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墓春秋:拜谒遗山先生 |
||
|
公元1257年,即蒙古宪宗七年,金元一代文宗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病逝于河北获鹿寓所,其后由家人和学生移葬故里。 遗山墓位于忻州南十里的韩岩村北之元氏祖茔,现存元墓由墓园和野史亭两部分组成。遗山去世近八百年来,有案可查的元墓修葺活动有六次,其中清朝三次、民国两次、去年忻府区政府大规模修复元墓,这是自四九年以来第一次。 六次修墓按时间先后分别是:第一次,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忻州知州奉山西总督朱时君之命修葺元墓,主要是勘定墓域,修筑围墙。 第二次,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忻州知州安徽歙县人汪本直(号守愚)主持修葺元墓,这是元墓修葺史上规模宏大、记载翔实且最为重要的一次。汪本直不仅修复墓园,重建野史亭而且从静乐故家寻访到“元遗山墓图”和“遗山先生世系略”两个重要文献。在汪此次修墓之前,元墓中除遗山墓外尚有六冢,因无表志,已无人能说清是谁的墓葬,是汪本直依据新发现“元遗山墓图”、“遗山先生世系略”和《南冠录》诸书证之,考证清楚了元氏世系,最终确定了元墓六冢的主人。上首四冢分别是:曾祖元春,曾任隰州团练使;祖父元滋善,仕金为柔服臣;父亲元德明,《金史》所称东岩先生;叔父元格,做过陵川县令,遗山七个月时即过继给叔父。下首两冢是遗山之子元拊;遗山之孙元若祖。全部刻石立碑。除此之外,汪本直还在元家山找到元氏后代叔侄二人,询问他们家族辈份,已经说不清楚,汪本直给侄子取名学诗,购置墓田三十亩,房五间,命其“今而后,学诗读于斯,其叔耕于斯,岁时祭享扫除恒于斯,世世子孙守冢,可勿替。” 汪本直修葺元墓之后,将收集到的“元遗山墓图”、“遗山先生世系略”和自己写的《重修元遗山先生墓记》寄给时任山西学政的戈源。戈源极为仰慕遗山之为人,遂将汪送他的资料编辑出版并作《校刊元遗山先生墓碑记墨本跋》一文,其中提到:“……忆予少时读《金史》、《中州集》,辄穆然遗山先生之为人。逮试忻日,检生童名册,无元姓应试者,询之诸生,且不知先生为乡前辈。爰怅然者久之”。如此看来在乾隆朝 ,元氏后代中已失读书传统。前段时间,我在元家山了解到,直至目前元氏家族依然没有出现一位像样的读书人。颇为荒唐的是,在网上还看到2011年11月17日《三晋都市报》首席记者对元氏后人元永吉的采访,此人比我见到的元生华老人低一辈。其中讲到他手上保存有徐继畲赠给元好问的铜壶。只要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徐继畲是晚清名臣、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两位足足差了605岁,若元、徐二人有交往,那可称的上跨世纪的友谊,堪称是现代版的关公战秦琼。可见元永吉文化水平实在有限,那位首席记者也无知的可以。遗山晚年由山东返故里韩岩村后,曾赋《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四首》,其三:“眼中华屋记生存,旧事无人可共论。老树婆娑三百尺,青衫还见读书孙”。少小离家老大还,虽华屋、老树仍在,但可以话旧的故友凋零,在一片萧瑟之中,让诗人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孙辈中还有着青衫的读书人。元氏后裔的情况,若先生地下有知,情当何以堪! 第三次修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忻州知州戈济荣主持。这次首先是在忻州城内修建了遗山祠,然后用余款对元墓进行了修缮并改建野史亭。当时元氏后人已将当年汪本直赠送的三十亩墓田卖了,戈又重新赎回。 第四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忻县知县陈时隽修葺元墓。 第五次,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忻州乡绅陈敬棠修建野史亭,这次在元墓东面重修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野史亭,并在亭中镌刻了榆次车惘常子襄所搜集的遗山像及其笔迹六种,非常珍贵。 我第一次拜谒元墓是二零零八年十月,当时的情况,可用以下两段碑文来形容,其一是同治年忻州知州戈济荣在《重修元茔记》碑文中的一段话:“断瓦颓垣,湮没于荒烟蔓草之中,怆过客之目,而莫慰怀古之心,岂非桑梓之羞哉!”同治十一年,任舟山所撰《郡侯戈公重修元茔记》碑文:“墙垣颓废,屋宇飘零,牧竖樵夫,肆行蹂躏。使先贤一坯土冷落于荒烟蔓草之中,里人盍然伤之,而无如何。”据守墓人老李介绍,四九年后元墓没有大修过,只有些小修小补,文革时还将墓园中所有的墓碑全部砸成几段,当时我看到,只有遗山墓前有碑,也是几段拼起来的。其他六人的残碑均散落在荒草之中。这些残碑也是老李那几年在村子里陆续收回来的。元代旧物似乎只剩墓道两旁的石翁仲石羊石虎。韩岩归来,我将元墓照片上传到《新摄影》网站,全国各地不少有识之士均对元墓现状表示了惋惜之情。 前些天,在山西晚报上看到中共忻州书记董洪运作的《重修遗山墓园碑记》,抽星期天又去了一次,参观之后感觉这次修墓力度较大,新增内容见董碑文:“修缮文物,展扩墓园,建牌坊于通道,树墓表于茔丘,陈典籍于高馆,列诗碑于长廊,引绿水以绕南亩,种杏林而成芳园。”大门由东改为向南开,新建了遗山铜像。在墓园和野史亭南面新建了花园,但整个园区内难寻对遗山生平事迹的详尽介绍,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对新更换的遗山墓碑,我颇不以为然,虽然碑文书写者是曾主编过《元好问全集》且德高望重的姚奠中老先生。对遗山事迹略有所知的人大都知道,遗山临终前曾有遗言:“某身死之日,不愿有碑志也。墓头树三尺石,书曰诗人元遗山之墓足矣”。现在碑文由“诗人元遗山之墓”改为“元好问之墓”既有违诗人遗愿,且对先贤直呼其名也不符合我中华传统之德,希望有机会还是回复旧的碑文。 2008年。元墓实录 |
|
元好问墓
墓园大门
墓道
曾祖元春墓残碑
祖父元滋善墓残碑
父亲元德明墓残碑
徐继畲题野史亭,落款:后学徐继畲书
遗山墓碑二通
遗山先生墓铭
乾隆六十年碑,二次修墓,汪本直主持
同治十一年碑记戈济荣第三次修元墓
民国四年陈时隽修元墓碑
残碑 |
||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原道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三晋文化 |
||
本文来源:作者投稿;本文作者:晋阳遗民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6-03-01 ) |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