的隐士,一生平淡无奇。而王维从少年游侠,到青年才俊,后来的边塞军使、尚书右丞,最后隐居终南山,一生跌跌宕宕,起起伏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山水诗,有一种阅尽人生、返璞归真的沧桑感。
  王维的诗歌,被后人奉为山水诗的极品;王维的画,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鼻祖。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是唐代中国诗人中的性灵派大师,更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之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诗人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它所描绘的是当时河中府蒲州名胜鹳雀楼的美丽风光。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位列中国四大名楼之首。
  诗作者王之涣,是河东太原人,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全诗虽然仅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可它既有雄伟壮丽的山河美景,又有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诗人非凡的功力和超人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每个初读此诗的人,都会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激动不已,因此永远牢记在脑海中。正因为这样,“更上一层楼”成为家喻户晓的俗语。
  此外,有关王之涣和他的这首诗,历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则趣闻,据宋代范成大《吴郡志》记载:《登鹳雀楼》刚刚问世之际,人们只觉得此诗朗朗上口,意境非凡,并不知道作者是谁。那个年代,是一个以诗取士的时期,女皇帝武则天,读到此诗以后,也是喜不自禁,于是就问亲信大臣李峤:是哪位才子写下了这首绝句,朕要好好封赏他。李峤一听,心生邪念,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女皇帝立刻将朱佐日召来,赏给了彩绸百匹,并赐封了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和恩宠。而此诗的真正作者王之涣,却因为无人器重,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后人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又演绎出了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酒楼伶人中打赌赛诗,最后王之涣拔了头筹。这就是有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广大诗家推教主,泽民遗爱至今传。天怀坦白天机乐,不愧人称白乐天。”诗人张南山在这首《山居杂咏》中百般推崇的白话诗歌教主,就是唐代太原籍的大诗人白居易。
  古城晋源东街上有一座规模不大的文庙,据看庙的人讲,过去的大殿里,除了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外,旁边还供奉着一位身着唐代官服、须发短小而清秀、面目消瘦而白皙的官吏,这个官吏就是太原历史上最有名的文曲星白居易。我们当时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这位襟怀坦白自乐天的大诗人也是太原人。因为过去的教科书上一直写的却是陕西下珪(今渭南)人,刹那间我都不敢攀认这位老乡。
  后来翻阅了不少资料,对白居易的身世终于有了清晰的了解:
  白居易,字乐天,别号醉吟先生。公元772年生于河南新郑,唐宪宗时任过左拾遗,不久贬为江州司马,后来担任过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累官至太子少傅。他是唐代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名篇《长恨歌》、《琵琶行》、《秦妇吟》、《新乐府》等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作品。
  其实,有关白居易的籍贯,在唐代就早有定论。白居易生前,作文、写诗署名时常常自称为太原白居易。就是在朋友之间,也都称之为太原白公。如他的好友元稹为白居易诗文集《白氏长庆集》作序时,开始就说:“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作也。”白居易,曾经为太原白氏写过传记《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其中提到了自己家族和名城太原的关系:白氏远祖是秦朝名将白起,就是历史上秦赵长平之战中,利用反间计,打败赵国,坑杀四十万赵卒的那位大将。因为有大功于秦,被封为武安君。后来受人残害,赐死于杜邮。秦始皇醒悟过来,非常后悔,念其大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其子孙遂为太原人。白起以下二十三世孙白邕,曾在北魏时做过太原的太守,相当于今天太原的市长。白邕的五世孙白建,曾在太原城做过北齐的兵部尚书,赐田于韩城,白家从太原迁到了韩城。白居易就是白建的后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见《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妇孺皆知的名篇,是白居易少年时代的作品。有关这首诗,历史上还有一段流传甚广的故事:白居易在没有出名前,曾到长安拜谒当时的大诗人顾况,求他品评诗作。当时的顾况名望很高,求他提携的人不计其数。见到白居易这个名字的时候,自然不屑一顾,随口说了一句:“长安米贵,居之不易。”清高的顾况借用少年人的名字,告诉后生晚辈,没有才华是在京城立不住脚的,甚至在这个消费昂贵的大都市里,连米都买不起。当他读了“离离原上草”这首诗之后,立刻被少年人的天分震惊了,当即刮目相看,脱口而出:“腹有才华居自易。”言外之意,像这样有才华的少年诗人,在这个诗歌的都市里生活下去,实在是太容易了。 
  “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见《琵琶行》)抱着“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鸿图壮志,白居易入朝参与了政事,碰到的第一次挫折,就是亲身经历了比自己年龄稍长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发起的永贞变革,变革失败之后,改革者都被贬到了蛮荒之地,虽然这批正直的知识分子离开了长安,但他们的后继者白居易等人,继续主张重用贤才、消藩控宦、藏富于民。开始貌似贤明的唐宪宗,还能采纳白居易的谏议,时间一长,皇帝好大喜功、独断专行的本色就暴露出来,找了一个借口,把白居易贬到了遥远的江州担任有职无权的司马。一夜,愁苦万端的青衫司马,在江面上泛舟赏月,突然遇到了一位从长安来的琵琶女,她弹的曲子如同急雨、泉流、裂帛、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打动了落难的诗人,白居易由此写下了名传千古的《琵琶行》。诗中借用琵琶女曲折不幸的身世,表达了自己遭受排挤、贬谪无奈的生活。其中的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常常使用的警句。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见《长恨歌》)唐代历史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奢华无度的爱情生活。尽管许多政治家对此抨击甚多,尽管许多历史学家对此口诛笔伐,但在诗人白居易的眼里,这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却充满了梦幻而悲凉的色彩。面对至情至性的欢爱,诗人没有从世俗的角度审视他们,没有从伦理的角度苛求他们,而是从人类本性的角度,赞美他们无与伦比的爱情,同时也感叹他们不幸的命运。长韵大篇,一气呵成,自然流畅,情致曲尽,成为古往今来爱情诗的经典作品。
  “烟满秋堂月满庭,香花漠漠磐泠泠。谁能来此寻真谛,白老新开一藏经。”白居易晚年隐居在洛阳香山,过着“佛容为弟子,天许作闲人”的生活,除了吃斋念佛之外,也与好友刘禹锡、裴度等人诗唱往来,留下了许多恬淡宁静的诗歌。晚年,他精心整理了自己一生的作品,甚至深入到农家的田间地头,征求农夫老妪的意见,力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在当时,无论歌伎、无论老妪,都对白居易的诗歌赞不绝口。
  “谁识香山绝妙词,女歌妪解伎弹丝。再除一个鸡林相,肯把黄金买白诗。”后世诗人舒位对白居易的评价,是再恰当不过了。他的作品,正因为站在民间立场,继承了白话传统,抒发了人文情怀,故而千百年来成为重比黄金的优秀篇章。
  除了王维、王之涣、白居易之外,名传千古的太原诗人还有王昌龄、温庭筠……他们共同撑起了唐朝文化一片灿烂的天空。

  八、大唐北都

  大唐王朝发迹于太原,故而将太原定为北都,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天王三京”。唐代的太原城,有内三城、外三城之说。内三城属于晋阳县,其一为大明城,其二为仓城,其三为新城;外三城,横跨汾河两岸,西城为晋阳县,东城为太原县,连接两城、横跨汾河之上的是中城。唐太宗李世民对晋阳最为看重,在他传世不多的诗文中便有一首《晋祠之铭并序》,其中盛赞北都太原:“临汾川而降祉,构仁和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仑之非奇……”女皇帝武则天,本是并州文水人,对故乡更是情有独钟;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多次驾幸北都,他在一首《晋阳宫》的诗里歌咏太原:“缅想封唐处,实维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在这位风流天子的眼里,北都太原是龙腾凤舞的城市。作为北都的太原,不仅成就了大唐王朝,而且为国家贡献了一批栋梁之才,如温大有、温彦博、温大雅、王珪、狄仁杰等等杰出的名吏,都是河东太原人。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许多名将如郭子仪、李光弼、裴度等等力保太原,数次挽救了唐王朝的命运。
  在今天太原小店区的狄村境内,有一处狄公花园,此外,在不远处的东山上,还有一座白云寺,相传是唐代名相狄仁杰的家庙。狄仁杰是初唐时期最杰出的宰相之一。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青年时代就很有才干,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惊叹:“君可谓沧海遗珠矣。”在阎立本的竭力推荐下,狄仁杰担任了并州的司法功曹,以后又出任了大理寺卿,在掌管审狱量刑的过程中,狄仁杰展示了不俗的政治才干。一年处理了上万件冤案,无一上诉,公正廉洁之名不胫而走。武则天将他破格提拔为宰相以后,刚正不阿的狄仁杰一方面与当时的酷吏作斗争,另一方面整顿吏治和外交,发展农业生产。狄仁杰对李唐王朝有再造之功,武则天晚年,曾经打算把帝位传给侄儿,但经过狄仁杰反复劝说,最终武则天将儿子李显重新迎回了朝廷,立为太子。此外狄仁杰还举荐了张柬之等几位出色的人才,担任宰相。在狄仁杰去世之后,年迈的武则天痛感朝堂空矣。由狄仁杰举荐的张柬之等重臣,后来在武则天病危之际,发动了拥立太子李显的政变,李唐王朝再一次重新掌握了政权。
  太原白云寺,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是有一年盛夏,身为宰相的狄仁杰回故乡并州省亲,尽管一路上赤日炎炎、酷暑难耐,但狄仁杰的头顶始终有一片阳光随着他前行的方向移动,为他遮住了暴晒的烈日。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回家以后,那片随行的阳光就停留到了离狄村很近的东山一带。这时正好狄仁杰的母亲提出来想盖一处家庙,有人建议庙址可以选在那片白云遮挡的东山脚下,狄仁杰同意了,这就是后来的白云寺。白云寺建好以后,多少年来,一直是太原地区最兴旺的朝香拜佛的名刹。
  盛唐年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如果没有郭子仪、李光弼力挽狂澜,如果没有太原城民的鼎力支持,恐怕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就走到历史的尽头了。名将郭子仪、李光弼正是在太原城民的厚拥下,建立了他们不朽的功勋。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担任朔方军节度使的郭子仪,在官军纷纷败退之际,立即转战河东,利用太原的有利地形,力保唐王朝的根本。当时,长安、洛阳两京已落入叛军手中,在郭子仪、李光弼看来,只有北都太原是复兴重镇。太原,从军事地理上来讲,处在北方高原的中心位置,东下可征洛阳,西行可取长安,占领太原,就意味着洞开了两京的门户,所以,他们毫不犹豫拿下了太原。唐军拥有了太原,随后就收复了两京。
  面对功勋累累的郭、李二将,糊涂的唐肃宗表面上感激,实质上产生了猜忌。不久,皇帝就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命令宦官来统领河东军队。结果屡战屡败,唐王朝不仅重新丢了两京,而且助长了敌人的气焰。河东唐军为此发生了两次兵变,要求朝廷重用郭子仪、李光弼。每次危难时刻,郭子仪不记前嫌,单枪匹马回到太原,迅速安抚了部队,继续开展收复失地的战斗。
  流亡在灵武的唐肃宗,为了加强身边部队的战斗力,后来命令坚守太原的郭子仪率领河东主力到自己身边来。只留下李光弼率领少数人马继续防守太原。在这样坚苦卓绝的条件下,身为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的李光弼,主动率师从太行山出发东征河北,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可是由于唐军主力在关中战场接二连三失利,李光弼万般无奈只好退回了太原。
  史思明乘机带领十万叛军包围了太原,而城里的李光弼的部队不过万人,彼此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部属向李光弼建议:面对强敌,我们应当尽快加固城墙,以免发生不测。而李光弼却胸有成竹地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敌来我修,是徒劳我方。”他不泥兵法,采取了敌变我变的防御策略。开始,叛军进行集团冲锋,李光弼制造了二百人一起拉动的大石车,一炮打去,敌人死伤一大片。敌人眼见强攻无效,于是临城建造高楼,企图通过搭驾云梯,突破太原城。李光弼随机应变,从底下开掘地道,致使敌楼倒塌,史思明无可奈何……双方僵持了好长时间,最后,李光弼采取诈降战术,摆出一副准备投降的样子,表面上与敌人谈判,使敌人放松了警惕,然后出其不意袭击敌人,是史思明的十万大军损失了一多半,敌人只好望城兴叹,灰溜溜撤出了太原。
  太原保卫战的胜利,鼓舞了唐军的士气,安史之乱发生了转折,唐军渐渐在各个战场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
  郭子仪、李光弼为人严肃、治军严谨,手下人对他们极为敬佩,在镇守河东太原期间,一声令下,军容顿时焕然一新。
  太原,对于唐王朝来说,不仅是其发迹祖地,而且是唐王朝的复兴之地。郭子仪、李光弼正是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想方设法坚守了这座英雄的城市,保住了唐王朝的关键命脉,最终,起死回生般地挽救了唐王朝。英雄的太原守令郭子仪,结局非常圆满,满门封王封侯,贵同皇室,寿极而终。而另一位太原守令李光弼,也因为智谋出众、以少胜多、屡创奇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一代名将。
  平定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新的矛盾又凸现出来,这就是藩镇割据。许多地方诸侯拥兵自立,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统一。尤其是太行山以东的河北诸镇,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为了确保国家万无一失,唐王朝数次派当时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的晋国公裴度担任河东节度使兼太原尹,镇守北方最重要的这座城市。
  “虽有逍遥志,其如磊落才.会当重入用,此去肯悠哉.”裴度节制太原以后,迫使河北山东等地的割据军阀纷纷归顺了朝廷,唐王朝出现了"元和中兴"的局面.裴度先后侍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官至中书令.裴度是唐朝后期最有作为的政治家. 最后一次到太原任职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竭尽全力为太原办了不少实事。如浚通了龙泉、晋水两个大型的水池,不仅成为北都的一道景观,而且造福了当地百姓。
  如今,在裴度故乡山西闻喜县裴柏村,矗立着一块醒目的<<平淮西碑>>,此碑由唐代文学家韩愈撰文,清代著名书法家祁寯藻书写,碑中详细记述了裴度平定淮西叛乱的丰功伟绩,被称为史、书、文三绝.
  九、龙兴之城(上)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风尘。”唐末发生了大规模的板荡和纷争,就是在疾风板荡中,太原的独特地位和影响,显示得非常充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王朝都是从太原风云而起,故而太原有“龙城”之誉。
  唐朝末年以后,随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国家走向了衰落,尤其是北部边防的松弛,导致少数民族渐渐占领了许多军事重镇。其中,作为唐王朝根祖之地的太原,落到了沙陀英雄李克用手中。沙陀民族原来居住在遥远的西北边疆,先后依附过回鹘和吐蕃。九世纪初期,三万沙陀人归附了唐朝,当时的灵州节度使范希朝把他们安置到了关中。公元809年,范希朝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带了1200名沙陀武士来到了太原。就是这1200名武士,帮助范希朝先后平定了多次叛乱,建立了累累功勋。沙陀人的首领朱邪赤心因此被皇帝赐国姓为“李”,其后他以李国昌知名于世。李国昌的儿子就是闻名史册的李克用。身为河东节度使的李克用,在庞勋和黄巢叛乱时,他率兵从太原出发,剿灭了这两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逼得黄巢最后在山东境内自杀,李克用成了皇室最有力量和最可信赖的部下。回到太原以后,李克用一边安抚百姓,一边训练军队,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了关中、河南、河北的安全,以致唐王朝内部有人对他产生了猜忌,昏庸无能的唐昭宗草草做出了征讨李克用的决定。此外,太原北部的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和吐谷浑首领赫连铎也对李克用的扩张产生了不满。于是,唐王朝的军队从南面进攻,而北方的敌人也逼近了雁门关。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李克用派他的儿子率领一支军队首先北出雁门关,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晋军就打败了敌人,确保了北方边境的安全。与此同时,李克用亲自率领的部队在今日的临汾一带大破唐军。河东之战,以李克用南北凯旋而告终,坐镇太原的沙陀英雄李克用由此成为唐朝晚期势力最强的诸侯之一。
  公元895年唐昭宗差点被三个关中节度使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废掉。他们发动了兵变,唐昭宗设法集合了少数卫兵逃往秦岭山区,躲在一处佛寺里。远在塞外的突厥军队乘长安发生混乱之际,出兵进入了关中地区,在京都烧杀抢掠,繁华的长安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国家危难之际,坐镇太原的李克用接到勤王的昭令,不计前嫌,迅速带领精锐之师来到关中,赶走了突厥军队,把死里逃生的唐昭宗重新迎回了长安。在万般感激的泪水中,唐朝的皇帝进封李克用为晋王,与此同时他的部属和儿孙们也得到了大量的奖赏。
  李克用最强大的对手,就是黄巢的叛将朱温。当年在征讨黄巢的战役中,两人最初联合在河南境内大败黄巢军队。胜利之后,朱温尽地主之谊,邀请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到军中喝酒,心高气傲的李克用看不起降将朱温,酒席间说了许多不恭敬的话,朱温表面上没有计较,等李克用回了驿馆,他马上命人纵火烧馆,并且同时出兵攻击。也许李克用命不该绝,正巧那天晚上狂风暴雨大作,李克用乘着电闪雷鸣匆匆逃走,而他手下的几百人全部罹难。两人由此结下了深仇大恨。以后的藩镇混战中,朱温胜多败少,渐渐成了可以与李克用抗衡的人物。他平定中原以后,开始把目光对准了太原。
  此时的沙陀首领李克用,已经到了英雄暮年。一次,他出兵河北,打败了依附朱温的孟方立,凯旋回到了上党,将士们一起在三垂岗饮酒作乐。伶人旁奏《百年歌》,奏到衰老阶段,声音悲怆,满座凄凉。只有衰老的英雄李克用却捋须慷慨大笑,指着旁边只有五岁的儿子李存勖说:“我老了,此是奇儿,二十年后,将代我战于此地。”
  李存勖长大以后,果然比雄才大略的父亲更有见识。割据幽州的刘仁恭,被朱温团团包围起来,眼看就要灭亡了,他派人向太原的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恨刘仁恭反复无常,准备拒绝。而李存勖却认为“朱温占领中原大部,能与他抗衡的人物,除了我们之外,就是刘仁恭,如果刘一旦失败,对我们非常不利。图天下者不能计小怨,我们在困难时候救了他,他会感激我们一辈子,这也是我们复兴的机会。”李克用采纳了儿子的建议,出兵幽州,阻止了朱温的扩张。
  李存勖是与李世民一样伟大的太原公子。他的声名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显赫,但他同样是一代枭雄。朱温自从灭掉中原许多诸侯以后,势力越来越大,他于是废掉掉了唐末帝,自己坐上了皇帝宝座,立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晋王李克用连连败北,气绝身亡,晋军被困在晋阳、上党,不敢与朱温交战。公元908年新晋王位的太原公子李存勖,乘父亲新丧,敌人沾沾自喜之际,主动出击,一举大破后梁。面对李存勖的胜利,朱温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耳。”不久,气势如虹的太原公子李存勖果然灭掉了盘踞在河东的后梁军队,
  李存勖凯旋回到太原城以后,对太原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举贤才,罢贪官,宽租赋,抚孤穷,伸冤案,禁盗贼。这一系列安民措施,很快取得了成效,巩固了后方太原。与此同时,深谋远虑的李存勖开始整肃军纪,加强训练,晋军实力大增。随后,年轻的晋王出兵河北,先是消灭了对太原构成威胁的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继而又夺取了河北重镇魏博,这样立都开封的后梁王朝失去了北方的屏障,李存勖顺利进入了河南。
  在晋军东征南讨的过程中,河东北部的契丹人,眼看太原城空虚,他们挥鞭直下,占领了雁门关,晋阳处在十分危急的地步。率军在河南作战的李存勖,立刻意识到太原失守等于釜底抽薪,于是毫不犹豫挥师北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了雁门关,经过与契丹人的反复较量,最终将他们驱逐到了长城以外,确保了太原北境的安全。
  公元923年,屡战屡胜的李存勖再一次打到了洛阳,加冕称帝,立国号为大唐,为区别于唐朝,史学界称为“后唐”。随后,李存勖灭掉了立都开封的后梁政权,统一了北方。这样,古城太原自酝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第一个唐政权后,又产生了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第二个唐政权。太原,成了诸侯最瞩目的城市。
  然而,这一个太原公子李存勖,却没有上一个太原公子李世民那样克勤克俭、善始善终。百战百胜的李存勖,产生了虚妄的幻觉,自以为后唐是铁打的江山,无人能动摇他的统治,于是开始排斥功臣,重用宦官,纵情享乐。特别是从小习惯了听戏的李存勖,多年征战疆场,很少有时间享乐,进驻开封以后,面对太平盛世,开始整日沉缅于梨园乐舞之中,并且征招了数不清的伶人,每日与他为伴,经常看到动情处,身为皇帝的李存勖脱下了皇袍,换上了戏袍粉墨登场,并且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李天下”,朝政渐渐荒废了,而伶人梨乐却得到了畸形的发展,盛极一时的后唐王朝出现了潜在的危机。
  先王李克用在世时,曾经将十几位年轻善战的太原骁将认为养子,其中最出色的一位叫李嗣源,他所带的五百精兵在对梁作战中横冲直闯,所向披靡,这支部队被李克用称为“横冲部”,李嗣源因而得了一个雅号“李横冲”。后唐立国后,功勋累累的李横冲被任命为中书令,他看到李存勖当上皇帝后,丢掉了太原时期励精图治的作风,于是屡屡规劝,利令智昏的李存勖不仅不听,反而对李嗣源产生了敌意。这时,河北一带发生了叛乱,李嗣源为了自保,主动提出来率军前去平叛,李存勖不加考虑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李嗣源匆匆逃出了危机四伏的京城,刚刚平定北方的乱军,洛阳就发生了兵变,一代枭雄李存勖被身边的伶人杀死。朝廷上下一致拥立在外的李嗣源做皇帝,这就是后唐庄宗。唐庄宗也是生在太原,长在太原,对治理国家颇有独到的见地,他是五代时期最开明的皇帝,唐庄宗继位以后,首先遣散了宫廷中大量的伶人,重用人才,轻徭薄赋,后唐的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为了抵御正在崛起的北方契丹,他派自己的女婿石敬塘担任了河东节度使,节制太原,确保国家的平安。虽然唐庄宗治理国家井井有条,但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发生了意外,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先后与父亲发生了冲突,结果都被唐庄宗处死。在他病逝之后,皇位落到了软弱的儿子李从珂手中。他当上皇帝不久,与坐镇河东太原的姐夫石敬塘产生了矛盾。石敬塘以割让北方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取了契丹人的支持,于是率兵从太原出发,灭掉了后唐,自己当上了皇帝,立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样,龙城太原又诞生了一位乱世皇帝。
  十、龙兴之城(下)
  “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鉴潜决疏。”这是后世的诗人梅尧臣赞美并州的几句诗。五代十国时期,除了后唐从太原发迹之外,随后的后晋、后汉、北汉等国都是从太原起兵建立的政权。名城太原,藏龙卧虎,行雨天下,震古烁今。
  公元936年,从太原起兵,灭掉后唐,建立后晋的晋高祖石敬塘,是一个古往今来骂名千载的人物。这一切都源于他为了夺取皇位,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的缘故。太原,北近胡地,是中原北门,太原以北的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意味着中原地区失去了屏障,进而导致后世的王朝,特别是北宋,没有了边防,变成了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北边的强雄契丹、女真、蒙古随时可以长驱直入,蹂躏中原。直到600多年后,明太祖朱元璋北伐,这才收回了被割让的土地,洗刷了当年的耻辱。
  处在中原王朝和草原王国之间的军事重镇太原,无论谁从这里起兵,都面临着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守卫太原的人物要想举兵南下长安、洛阳或者开封,夺取政权,首先必须处理好北边的强敌。不然的话,前脚一走,后脚就会被北方强敌乘虚而入,占领晋阳。当年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南下之前,尽管派刘文静联络好了当时的突厥,结果他们刚到长安,立足未稳,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快乐,割据马邑的刘武周就出兵占领了太原。如果不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及时回防,一举挫败刘武周,李唐王朝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难堪境地。
  后唐末年,身为太原节度使的石敬塘,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自己要杀到开封去做皇帝,北面的契丹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没有当年太原公子李世民的气魄和才干,而此时的契丹人也不象早年忙于内耗的突厥人,他们早就觊觎中原的土地。石敬塘既羡慕李唐父子的千秋功业,但又害怕北方的雄敌。他面对如此复杂的矛盾一直犹豫不绝。
  其实,这时候身为太原守吏的石敬塘,并没有像后世一样,遭人唾弃,他还是很受太原人拥戴的。他从小生活在太原,青年时候投军到晋王李克用的部队中,屡立战功,步步升迁。后来成为唐明宗的李嗣源特别器重他,甚至把女儿许配给了石敬塘,让他担任了最为重要的河东节度使。在太原期间,他没有像其他高官显贵一样,纵情享乐,而是励精图治,演兵习武,处心积虑谋取霸业。可是,在他准备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他的妻弟、身为后唐皇帝的李从珂看出了石敬塘的野心,多次想罢免他的军权,毫无效果,于是主动出兵到太原来讨伐他。兵临城下,为了打败妻弟,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做皇帝的愿望,石敬塘走上了一条骂名千载的道路:把原属于后唐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认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父,以此为条件换取了对方的支持。于是,石敬塘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消灭了围城的唐军,而且顺势打到了开封,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只不过,他这个皇帝是个耻辱的儿皇帝,处处掣肘于有恩于他的契丹人。石敬塘心里也不舒服,坐了皇帝没几年,他就连气带病故去了。
  公元943年,石敬塘的儿子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出帝。从人格上来讲,他比父亲有耻辱感;但从实力上来讲,他比不上东征西讨、经验丰富的石敬塘。上台以后的晋出帝,首先提出了修改后晋与契丹的关系,两国之间由原来的父子关系变为叔侄关系。不久,他又提出了后晋与契丹只称孙,不称臣。这下惹恼了契丹,他们大举出兵南下,势如破竹,占领了开封。晋出帝变成了契丹人的俘虏。
  石氏父子从太原起兵,到开封被破,前前后后不过十年的光景,这是五代时期寿命最短的王朝之一。而且,石敬塘也因为割地称臣,成了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的皇帝。他的成功,源于龙城太原的特殊环境;他的失败,也因为占据了龙城太原,面对雄才大略的前贤,内心产生了非分之想,以为自己也是当年的李渊、当年的李克用、当年的李存勖,满以为自己也可以借龙城太原而发迹。所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却走了一条畸形的成功之路,最终,不仅把子孙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而且也留下了洗刷不掉的耻辱……
  五代时期的太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王气和霸气十足的城市,无论谁坐在太原守令的位置上,都会产生黄袍加身的念头,哪怕这个人出身特别低微、家境特别贫寒、身体特别的柔弱。后唐时期,一个世居太原的沙陀族刘姓人家,有一个名为刘知远的小伙子,小的时候经常闹病,大人都不以为他能活下来,可是他偏偏长大成人了,由于家境贫困的原因,他只好入赘一位姓李的人家,当了上门女婿。一次,他替丈人家放马,不小心牲口踩了了寺庙里的良田,惹恼了恶僧,恶僧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小伙子暴打了一顿。遭遇如此大辱,小伙子索性丢弃了农活,到晋阳城投了军。
  刘知远虽然身体不够强健,但头脑灵活,对事情判断极为准确。后唐军队曾经与后梁军队发生过一次混战,主帅石敬塘在激战的关键时刻,马鞍断裂,眼看就有生命危险,头脑灵活的刘知远第一个反映过来,立刻上前与石敬塘交换了马匹和铠甲,保护主帅逃走,而自己却继续与敌人战斗,直到援兵赶来,他才脱险。另外一次,石敬塘与后唐皇帝在帐篷里密谈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出来,刘知远预感到情况不妙,于是带着铁锤进了帐篷,结果发现里面的双方已经动起手来,正打得难解难分。刘知远迅速投入了战斗,最后将后唐皇帝几人全部杀死。他第二次救了了石敬塘的命。不久,石敬塘从太原起兵,一举杀到了开封,当上了皇帝。作为功臣的刘知远被命名为河东节度使。
  一个毫不起眼的穷人孩子,一夜之间成了太原的最高军事长官。很多人都不可思议。尤其是当年暴打他的那位恶僧,听说刘知远当上了几万人的统帅,吓得赶紧躲起来。可是,刘知远偏偏一上任就来到了寺庙烧香,他的手下立刻把躲藏的恶僧挖了出来。大家都觉得那个家伙必死无疑,但谁也没有想到身为大统帅的刘知远,根本没有计较过去的恩怨,反而把僧人叫到自己身边嘘寒问暖,彼此气氛非常融洽。旁边有头脑的部下,这才看出来,刘知远绝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石敬塘的儿子石重贵,不满契丹人的压榨,开始与他们作战,结果大败。契丹人杀进了开封,占领了中原。得胜的异族军队开始在京城烧杀抢掠,引起了中原人民的愤慨,大家群起而攻之,契丹人眼看开封呆不下去了,只好借夏天避暑的名义,准备向北方撤退。
  坐镇太原的刘知远因为反对石敬塘、石重贵认贼作父的策略,故而在后晋与契丹人的争斗中,他一直在高原上冷静观察彼此双方的实力变化,始终没有卷入他们的争斗中。等契丹人即将溃败之际,他意识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迅速带领几万太原精兵杀进了河南,轻而易举占领了开封,登上了皇帝宝座,建国号为“大汉”,后人为把此时的大汉与前面的汉朝区别开来,称之为“后汉”。就这样,一个身份卑微的太原人刘知远,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龙城太原的显赫位置,再一次成为天下瞩目的人物。
  可惜天不假英年,刚当了一年皇帝的刘知远就暴病身亡,把大好的江山传给了昏庸无能的儿子。不久,朝廷发生了内乱,刘室宗亲几乎全被杀死,重臣郭威和柴荣掌握了一切。他们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史称“后周”。
  当年,刘知远去开封做皇帝之前,把龙兴之地太原,交给了自己的亲兄弟刘崇。任命他为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京城发生兵乱以后,坐镇太原的刘崇,在部属的拥戴下也当上了皇帝,只不过他所管辖的范围,没有当年兄长的势力大,仅仅局限于现在的山西一带,史称为“北汉”。强大的后周军队前来进攻,刘崇为了保住地位,重新上演了当年石敬塘的丑陋一幕,认实力雄厚的契丹人为父,争取到了援兵,勉强击退了后周军队的进攻。几年以后,刘崇得病身亡,刘继元当了皇帝。从后周手中夺得政权的宋太祖,第一次来攻太原,刘继元勉强守住了。太平兴国四年,即公元979年,宋太宗复来,面对排山倒海的宋军,刘继元投降了,北汉政权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从后唐到北汉的几十年间,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从太原起兵,一路南下,横冲直闯到开封,成了一国之君。他们中间,有的是雄才大略的人物,有的是运势造就的君主,不管如何,北方的太原是名副其实的龙兴之城,是这一时期最有实力、最有魅力的城市。

  十一、中原北门(上)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百里。中原北门气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金元诗冠元好问曾有一首咏史诗《过晋阳故城书事》,感叹宋初毁灭太原城的愚蠢举措。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太宗赵光义率兵四十万亲征太原,经过长期围困,终于攻破城池。后汉皇帝刘继元投降,但太原城民对宋军非常痛恨,纷纷撤下屋瓦投掷入城的宋军。太宗异常恼怒,下令大开杀戒,晋阳血流成河。诸大臣给太宗上疏:五代以来,天下纷争,晋阳实为祸本,不毁此城,后患难绝。另有阴阳家给太宗说,太祖由归德节度使入承大统。归德,春秋时期属宋地,故国号为宋,宋之封野为商星,而太原所属河东为参星,参商不合,如不痛摧河东,于国家不利。太宗于是下令:全城人五日迁徙,然后大火焚城。一座始创于公元前497年,隋唐以来帝王频出的龙兴之地,已经有着1476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毁于一旦,这是太原建城史上一次亘古未有的大浩劫,也是对太原历史文化一次亘古未有的大摧残。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也亡。”(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太原城虽然毁了,但太原处在草原王国与中原王国的交界地带,是宋朝北抗契丹的重要地区,宋太宗命大将潘美为留守,先驻榆次,另筑新城。这就是今日的太原城,重建年代是公元982年。在建新城的过程中,宋人又采用的阴阳家的建议,新城风水,都取自平庸而不吉利者。如官街不得有十字式,都是丁字式。丁者,钉也,意为钉破之意。新城,在古晋阳以北的两个小村附近,西为唐明、东为三交。“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四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以唐明村的晋文公庙为帅府衙门,就是今天的省政府。这座新城,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规模上都不能与古晋阳同日而语。古晋阳曾经是大唐北都,通都大邑,“周四十二里,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三十二步。”规模是全国重要的大府,而宋初新建的太原城不仅撤掉了大府的建制,而且降格为第四等级的小州“紧州”。新城建好以后,潘美从榆次回到了太原,命令在新城内建造功德庙,里面供奉当年火烧晋阳的宋太宗。可是万万没想到,太宗功德庙连连遭受火灾。赵宋王朝这才感受到了太原民意不可辱,于是到了嘉佑年间重新恢复了太原大府的建制,宋仁宗赵桢在敕文中说:“并州素称都会,曩惩伪迹,降齿小邦,与俗为新,历年斯久,宜还府号,以慰民心。”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当初,太宗退兵之际,把太原的富户大族尽数掳往河南,旧城片瓦不存,开为稻田。太原掳民散居中原,无以为生,于是开始做买卖。每年清明节,太原掳民都要奔波千里,扶老携幼,回故里为先人扫墓,晋豫大道上哀声一片、泪水涟涟……太原掳民一边祭祖,一边长途贩运一些东西,养家糊口,这就是后来晋商之发端。
  山西本是尚武之地,历史上英雄辈出。宋代的杨家将、呼家将、狄青都是名传千古的英雄。代县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将的后代。这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他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担任侍卫新军都虞侯。后来,宋军进攻太原,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北方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业的身上。杨业不负宋太宗的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6 个兵寨。多次大败契丹军。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正月,宋军北伐契丹,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溃败,杨业率领的西路军成了孤军深入。契丹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杨业压来。监军王铣和主帅潘美为了争功,硬要杨业率兵去打寰州。杨业出发后,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家将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铣、潘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杨业之子杨延朗,后改名延昭,人们称他为“杨六郎”。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将。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 999年)冬天,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他让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契丹军攻城不下,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在父亲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是防务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与杨家将齐名的太原名将还有狄青。宋代军士入伍前都要在脸上刺上番号,防止逃跑。士兵出身的狄青喜欢戴一副铜面具,披头散发冲锋陷阵。他在抗击西夏和南方侬智高的叛乱中屡建奇功。尽管如此,他仍然遭到了一些文官的歧视,名臣韩琦曾经当面折辱他:“只有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的才是好汉。”狄青因军功升为枢密副使以后,宋仁宗劝他去掉脸上的黥文,狄青却说:“我要让天下贱儿知道,国家有此名位相待。”
  今日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圣母殿就是宋代初年修建的,里面43尊侍女像,形态各异,美仑美奂,晋祠的主像供奉的虽然是唐叔虞之母邑姜,但形态却是按照当时的皇后刘娥塑造的。说起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刘娥原本是四川成都人,15岁跟随做银匠的丈夫龚美来到汴梁谋生。由于生计艰难,龚美准备把她卖掉。当时的襄王赵恒发现刘娥仪容秀美,于是纳为妃子。赵恒做了皇帝以后,刘娥为了掩饰自己出身卑贱,于是攀附五代时期屡出帝王将相的太原刘氏为先祖,成了河东太原人。真宗赵恒去世以后,刘娥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处事,由于她生性警悟,聪明好学,有唐代武则天遗风。在她主政的十一年间,兴利除弊,选贤用才,浚通河道,大兴改革之风,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因此,太原守吏在她的“故乡”修建了圣母殿,表面上是弘扬邑姜德风,实质上是为了彰显当时的皇太后刘娥的功业。晋祠之内,除了圣母殿外,造型独特的鱼沼飞梁和刚健威猛的铁人也是宋代初期的遗物。
  北宋时期,也是中国士大夫最为兴盛的时期。在北宋诸多名相中,有不少是太原人。如太宗年间的王溥、仁宗年间的高若讷、文彦博,尤其是四朝重臣文彦博。当时河北贝州发生了以王则为首的邪教叛乱,朝野震动。身为参政知事的文彦博主动请缨挂帅,经过数月精心作战,终于平息了这场暴乱。在今天的介休城内,至今还有一处保存完整的祆神庙,就是为了纪念当年的这一重大事件。
  “堤边翠带千株柳,岸上青螺数十峰。海宴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这是后来的一位诗僧描写太原汾河美景的诗句。北宋在河东唐明监崛起太原新城以后,因为太原城在历史上的特殊影响和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北宋时期许多士大夫出身的名臣都曾经职守太原。如范仲淹和他的两个儿子范纯仁、范纯礼,韩琦,王君贶,司马光,陈尧佐等等,这些文人名臣,不仅给太原留下了许多诗词美文,而且在太原修建了许多市井名迹。如陈尧佐担任太原知府时期,彻底治理了汾河水患,兴建了著名的“柳堤”,于是“柳溪夜月”成为文人百姓泛舟赏月的最佳去处。此时的太原,是宋朝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民谚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之誉。北宋词人沈唐,曾经是重臣韩琦的门客,他追随韩琦来到并州,留下了千古绝唱:“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十二、中原北门(下)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也亡。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金代诗人元好问的看法非常准确,赵宋王朝把晋阳城的十字街改成丁字街,意在钉破晋阳的龙气,谁知却把自己钉破了。到了北宋钦宗年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赵宋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地,在内部,太学生陈东等人上书朝廷,要求革除弊政,重用贤良;在外部,宋钦宗虽然与新近崛起的女真人签订了海上之盟,共同灭掉了强大的对手辽国,但女真人建立的新型政权已经开始觊觎中原北门。可是,昏聩不堪的宋钦宗并没有预料到潜在的巨大危险,他采取高压手段镇压了以陈东为首的一帮太学生,继续坐享所谓的“太平盛世”。这时的东京城流传起了一句民谣“只管陈东,不管河东;只管太学,不管太原。”言外之意,不重视河东太原的防务,赵宋王朝的灭亡之日就在眼前。
  时隔不久,这首民谣就应验了。宣和七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分兵两路南下攻宋。西路由粘罕率领从云中出发,很快兵临太原城下,身为河东宣抚使的奸臣童贯发现大兵压境,连夜逃走。中原北门太原,只剩下知府张孝纯、副将王禀等三千守军。金帅粘罕为了尽快与东路军会师,除留下一部分人马继续围攻太原之外,自己率领主力部队一路南下,直逼东京汴梁。宋钦宗被从天而降的金兵吓破了胆,连忙派人出城讲和,许诺把太原等北方三镇割让给金人,以此来换取对方退兵。粘罕闻讯,于是回师太原。但是,金人万万没有想到,太原城民根本不接受皇帝投降的诏书,一场残酷的太原保卫战开始了。金将粘罕多方攻城,先是用器械抛巨石,击毁城楼,用木轮车装满土柴填平了城壕,用鹅车运兵攀城,以火梯、云梯配合进攻。太原城民沉着应对,无论老少,奋勇杀敌,他们用糠袋缓冲巨石的打击,用柴草火烧爬上城墙的敌兵,用搭钩拽倒对方的鹅车。金军屡屡失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太原保卫战前后坚持了八个多月,由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太原城终于被金兵攻破了。知府张孝纯被俘,而副将王禀在城破之际,从功德庙里取来宋太宗的画像,背在自己身上,投汾河而死。如此忠勇的义士,感动得敌人都落下泪来。
  太原失守以后,太原附近的民众并没有屈服,在太行义士王忠植、王友直的率领下,太原人民不断发动反金斗争,其中的一支,后来南渡黄河加入了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队伍。
  中原北门太原落入金人之手,北宋王朝失去了北方屏障,没过几年就灭亡了。统一的中华版图再次出现了分裂。赵宋小朝廷偏安江南,而金人占领了北方的大片领土。金人统治太原的时间很短,不到一百年,但崇儒尚佛的金人政权却给太原留下了一批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今天看到的晋祠献殿、阳曲开化寺等等都是金代建筑,最让太原人自豪的是,金代末年,太原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位震古烁今的大诗人元好问。
  大诗人元好问,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记录下了金代太原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情画卷。
  元好问是金代太原秀容(今忻州市)人,在今天的忻州南大街上,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元好问祠堂。由于经历了太多的更迭和动乱,祠堂中的塑像、资料、版本、诗集、家谱等等珍贵文物已经荡然无存。但是,我们从史书记载当中可以了解到:元氏原系拓跋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元姓。北魏灭亡后,元氏子孙落籍河南。元好问的远祖元结,以纪实诗显名于唐代,曾经得到大诗人杜甫的推崇。他的高祖元谊,宋代宣和年间做过忻州神武军使。于是元家迁到了太原秀容。元好问出生在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少年时代,元好问随叔父客居异乡。21岁那年回到了家乡,在离祠堂几十里外的定襄遗山读过书,故而他自号遗山山人。两年之后,蒙古大军突袭秀容。屠城十万之众,元好问的哥哥元好古在兵灾中丧生。元好问被逼无奈和母亲一起流亡到了河南。元好问的功名之路并不顺利,三十二岁中了进士,后来担任过河南镇平、内乡和南阳的县令。四十三岁调进京城升为左司员外郎。不久,蒙古大军包围了汴京,皇帝在逃亡中死去。元好问和大批官员被俘,蒙古大军将他们押往山东聊城看管了两年。金亡之后,元好问成了遗民。由于元好问在诗文上名气很大,新兴的元王朝对他也敬让三分。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臣耶律楚材倾心接纳元好问,可他无意做官。五十岁那年元好问重新回到了老家。一边隐居著书,一边交友游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欲,来访雁丘处。” 这首千古绝唱《摸鱼儿·雁丘辞》,是元好问早年的作品。他青年时期赴太原应试,途中碰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位猎人捕获了两只大雁,一只雄雁脱网而出,在空中盘旋良久。无法从猎人手中营救出它的爱侣,竟一头栽地,殉情而亡。另一只母雁在网中不吃不喝,绝食而死。它们壮烈的爱情感动了大诗人。元好问从猎人手中买下了死去的母雁。将这一对爱侣埋葬到了一起,勒石以名其志。一对殉情而死的大雁,使诗人想起千百年为自由而殉情青年男女。为他们的忠贞爱情而动容落泪。
  元好问一生两度飘零,三度为官。他在理想上有点像杜甫、李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在为官,为政上有点像白居易“长歌生民病,得愿君王知。”他用
  自己的诗歌记录下了百姓的疾苦,传达给了统治者,传达给了后世。比如这一首:“太平婚嫁不离乡,小小儿郎楚楚娘。三百年来涵养处,却将沙漠换牛羊。”在元好问的笔下,太平年间,故乡的青年男女找对象都不找外乡人。他曾经见到过一对金童玉女,男的长得楚楚动人,女的长得娇小玲珑,然而就是这么一对金童玉女,因为遭遇动乱年代,所以他们沦为了奴隶,被卖到了遥远的蒙古去换牛羊。在元好问的笔下,他非常关注百姓的疾苦,非常关注离乱中下层百姓的生活。
  元好问是太原籍的大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反映太原风情的名篇。尤其是他的《过
  晋阳故城书事》是咏晋诗中的上乘之作。
  太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南北朝时期,是北都霸府。北齐的高欢、高洋父子坐镇太原,行雨太下。到了隋朝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兵起太原而夺天下。唐宋年间的大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范仲淹、沈唐等等都留下了不少题咏之作。但是到了五代晚期的时候,兵起开封的赵宋军事集团打败坐镇太原的北汉小朝廷。宋太宗赵光义夺得太原以后,一方面为了发泄私愤,另一方面听信风水先生的谣言,火烧了这座千年历史名城,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根。而生活在金元易代、国破家亡中的大诗人元好问,对太原的兴盛荣辱感受最深刻,认识最独特。元好问的《过晋阳故城书事》是一首咏史诗,追述的就是宋朝初年晋阳城被毁的故事。元好问在诗中表面上是探寻当年的宋亡之路。实质上是警醒当时偏安汴梁的金代小朝廷要重视太原的防守。失太原必失中原,失中原必失天下。可是,金王朝还是重蹈了北宋灭亡的悲剧。元好问以诗论史,以史入诗。是一位“雄浑高雅、博古通今”的大诗人。
  晚年的元好问隐居在故乡韩岩村。构筑了野史亭,精心收集资料。编写了一部《
  壬辰杂编》。目的是要为已经亡国的金朝撰写一部国史。可惜天不假英才,六十八岁的时候他病逝了。后人根据他整理的资料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今天我们看到的《金史》就是在元好问《壬辰杂编》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中国历史上,忧郁出诗人,愤怒出诗人。七八百年前太原大诗人元好问就是在忧郁和愤怒中走完了他荡气回肠的一生。元好问去世后,家人把他安葬在野史亭旁,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元墓。周围载种了不少苍松劲柏。如今郁郁葱葱,生气盎然。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比较冷落的时期。一个是北朝,一个是辽、金、元;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与南朝的宋、齐、梁、陈并行了一百多年。但是今天的学者关注南朝的比较多,而关注北朝的比较少,辽金元也是如此。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丝毫不差于苏东坡、黄庭坚、陆游。人们把他们并称为“苏黄陆元”。
  太原,这一方诗歌厚土成就了元好问,金元更迭的特殊历史环境成就了这位两朝诗冠。

  十三、汗国强藩 
  金代末年,太原落入了蒙古人之手,通往秦陇要塞的门户自然洞开,中原大地随之失去拱卫,西南、中南、东南很快就陷落了。占领太原的蒙古大军,开始并不知道这座城市的重要性,疯狂地进行抢掠和烧杀,官家府库荡然无存,民居院落十室九空。特别是许多前朝名迹毁于兵燹,如太原文庙、关帝庙、玄武楼等诸多古建就毁于元代初年的兵灾中。随着元王朝统一中国,一大批中原士大夫成为忽必烈的宠臣和门下常客,如耶律楚材、张德辉以及全真教的名士,在他们的影响下,草原汗王渐渐懂得了以儒治天下、以道顺民心的中原文化。于是,在忽必烈的倡导下,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古都太原这时兴建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三教建筑,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兰村的窦大夫祠和龙山道教石窟。
  龙山道教石窟的开凿者是全真教大师之一的披云子宋德芳。他早年追随丘处机,穿越万里雪山,在沙漠深处拜谒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把中原文化的精粹传播到了塞外,尤其是建议草原汗王停止对汉人的大肆杀戮。忽必烈进入大都以后,宋德芳被任命为全真教的提点,主持山西醮事。1234年,宋德芳游太原西山,发现了古昊天观遗址,里面有两处道教石像。由此,宋德芳想起了当年师父丘处机多次议及丧乱以来,道经泯坠,渴望盛世重修的情景,于是发愿在此开凿洞窟。消息传出,由于宋德芳门人弟子半天下,特别是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大丞相胡天禄的支持,修筑道龛的巨额资金很快就筹备齐了,经过数年的开凿,龙山之上终于呈现出了七大道窟:虚皇窟、三清窟、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以及两座辩道龛。里面的石雕朴实庄重,衣饰褶皱分明,部分龛内的顶部还雕有龙凤图案,前壁留有当时的题记。今天看来,当年的龙山道教石窟之所以顺利兴建,除了宋德芳本人的才干之外,与蒙元皇家集团的支持密不可分。龙山石窟兴建的那一年,正好是金朝灭亡之时,即将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新王朝,选择太原这块李唐王朝起兵的风水宝地雕造石窟,目的在为自己祈福,希望自己也能出现当年的盛世欢歌的局面。
  十三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他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之久,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传世名著,这就是《马可.波罗行纪》,其中的第一百零六章写到了当时蒙古大汗国著名的强藩太原“自涿州首途,行此乃十日毕,抵一国,名太原府。所处之都城甚壮丽,与国同名,工商颇盛,盖君主军队必要之武装多在此城制造也。其地种植不少之葡萄园,酿葡萄酒甚饶。契丹全境只有此地出产葡萄酒,亦种养蚕桑,产丝甚多。自此太原府城,可至州中全境。向西骑行七日,沿途风景甚丽,见有不少城村,环以城垣,其中商业及数种工业繁盛,有大商数人自此地发足,前往印度等地经商牟利…”从马可.波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太原,城市建设恢宏壮丽,葡萄酿酒业高度发达,国际贸易形成了规模,是蒙古汗国最重要的中心城市。
  太原实业发展,在此之前的宋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的规模,我们今天在晋祠看到的四尊铁人,就是明证。蒙古人占领太原以后,立即召募民匠采矿炼铁,在太原设有河东铜冶总管府,管辖冶炉七百余处。太原煤炭业的开采,最早见于唐朝日本僧人圆仁的《行记》之中,到了元代,随着太原冶炼、烧砖、制陶、酿酒等行业的发展,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到东西两山采煤的人越来越多,煤炭税收已经成为藩库的主要来源之一。太原的葡萄酒业,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萌芽于汉代,兴旺于唐代,最盛是元代,当时蒙元朝廷和王公贵胄享用的葡萄美酒大都出自太原。
  元成宗元贞九年,名都太原,突如其来遭遇了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劫难。从年初到年尾地震不断,有的地方,泉水冒出了地面,一片乌黑,甚至从地下漂出了松柏朽木,倒塌房屋数千间,伤者死者不计其数。为了尽快结束这场天灾,蒙元朝廷一方面在五台山大行佛事,另一方面把“太原路”改为“冀宁路”,甚至禁止当地百姓酿酒采煤,以此来平息天怒。
  元代由于实行人种等级制,汉人地位极为低下,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放弃了仕途,转而深入到民间,醉心散曲戏剧创作,这样一来,过去为士大夫不屑一顾的民间文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作为主流形式的诗词创作却呈现出了边缘化的趋势。作为斯文重镇的太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两位元曲大家,一位是早期的白朴,另一位是晚期的乔吉。白朴的父亲曾在金朝为官,兵乱之际,把儿子白朴寄养在一代文雄元好问的家中,元好问将毕生的心血传授给了自己的这位关门弟子。聪明好学、才华过人的白朴没有辜负大师的厚望,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成为继元好问之后,又一代文学大师。白朴一生创作了数十部杂剧,流传至今的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祝英台死嫁梁山伯》、《东墙记》、《绝缨会》。白朴是中国文学史上演绎爱情故事的大家。他所塑造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圣徒,千百年来都是青年男女膜拜的偶像。以《两世姻缘》、《金钱梦》、《扬州记》等作品闻名史册的大戏剧家乔吉,早年生活在太原,中年以后客居杭州,乔吉一生命运坎坷,穷困潦倒,但一身傲骨,颇为世人敬重。他把下层百姓的悲欢离合写进了自己不朽的作品之中,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跌宕曲折,文风朴实无华。
  元朝,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一部分蒙族士大夫倾心诗歌创作,涌现出了许多优秀诗人和诗歌作品。被称为元诗领袖之一的蒙古诗人萨天赐,就是冀宁路雁门人。萨天赐祖父两代以世勋居雁门,遂为雁门人。幼年时代的萨天赐,在名师的教导下,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天赋,史书上说他“为文词雄健倜傥”。青年时代,萨天赐曾在翰林院编修国史,后来出任江南一带的地方官,每到一处,风日晴美之时,他便邀请当地的诗文名家共同寻访胜迹,诗酒唱和,留下许多题咏之作。后来江南发生了兵乱,萨天赐结庐山林,终老泉下。
  太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昌盛时期,更加体现在中国文化的低迷时期。元朝短短的一百年,尽管斯文没落,但太原这块土地上仍然涌现了白朴、乔吉、萨天赐三位不朽的文化大师,传承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血脉。
  宋太宗曾经评价太原是“治世之强藩,乱世之重镇。”元朝晚期,国家再次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山西境内就有两大强藩,一个是坐镇大同的孛罗帖木儿,另一个是坐镇太原的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出身蒙古贵族,粘罕帖木儿原来是河南豪强。两人为了争夺山西的控制权竟然兵戎相见,皇帝为了调和两人的矛盾,不得不下诏:今后粘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部将,毋得互相越境,侵犯所属领地。可是两人根本不把皇帝的命令放在眼里,尤其是实力强大的孛罗帖木儿,从大同出兵一路南下,直犯太原北门石岭关,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战,孛罗帖木儿占了上风,杀进了粘罕帖木儿的老巢太原城。面对木已成舟的事实,皇帝只好承认孛罗帖木儿对太原的控制权。退到上党、河南一带的粘罕帖木儿并不甘心失败,多次北伐,并不见效。粘罕帖木儿被人刺死以后,他的养子扩墎铁木儿继承了他的事业,扩墎铁木儿深知太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以后,开始反攻孛罗帖木儿,形势由此发生戏剧性的转折,以往屡打胜仗的孛罗帖木儿接连战败,特别是在最关键的石岭关一役中全军覆没,扩墎铁木儿重新占领了太原。退回大同的孛罗帖木儿由于藏匿叛将,得罪了朝廷。皇太子亲临太原督师,帮助扩墎铁木儿北伐大同。孛罗帖木儿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最后兵败被杀。
  在山西的两大蒙古强藩互相内耗的同时,关外爆发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常遇春一路北伐,攻破了元王朝的首都。刚刚打败孛罗帖木儿的扩墎铁木儿,闻知大都被陷,立即出兵大同,准备夺回失去的江山。早在太行山下等候良久的徐达、常遇春,得知元军从北面东征,立即选择娘子关挥师西进,迅速占领了北方军事重镇太原,接着前后夹击,把蒙军最有生力的扩墎铁木耳部消灭在太行山下,新兴的明王朝彻底平定了北方。
  自从后晋时期,石敬瑭把雁门关外割让给契丹以后,作为中原北门的太原,一直处于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契丹、女真、蒙古势力先后踏过太原,直下黄河,草原王朝一共统治了北方六百多年。到了明初徐达、常遇春占领太原以后,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十四、九边重镇(上)
  “独上山城思寂廖,英雄千古恨难消。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萧萧。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明代诗人苏祐曾在太原任职,他通过描写当时的太原名胜,寄托了今昔兴亡之感。
  明军占领山西以后,蒙元势力虽然退出了中原,但仍然活动在今日蒙古国的乌兰巴托一带,多次兴兵南下,企图恢复自己的王朝。大明政府为了防范蒙古人的入侵,在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一带分别设置了九个重要的边镇,其中就包括山西的大同和太原。此外,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还分封三个儿子到山西就任藩王,他们分别是代王朱桂、晋王朱棡、沈王朱模。明代的分封,不同于西周时期的封王建国,明代的藩王“只分封而不赐土,只列爵而不临民,只食禄而不治事。”各王可以享受王侯待遇,也可以世袭,但没有行政职权。封在太原的晋王朱棡,是朱元璋三子,曾学文于宋濂,学书于杜环,通文识武。他在赴任之前,委托岳父、永平侯谢成重修了当时的太原城。这是历史上第四次大规模修建太原城,前三次分别是战国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初期。明代的谢成,在旧日太原城的基础上,沿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城墙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共有八个门,东门分别是宜春、迎晖;南门是迎泽、承恩;西为阜成、振武;北为镇远、拱极。周垣有重檐歇山顶的城楼十二座,其中八座门楼、四座角楼,还有小楼九十座,敌楼三十二座。明代的太原城,方圆二十四里,虽然只是唐代太原城的一半,但比起宋代的太原城来,规模扩大了一倍。当时的太原城,规模不再北京之下,是中国北方最大规模的城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盛赞“太原城甚壮丽,二十五睥睨作一楼,神京不如也。”谢成扩展太原城的同时,在旧太原城的东城一带修建了豪华壮丽的晋王府第,规模类似皇城格局,叫做宫城,四门遗址就是今日的东华门、南华门、西华门和省儿童医院。晋王朱棡就藩太原以后,陆续修建了皇庙、鼓楼、钟楼、崇善寺等众多建筑。明代的晋藩共历十主,朱棡的子孙列爵封王者共有二十四人,他们大都在太原城建有王府,如众星拱月般分布在晋王府的周围,如现在的解放大楼附近曾有平阳王府,桥头街附近曾有宁化王府,西緝虎营附近有广昌王府、方山王府,鼓楼街附近有临泉王府,小北门附近有宁河王府,小五台附近有河东王府……晋王朱棡在太原就藩二十年,去世以后,埋葬在太原城南十里处,此地因而名为黄陵村。
  元末明初,并州大地上涌现出了一位享誉古今的文学大师罗贯中。
  世代有奇才,遗之在草泽。每逢动荡之际,便成了草莽英雄大显身手的时候。元末的动乱,使得一大批草莽英雄脱颖而出,诸如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韩山童、刘福通等等。他们都是起于阖庐之间,作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罗贯中,也是其中的一位。他早年追随张士诚转战南北。但罗贯中并没有成为出色的政治家,而成了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著有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等。其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给这部史书所作的注释,以及宋元以来的话本、院本、传奇、民间传说、野史笔记并运用作者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艺术天才创作了这部震古烁今的作品。
  正是由于罗贯中的存在,中国的古典白话小说,由世俗俚语登上了大雅之堂;由传奇故事演变成了精品小说;从民间方略渐进成为治国之策。罗贯中,是不朽的文学大师。 
  在今天,罗贯中和他创作的《三国演义》名传中外,家喻户晓。但在元末明初,小说却属虫末技,小说家更是寂寂无名。故而有关罗贯中的生平籍贯成了千古之谜,尤其是他的籍贯,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比较集中的有以下两种说法:
  其一、“杭州说”。明初杭州名士赵宝逢去世,前来吊唁名单中,出现过“罗本”这个人,故而,杭州人认为罗本为赵宝逢同乡。后经查证,诸多吊唁过赵宝逢的好友,大都系外地人。“罗本”为杭州人一说,故难成立。其二、“山东说”。明朝河南有位县官蒋大器首次发现了《三国演义》抄本。阅后倍感兴奋,亲自整理作序。序曰“罗贯中,东原人……”“山东说”认为,东原即山东东平,故而罗贯中为山东人。后经百般查证,难觅实据,“山东说”亦难成立。后来,有人发现了元末明初贾仲明所著的《续录鬼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这是历史上发现的第一次有关罗贯中生平籍贯及其个性的详尽记载。文中明确提出了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此说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包括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根据目前的实物发现,罗贯中至少在16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故乡太原。青壮年时期离开家乡,去实现人生的理想与抱负。但在晚年的时候,还是叶落归根,回到太原,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作为一个小说家的罗贯中生并不像今天一样名声远播,而是穷困潦倒,寂寂无名。
  “寂寞生前事,千秋万岁名”。从古至今,伟大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的人生际遇。 
  “悬瓮山前景趣幽,邑人云是小瀛州。愿将一渠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这是明代爱国英雄于谦写在晋祠的诗句。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本是浙江钱塘人,永乐年间进士,曾经担任过十余年的山西巡抚。他在主政太原期间,广开水渠,兴利富民,深受百姓拥戴。于谦为人正直,不肯巴结当时的宦官王振,结果遭受打击。太原百姓听说以后,徒步上京为他鸣冤,迫使朝廷收回了成命。景帝时期,蒙古瓦剌入侵,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力主出击,迫敌请和,迎回了被俘的明英宗,国威大振。后来,英宗复辟,于谦遭受谗言被杀。他留有传世著作《于肃愍公集》,其中收录的不少是他在太原任上的诗文。今天晋祠名胜之一的“胜瀛楼”,就是当初爱国英雄于谦的亲笔题迹。
  天下王氏出太原。明朝时太原王氏,又出了一位杰出的宰相,他就是王琼,字德华,号晋溪,别号双溪老人。今日位于晋祠内的晋溪书院,便是王琼之子王朝立根据父亲的遗嘱,兴建的山西最大规模的书院。在太原县的东大街上,曾经有一片豪阔的宅院,这就是王琼的府第。王琼幼年时曾有神童的美誉。据说他四岁会写一手好的楷书,八岁的时候初通《尚书》。二十二岁中举人,以诗明志“丈夫生而果有志,何必临渊去羡鱼”。成化年间中进士,被授予户部郎中。明武宗时多次上朝召见,擢升为侍郎,后任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在任五十多年,治理漕运,尽职尽责;平定叛乱,举贤任能;安定边陲,功绩卓著。史书说,王琼才智过人,但凡天下兵马数量多少、强弱与否,以及各个边塞关口守护的难易,守关将士的能力水平,他都能熟记在心。王琼,多次在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胸有成竹地化解危机。王琼从政的时期,明王朝已经从早期的洪武、永乐的辉煌时代,跌入了灾难频繁、内忧外患的谷地。国家多次发生动荡,如果不是身为大学士、兵部尚书的王琼力挽狂澜,明王朝说不定早就寿终正寝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琼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治世能臣。此外,王琼在理学研究上还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诗文精粹而深邃,影响久远,他与乔白严、王虎谷同榜,当时人称赞他们为“河东三凤”。
  嘉靖年间,朝廷有意让王琼“还籍为民”。王琼嘱咐儿子王朝立在晋祠南部买地构建别墅,准备颐养天年。第二年,一座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园林落成,王琼把它命名为“晋渓园”。别墅的主人正准备入住,谁知西北边事紧急,年过七十的王琼再一次重披战袍,远征西疆,经过精心的准备,老帅王琼彻底平定了叛乱。凯旋回京的次年,王琼就病逝了。按照父亲的遗嘱,王朝立将“晋渓园”改为“晋溪书院”,借以培养三晋人才。晋溪书院创办的几百年间,很多有名望的学者前来讲学,如明末的国学大师阎若琚、文学大师傅山、顾炎武以及后来经学大师出身的山西巡抚张之洞、“戊戌六君子”中的杨深秀、杨锐等等都曾做客晋溪书院,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直接担任过晋溪书院的山长,亲自主持教务,晋溪书院为山西培养成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成为北中国最著名的书院。
  有明三百年间,史家公认于谦、张居正、王琼是最杰出的三大宰相。他们三人,除张居正之外,其他两位于谦、王琼都与名都太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五、九边重镇(下) 
  中西贸易,唐代有始于西安、榆林的陆上丝绸之路;宋代有始于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了明代,陆上丝绸之路必经的西域诸国,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很多地区成为人迹罕至的荒漠,商人无法通行;而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政府在郑和下西洋以后,实行大规模的海禁,商人无法出海,这条商路也断了。但中西贸易的客观要求和巨大利润,刺激商人需要开辟新的道路,地处九边重镇的太原商人顺应了这种历史要求,开拓了以长城为起点的万里边贸之路。 
  晋商的崛起,最早始于宋代。那时西盐和海盐尚未发现,而位于河东的盐池就成了天赐晋人之利薮。涌现出了一批拥财千万的盐商。据《古今图书集成》载:“河东盐池深可数停,贮水连天,淤泥籍水,盐根籍泥,根如苍玉,纠叠渭起,逼肖太糊,旱潦不盐,惟水五六寸许,日曝结板,水面生花,东南风荡,堕板成盐,皓皓方正,故曰斗盐。”由此,行商坐贾、揽户牙人、官吏缙绅云集盐池。此地成为天下税赋源区。巨富云集,室庐连并,楼阁辉映,极为繁荣。在盐池做买卖的许多晋商,除了当地人之外,还有很多是实力雄厚的太原商人。
  晋商的鼎盛,是在明代。明朝为防御外族进攻,沿长城一线由东向西屯兵八十余万,构成“九边”防卫体系,山西北部的大同、左云、偏关等地区,因地处要冲,更加配置重兵戍守。政府为解决军粮的按期供应。实施“开中制”,既但凡供应军粮的商人,都发给“仓钞”(政府为实施盐品专卖而印制的一种钞票),商人可以凭“仓钞”领取“盐引”(贩卖盐斤的凭证),因贩盐有厚利可图,太原府所辖的阳曲县、太原县、徐沟县、代县、祁县、太谷商人遂竞相供应军粮。在经营盐业的过程中,晋商获得了巨额的利润,由此暴富天下。当时“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为便储蓄,山西多地窖,除藏金银外,三晋富家藏粟数百万担,皆窖而封之。及开则市者纷至,如赶集然,常有数十年不腐者。”
  从一定意义上讲,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晋商的崛起、兴盛和辉煌,离不开一代一代武术大师的支持。山西历史上,本是尚武之地,名将名家辈出。山西的武士,以元明为界,元明以前多服务于国家,涌现出了不少爱国名将。元明以后,名将辈出的山西,鲜有垂名青史的将吏,山西的武师,不再以开疆拓土、戍边擒敌闻名于世,他们转而服务于财雄天下的晋商。武师赖以谋生的组织就是镖局,他们依托镖局,一边习武,一边为买卖行走镖。元明以后的山西镖行诞生了不少令后代景仰的人物。
  明代太原商业的繁荣,至今在当年太原府所属的代县城内仍然遗留着众多遗迹。代县雁门关,两军对峙是险关,和平年代是边市。漫步雁门关内的代县城,最醒目的建筑便是明代修建的位于中央大街的边靖楼。在战争年代,边靖楼既是了望台,也是信号站,全城居民惟此楼号令而动。和平年代,边靖楼门洞大开,南方运载名茶丝绸的商队过此洞而往塞漠;北方的胡马满载着胡盐玉石而赴中原。熙熙攘攘的马队商旅,接踵而至的胡汉人流,挤满了代州城。那时,各民族和谐相处,彼此融合,一派兴盛气象。此外,古城周围的三十九堡、十二联城里还驻扎着大量的戍边将士,军队的存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粮食、布匹、战马、军刀——各种商品源源不断汇聚而来,供应着军队和边民。所以,宋辽以来,代州城一直是繁荣兴盛的榷场和边市。直到今天,古城的大街两侧还保留着许多商号遗迹。
  明末的太原城,与极度繁荣的商业相比,太原文化曾经出现过一段低迷的状况。
  在太原人心目中,西山是太原城的龙脉,隔河而望的东山,是太原城的文脉。与西山鳞次栉比的胜迹相比,东山似乎寂寞了许多,只有两处人文遗迹:白云寺和双塔寺。其中双塔寺中的文峰、宣文双塔为太原之象征。太原城自宋代由晋源迁往唐明以后,天府霸气丧失殆尽,甚至到明代出现了文风低迷、人才难济的局面。明朝万历年间,士绅傅霖等人联名上书,倡议在文风东南处,建塔宣文,平衡地运。此举得到了晋王的赞同资助,得到了五台高僧妙峰祖师的支持协助,到了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文峰塔、宣文塔先后落成,“文笔双峰”终于屹立在太阳升起的东山,成为古城太原的新象征。说来也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傅霖首倡建塔,昌盛文风。双塔建好以后,傅氏家族不久就出了一位名满中华的文化大师。此人便是傅霖之孙傅山。
  明朝末年,太原西山一带隐居着一位朱衣道人。在人们印象中,但凡隐士都过着离群索居、餐风宿露、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位道士虽然一心求静,极力摆脱世俗的骚扰,但由于名气太大的缘故,总有一些附庸风雅的官员来拜访他,总有一些风流才子来求教他,总有一些平民百姓来求助他,朱衣道人恬静的隐居生活屡屡被打乱,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四处移居,竭力摆脱世俗的纠缠。于是,太原西山的多福寺、净因寺、窦大夫祠、晋祠、悬泉寺 
  等地都留下了这位隐士的身影。这位名气极盛的隐士,就是大诗人傅山。
  《山西通志》记载:傅山,字青主,号啬庐。原名鼎臣,字竹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逝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学者、书家、画家、医生、诗人。太原府阳曲县{今太原尖草坪区}西村人。生当明清交替之际,又经历李自成战乱,倍感明朝腐败,无可救药,因讲求实学,重人品气节。明末李自成攻陷太原,他携全家入闪避难,身穿道服,头戴黄冠。清初入狱,门人营救得脱。后游历天下,与大诗人顾炎武、朱彝尊交往,博学多识,名满海内。
  “西村带河曲,十月停秋光。柳泽轻黄雨,莲花老绛霜。”{见《西村》}傅山的故居和出生地西村,位于太原市西北四十里处的尖草坪区上兰镇附近。相传著名的《啬庐帖》石刻藏于此。昔日,村东北黄家坟一带建有傅公祠,“文革”期间被毁。近年当地村民自发捐资在原址西面新建一处有苫棚的小庙,内塑傅山像。夏秋之际,这里绿荫蔽日、瓜果飘香。村子附近还有以傅山命名的街道、医院、学校、商铺等等。
  “冬日静如睡,亦不废秀美。树外明一河,寒月舆逶迤。”先生笔下的这幅晋阳胜景图,作于土堂净因寺。先生曾在此隐居多年,净因寺建于北齐,明代重修,为西山名刹。大佛阁内有一尊高达10余米的石胎泥塑大佛,人称“土堂大佛”,院内残存三棵古柏,虬枝飞舞,长势奇特,当地人称为“怪柏”或“神柏”。先生曾以此作画,现为传世神品。
  “草木黄无数,云烟自有涯。若其非积敛,何以发精华。”{见《崛围新秋》}。崛围山多福寺,也是傅山先生的隐居之地。寺内有红叶洞,当年傅山先生就在这里读书行医,后人将其作品定名为《霜红龛集》,意既指此。多福寺,因为傅山先生隐居在这里,所以成了天下文人豪客聚会的胜地。顾炎武、朱彝尊、戴仲枫、吴雯等等名满海内的诗文大家、武术大师常常来此拜访傅山,甚至同傅山一起隐居在这里,彼此诗酒唱和。
  山西民间关于傅山的传说很多。如为太原府题字、创立“清和元”头脑、傅山嫁女等等数不胜数。他的诗文集《霜红龛集》由清末山西巡抚丁宝铨刊行于世。傅山精通医学,传世著作有《傅山女科》、《男科》各二卷。传世书作极多。现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藏有傅山所画《崛围红叶》、《土堂怪柏》、《阳泉四景》。上海博物馆藏其大幅墨梅,世人视为神品。傅山,是明末清初诗人中的集大成者。学术界将其列入“清初六大师”之一。
  文笔双峰昌文风;与傅山齐名的并籍经学大师,还有一位叫阎若琚。其祖阎世科,明万历进土;父阎修龄,世称“牛叟先生”,文重一时;其母丁仙窈,明嘉靖状元丁世美孙女。阎若琚少年时天赋很高,常有惊世诗作。其一生学术成就繁巨,经学、地理、历史详细考证,著述十余种,其重要著作有《尚书古文疏证》,用功三十年,证实古文《尚书》之伪,使他成为明清时期著名的大学者。顾炎武都曾向他征询《日知录》的疑点,阎为之校订数处,阎若琚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宗师。文脉东山,立了双塔以后祈盛文风,果然立塔见影。傅山、阎若琚两位大师横空出世,成为名重三百年的文坛双雄,是读书人敬重的榜样和楷模,文笔双峰惊天下,文坛双雄耀古今。傅山、阎若琚的学术成就,与屹立在东山的文峰塔、宣文塔一样,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六、晋商故里(上) 
  公元1644年,起兵陕西的闯王李自成,北上山西,以取京师,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太原城下。饱受明朝官吏盘剥的太原百姓,打开城门迎接闯王。明朝藩王朱求桂被俘,山西巡抚蔡懋德被杀,义军很快控制了这座北方重镇。随后,李自成从太原北伐,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攻破了北京,统治中国176年的明王朝寿终正寝。然而,历史的变化往往具有戏剧性。原来势不可挡的义军,自从山海关一战败给投降清军的吴三桂以后,竟然屡战屡败,最后不得不撤出北京,从河北退到太原。因为太原是长安的门户,所以,李自成离并之前,反复交代守将陈永福“坚壁清野、固守太原。”大敌当前,陈永福首先将太原城里的明朝王氏宗亲杀掉,随后把所有降将及其家属送到西安,以免发生内患。不久,清军包围了太原,尽管陈永福身先士卒,与敌拼战,无奈义军势单力薄,最终,敌人的火炮炸破了高大的城墙,太原由此落入了清军之手。
  清代初年,虽然山西爆发过多次反清起义,甚至有的义军一度曾经攻占了晋祠,直逼太原,可是清王朝已经牢牢控制了作战的主动权,先后剿灭了数支反清义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反清斗争由此转入了地下,清军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精心在太原城内修建了两处巩固的堡垒——满洲城。一处在今日的南海街一带,另一处在今日的新城街一带。到了晚清的时候,满洲城多次遭遇水淹,于是,山西巡抚又在今日的小五台一带建造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满洲新城。
  明朝的时候,太原商人已经足迹半天下。进入清朝,逐渐形成行帮,执全国商界之牛耳。太原商人开辟了三条对外商路:一条是从太原出发,经多伦诺尔,直达漠南;第二条是从太原出发,经张家口,北通库伦;第三条是从太原出发,经归化前往伊犁。他们几乎垄断了清朝与蒙俄之间的贸易。太原商人暴富以后,一边在故乡建起了豪阔的宅院,一边在太原城翻修了豪华的店铺。当时的柳巷、桥头街是北中国最繁华的闹市之一。大宁堂、大德通、清和元、益源庆等商号享有声誉。
  清代早期,实力最强的太原商人是“皇商”。清太宗皇太极未入关之前,太原商人张杰、史大学、王相卿等人就与其建立了联系,他们与满人进行人参、貂皮交易,同时帮助清军收集情报,运输急需物资。清军入关以后,曾以招抚晋商为一大急务,顺治皇帝亲自召见八位晋商,赐张家口房产,隶内务府籍。康熙五十三年(1694年)平定葛尔丹事件时,一批太原商人进入外蒙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地区从事随军贸易,得清廷赏识。后受“龙票”,从事蒙俄贸易;清代中期,实力最强的太原商人是“民商”。一批平民英雄跋涉千山万水,穿越沙漠瀚海,夏则头顶烈日,冬则餐冰饮雪,“饥渴劳病,寇贼虫狼,日夜为伴。”年复一年,终于在大沙漠的尽头,建立了对蒙俄贸易的大市场。
  雍正、乾隆年间,太原府祁县戴家,本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祖戴光启、戴廷栻名重一时。尤其是戴廷栻,与名士顾炎武、傅山交情甚厚,筑丹凤阁一座,汇聚南北豪杰,意在反清复明,天下武术高手纷纷云集于此,谋图大业,戴家子弟由此得各派武术真传。举义夭折后,戴家子弟无心致仕,以商为业。戴家在祁县、汾阳、太原以及河南南阳都有商号,戴隆邦得武术家传精华,后又学到了心意拳。心意拳的初创者是山西蒲东诸冯(今山西永济市尊村)人姬际可。姬际可,字隆风。姬隆风擅长武术,访名师于终南山,得岳武穆拳谱,朝夕苦练,会其精要,成了当时的武术名家。晚年,姬际可将自创的心意拳传授给了安徽池州人曹继武,曹继武于康熙癸酉武科试连捷三元,心意拳由此声名大震。曹曾担任过陕西靖远镇总兵,晚年退职后,与戴隆邦等人交从过密。戴隆邦生活在乾隆年间,他自幼练习武功,寒暑不辍,众采百家之长,终成一代名师。清代早期,正逢晋商蓬勃发展之际,在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过程中,商帮遇到了两大死穴。一个位于南下湖广,北通秦豫的河南南阳社旗县赊店镇,附近山里土匪啸聚,南来北往的客商常常在此被劫。另一个死穴在东通京津、西达山陕的河北沧州地区,那里豪强林立,经常刁难过往的商贩。心意拳宗师戴隆邦及其儿子戴二闾,以高超的武艺,打通了这两个死穴。今天,在河南赊店,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当年戴隆帮深入桐柏山中,歼灭了为非作歹的江汉大盗,震慑了山中草寇,浚通了南来北往的商道。在武林中,流传最广的,还有其子戴二闾,押镖经过武术之乡沧州,以一招“美人挂画”征服了燕赵第一高手。从此东进西出的晋商,摆脱了豪强的刁难,正是因为有戴家拳的保驾护航,晋商成为行走天下的第一大商帮。同时,戴隆邦改造了自家设在南阳的商号,组建了“广盛镖局”,邀请好友曹继武、李贞、牛希贤、马学礼等人共同经营镖务,由于英才汇集,买卖兴隆,屡创强敌,遂成为北中国最著名的镖局。戴隆邦生活的年代,正是官商没落、民商崛起的更迭时期。随着清政权的统治越来越稳定,满人开始排斥功高勋著的汉人,早年曾经襄助请军入关的山西八大皇商,成为朝廷排挤的对象,他们的家族日渐衰败下来;与此同时,以太原府祁县人渠同海、乔贵发等为代表的一批平民英雄,依靠自己的艰苦努力,依靠晋省镖行的支持,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成为风云天下的一代财雄。
  今天,晋中平原的祁县、太谷、榆次等地,清代一直属于太原府管辖。这些地方的富商曾经修建过许多豪阔的宅院,有的至今保存完好。
  乔家大院最早的主人乔贵发,原来是一个落魄的庄稼汉,为了谋生,闯荡口外。由于他为人善良,吃苦耐劳,聪明过人,很快在口外站稳了脚跟,随后将挣来的大笔金银运回故乡,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宅院。保存至今的乔在中堂,历史上曾四次扩建:最早始建于乾隆二十年,同治年间第一次扩建,光绪年间第二次扩建,民国年间再次增修,前后历时160年,形成了现在小院20个、房屋300间、占地8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的巨大规模。乔在中堂,聚数城财富于一堂。“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由复盛公商号及其衍生出来的复盛全、复盛西、复盛油坊、复盛菜园、复盛西店、复盛西面铺等包头商号以及京包线上的大中城市不同类型的“复字号”,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乔贵发及其后人乔全德、乔全义、乔全美、乔映霞等,把数十个城市赚来的钱,大部分收拢到了晋中平原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里。乔氏在此大起楼院,穿堂筑池,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四合院、穿心院、偏正院、过庭院,院院相连;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顶顶凌空;木雕、石雕、砖雕、玉雕,雕艺鬼斧神工;金石、书画、玉器、精瓷、古玩件件堪为珍品。如此大富之家,掩映在乡村极不引人注目的农舍背后,既不显眼造势,又能安享富贵,遥控天下商号。如此建筑布局和艺术风格,充分展示了乔氏望族谨慎从事、大胆拓业、兴雨商界、风云天下的发展脉络。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清官不到头”,然而乔氏却能兴盛 200多年,繁荣七八代,这要归功于乔氏历代家长以德治世、以儒治家的思想。进入乔在中堂,从“不泥古斋”、“不拘今斋”、“昨非今是斋”、“不得不勉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退思补过斋”等乔氏子孙斋名以及严格的家训中,我们不难看出,乔氏不仅是商界的成功者,也是成功的教育家。他们教育子孙的思想,足可以与颜氏家训相媲美。
  与乔氏齐名的望族是渠氏。渠家大院早期的主人渠同海开辟了“万里茶叶之路”。他的长裕川茶庄,从东南福建采购红茶,从湖南洞庭湖采购绿茶,从湖北羊洞楼采购花茶,然后穿越大江大河,把茶叶运到故乡太原府。在这里经过包装加工以后,继续北出雁门关,最终运到外蒙、俄罗斯销售。渠同海由此暴富海内,他在故乡修建了规模更大的宅院,号称“渠半城”,渠家大院位于祁县东大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5317平方米,建筑面积3271平方米,内有 8个大院、19个小院、 240间房屋。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等五进式穿堂院,一字排开,依次渐进,院与院之间牌楼、过厅巧妙衔接,两侧分别有深浅不一的配院,意境幽深。整个渠家大院的布局,既有官衙建筑的庄重凝练、主次分明、整体统一、高雅美观;又有民居建筑的实用精致、巧夺天工、细腻合理、玲珑剔透。渠氏望族中,理财能手比比皆是,茶庄、盐店、钱铺、当行、绸缎庄、药材庄等商号中不乏能人巨擘。
  清代的太原府,像乔家、渠家这样拥财百万的豪商不计其数。
  十七、晋商故里(下) 
  “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之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是清代一位叫刘与义的山西巡抚在给皇帝的奏疏中,对当时三晋的人才观所作的精辟分析:出类拔萃的人才首选贸易金融;稍为逊色的多作幕府笔吏;中等以下的人才方去读书应试,如此重利轻名之念形成于大一统的明清,此时的山西政治气候冷漠沉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贸异常活跃繁荣,人才济济、群贤毕至。尤其是清代道光年间平遥人雷履泰天才般地创立票号以后,晋商在全国呼风唤雨,汇通天下。以至后世俊秀,争相攀效,多入商界发展。三晋由此成为海内最富。
  东家多财富,伙计多才干;东家求暴利,伙计求发展。一个天才的东家和一个天才的伙计相结合,就产生了天才般的事业奇迹。平遥达蒲村的李大全是清朝中后期有名的富商,他所开办的西裕成颜料庄是业务遍布全国的大商号。其北京分号的领班雷履泰,少时便以强闻博记著称,中年后久经商海磨练,养成了处事不惊、稳中求变的干练风格,且交际甚广,精明活络。平遥人在京从商者众多,逢年过节,总要托雷履泰往老家捎钱。雷总是热心帮忙,忠人之事。久而久之,雷履泰发现:银两在异地流动过程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生机无限的新产业。用今天的话来说,资本经营也是一种商业。于是,雷履泰说服了东家李大全,在平遥城出资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并选择道光三年(1823)的正月初一这个良辰吉日开张营业。初时,日升昌只是从同乡汇兑的银间中收取佣金,后来又扩大到吸收储银,放贷生财。日升昌的创立,不仅给中国落后的封建经济带来了新的变化,而且在管理制度上首开股份制经营的先河。李财东与雷履泰,各司其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银股与人力股相结合,分配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正是这种生机无限的制度,造就了票号业生机无限的前景。这种经营方式,简易方便,快捷安全,风险性小,很快成为大富之家的投资热点。一度时期内,太原府许多商铺,改弦易辙,开号立票。清人徐珂统计,咸丰、光绪年间票号资产在白银三十万两至八百万两之间的,太原府榆次常家有两个,太原府祁县乔家、渠家有四个,实力最大的是太原府太谷县曹家,竟然有十二个,占了整个晋商大票号的一半。太原府成了北中国的“银窟”。
  榆次常家,在晋商中有“书画世家”“茶叶世家”“外贸世家”和“金粉世家”的美誉。极盛时形成了占地60万平方米,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的宏大宅院。是晋中平原上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遗留至今的常家大院,是一座集人文建筑与山水园林于一体的精品图画。常家大院有两种底色:一种是灰色,一种是绿色。灰色无疑是大片大片的人文建筑群落,街市,石道,牌楼,四合院,房屋,戏台组成了常氏家族的生活区。二百多年来,繁衍不断的常氏家族,就按照传统的礼序标准和道德规范世代生活在其间,时至今日,虽然人去楼空。但那大片大片规整的灰色建筑群落,为我们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年间儒商老宅,独特的历史文化空间。另一半绿色的图画,是常家的休闲区,也就是被称为“中国北方最大私家园林”的常家园林。其中的静园,初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完成于光绪初年,正是我国造园艺术水准的高峰时期。而且庄园主人数代不息来往于江南与大漠之间,这就注定了静园所具有的精致,肃静,空灵,通透的人文写意山水风景式的高雅格调。和融北派质朴大方与南派小巧细腻于一体的特色,具有浓郁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布局上,无论亭阁建筑,还是山水经营,都显示了“华北民居第一园”的宏大而精美的气派。
  常家庄园最美的是“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作品。木雕作品,主要体现在梁枋、檩条、爪柱、斗拱等主要构架和撑木、挑头、梁垫、雀替、挂落等构件上。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平平安安,福禄寿喜,鹤鹿回春。百世其昌等等吉祥的意愿,转化成为有形有图的木雕作品。砖雕作品,除了雕花、雕窗、雕照壁、雕八卦云鹤之外,常家庄园最让人惊叹的是,把千古美文用砖雕的形式,镌刻到了城门楼的两壁。使客人尚未进门,就感受到了眼前的这座大院。常氏传人,尤其是常赞春、 常煦春特别喜爱诗、词书法。所以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就命令工匠巧夺天工把这两幅传世美文雕刻在常家大院的大门两边。使我们后人可以看到,不仅仅领略到这两篇美文的深刻内涵,可以看到这种砖雕艺术作品的惊人动魄的力量。不仅仅是一座财雄天下的晋商古堡,更是一座傲视朝野的艺术画廊。
  “太谷灯节久闻名,不逊苏扬比帝京。”历史上的太原府太谷县,豪门林立,巨富成群。每年正月十五,成了大富人家的赛灯会。每每领风气之先,屡屡拔了灯会头筹的,便是北洸村的曹家。曹家灯笼,忽而是得山水灵韵的江南花灯;忽而是得帝王之气的北京宫灯;忽而又是得化外洋气的异国名灯。一年一个新花样,太谷人享尽了眼福。
  如今繁华褪尽,富贵烟消。走进曹家大院,我们只能看到,当年争奇斗艳的名灯,如今只剩下厚土沉积的骨架。一如沉淀至今的晋商,除了一座座空宅大院,其余鲜活的一切,全部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曹家大院最早的主人曹三喜,汇入了到口外谋生的人流中。出乎人意料的是,他裹挟着朝阳县巨额的财富,回到了小村北洸。买下了村中最好的地皮,历经几年苦心经营,一座城堡似的家族院落,崛起在祁太盆地上。这座宅院特别醒目,这是因为院中有三座高达几十米的风水楼,与远处的凤山遥遥相对,争雄斗势。附近村人都知道,凤山的高度,是天然形成的,是太谷的风水宝地;而曹家风水楼的高度,是财富堆积成的,它占尽了太谷的风水。
  曹三喜的暴富以后,仍能像穷人一样,保持着俭朴的作风和强烈的进取意识。尽管曹家陆陆续续添置了不少高档家具,添置了不少金银饰品,但在主人曹三喜的心目中,最珍贵的家当,并不是价值连城的金银摆设,而是当年创业时的简单工具:耕地的耧耙、卖菜的筐子和做豆腐的磨盘。曹三喜,像供奉圣品一样,把这三样东西供奉起来。逢年过节,一边摆弄这几样“圣品”,一边教育自己的子孙。从一定意义上说,曹三喜,在曹家的历史上,扮演着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创业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教化者。他的儿子,正是在父亲的身传言教之下,继续把曹家的巨额财富变成了商业投资,朝阳城,大同城,太原城,北京城处处有了曹家控股的商号。北洸曹家,如果说在曹三喜时代,财富积累到一定高度的话,传到儿子的手中,财富已经有了惊人的深度和厚度。原来的高档家具,变成了极品家具;原来简单的金银饰品,被稀世奇珍所取代。象征豪阔的金马车、传世瓷器,名人字画、江南绸缎,如山一般,堆满了原来空旷的房间。
  购置的海内外奇珍越来越多,旧东西淘汰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在曹三喜心目中,视为传家三宝的耧耙、筐子、磨盘,传到了子孙手里,变成了碍手碍脚的垃圾,被子孙们无情地扔掉了。至此,曹家创业发达的精神财富,被富贵发达的子孙,一脚踢出了门外。明清年间,抽大烟,吸鸦片,似乎在晋中平原上很盛行。农民们,不种粮食,大量种植鸦片,自然是因为鸦片获利颇丰的缘故。当年张之洞就任山西巡抚时,发现一个怪现象:每逢灾年一到,晋中平原上要饿死很多人。这些人并不是家庭贫困所致,而是屋里囤积了大量的鸦片和银子,却买不到粮食,最后活活饿死。曹家的产业很大,分布很广。东北的高梁源源不断输入了曹家的粮仓,江南的大米滚滚如潮运进了曹家的大院,本地的鸦片几乎被曹家买断,像山一样堆满了平原的豪宅和山间的别墅里,吃不完的粮食,享受不尽的大烟,这种神仙般的日子,不仅让附近村民们羡慕不已,而且使很多作威作福的地方官,也对曹家的幸福生活垂涎三尺。
  时局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东北日俄战争爆发,曹家的商号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运输高梁的通道断了,江南不停地发生兵乱灾荒,大米的供应捉襟见肘。附近村庄里,收获的只是鸦片,而不是粮食。富可敌国的曹家,渐渐出现了生存的危机。曹家的老老少少,只能在吸烟的幻觉中,忘掉破产的商号,被人强占的粮田,令人痛苦的透支,特别是兵荒马乱的时局……国家不幸晋商幸的传奇神话终于破灭了。兴盛了两百多年的太谷曹家,在内忧外患中,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榆次常家、太谷曹家,是晚清太原府巨贾豪商的真实缩影。

  十八、民国雄邦(上)
  清朝末年,尽管山西有洋务派领袖张之洞、胡聘之这样一流的督抚治晋,他们竭力裁撤庸官、奖掖农耕、开办洋务、兴学育才,太原曾经出现了造产救国的崭新气象,无奈清王朝气数已尽,病入膏肓。190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灾难深重的一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皇太后仓皇出逃。她从大同进入山西,沿同蒲路南下,来到了太原。即使在逃亡途中,慈禧仍不忘作威作福,沿路收刮民财,纵容兵丁抢掠,大肆镇压义和团,山西民怨沸腾。
  1901年清廷推行新政,山西出国留学人员大增。留学生大多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他们身在异国他乡,倍感祖国积贫积弱,一部分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一部分人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甚至一些人还成立了“铁血丈夫团”,开展地下武装斗争。
  山西素以丰富的煤铁资源著称于世,帝国主义早就觊觎已久。到了清代末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勾结官府,把盂县、阳泉、平定等地的采矿权卖给了英国的福公司。消息传出,在三晋大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山西大学数千名学生上街游行,包围了巡抚衙门。当时山西商务局的总办正在海子边宴请英商,闻知学生闹事,吓得龟缩在桌子底下,不敢露面。海外的晋籍留学生李培仁听说矿权被卖,感到救国无望,在日本跳海自杀。李培仁之死,引起了国内强烈震动。1906年重阳节,他的遗体被保矿人士运回国内,在太原海子边举行公祭。壮士的灵柩停放在文瀛湖畔,面对强大的民意,山西巡抚丁宝铨也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亲自为李培仁撰写了挽联:“青主后一人,三晋多才,后先麟凤自辉映;白登有志士,重阳独吊,满城风雨助悲哀。”太原官商学界一万多人参加了公祭,人山人海,群情振奋。当主持人宣读李培仁的绝命书时,所有的人泪如雨下,大家高呼口号。一致表示保矿争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公祭仪式结束以后,太原进行了数万人的大游行,保矿运动达到了高潮。
  英国福公司看到山西民众的力量如此强大,只好低头让步。不过,狡猾的英商又提出来山西必须赔付275万两白银。而政府只能拿出来150万两,尚有125万两的缺口。关键时刻,,太原商人渠本翘率先发出筹款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富户的响应,大家共同出资,最终从英商手中赎回了矿权,山西人成立了自己的“保晋矿务公司”,开始开发矿产资源,造福三晋百姓。历时数年之久的保矿运动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太原商人渠本翘是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商人。国家不幸渠家幸。历史上的渠家,风光无限。渠家财雄天下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国家风雨如磐、灾难深重的时候。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八国联军占领塘沽,逼近北京,咸丰帝仓皇外逃。这一年,渠家最大的支柱产业百川通票号开张,当年就获利颇丰。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帝党后党尖锐对峙,六君子喋血京城。这一年渠家的百川通,三晋源两大票号发展到了巅峰,成为票号业的泰山北斗。清政府实行假立宪,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反满斗争此起彼伏。这一年,曾经留学日本的渠氏英才渠本翘,被委任为典礼院直学士,从此,人称“渠学士”,渠氏成为山西政界、商界首屈一指的名流……
  渠本翘成为三晋风云人物,首先是他领导了近代史上山西保矿爱国运动,维护了民族大义。由此,山西近代最大的采矿企业“保晋矿务公司”在渠本翘手中诞生。其次,渠本翘还是山西现代民族工业的创始人。在此之前的光绪二十八年,官办的晋升火柴公司经营不佳,渠本翘等人联合收购以后,引进西方的技术,引进西方的管理,火柴公司日渐红火。渠氏控股的“双福火柴公司”,就是今日平遥火柴厂的前身。此外,他还是一位热心的文史专家。
  渠本翘出身于进士,服务于清廷,一生以实业报国为己任。可惜,天不假英才,“五四”运动爆发的那年那月,渠公不幸在天津先逝。近代国学大师林琴南,在《祁县渠公墓表》中盛赞他:“少有检格,于文史多有所涉。既遭国变,无聊不平,一寓之于酒,想其酒酣耳热,西望崇陵,血泪填满胸臆矣。”渠本翘去世后,在津的山西人用近乎国葬的仪式告别了这位三晋英才。
  1906年以后,太原出现了一个经销药品的“回澜公司”,它的创办人,是一批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生。这些留学生表面上在做买卖,实际上却在发送进步书籍,传播民主思想,他们还经常到山西大学等院校去演讲。不久,这批留学生又自办了一份报纸,取名为《晋阳公报》,重点宣传海外的动态,揭露清王朝的腐败。这些留学生是山西最早的一批同盟会员,历史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运城人景定成、李鸣凤;阳曲人荣炳;神池人谷思慎;五台人赵戴文;太谷人荣福桐;忻州人王建屏;原平人张树帜;临猗人王用宾……他们主要活动在桥头街的基督教会、宁化府的五台会馆和东辑虎营的一个新军将领寓所。太原,此时已经成为北方民主革命的中心之一。
  1908年,一批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晉籍学生陆续回国,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同盟会员,不久,这部分人中的温寿泉、黄国梁、阎锡山、乔煦、张愉等还担任了山西新军的主要将领。武昌起义前夕的正月十五,同盟会员杨彭龄就与八位下层军官聚会太原双塔寺,策划新军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胜利后,北方重镇西安率先响应,于10月22日成功暴动。山西巡抚陆钟琦感到新军不可靠,准备在28日前把他们调出太原。关键时刻,新军将领温寿泉、阎锡山、赵戴文、乔煦、南桂馨、黄国梁等人连夜开会,决定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29日凌晨,大家公推的起义领袖姚以价在城外的狄村军营的大操场上发表誓言“要救我们中国,非推翻满清不可;我宁愿拚个死活,也不愿意当亡国奴!”大家振臂相应。义军从狄村出发,首先攻打新南门,一路上又有不少新军参加进来。天亮的时候,里面的内应打开了城门,大家蜂拥而入。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义军抢占了巡抚衙门,击毙了陆钟琦,攻破了满洲城,夺取了军械局和弹药库,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当天,起义军推举阎锡山、温寿泉担任正、副都督,并且成立了山西军政府。
  太原,是继西安之后,辛亥革命中北方第二个成功起义的城市。事后,孙中山先生评价:“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当时,南方首义的武昌遭到清军疯狂的进攻,北方首义成功的西安非常孤立。太原起义,扩大了北方革命的胜利成果,支持了西安义举,切断了南北交通,使远在武昌前线作战的清军腹背受敌,促进了清政府的早日垮台。
  太原海子边,是古城最早的公园之一。海子边的文灜湖分为南北两湖,连接两湖的小桥叫状元桥。民间有一个传说:唐初狄仁杰应试之前,曾在这座桥上偶遇一位老者,老者发现狄仁杰气宇非凡,赠送给了他一株杏花。不久,狄仁杰就中了状元,于是太原人就把这座小桥称作“状元桥”。海子边,宋代的时候,是护城河的一部分;明代的时候,是古城东南部的雨水汇聚之处。清代,张之洞巡抚山西,在海子边修筑了亭榭和围栏,周围遍植垂柳,而且在湖的北岸兴建了一座二层的劝业楼,楼前是一处宽阔的广场。辛亥革命胜利的第二年,海子边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这是1912年9月的一天,太原人得知孙先生即将到来,早早地聚集在海子边广场,万头攒动,鲜花如海,大家争相目睹这位民国领袖的风采。孙中山在山西军政府首脑阎锡山、谷思慎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劝业楼。他还没来得及演讲,底下的掌声就响成了一大片。几年前,大家曾经目睹过慈禧的太原之行,她虽然逃难来到这里,仍然不忘乘机收刮民财。而平民领袖孙先生,一副简朴的装束、一身凛然的正气、一派务实的作风,立即征服了太原民众。随后,孙先生发表了长篇演讲,他首先肯定了太原人民对辛亥革命的伟大贡献,接着与太原人民一道勾画了未来美好的发展蓝图,他的演讲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太原人从这位平民领袖身上仿佛看到了民国的希望。
  可是,时局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孙先生离并不久,国家权柄就落在了窃国大盗袁世凯手中。山西都督阎锡山,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表面上继续追随孙先生,暗地里勾结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葬送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年,孙中山先生演讲过的海子边,后来成了进步人士反袁、反阎、反对一切恶势力的集会场所。文灜湖再次见证了现代史上太原反房稅斗争、“五四运动”、太原人民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十九、民国雄邦(下) 
  二十世纪已经成了昨天。20世纪的前五十年对太原来说,交织着幸与不幸,混杂着屈辱与荣耀,掺和着痛苦与辉煌。无论外人对我们太原的评价如何,我们太原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怎样,更多的不是决定于今天的意志和感情,而是昨天的经历。在过去的100年里,我们太原所经历的痛苦和反思,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加在一起的还要多。
  用“百年文化名人看太原”这个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历程,前提和意义是:文化人最多批判的精神,文化人最多文化传承的功能。如果要从这个独特的视角,客观公正地看清我们昨天的模样,首选要排除掉两类文化人。一类是山西籍的文化名人,如高长虹、邓云乡、李健吾、赵树理、梁衡等等。这些人“乡土情结”太重,在他们眼里,太原是人间天堂。如大学者邓云乡的笔下,故乡的山村生活,比北京、天津、上海更富有诗情画意。另一类需要排除掉的是功利型的文化名人。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他们和太原发生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们眼中的太原,必然有近视的痕迹。
  中国现代史,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也正是这一年,“五四”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先生,陪着他的美国老师杜威来到了太原。“山西人生计很困难,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故火车上不肯吃车上的饭。正太路初成时,车上本有饭,后来因为没有人吃,赔累太多,故停止了……山西大患在一贫字。年来新政不能不用本地人,不能召用客卿,也是因此。客卿远来,很不能与本地人争生计上的优势。但是山西现在的发展决不能全靠本地人才,本地人才决不够用……人人嘴上能说许多好听抽象的名词,如‘公道’、‘秩序’之类,是文化教育的一大障碍。”(见<<胡适往来书信选>>)经历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及北洋军阀执政,富甲天下的山西票号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尤其是清王朝的垮台,被誉为皇家幕后“财政部”的山西票商几乎全军覆没。此时的太原,虽然政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经济却滑入了低谷。所以胡适入晋时,太原正陷在贫穷的泥沼里。从日本留学回来、担任山西首脑的阎锡山,深感家乡积贫积弱,上台以后,力主推行“六政、三事”措施,“六政”者,即兴三利:除三弊。三利为水利、种树、蚕桑;除三弊:禁烟、剪发、天足;三事为种棉、造林、畜牧。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30年代,太原经济走出了低谷,太原人意气风发。这时一个叫顾毓琇的大学者来到了太原。当时顾先生发现太原人很有雄心抱负,从上到下都会唱阎锡山编的一首<<希望将来歌>>。他把这首歌写进了<<太原之行>>中:“无山不树林,无田不水到,无村不工厂,无区不职校,无人不当兵,无人不入校,无人不劳动,无人不公道。”今天看来,有些目标还未实现。但当时从上到下都有这么个清醒的认识,足见太原人并非外人所想像的木讷、势利、庸俗和酸腐。
  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山西的常客,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奇迹——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在这两位大学者的笔下,最惊叹的是30年代太原乡村富绅豪宅:“高大雄伟的石造外墙,琳琅满目的古典陈设,雕梁画栋的艺术奇迹,富可敌国的生活图卷……”(见<<山西民居>>)此时太原经济重新创造了近乎神话的全新记录。
  费正清教授,是20世纪美国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他也是梁思成夫妇的好友,抗战初期他随梁、林二人来晋考察文化和文物。“我们发现阎锡山正利用他的军队把公路改成窄轨铁路。蒋介石曾催促他按标准轨距修路,但是自1912年起统治山西的阎锡山不想要国民党和日本人的军用火车开进他的地盘……很奇怪,在这个古老的山西有两个主要的现代化机构:政府和教会。一个在不断膨胀,一个在日渐衰微,彼此毫不相关。”(见<<费正清自传>>)对于一个外国学者来说,读懂了太原,就近似读懂了中国。当时费正清对太原的认识,也正是对抗战时期中国的认识。
  范长江,解放后担任过新华社总编、人民日报社社长。抗战时期,他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到太原前线采访。“山西最富足的区域,要算汾河流域。晋北渐呈山多地少之景,忻县盆地以北,公路东西两面的山势,相距渐近,从战争观点上说,晋北地理险于晋南。而从农业经济的观点上说,晋北要比晋南差得多。困苦出英才,这是古今中外的铁律。中国历代创业的皇帝和开国的豪杰,几乎全部都是由艰苦患难中磨炼出来的。世界各国的非常政治军事人物,从安逸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几乎没有。山西的地理如此,所以晋南出的大半是经商有成就的人物,而统治山西的军政领袖,以晋北的人多。”(见<<塞上行>>)范长江以新闻记者的独特眼光,捕捉到了三晋英才与三晋地理、政治、军事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独特的文化发现,可惜处在救亡压倒一切的形势下,并没有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
  太原土厚水深,气候干燥,谷物经年不腐,所以太原富家,藏粟数百万担,皆窖而封之,及开,市至纷沓,如赶集然。三十年代全国很多学者公认:太原虽然政治复杂,但经济经过重新振兴和发展,成为全国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经济成就明显,棉花、油料、烟叶、蚕茧、水果、家畜连年增产。尤其是1936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336万吨,创造了上半个世纪的最高纪录,这一纪录直到后来的1952年才被打破。当时的西北实业公司有工厂36个,资本高达2亿多元。其中的机车厂、机械厂、炼钢厂、电气机械制造厂等九家企业是全国同类型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太原的造纸、皮革、火柴、卷烟、炼钢、化工、水泥等行业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南北同蒲铁路修成以后,太原成为北方的交通和金融中心,当时太原有六大银行,资本积累最高的时候达到三千多万元,相当于国民政府四大银行资本重量的五分之一。太原重新成为北中国的银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正是这份雄厚积累,为以后的8年焦土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在以后长达11年的战争中,三晋大地是全国战火最频繁、最集中、最前线的地区。然而太原不仅没有沦为无人区,而且养活了全国最密集的军队。尤其是太原人民,小米加步枪,支援代表正义的共产党人,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滔天巨浪。
  第20集 古都新姿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明代诗人张颐诗中所描述的是太原古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景色。
  今天的太原人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太原历史上曾有许多风景名胜:城外有“西山叠翠、崛涠红叶、烈石寒泉”…;城内有“巽水烟波”、“雁丘遗坟”、“柳溪夜月”…在经历了千年沧桑之后,这些景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了无痕迹,大多只存在古城的记忆里。如今,漫步汾河岸畔,太原人会发现昔日诗人描述的“汾河晚渡”美景又重现眼前,“楼船箫鼓今又在,碧水沙滩看雁丘”。今日的太原正在积极挖掘25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要把太原建设成一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昔日的晋阳曾是政治之都、军事之都、文化之都,2500年后的太原,将会成为“现代文明之都”。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古老的太原城焕发出的是万丈豪情, 翻身解放的太原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干劲和力量,积极踊跃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的艰苦创业,太原已在祖国各项建设当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城市,拥有全国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煤炭综合利用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热电厂,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在经济上,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正在朝着小康目标迈进;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城市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以“一桥两路、汾河公园、长风大街”为代表的重点工程,把古城太原推上了率先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太原经济有两条带:传统重工业带和高新科技经济带,它们纵横交错,支撑起来“刚柔并重”的太原经济。太原城建也有两条带:迎泽大街是第一条彩带,站前广场、五一广场、湖滨广场等七个主题广场有如七颗明珠,点亮了太原这座不夜城;汾河公园是第二条彩带,“晋汾古韵”、“碧水沙滩”“雁丘遗坟”“柳溪夜月”这些自然的和人文的景观烘托出了古城的新姿丽影。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成千上万盏灯饰流光溢彩,和街道、高楼、河桥一道为城市勾勒出斑斓夜色:动静之间,听得到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光与影中,看得见现代文明和古老文化的水乳交融。
  回想刚刚解放的太原城,横穿市区几十里的的汾河上只有一座五百多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这座民间所谓的“洋灰桥”宽度仅容一辆汽车通行。1996年,七十米宽的迎泽大街历经四十年终于做完了十里长街梦,取而代之的是宽达五十米,能同时容纳八辆汽车通过的新迎泽大桥,如今,城市从北到南有胜利桥、漪汾桥、迎泽桥、南内环桥、长风桥连接着汾河两岸……这些风格迥异的大桥疏浚了城市交通,加快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流通速度,成为现代城市经济中最靓的风景。
  太原城里最大的湖泊就是迎泽湖,这里曾是太原城外的一片荒地,在光绪十二年的汾河大水之后变成一片沼泽地,近代一度成为焚尸场和刑场,五十年代,太原市新建迎泽公园,通过全市职工学生的义务劳动挖湖堆山,蓄水后因为位于迎泽门外而被命名为迎泽湖。
  以迎泽湖为中心建立起的迎泽公园是建国初期太原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迎泽公园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长廊蜿蜒,雕梁画栋,假山水榭,湖心倒影。从别处迁移过来的金代建筑藏经楼更是古意盎然。迎泽公园内,春赏花、夏划船、秋赏月、冬赏雪。一年四季,美不胜收,是太原人一直衷情的休假好去处。更让今天太原人高兴的是,迎泽公园在新世纪里拆除了自己的隔离栏和隔离墙,同日新月异、不断开放的城市融为一体。
  和迎泽公园比起来,汾河公园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城市建设的出色代表,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从她开园之日起就免费向游人开放。太原汾河段的蓄水美化工程让太原市民重新享受到了昔日“汾河流水哗拉拉”的欢歌景象,也享受到了喷泉、鸟岛和绿洲的美好意境。不同于迎泽公园的是,汾河公园更注重营造生态美与人文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古城太原的开放不仅体现在这两座新老相映的北方生态园林景观公园上,更具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是:太原市政府也拆除了高墙,市政府办公楼前的花草水石随时可供市民休闲观光…表示出人民政府改革开放的胸襟和为人民服务的真心诚意。今天的太原人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在街巷,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绿色,享受城市更快捷方便的服务,享受城市的古文化和新文明。

  当代太原,仍然传承着先民身上变革图强、多元开放、不甘落后的文化精神。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太原曾经是一片子弹播种过的土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太原是北方革命的中心,更是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心。太原没有江南那么多妩媚山水、那么多风流蕴籍,多的只是铮铮铁骨,飒飒豪气。在上半个世纪里,一批革命仁人志士就是传承了先民的文化精神,在太原城里“搅得周天寒澈”,为新中国的胜利,为太原解放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当代太原,除了开阔豪放的北方城园呈现着它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之外,另外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独特魅力的就是那些仁人志士留存下来的故事和遗迹。今天,人们把这些遗迹旧址开辟成供后人瞻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的就是能够把他们身上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不负了太原这座北方名城,雄藩巨镇。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高君宇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1896年出生在太原峰岭底村,到北京上大学时追随李大钊先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李大钊的助手。高君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省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19年8月在太原创办了《平民周刊》,是山西最早的革命刊物。1921年5月,在高君宇的指导下,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早期的团员有王振翼、贺昌、傅懋功(彭真)、王瀛、邓国栋等人。 1922年1月,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结代表大会。回国后,作为李大钊同志的亲密助手,为国共合作到处奔走。并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和党的组织工作。他是山西马克思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高君宇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25年3月5日,年仅29岁的高君宇在北京逝世。高君宇去世后,他的女友石评梅经常守候在他的墓旁,不久殉情而去。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爱情传奇,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段佳话。
  太原国民师范纪念馆,是太原市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较为完整的革命旧址。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曾是“大革命的摇篮”,是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著名的活动基地之一。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王世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的不少老同志,都曾在这里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
  早在1924年春,国民师范学生梁其昌、韦思恭和纪秀川等就在这里秘密建立了国民师范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创办了“青年学社”、“青年墙报社”、“国语辩论会”等十余个以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核心的群众团体,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革命的阵地和联系青年的纽带。1926年,山西党组织又在国民师范建立了以薄一波同志为书记的国师党支部,发展党、团员220余人,为黄埔军校输送了一大批学员。从1937年至1939年11月,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员会(公开)和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这里办公。牺盟会立足太原,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培养干部,建立武装,进一步加强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开拓山西抗战局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员会(公开)直接领导下,牺盟会在国师先后举办了“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游击干部训练团”……学员来自二十几个省市及海外华侨中的进步知识青年,为党培养了四千多名军政干部,被誉为“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周恩来、刘少奇、徐向前、彭德怀、杨尚昆、程子华、周小舟等同志曾来这里指导过工作,有的还为牺盟会干部和“军政训练班”学员作过重要报告。1937年8月,党在国师建立了以“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和“国民兵军官教导团”部分学员为骨干的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创建山西新军奠定了基础,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太原走过了漫长的2500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代代杰出的人才,创造了彪炳青史的灿烂文化。

  后记

  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人才辈出,经济繁荣,“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宋·沈唐《望海潮》);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其风久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太原是文化名人王维、白居易、王之涣、王昌龄、米芾、罗贯中、傅山的故乡。在太原历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如东晋的刘琨、南北朝时代的高欢、隋代的杨广、李渊,唐代的郭子仪、裴度,五代时期的李克用、李存勖、刘知远,宋代的范仲淹、陈尧佐,明代的于谦……都曾作过太原的父母官,他们为建设太原、发展太原留下了千古佳话。2003年是太原建城2500年,为迎接新世纪太原第一盛典,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山西瑞丰制药等单位联合拍摄了二十集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名都自古并州》。主要内容反映太原在2500年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城市特征 、建制沿革、文化风貌、社会经济、人文风情、典型建筑、民俗民居和艺术个性。主要板块有唐尧故地 、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太原公子、太原诗人、大唐北都、龙兴之城、中原北门、汗国强藩、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民国雄邦、现代明珠。
  通过太原现存的古化石、古志书、古图录、古楹联、古诗词、古字画、古庙宇、古祠堂、古石窟、古壁画、古雕像、古墓葬、古碑碣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充分展示太原的历史文化、古都文化、名人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等众多文化的精华。让更多的人了解名城太原的历史,激发太原人民建设家乡的热情,把文物大市转化成旅游大市,把文化大市转化成经济强市,把历史的辉煌转化成现实的辉煌。 
  在电视文化专题片拍摄和创作作过程中,中共太原市委常务副书记胡苏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璞,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爱萍、傅建荣,香港凤凰卫视北方基地副主任王宝玉,市委副秘书长陈河才、太原市文物局局长李钢,太原市旅游局局长马志,太原市旅游局副局长牛庆扬、太原市尖草坪区区长王维卿、太原市晋源区副区长刘建中,特别是山西瑞丰制药董事长王志强等同志给与我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没齿难忘。
  宋建国、王宏伟、王保国、程原生、王宽勇、刘小慧、孔烨、周峰、薛勉、张伟、周涛等同志参与了电视片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和剪辑。这次愉快的合作,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另外,原山西生活晨报总编阴通三,太原日报总编辑郑安洁,山西青年报社长杨治武、总编辑李坚毅、副总编张晋康,山西日报《经典山西》主编胡向泽等同志对文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在他们主办的报纸上全文或者摘要发表,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作者:王进、吉红枝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3-07-01 )

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太原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太原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