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韩振远山西长城系列:长城一样的村墙

  从沿河公路往西不远,黄土筑就的古长城就断了。拐过一道弯儿,再爬上一面坡,我们很快绕到了长城的另一面。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土围子。一面缓缓的高坡上,残破的村墙与长城连成一体,被风雨剥落的土墙又与遍地的黄土浑然一色。可以看出,这土围子当年是贴着长城依势修建在一座土丘上的,得居高临下之利。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到土围子下,两边稀疏干涩的白杨树上,皱裂的老皮和发干的树叶,让人一下子想到了这里冬季干燥寒冷的气候和漫天的风沙。这会儿,太阳高悬,射出热辣辣的光,把长城和土围子都照得耀眼夺目。斜坡上土地松软平整,低矮的绿色植物开出蓝色小花,带出一种忧伤的情绪。没想到土生土长的顺民竟不认识这种植物。自恃有过七八年农村生活经历,我认得这是苜蓿,一种饲养牲畜的上等饲草。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苜蓿,往南,农业稍发达的地区早就没有人再种这种饲草。顺民介绍说:土围子里的村庄叫罗圈堡,当年饲养着大量军马,村民多是戍边守卫长城军士的后代。我顿时明白了这里为什么还会种植苜蓿,也就是说,这里种苜蓿的历史,至少应该追溯到明代。当年,这里的土地应该到处都是这种开着蓝色小花的植物,以供边备之需。历史湮没了这里的滚滚征尘,长城只是作为历史见证,像一座碑般留在了晋西北高原,与长城有关的风土人情却在被人们渐渐淡忘。在与蒙古高原交界处种植这一小片苜蓿,多少能反映出这里的种植业传统和历史渊源。

    眼前的村子确实像个古堡,与长城相交的一段村墙竟与长城一样高大,让不知底细的人弄不清长城是不是在这里拐了个弯。仔细看,又感到蹊跷,那道村墙才刚刚离开长城主墙不到20米,便突然降低了高度,形成一段斜坡状的墙,到村子所在位置,已经低成了一道可以随意翻越的土梁。

    这里原本不应该是这种样子。想来,当年这里应该是气象森严,高墙耸峙,刀枪林立,旌旗招展。《明史·兵志》载:(永乐)“帝于边备甚谨,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隘口通车骑者,百户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郑亨充总兵官,其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傍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照这种说法,这里当年分明就是一座兵营,也不难解释为什么这里的村墙与长城一样高。顺民说:眼前的这个堡子实际上是他的老家,到清代,这个堡子由一村演化为四个自然村,村民都纷纷搬出堡子,在周围定居下来,因此,四个自然村的人都姓鲁。查《山西通志》,更早的时候这个村子叫做“鲁家堡”。这样的堡子从偏头关的老牛湾一直到河曲的阳沔堡共18座,可能跟调整配置兵员、重修长城有关系。如今,蹉跎岁月又把它变成了一个普通村庄,只留下了这高大的村墙与长城一道见证着历史的烽烟。在平和安宁的日子里,与长城一样高大的村墙也随着历史变成了村民出入的屏障,在这些古代兵勇后代的脚下一天天变低,终于成了一道土梁。

    沿着那条被踩的发白的小路,我没费什么劲就跳上了那道土梁。站在上面,像当年在长城上巡视的兵士般来回走动几步,整个村子就在眼前了。望着一座座灰暗的房舍,战火烽烟似乎在我眼前重新点燃。遥想当年,这里应该是一个饲养着大量军马的边防哨所,狼烟一起,整个村落里会战马嘶鸣,人声鼎沸,一派紧张气象。

    太阳高照,脚下千百年前夯实的黄土被晒得发烫,皱起了干裂的土皮,踩上去软软的,哗哗响。我又回到了现实中,眼前的村子破败而又宁静,像一座被遗弃的废墟。看不见村人往来,更没有老人倚墙闲说怡然自乐的情形,甚至连鸡鸣犬吠声都听不到,一座座院门紧闭,让人觉得像到了无人之境,如走进荒堡般,把心提得很高。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韩振远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6-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历代长城专辑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