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中条山,它塑造了“中国”

 

 

 

 

 

  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12

  撰文 张锐锋 摄影 孙挝发 党永力

跟秦岭、太在相比,主体位于山西省的中条山不算高,也不算长,但其战略意义独一无二:这条狭长的山脉北望三晋大地,南邻滔滔黄河,一端接着华北平原,一端连着关中盆地。从酉堡度人、丁挝人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中条山始终占据着华夏文明的制高点。现有文献与实物资料可以证明:中条山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中国”疆域的核心地带。 

180万年前,中条山下。西侯度人生活在今山西芮城西侯渡村一带的黄河东岸阶地上。那时,山下丛林密布,河流纵横,人们使用自制的打制石器,砍砸烧烤的动物骨头,然后啃食上面的肉。身旁熊熊燃烧的篝火,可以驱除长夜的寒冷,把黑暗中的树木照亮。密林中野兽的眼睛闪烁着弦月的微光,眼前冲天而起的火焰,逼迫它们退到远离光亮的暗影中。 

人类的到来让众多动物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到了隐隐的不安。面对这群直立行走的动物,野兽们不能靠近,只能远远地窥视。 

1961年开始,人类学家揭开厚厚的土层,漫长史前年代的真相呈现出来。几十件出土的石制品,显然经过了人类智力的打磨,虽然历经流水冲刷和磨砺,但经验丰富的人类学家仍能够辨认出它表面的加工痕迹。出土的兽骨具有明显烈火烧痕,说明西侯度人已经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并且在生活中开始驾驭火。 

我的目光再次注目于黄河与汾河流域,时光已经流转到10万多年前。距山西襄汾县城4公里左右的丁村附近,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在挖沙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大型动物的骨头化石,以及一些显然是被加工过的特殊石头。考古学家很快辨认出这些化石,属于梅氏犀、披毛犀、野马、纳马象、斑鹿、方氏鼠、原始牛等28种哺乳动物以及5种鱼类,此外还有30多种软体动物。 

汾河砂石层中,保存了3枚宝贵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块儿童头骨化石。学者用独特的科学方法推测:“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尤其是他们的铲形门齿,是蒙古人种的解剖学特征之一。它有力地说明,丁村人很可能是我们的直系祖先。当然,人类可能具有多个发源地。它至少说明,古中国的中条山地区,是人类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 

夏商周之前,尧、舜等上古部落的活动地均在汾河谷地 

我们所能知道的中华文明史约为5000年左右,所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之前的传说时代,华夏祖先的上古行踪,不过是一个个模糊的背影。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等人物,都多少带有某种神话色彩。不过,只言片语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尧都平阳大约在山西临汾一带,舜都蒲坂在今天山西永济一带,它们都在中条山北麓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中。 

古代地方志对尧舜禹的活动有过一些记载,同时也描述了相关的庙宇建筑,比如,唐代李泰在《括地志·蒲州,河东县》中说:“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蒲坂故城)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坛。”《宋永初历山记》亦云:“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断言,舜都蒲坂就在平阳府(今临汾市尧都区)蒲州。据古《蒲州府志》记载,古蒲州城十分宏伟,城墙有八丈之高,城中建有26座庙宇,还有舜帝庙和薰风楼——这应该是为了纪念舜帝作《南风歌》而建的楼阁。还有一点,《禹贡》中描绘尧舜时代的九条贡税线路,都是通向蒲州的。这至少说明,蒲坂故城曾是华夏文明的中心。 

19781987年间,丁村文化遗址所在的襄汾县境内,考古学家发掘了一个集居住区和墓葬区于一体的大型文化遗址,发掘墓葬1000余座,其中大贵族墓葬9座,出土了陶龙盘、陶鼓、鼍鼓、大石磬、玉器、彩绘木器等一系列精美文物,驰名中外的“陶寺文化”喷薄而出。接着,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现出了雏形,一个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500米的圆角长方形大型城址,以及其中的宫殿、王陵、宗教礼制建筑等众多考古遗存,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四五千年前的遥远时空。 

什么样的王国,可以拥有如此恢宏的王城呢?那一定是当时最重要的部族。这样令人震惊的文明,水平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更进一步的“方国时代”(考古大家苏秉琦先生指出,“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邦国阶段”,“邦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考古学家们从文献典籍中的各种记载推断,它相当于尧舜时代,也就是先秦史籍中的“中国”!

陶寺遗址中的一片扁壶残片,其断茬周围涂有红色,上面有两个朱书文字,其中一个字可以辨认出为“文”,另外一个字有“尧”、“易”、“命”等多种可能的解释。这意味着,早在殷墟前七八百年的陶寺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文字符号。 

这里发现了一些古老乐器。比如,陶鼓的制作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还能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激励士气。我们已经可以从陶制品上发现我们民族一脉相承的龙图腾,两条飞龙在陶片上盘旋,一直从迷茫的远古游向今天。城址上分布着很多小型房址,周围有道路、陶窑、水井和灰坑,让我们联想到四五千年前的袅袅炊烟。 

一道天然屏障,围住了华夏民族最早的温暖家园 

我们的祖先最早为何一直在晋南一带徘徊呢?只要在地图上扫视,我们就会发现,古人几乎一直将自己的生活围绕着某个难以忽视的存在物,这一存在物使得他们不愿意、甚至不能离开这一范围,好像被一根绳索牢牢地拴着。除了丰茂的水草、繁盛的森林、适宜的气候之外,他们好像一直在望着什么,丝毫不愿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 

现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晋南地区的一条山脉——那就是中条山!中条山,似乎是一条没有多少独特之处的山脉。这条长约160公里、宽10-15公里的山脉,横亘于黄河、涑水河之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狭长的山体嵌入太行和华山对峙之中,因而得名中条山。中条山东段最高峰是海拔2321米的历山,即相传舜耕田的区域。西段山体以海拔1993米的雪花山为主峰,隆起的山头,向北凝望着运城盆地,向西注视着关中平原。 

我们仔细审视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看似平淡,却充满神奇的地方:这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有适宜的降雨条件、相对温和的气温、较长的无霜期环境,非常适合人类早期在简陋条件下的农业种植。可以想象,四五千年前,这一带的农耕条件应该优于今天,当时这里还是森林遍野的地方,黄河、汾河及其他众多河流的冲刷,形成了具有丰富腐殖质的细腻土壤。在人类历史脆弱的幼年期,把这里作为温馨的巢穴,是一个高明的抉择。所以,舜帝在历山耕作的传说,或许并非一种虚妄的猜测。 

今天华北地区唯一残存的原始森林位于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它应该是几千年前原始景观的残存,是我们考察古环境的重要标本。据统计,这里存在着陆栖脊椎动物200多种,甚至还有华北罕见的猕猴种群。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又有“华北植物园”之称,是华山松的重要分布区。即使在微风中,我们也能在这里倾听树木发出的天籁之声。 

中条山的松涛深沉有力地低吟着,演奏出一部部变化无穷的神曲,仿佛有远古的歌声传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悠远的《南风歌》,或许来自四五千年前的传说时代,传为舜帝南游时所作。炎热的夏天,南风带着树木的香薰之气,从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吹来:劳作的人们顶着烈日,忍受着酷热难耐的煎熬,这样的风给他们带来了欣喜之情,不仅消除一点酷暑的烦恼,还能够赋予更多的财富。

这简单的四句歌谣,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了。从韵律来看,似乎和楚辞有着一脉相承的神秘对应。但是,这首歌谣抒情的表象下面究竟还隐藏着什么?南风给人带来的难道仅仅是一丝清凉吗?它又为什么能给人以财富?它简短的句式穿越漫长的时光,在充满奥秘的云团中,似乎掩藏着某种神秘的线索。 

中条山的盐与铜,让这一地区的人找到了立足的命脉 

当我来到中条山北麓的运城盐池时,萦绕脑海的疑云慢慢消散。一片片白茫茫的盐,一方泛着红晕的盐池,揭开了古老戏剧的幕布。我们可以推测,在深邃悠远的传说时代.虞舜来到盐池,看到了原始的采盐劳作的场景,才创作了那首著名的《南风歌》。或者说,盐池产盐的秘密,就是被舜的部落发现的。

中条山横亘于运城盐池的南部,但是南风仍然会穿越纵横交错的山谷沟壑,从一个个峡谷口积聚起来,更加猛烈地扫过盐池。在盐池湖畔居住的蚩尤村居民,一般要把自己的住房建为坐南朝北的方位上,实际上正是为了背向中条山,以便避开从中条山一带袭来的强烈南风。四五千年前,食用盐的开采方法十分原始,基本上依赖大自然的恩典——盐池中卤水引入晒盐池中,水分在太阳的炙烤中逐渐蒸发,盐分逐步析出。因而,舜帝获悉了这一自然秘密,用自己独有的歌词说出了人们的愿望。某种意义上,《南风歌》也是对风神的祈祷词——这是人与神灵沟通的古老仪式。

阳光曝晒盐池卤水,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无风的日子,水蒸气会在池面上形成一个云遮雾罩的蒸汽隔离层,它影响池水的进一步蒸发。古人已经发现,夏日南风吹来,盐滩上水分的蒸发会加快,还可以搅动水面波动。所以,在盐池一带,风和盐的产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人们对风神驾临的渴望十分强烈,这与《南风歌》的歌词吻合。 

运城盐池的开发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曾经,这一带可能发生过多次争夺盐资源的战争。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就是围绕盐池而展开的。传说,蚩尤被杀后,鲜血流入了盐池,因为血是咸的,因而变成了盐池的卤水。因为蚩尤的尸体被肢解,人们就将盐池命名为“解池”。这一解释虽是传说,不过它多少有一些远古记忆的残留。文明早期,盐的获取极其不易。除了分布在高原的盐湖,中原腹地几乎只有运城盐池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盐。因此,围绕稀缺资源开展争夺,并引发一系列的部族兼并,是非常合理的事情。这些战争,加剧了各部落的融合,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中条山的魅力,还来自它的另一种物产——铜。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中条山盐池之外的另一重要物产是铜矿。矿物学专家经过实地考察,认为中条山铜矿属于散漫型矿床,物理风化大于化学风化,矿物类型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脉石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在山西垣曲境内,曾发现过大量古铜矿遗址。多处古铜矿、冶炼厂遗址,散布在长达一公里的山坡上,倾倒堆积了厚厚的矿渣。矿渣中的陶片,说明它的主人曾生活在一个久远的年代。 

山区的地表上,可以找到很多古铜矿开采的竖井,它们深不可测,代表着深邃的历史和古老的痛苦采掘。地质队员在深层勘探中发现,地下分布着许多古巷道,就像蚁巢一样复杂精细。铜的发掘、冶炼和铸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它改变了农耕工具、钱币流通方式和战争性质,开辟了青铜时代,并奠定了华夏文明的物质基础。 

文献中记载的“夏墟”位于中条山以北。也许,夏商时期,人们已经聚集在中条山一带,从事采掘铜矿和炼铸生活。围绕中条山,山西夏县发现了铜凿、铜镞和面范等古代铜制品,侯马则发现了大规模的东周时代铸铜遗址。紧邻黄河和中条山、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古虢国墓地也出土了大量西周铜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上古时期,青铜的意义巨大,它甚至直接决定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盐和铜,加上中条山和黄河的天然屏障,这一带农耕的人,容易获得持久的生息,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开疆拓土。当时,放眼海内,能同时获取大量食盐和铜矿的,只有在中条山才能做到

事实上,中国历史也正是这样演化的:起源于公元前1039年的晋国,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条件,才由一个西方圆不足百里的封国迅速崛起,在晋文公时代完成霸业,雄霸天下150余年,开创了从立国到“三家分晋”前夕,长达600余年的“强晋时代”。到了隋末唐初,蛰伏太原的李渊父子,也是在汾河流域养精蓄锐,然后走出中条山,进而统一天下的。 

中条山塑造了古“中国”,拉开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篇章 

以中条山为起点,人们开始想象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设想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和扩散的人间秩序。晋国分封,使尧舜的旧域形成的文化形态进一步凝聚和融合,随着晋国的改革和崛起,扰动了中央集权辐射下藩国的稳定分布形态,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诸侯竞争。国家,开了从礼制到法制的转型。晋国崛起,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促进了列国的兼并融合,初步完成了之后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奠基礼。 

19415月,深陷于历史沉默的中条山,又一次浮出黑暗,然后迅速被鲜血染红。日本侵略军与中国军队几十万人,在狭长的中条山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激战,史称“中条山会战”。一个多月血战后,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失败告终。数万军人弃尸荒野,许多高级将领为国捐躯,让侵略军感受到了国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因为这场异常惨烈的战役,中条山染上了悲壮色彩,也让它的屏障意义更加凸显:它的北侧是运城盆地,南侧则是广袤的中原大地。它与黄河、太行山、吕梁山等众多山河一起,构筑了第二地形阶梯上气势宏伟的“表里山河”,为这块土地上的生命和文明营造了安全感。 

中条山是华夏文明的原点,是古文献中“天下”观念的策源地,也孕育并佑护了早期农耕文明的家园。中国古称“华夏”,“华”、“夏”都与中条山有关:“华”字取自华山,古人把中条山与华山视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来自夏朝,历史文献说,中条山北有“夏墟”,南面偏东地区为“有夏之居”(“有夏之居”,出自先秦文献《邑周书》记载,学者解释为“夏王朝都城所在地”) 

中条山,一条神奇的山脉,它不仅是一道狭长的自然屏障,更是华夏民族早期文明的塑造者——正是它的出现和存在,让华夏文明有了第一个稳定的活动中心,然后才有了向外拓展的可能。后来,华夏先祖翻越中条山脉,把文明的光芒一寸一寸地播撒在更广阔的大地上,继而描绘了一幅绵延不绝、灿如星河的文明长卷。   

 
 

黄河与中条山

 

五老峰

 

 

 

 

 

 

 

陶寺考古组图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原道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三晋文化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12;本文作者: 李锐锋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6-03-0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