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境内长城简况

   山西境内长城,由于我们过去做的工作甚少,目前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作点介绍。
  大体看来,主要的地段分为两支,即人们通常讲的内长城和外长城。所处地区在忻县、雁北两行署及大同市,外长城在今山西、内蒙古交界沿线一带,内长城大部分在忻县和雁北两地区交界沿线一带。

  一 历史沿革

  战国时,秦赵燕为防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在各自疆域的北部筑起长城、山西北部当时为赵国的一部分,现在赵国长城的遗址均已无存。秦并天下,连接秦赵魏之北方长城,其位在阴山之西,与山西无干。
  其次为北魏太武帝(425——451年)统一北方后,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在长城要害处设武川、抚冥、怀朔、怀荒、柔玄、御夷六个重镇,以保卫平城(今大同附近)。
  北齐文宣帝时,选健斗的鲜卑人充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又选勇武的汉人充防边军,号称“勇士”,连年出击柔然、突厥、契丹大都获胜。
  天保三年(552年)、七年自西河总秦戍(据《山西通志》记在山西保德、河曲间)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八年又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
  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年),隋开皇元年(581年)、大业三年(607年),均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自唐以后荒废。北齐所筑长城大体上和明长城的位置相仿佛,其准确的遗址需经考古调查后,才能证实。
  明朝初年,朱元璋参酌历代兵制,设制了卫所制度。大力经营长城,由军队守卫,守卫兵士每名军地一项。自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始,缘长城筑起了高墙厚堡。以后明朝历代皇帝都很重视长城的修葺。所以,山西境内之内外长城的加固、筑堡、增墩及部分包砖,均在明时完成,其规模是空前的。
  到清代全国统一,但史书仍然按修长城之旧制,由地方文武官员承修,雍正中定议令“边军边民于农隙之时计工分段,合力同修”,并置税关于各口,稽查商货出入(见《浑源县志》)。

  二 明长城的分布

  从明代府县志可看到,明朝在修补以往旧有长城之时,又在险要、外族侵扰频繁之处新筑长城(明称“边墙”)。沿长城筑有城堡,城堡之间视地形而筑有疏密相间的墩台,远则里许,近仅半里。加之星罗棋布的烽火台,绵延不断伸向远方。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是异常壮观的。城堡近处没有营房,辟有教场,由官军驻扎,闲时耕种操练,战时登城。发现敌情,昼则举烟鸣炮,夜则举火为号,以警告远近而征兵。据《明史·兵志》统计,当时除中央直属上十二卫外,在内地、边防先后共设有九百余卫,实际的兵员有二百余万人。充分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朝进一步得到发展。山西内外长城全长约八百五十公里,主要地段分为三部分:
  1.自偏关县老牛湾沿黄河岸向南经楼子营至河曲县石梯隘口,全长约七十公里。俗称“河边”(即黄河“边墙”,亦称“石边”)。
  2.自偏关县老牛湾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偏关县老营堡向东北经平鲁、朔县、清水河(内蒙古境内)、右玉、左云、大同市、阳高至天镇县新平堡之马市口,东接河北、内蒙古交界处,全长三百八十公里。俗称“外边”,即外长城。
  3.自偏关县老营个角墩向东南转经平鲁、神池、朔县、宁武、原平、山阴、代县、应县、繁峙、浑源至灵邱县的平型关,东南方向接河北交界处,全长约四百公里。
  俗称“内边”,即内长城。
  此外,明朝还在不少地段筑有“二边”、“三边”以至“四边”。是根据防御的需要而附加的设施。如《偏关县志》即有“二边”、“三边”、“四边”以至藩篱的记载。大同市境内长城也有两条,一条称“边墙”(即外长城之一部分),东起镇川公社元墩子东北一公里,向西蜿蜒至破鲁公社粟恒村西南一点五公里处,长六十七点五公里;一条称内“边墙”,东起宏赐堡,继续向西延伸到破鲁堡以西吴施窑,长约二十八公里。又如天镇县也是分里外两条,分别为二十七公里和十八点五公里。所以,就全省境内长城实有总数而论,要比初步统计的多些。

  三 长城的现状及残毁原因

  经初步了解,长城被破坏情况是严重的,从现在的地图上就可看到出现了很大的空白地段。由于我们工作做的很少,现只将已知道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外长城
  偏关县老牛湾——老营堡段:
  长城原全系砖石筑成,全长五十九公里,缺口有九个,距离半至一公里不等。合计中断六点二五公里。另有老牛湾——河曲石梯隘口一段,存有部分石基础,大部分皆土墙,有的地方仅见隐约的遗迹。
  平鲁——清水河(内蒙古)——右玉段:
  本段情况不十分了解,大致从偏关了角墩经清水河境入平鲁至右玉大河口,再入清水河境经杀虎口至破虎口,全长一百多公里。土墙大部犹存,风化严重,部分只剩土垄。右玉杀虎口至破虎口之间大约有十公里砖墙尚存,二十公里土墙尚好,二十五公里仅存痕迹。
  左云县段:
  西起县境廿边,东至保安堡,全长约三十公里。土墙尚完整者十公里,分四段,即廿边、马市楼、八台子、三台边。其余只存有高3米左右的残墙,部分底宽8米。
  大同市段(分内外两段):
  大同外段:西起破鲁公社粟恒村,经得胜口到镇川公社元墩子,全长约六十七点五公里。边墙结构为黄土,夯层为18——20厘米,表里一致,证明为明代新建。墙体未曾包砖,只在靠近城堡重要地段的城台包砖,当地群众称之为砖楼。砖楼在内侧底部有石条砌的门洞通往台顶,台顶内侧一般有围墙20米见方,高3——4米。城台底宽一般为13——15米,高度约8——9米。凡有围墙之砖台顶部均有残瓦砾堆积,说明以前当有建筑。
  1.粟恒窑东北至十三边约九公里。地形起伏较大,边墙蜿蜒其间,保存较好,犹以城台为佳,外貌壮观。墙高6——7米(不是长城原高,下同)。
  2.自十三边向北至助马口至拒墙堡,约二十八点五公里。前段地势平缓,后段地势起伏,现存长城已成为慢坡状土垄。后段冲沟较多,残高4——5米。
  3.自拒墙堡到镇羌堡约十公里,由西向东,边墙呈慢坡状土堆,看不到长城形状,只象一条土堤向两侧伸展。缺口较多,城台崩塌严重,残高3——4米。
  4.自镇羌堡到宏赐镇堡约十二点五公里。由于饮马河水和洪水冲刷,有缺口多处。
  城墙残高3——4米,个别地段5米余。每隔480米有城台一个。以宏赐堡东面一个城台实测为例:城台底宽13米见方。台顶8米见方,残高9米。其体积为1008立方米,可见其土方量之巨。
  5.自宏赐堡上西寺儿梁山(方山),蜿蜒下山至镇川口西,约八点五公里。长城保存较好,犹如一条黄色长龙,十分壮观,高5——6米。
  6.自镇川口西方山脚下,向北至元墩子东北一公里半处,约七点五公里。地形平坦,墙身保存较为完整,约每隔四分之一公里一个城台,排列整齐,远处一看即知长城。高4——6.6米,底宽10.2米。
  大同里段:即宏赐堡到吴施窑,长约二十八公里。残墙高约4——5米,个别地段墙身颓败,似有若无。仅吴施窑向西至大同市界经西黄土口至里土台,约七点五公里。保存较好。其余墙残高仅4——5米。
  大同地区现存城堡有:镇川、宏赐、镇羌、市场、得胜、拒墙,拒门、拒马、破鲁、高山、云冈、镇河、镇鲁等十三个。大部为嘉靖年间所筑,万历增修,全部包砖。
  山西境内其它地带城堡与此情况大致相似,在城堡的建筑中,明代匠师和边军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如在得胜堡南门洞上方镶石一块,刻“保障”二字,北门洞上方同样镶石一块,刻有“得胜”二字,并且在堡内外有石狮、石兽等石刻艺术品,现已大部残毁。
  阳高——天镇段:
  自镇边堡向东北至十九墩达天镇水磨口,经白羊、新平诸口到双山东,全长约七十五公里。大部土墙尚存,保存情况一般。
  天镇另有内边一条,从新平台至马市口长十七点五公里,土墙尚存。新平堡附近尚存部分砖墙。
  (二)内长城
  偏关——平鲁——神池——朔县段:
  自偏关老营堡了角墩经利民、得胜诸堡至大水口约四十公里。土墙大部残存,砖墙绝大部分被拆除,只有少数砖墙尚残存。
  宁武县段:
  自大水口起经阳方口镇、黄草梁、薛家凹至盘道梁东北五公里止,长约四十公里。
  大水口至薛家凹城墙原全系包砖,现砖已全部被拆,只剩土垄。薛家凹至盘道梁还可看到部分墙基为条石,上部有版筑夯土墙痕迹,另大部被沙土淹没。宁武关城砖大部保存尚好。
  原平县段:
  西起牛食尧公社张其沟北,东至牛食尧公社田庄北,长约二十公里。凭靠山系自然回曲而筑。内侧平坦易登,外侧险要而壁陟。长城均为土墙,残毁严重,仅存似有似无的土垄。残存城堡是由石头、砖用石灰灌缝而筑成,遗迹底宽10米余。
  山阴——代县——应县段:
  其长城各自为段,己连接不起来。山阴全长二十公里,残存十三公里,部分残破砖墩尚在。旧广武城城砖基本完整。阳方口部分包砖尚存。雁门关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尚存,大部分包砖较好,顶部建筑已毁。
  应县境内原有百余里长城,现大部拆毁,仅余部分痕迹。马兰口、茹越口、大石口、小石口、北隘口诸隘的包砖全部被拆。
  繁峙——浑源——灵邱段:
  自应县北楼口经浑源凌云口,繁峙团城口至灵邱平型关口,全长约一百公里。繁峙、灵邱长城仅存有部分石基础,局部地段城堡尚存。灵邱境内有九个砖墩比较完整,这些砖墩编导均为“茨字××号”。“茨”字的来历有待进一步考证。平型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近几年来群众大量拆取砖石,毁坏较为严重。
  (三)残毁原因
  以上概况表明,长城在近二百余年来,由于失去其当初之重要作用,故严重失修。
  如保德、河曲城墙(亦称“石边”),在清同治时,己“仅存旧迹……废(土巠)颓垣,且渐夷为平路。居人忘其为边也,百余年矣。”(清黄宅中《边墙考》)。
  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山洪冲刷造成的自然坍塌,使长城高度普遍降低。风沙淤漫和人为破坏也是较严重的。尤其是多少年来,长城附近村落之居民,多在长城外取砖筑房,或为穿凿修路,亦有取土垫圈、修房,以至于在城墙上挖洞埋葬死人而破坏了长城。雁门关、广武城、杀虎口等部分要隘的木结构城楼多系日寇烧毁。

  四 保护意见及设想

  山西境内之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首先应当大力作好宣传工作,引起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使其不再继续遭到人为的破坏。
  我们初步计划重点保护外长城现存较完整的地段,设立保护标志。如大同宏赐堡一镇川堡一带,右玉县杀虎口等重要关隘。内长城建议重点保护雁门关、宁武关、平型关、偏头关等地段。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山西明长城示意图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古建队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8-05-28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历代长城专辑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