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
明长城线上的重要城镇,明大同镇治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素有“北方锁钥”之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在战国初已发展为军事重镇,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奉命率军民增建大同城,使之更为坚固完善。其城呈正方形,边长1.5——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
2.63平方公里,城墙夯筑,外包青砖。
杀虎口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明称杀胡口。杀虎口两则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为开阔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杀虎口关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筑与旧堡等大的新堡一座。
威鲁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明称威虏堡。堡城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明嘉靖年间蒙古贵族曾多次率兵由此攻入长城,隆庆初年此关亦曾多次被围困。今城堡毁严重,但四周围墙均有遗址。
金锁关
北齐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汾阳市黄芦岭。北齐文宣帝三保三年(522)和七年两次较大规模修筑长城,均西起此点。关隘内外山高谷深,林密路险,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长城遗址尚存石砌关和瓮城券洞。
黄泽关
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左权县,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关西地势平缓,出关东为河北省武安县,一路山势急转直下,故称十八盘。关城已废,仅残存关门遗址和新建的标碑。
黄榆关
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因关建于黄榆山上而得名。明洪武初年置巡司戍守,明嘉靖年间重修。今关城遗址尚存,关券拱门洞较好。关北依山为障,关南有两段各长百余米石砌成墙,坍塌严重。
北楼口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应县,为翠微山麓的一个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历为兵家所重视。关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北楼口楼峪河两侧长城墙体尚存,高约6米以上。
利民堡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为明成化十七年(1481)所筑。嘉靖十八年(1539)设守备,今城堡夯土墙残存,城东砖券拱门完整,门额上嵌有一匾,阴刻横书“利民塞”。城堡附近长城黄土夯筑墙体尚存,包砌砖石皆无。
得胜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建于明初,嘉靖二十八年(1549)宏赐堡参将移驻此堡后增修。今城堡砖墙多已不存,仅南关内砖砌券拱尚好,关门洞外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关门内外各有一匾,分别书有“得胜”、“保障”。门洞内东西各嵌存一块石碑。
镇宏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明时名靖虏堡,建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设守备,分守长城11里。今堡城已毁,由镇宏堡至边堡长城尚存黄土夯筑墙体高2--5米。
平远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三镇县境内。明长城宣府镇与大同镇之交界。平远堡在长城南约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城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高二丈五尺,周二里八分,明时在此设守备驻守,分管长城十二里,边墩二十座,火路墩十三座”。嘉靖年间,蒙古兵曾由此入犯宣府、柴沟等地。今堡包砖已被拆,只残夯土城墙。
新平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隘。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新平堡紧畔长城,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此堡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置,隆庆六年(1572)增修。周三里有奇,……嘉、隆中,屡为寇冲。归款后,设市口于此,亦要地也。”堡墙多已被人为所毁,仍可看出残存的夯土城墙与城堡建筑的规模。堡东门尚残存砖券拱。城堡中有一座砖木结构的鼓楼。
保平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隘。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高三丈五尺,周一里七分。分守长城十里,边墩十八座,火路墩十一座。”嘉靖三十七年(1558),蒙古兵曾由此入犯。保平堡至杏园窑村一段,基本上是在平地上筑墙。由杏园窑村经红土沟村至李二口段,沿山脊筑墙。
桦门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当地又称花面墙,居红土沟村东一里的山顶上,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此堡为“万历九年(1581)设,十九年(1591)增修,周不及一里。”明时在此驻操守,“分守长城九里,边墩十八座,火路墩三座”。考其旧址,见里墙为夯土,外包有青砖,墙基为石砌。全城只向东南开有城门一座。此堡虽遭到自然及人为破坏,但同邻近其他城堡相比尚属较好,城四周均有残存的包砖,还有砖券城门,宽9米,高约6米。
瓦窑口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县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隆庆六年(1572)砖包。“高三丈五尺,周一里六分。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七里九分,边墩十八座,火路墩八座”。明嘉靖时,俺答汗寇宣府,由缮房堡入,由此堡出。瓦窑口堡今只存残圮的夯土围墙。
镇宁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隘。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白羊口长城南500米。据史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设,隆庆六年(1572)砖包。堡高三丈五尺,周一里二分。”明时在此驻操守,“分守长城十三里,边墩二十一座,火路墩一座”。明嘉靖年间蒙古族俺答汗部多次由此入犯,今镇宁堡已废毁。
镇口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水磨口长城周岁500米。据史载,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设,隆庆六年(1572)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高三丈五尺”,明时在此驻操守,防守长城“十三里,边墩二十一座,火路墩一座”。明嘉靖年间蒙古族俺答汗多次由此入犯。今已废毁。
守口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口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据史载,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设,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周“一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只城东有一门,明时在此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三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四座”。明隆庆年间俺答汗部由此入犯,曾使大同全镇告急。今城堡已毁。长城由守口堡至镇宏堡,人为破坏较少,地势稍有起伏。
镇边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镇边堡原非官设驻兵这城堡。嘉靖十八年(1539)更筑此城,以守备驻之,并以镇边堡名之。万历十一年(1583)砖包。城周“三里八十步,高四丈一尺”。明时镇边堡分守长城“二十一里,边墩三十座,火路墩六座”。今城堡已毁。长城出镇边堡向西约4公里出阳高而进大同市。这段黄土夯筑的长城墙体较为完整。
镇川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创筑,万历十年(1582)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镇川堡今破坏严重,砌砖全部被拆毁,夯土城墙西侧、南侧已毁为平地,东侧墙半毁,仅北侧墙多残存。
宏赐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宏赐堡周“四里三十二步,高三丈六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十九里,边墩二十六座,火路墩八座”。此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大同镇城的安危。今堡城砌砖早已被拆光,残土墙亦破坏严重,城南侧墙基本已平,南门原为砖砌券拱门,今已成豁口状。
镇羌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堡城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设,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堡周“一里七分,高三丈八尺,北距长城仅十五步”。此处原开有马市,今长城外侧紧傍长城尚存马市围城遗址。
拒墙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此堡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设,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周一里八分,城高三丈六尺”。明时拒墙堡守备驻此,分守长城“十三里九分,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三座”。因自然坍塌及群众刨墙取土,今已十分残破。仅砖砌券拱南门尚残存。
拒门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内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堡城今已废毁。
助马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据史载,堡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破鲁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东黄土口长城南3.5公里。明时称破虏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二里,高三丈三尺”。破鲁堡城北墙、西墙今尚残存,南墙,东墙破坏极为严重。
保安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西距长城1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城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城高三丈七尺”。明时在此堡驻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今城堡包砖早已被拆毁,只有夯土城墙残存。
宁鲁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原名宁虏堡。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董尺”,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十一里三分,边墩十八座,火路墩十一座”。嘉靖年间,蒙古贵州曾率兵由此入犯。宁鲁堡只向南开有一门。今东、西、北三面将城墙掘成豁口通行。城墙包砖虽早被拆光,但整体堡城尚存。
破虎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原称破胡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堡城“周二里,高三丈八尺”,城向南开有一门。明时驻守备,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五座”。破虎堡城包砖早已被拆毁,黄土夯筑墙尚残存,城南砖砌券拱城门亦存。
残虎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少左云县境内。关口长城南2.5公里。原称残胡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隆庆六年(1572)石包,堡城“周一里六分,高三丈六就”。只向南开有一门。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四座,火路墩九座”》残虎堡砌石早已被人拆光,今只残存砖砌券拱南城门,及已残损的黄土夯城墙。
马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马堡,据史载,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万历元年(1573)石包,城“周一里一分五,高三丈五尺。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嘉靖年间,蒙古兵曾攻陷此堡,抢劫一空。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毁,只残存夯土城墙。
云石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云石堡分新旧两堡。据《三云筹俎考》载,云石旧堡为嘉靖三十八年(1559)土筑,后因山高无水,防守为难,且离边太远,不便防守,于万历十年(1582)移建云石新堡。新堡“周一里七分,高四丈”,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十里,边墩二十二座,火路墩十七座”。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堡包砖早被拆毁,仅存夯土墙。
少家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长城内约1.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此堡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称威胡堡,万历九年(1581)砖包,后忙改今名。堡城“周一里五分,高四丈,设守备,分守长城十三里七分,边墩十座,火路墩十座”,今城堡包砖已被拆毁,夯土残墙尚存。
大河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原名大水口堡,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堡墙砖包,“周一里六分七步,高三丈五尺”,只设东门,门上原有门楼。大河堡居山坡之上,四面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已无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庙碑,仅可辨认为“大同平鲁路”,“大水口堡”等字。还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汤永固”三个大字。据说原嵌在关门额上。
败虎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原名败胡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堡城“周一里零一百八十步,高三丈六尺。分守长城八里三分,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此堡地当极冲,防守极难。明嘉靖年间蒙古零骑不时入掠。隆庆四年(1570),俺答之孙把汉那吉于败虎堡投明,导致了“隆庆议和”,使长城沿线30多年基本保持和平状态。城堡今包砖已被拆走。仅存夯土残墙。
迎恩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一里零一百八步,高三丈七尺。分守长城十里,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五座”。明隆庆元年(1567)蒙古兵大举进犯,曾由此直抵山西。今城堡已被拆走,仅存夯土残墙。
阻虎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原称阻胡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隆庆六年砖包,堡城“周一里零三十六步,高三丈五尺。分守长城八里九分,边墩十一座,火路墩四座”。阻虎堡城包砖早已不存,夯土墙亦无城状,仅零星残存几段。
将军会堡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万历九年(1581)建,二十四年(1596)砖包,初称白草坪堡,后改今名。堡城“周一里零一百八十四步,高四丈四尺”,明时内设守备,分守长城“十七里,边墩三十二座,火路墩七座”。堡城全部为石砌,大部分已被拆毁。
丫角山
山名,现废而不用。明长城大同镇与山西镇的交界处。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东。长城由口子上分为三道,似三角形外延。最西道长城抵野羊洼交于主长城;中路和东路城墙各在白羊岭山东、西两而交于主长城。这些长城全为黄土夯筑。虽残破,但墙体尚连贯,远看十分壮观。
老营堡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正统末置,弘治十五年(1502)、万历六年(1578)增修,周四里有奇。老营堡,位于偏关城东40公里,关河北岸,建筑规模为偏关县境仅次于偏关县城的第二大城堡。堡城原为砖砌,今砖多已拆走,只存夯土。从高大的夯土墙尚可看出城堡原来的规模。
红门口
明长城大同镇关隘。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北40公里。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在此处以红门口长城为界。据《山西通志》载,红门口于“明宣德九年(1434)都督李谦以沟通塞外,建敌台,桥洞一座,外边设墙一道壕堑、品窖三层。万历二十六年(1598)兵备道赵颜增左、右双翼砖台。”红门口建筑已荡然无存。明代中叶,红门口是朝廷在长城所开官市之一。红门口南0.5公里设有水泉堡,是红石口的纵深防御阵地,因该地泉水旺盛而得名。水泉堡今亦毁,包砖和基石已被拆为民用,仅零星存有夯土残墙。
老牛湾堡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据《山西通志》载:老牛湾堡北至长城0.5公里,“明成化三年(1467)总兵王玺筑墙,崇祯九年(1636)兵备卢友竹建堡,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老牛湾堡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首当西北之中。今堡城尚存。
阳方口
明长城山西关隘。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口堡城,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抚陈讲所筑,万历四年(1576)增修。堡城周1公里左右。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阳方口堡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着,供行人来往。
白草关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代县境内。今尚存一座关楼和一个关便门。楼北、南、东三面各开有三个箭窗。南、北、西三面墙顶各有一个龟头吐水嘴。这座砖砌关楼西为砖砌城墙,墙上有一砖券拱门,门洞已被土石淤死。
广武城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广武堡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据《代州志》载:新广武城,“洪武七年(1374)建,万历三年(1575)重建,周三里有奇。”新广武城,南面城墙基砖墙尚好,并有一砖券拱门,门额上有一石匾,因风化字不可辨。城东、西两面墙包砖被拆走,存8--10米高夯土墙,局部亦有圮坍。城北面墙大部分包砖被拆为民用。尚存夯土墙体和北门砖券拱门洞。北门城门同城门台连为一体,全为砖砌。
北楼口
亦称碑楼口。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应县境内,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历代为兵家所重视。关口处有场面堡一座,为北楼口堡。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堡城正德九年(1514)筑,嘉靖二十三年、(1544)万历五年(1577)增修,周四里有奇,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北楼口堡,四面各开一门,今四门皆残存。城堡破坏严重,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从残存的夯土残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
狼牙口
明长城真保镇关隘。明代所筑,位于山西省灵丘县龙须台村和河北省沂涞源县狼牙口村交界处,因建在海拔1700余米的狼牙口而得名。此关口居两座山峰间的一段平缓山梁上。关两侧建有石砌城墙,今多较好。关门尚存石砌券门,今仍为南北通道。
龙泉关
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阜平县西部的龙泉乡,距县城约35公里的太行山一出口。东临阜平县城,西界五台山,北近平型关。明代曾派重兵把守,素来是战略要地。龙泉关上关在西北,下关在东南,相距约五公里,沿山曲折,隘口很多,现存龙泉关城遗址为上关关城,原为周围2.5公里、城高约12米,砖砌城墙。遗存北门向南开,砖拱门洞,宽3.5米,深10米,大型条石砌基。
固关
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由娘子关南约6公里,有固关(旧关)遗址。据《大清一统志》载:“明正统二年(1437)修筑关城,分兵防戍。正德九年(1514)设管通判,嘉靖二十二年(1543)营新城,增设兵备副使,二十三年设参将。”固关(新关)在故关(旧关)南约2.5公里,新关关城砖券拱门尚好,门额上嵌有一块石刻“固关”两个大字。固关城墙上,有一块清顺治元年(1644)重修固关城记事碑。
鹤度岭
明长城关隘。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皋落乡长沟村东南约1.5公里的山梁上。因山峰险峻,惟鹤可度,故名。据《故关志》载:鹤度岭口,“有月牙城,长50丈,高2丈5尺”,城有楼,城门有勒石曰:“鹤度仙踪”。鹤度岭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许圮残,城高4~5米,上宽2米,下宽约5米。
马岭关
位于山西省昔阳皋落乡圪瘩店村东南2.5公里处。马岭关建于明正统年间。关城为石砌,城南北以崖为墙。东西墙砌有券门,今仍存,城墙及垛口大部较好,西城墙长于东城墙。关口两侧山上,南有2座、北有3座石砌墩台。靠东门口有一石屋,为两开间窑式。城堡中有半块石碑,碑文记叙马岭关地理位置之重要。城堡中靠南侧有屋址残迹及砌石碎块。
支锅岭口
明长城真保镇关隘。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小董坪村东1.5公里处。《四镇三关志》载:支锅岭口关为“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关城南侧为山涧,深不可越,西侧为壁立悬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东两面筑有石墙。
峻极关
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城东约60余公里。峻极关,初建于明正统年间。峻极关南北峭崖,陡不可攀,关门北约50米处是一深涧,石砌城墙由陡崖起止临涧的一座小山顶,现已全坍成堆。
吴旗秦长城
位于陕西省吴旗县。&127;始建于战国秦昭王时代(前306-前251),用于防御北部游牧民族,为黄土夯筑,部分地区遗址高大。虽经长期自然侵蚀,但墙体、墩台仍保存较好,遗址周围散布有大量绳纹陶瓦残片。
平型关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1511)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
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今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明代国力衰弱,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明军不能抵挡,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途中遇明将陈凤率军抵抗,蒙古兵便分头掠繁峙,犯蔚县并屠掠延庆诸城,后因连日下雨才引军北归。
平型关在现代战争史上曾写下辉煌的一页。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在占据了华北大片土地后,冀中一路沿平绥线方向西进。当占领了大同以后,便以精锐兵团进攻南面的雁门关及其东西关口,企图南下欧太原。这是刚开到山西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给日本侵略军一歼灭性的打击。八路军以三个团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关至东河南镇(在平型关之东)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个团和一个骑兵营的兵力出平型关向灵丘、涞源、广灵方向前进,以钳制敌人,保障侧翼安全。当日军约4000人,军车10O余辆,大车20O余辆,由灵丘向西前进时,八路军埋伏部队突然发起猛攻,迅速将敌军分割,展开白刃战。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敌全部军车。缴获各种木仓支1000余支,还有野炮、机枪以及战马50匹。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开始后我国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忱和树立起必胜信心。
现在平型关战役旧址已辟为抗日战争纪念地。旧址在灵丘县城西桥沟一带。距平型关约5公里。这里北依恒山余脉,南屏五台山峭崖,附近峰峦峻陡,比肩连袂,中通一路,形势非常险要。遍山松柏叠翠,风光秀丽,常有游人来参观游赏。
今从北京至太原的京原铁路通过平型关下,附近还有公路通河北、山西各地,这里仍不失为晋东北交通要冲。
偏头关
“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明人崔镛的《偏头关》诗说明了偏头关在当时边防上的重要地位。这座偏头关,就是现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西濒偏关河,邻黄河谷地,东倚芦芽山脉北端的黑驼山,地形东仰西伏,因称偏头关,亦称偏关。它是明代“外三关”中最西面一关,又有外关之称。早在五代北汉时置偏头寨,宋代因之,元时升为关。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O)筑起土关城,与内长城构成一套防御体系。万历三年(1575)关城再经改筑而成为一座要隘。
偏头关城建于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3公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60公里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长15O公里,无墙而有藩篱。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30公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第三道在关东北15公里,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45公里。第四道在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今在黄河岸边桦林堡地段,尚存边墙约30公里,全部砖砌,高耸于河岸之上,甚为壮观。其余大部分夯土犹存。明时这关的防备严密性,比宁武、雁门二关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这关实际上已处在北界。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
初时,蒙古势力不断侵犯边界,稍后又深入鄂尔多斯内部,屡犯晋西北,这关首当其冲。《偏关志》称:“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这话一点不错。
明弘治年间,蒙古鞑靼部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后,经常率兵南犯。嘉靖年间,其孙俺答数次入侵偏头关。隆庆初,蒙古兵再由偏头关西北侵入,进犯岢岚、岚县,并深入晋中地区,所到之处,杀掠殆尽。由此可知在明代中期,偏头关成了蒙古兵和明军较量的重要场所。
偏头关人民具有抗御外侮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偏头关是晋西北根据地。1938年,日本侵略军集中万余人,分两路围攻该抗日根据地:一路从井坪向偏关、河曲进犯;一路从原绥远清水河向偏关方向进犯。八路军359旅北上阻击敌人,但南下的敌人乘机先占领了宁武、偏关等县城。八路军120师根据上级的指示集中力量首先打岢岚、五寨的敌人。岢岚的敌人受到连日困扰,水源断绝,向北撤退。偏关的守敌也只好向东撤退。八路军迅速夺回了偏关。
登上古偏头关,东望黑驼山,巉岩壁立;西望黄河,滚滚千里,长城与边墙依关蜿蜒,景色壮丽!诚然是一地险关雄,边防要冲,非属虚言。
现在,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通山西太原的公路干线经过偏关县,这里仍是晋西北的南北交通要地。
雁门关
《吕氏春秋》、《淮南子》都称天下九塞,句注其一。可见句注早以险要著名。古句注就是雁门.雁门关位于此。“雁门”名称的由来,据明《永乐大典·太原志》称;“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已置关,以防匈奴。至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重新建关,就称雁门关。其时是为了防南,不是防北。隋唐时称西陉关,后复名雁门关(另说雁门关由其西侧的西陉上同名关迁此)。历经各代迄乎明初,这关已倾颓殆尽。明洪武七年(1374)在旧址上重建关城,并筑“内长城”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亦称“外三关”(与北京西面太行山上长城“内三关”相对而言),以防北西蒙古势力侵扰。经嘉靖年间增修,于万历年间复筑门楼。以后大概再未有修建。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距山西省代县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长1公里余,墙高2丈(约合今4米余)。
石座砖身,形势雄固。有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北门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其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现仅残存部分关城及三座关门。
雁门关是“外三关”中最大的一关。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关城而过,异常险要。古时防备十分严密。关下的雁门山北麓,还建有新旧广武二城,为山外防御据点。旧城建于辽金时,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5O0米,有三座城门。现存城墙尚完好。新城与关城同时建,紧贴雁门关北口,依山修建,周长1.5公里,一半坐落在半山坡,一半修在山前洪积扇上。北门外又筑有北关,此外,关外还筑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隘口十八个,以增强防御力量。明代内长城横于关北,彼此钩连,形成严固的防御体系。今明长城仅存遗迹。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雁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O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中心区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雁门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从早期的匈奴、鲜卑、突厥,到后来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先后与汉王朝在此进行过许多次战争。
早在战国后期,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已经相当强大,赵国大将李牧曾多年驻守雁门,以防匈奴。匈奴单于曾率1O万余骑攻打雁门。李牧利用有利地形与匈奴决战,结果大败匈奴。
西汉前期,匈奴屡屡来犯,汉武帝曾先后(前129——前119)派李广、卫育、霍去病率骑兵1万至数万出雁门关,北击匈奴。除李广兵败外,其他都获大胜。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北方的鲜卑族拓跋氏乘机率部南徙,到达雁门,雁门山成为拓跋魏与西晋的边界,双方屡次发生冲突。
隋代,北方的突厥渐见强大。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巡视北塞,到了雁门,被数十万突厥兵包围,突厥兵急攻雁门关。后赖吏部尚书樊子盖设计送出诏书,募兵来救,始得脱险。
到了北宋,雁门关的战事更为频繁。当时雁门山棗恒山一带是宋与辽的分界,辽多次向宋进攻。宋抗辽名将杨继业及其后代多年与辽作战,主要就在雁门关内外。杨家将镇守边关,对遏止辽军想从幽州南下取宋,起到了牵制作用。宋对辽的战争是生死存亡之战,战争很激烈,也极艰苦。陆游曾有诗云:“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夜沙风破肉,攻垒雪平壕。”今日读来,心绪犹不禁为所震撼!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第12O师曾辗转眼门关与日寇作战。1937年10月,第716团在雁门关以南伏击南北对开的日军汽车约500辆,经3小时激战,歼灭日军5OO余人。八路军曾几度占领雁门关,切断敌人的南北运输线。
古老、雄伟和风云激荡的雁门关,今日莅临犹难禁激情飞动,感慨万千!雁门关内至今尚存李牧祠旧址,有碑石数通,记载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事迹。关上原有宋杨继业父子塑像,今已毁。雁门关北面远处,在起伏的群山之间有一片方圆10公里的平滩地,据说就是杨家将与辽血战的金沙滩。据记载,其他原有村庄田野,树木草丛,由于历代战火的破坏,今已是一片覆沙的荒滩。另外,在代县城东10公里鹿帝涧村,有杨家祠堂。古代州是杨继业故里,因杨继业破辽有功,后为乡人所奉祀。元代,杨家十七世孙奉旨建祠,明清间又重修。现存祠内建筑及塑像,大部分为明代遗物。正殿有杨继业及佘太君坐像,八子彩塑分列两侧。祠内有“宗祖图”碑一通,铭刻杨继业后裔世系。大殿前竖有鹿蹄石一块,形状奇特,镌刻秀美。相传杨继业第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梅花鹿,鹿带箭而逃。杨友即随后尾追,到鹿蹄涧,鹿忽钻入地下,经挖掘,得一方石,上刻梅花鹿带箭,并踏有蹄印。后移于祠内存放。鹿蹄涧村即由此得名。
在雁门关南的代县城内有“雁门第一楼”,它正面对雁门关,并是拱卫这关的首座高楼,故有此称。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一座木结构古楼,为北方文物中的一绝。这楼与雁门关在明初同期初建,后毁于火,成化十二年重建。清代续有维修。楼通高40米,宽7间,深5间,周有围廊。楼底下为券洞台基,上为三层四檐歇山顶,最上层挂着两块巨匾,南面一块书“声闻四达”,北面一块书“威镇三关”,形势雄伟。登高远望,北面勾注山莽莽苍苍,雁门关蹲伏于勾注山下恰像一头野兽,南面的五台山高入云霄,滹沱河在脚下从东北向西南流去,蜿蜒如带。山川美景,令人陶醉。
雁门关是可贵的古代军事文化遗迹,并具有游览价值,近年已吸引不少游客来参观游赏。今山西省有关部门准备修复这座雄关,辟为旅游区。现在从大同通省城太原的公路线经过雁门关。这条公路是晋北至晋中的最便捷道路,故这里仍具有交通上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