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明长城考实山西卷——大同市辖长城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北部桑干河的交流御河西岸,居大同盆地之中。其背靠蒙古高原,南望晋阳大地,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为兵家所争。《读史方舆纪要》叙述大同地理形势称:“大同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1
  大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春秋时为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楼烦所居。战国时赵武灵王变法图强,开拓疆土后属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始建平城县于此,汉承秦制。三国魏晋时,中原大乱,此地为游牧民族所据。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鲜卑拓跋珪将国都从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迁到平城起,至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南征迁都洛阳止,在九十五年间大同作为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极为兴盛繁荣。到了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六镇起义后,大同几近沦为废墟。
  明王朝建立之后,元顺帝北逃“上都”(今内蒙和林格尔),仍时时觊觎中原。这样大同的战略地位便更为突出了。
  据《明史·地理志》载:“大同都卫,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置。治白羊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十月更名”。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八月(徙)治大同府,“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2
  明初,大同城内除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外,还设有大同前、后、中、左、右五卫。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置大同镇后,遂为大同镇治。
  长城由阳高县镇边堡向西约八华里,进入大同市元墩村界。长城在大同市内的基本走向为:由元墩向西经镇川口抵宏赐堡。然后分为两条,主体长城由宏赐堡向北转,经河东窑,跨饮马河,西转至镇羌堡,又由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由十三边长城转向南至砖楼沟继续向南,出大同市入左云县界。另外一条由宏赐堡向西行,经新荣、破鲁至吴施窑入左云界。大同市辖南北两条长城共约二百一十华里。
  长城由镇边堡入元墩后。向西经三墩至镇川口段长城,黄土夯筑墙体十分坚固,人为破坏又少,所以至今保存较好,高约五米以上因地势较为平缓,高大的土筑墩台十分密集,多保存较好。镇川口南五里有镇川堡,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创筑,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3当时由于此堡所辖长城沿线地势平衍,无山河之险可凭借,故易受侵扰。嘉靖、隆庆年间,蒙古族兵曾由此两次大举毁墙深入。镇川堡今破坏严重,砌砖全部被拆毁,夯土城墙西侧、南侧己毁为平地,东侧墙半毁,仅北侧墙多残存。
  长城由镇川口继续向西跨西寺儿梁山,抵宏赐堡。这段长城为黄土夯筑,较为坚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又墙体保存较好,多存高五米以上。这是大同市境内所辖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据《三云筹俎考》载,宏赐堡为嘉靖十八年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宏赐堡周四里三十二步,高三丈六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十九里,边墩二十六座,火路墩八座。4
  此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大同镇城的安危。嘉靖、隆庆年间蒙古贵族多次率兵南下,为打通道路,都是先攻下宏赐堡。今堡城砌砖早已被拆光,残土墙亦破坏严重,城南侧墙基本已平,南门原为砖砌券拱门,今已成豁口状。
  长城由宏赐堡经得胜堡向北至镇羌堡段,基本上傍饮马河东岸而行,自然毁坏坍塌的较为严重,形成很多较长距离的缺口。有的地段已高不足米,仅土筑墩台耸立其间。跨饮马河的建筑物因常年河水冲刷和山洪冲击,已毫无遗迹。据《三云筹俎考》载:镇羌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设,万历二年砖包。城堡周一里七分,高三丈八尺,北距长城仅十五步。5此处原开有马市,今长城外侧紧傍长城尚存马市围城遗址。镇羌堡包砖早已被拆走,只黄土夯筑墙体残存。
  此堡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为边塞首冲之地。据载,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俺答汗部曾由此入边大掠。为加强沿线一带防守,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在镇羌堡南筑得胜堡。
  得胜堡,先为土筑,万历二年砖包,城周三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宏赐堡参将移驻此堡。今堡城包砖多被拆走,保存有砖砌券拱南关门,关门洞以上为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因常年失修,雕砖已摇摇欲坠。关门外嵌有一额匾。阴刻楷书“保障”二大字,并署有“万历丙午岁秋吉旦立。”关门里亦有一额匾,阴刻楷书“得胜”二大字。门洞内东西侧墙壁各嵌有石碑一块,西墙碑风化严重,字不可辨,东墙碑字迹清晰完整,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八月扩修得胜堡记事碑。得胜堡北有得胜口,今有大同市通往内蒙的国家主要干线公路由此口西通过。从关口至大同城约九十华里。
  大同城座落在内外长城之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自古为军事重镇。明视大同关系朝廷安危的边防要塞,据《山西通志》载:“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周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包以砖石。”6自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置大同镇后,总兵官始终驻守在大同城。
  大同城,墙基为条石砌筑。城四角上建四座角楼,四面各有一城门。各城门台上建有城门楼,门前建有瓮城。城周围有护城河,宽一丈、深一丈五尺。各门外设桥。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多尔衮率兵攻打降而复叛的大同镇总兵姜瓌,城内军民团结抵抗。清军久攻不下,采取围困战术。待城内断粮绝炊,乘机攻入城里。多尔衮下令屠城,将大同城墙拆矮五尺。
  大同今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城市。古城墙多被拆毁,只遗存零星的残垣断壁。大同城现为全国首批重点保护的二十四座文化名城之一。
  由镇羌堡向西经二十一墙村至拒墙堡段长城,因筑墙所用夯土土质不好,自然坍塌极为严重,已成为一条长堤状。土筑墩台亦圮塌严重。据《三云筹俎考》载,拒墙堡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设,万历二年砖包。城周一里八分,城高三丈六尺。7因自然坍塌及群众刨墙取土,今已十分残破。仅砖砌券拱南门尚残存。明时拒墙堡守备驻此,分守长城十三里九分,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三座。
  由拒墙堡经拒门口至驻马口段长城,地势较有起伏,夯土城墙不够巩固,土质沙性较大,受风雨剥蚀残损极为严重,今很多地段已成为土脊状,较好的地段已坍成堤状慢坡。
  据《三云筹俎考》载:拒门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内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8堡城今已废毁。助马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据老乡介绍,日本侵略军将助马堡城大部包砖拆去修了炮楼。
  长城由助马堡经十三边村南转,至砖楼沟村出大同市境,入左云县界。十三边村往东地势较为平缓,往南地势略有起伏。两边黄土夯筑长城都保存较好,墙高均在五米左右。
  主体长城以南,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破鲁至吴施窑,向西入左云县境的长城,遭受人为及自然破坏十分严重。由宏赐堡至开山峪村西一带的长城,因修大同至内蒙的铁路、公路,以及饮马河水冲刷,约有十四华里只残存几座孤立的夯土墩台。由开山峪至里教场沟村,长城稍有隆起的慢坡状。由里教场沟向西经外教场沟、下甘沟、光明、鲁家沟等村至安乐庄段的长城,虽断续时有圮残或毁掉的地方,但整体尚存高约四至五米。由安乐庄向西至六墩子村段,如不认真辨寻,已不可见。由六墩子向西南经八墩子村至东黄土口段,尚残存坍塌的城墙,墙高三米左右,由东黄土口长城向西偏南至吴施窑段,已基本上无迹可寻。东黄土口长城南七里有破鲁堡,明时称破虏堡。此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高三丈三尺。9破鲁堡城北墙、西墙今尚残存,南墙、东墙破坏极为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卷44,第1833页。
  2.《明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1,第970页。
  3.《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26、23页。
  4.《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26、24页。
  5.《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27、24页。
  6.《山西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8,第42页。
  7.《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28、24页。
  8.《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38、36页。
  9.《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4O、36页。

本文来源:《明长城考实》;本文作者:华夏子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5-3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历代长城专辑 >> 明长城考实山西卷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