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万寿宫基督教堂百年沧桑,讲述着兄弟感恩故事

 

 

 

 

 

  116年前,太原城内来了两个逃荒的小男孩,他们远离家乡,饥寒交迫,被当地基督教徒好心收养。后来两人读书工作,出人头地,为了报恩,兄弟二人斥巨资在五一路万寿宫巷内修建了一座基督教堂。

为了陪伴这座凝聚了兄弟二人心血的建筑,同年,他们又在教堂不远处修建了一处宅院。从此,他们的后人在这里一住就是93年。

这不是美好的传说,而是真实的故事。如今,万寿宫基督教堂和3号院仍在万寿宫巷内静静伫立。虽然时光流逝,它们却和这温暖的故事一样,得以完好地保存。

逃难来的两个小男孩,为报恩修建教堂

从五一广场向五一路出发,步行约10分钟,在马路右边便可看到路牌上万寿宫3个字,由万寿宫巷口进入,大约走200米,就会看到一座宏伟的基督教堂。五一路的老住户们没有人不知道这座教堂的,然而问起来这栋建筑是谁修建的时,大家一时都犯了难:打从记事起,这教堂就建起来了。只有少数的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了解这件事:这座教堂是五一路的张氏兄弟为了报恩修的......

1900年,教堂还不存在,这里只是一片普通的菜地。同年,远在山东的张天俊、张天杰两兄弟,因为饥荒不得不离开家乡,风餐露宿,相依为命,一路以要饭为生。途经山西太原时,被当地基督教徒好心收留,兄弟俩终于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这一年,张天俊7岁,张天杰5岁。基督教徒还为他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两个孩子留着长辫,身着大褂,骨瘦如柴,布鞋因为太过破旧,脚趾都露了出来。照片背面写着基督教徒为两人起的外文名字,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了。

张氏兄弟在教会的照顾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张天俊考去北京上大学,张天杰则考入山西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以后,哥哥来到学校教书,弟弟进入当时的山西省邮政局工作,后来出任局长。受成长经历和环境影响,张氏兄弟都是基督教徒。1923年,也就是民国12年,张天俊、张天杰为了报答教会的收留抚养之恩,捐出3000现大洋,与其他基督教徒一同在万寿宫正街修成礼拜堂一座,也就是现在的万寿宫基督教堂。同一年,两人在紧邻教堂旁的一块空地上修建了一处宅院,就是现在的万寿宫3号院。

教堂几经波折,终于得以修复

“室内呈丁字形,聚会时男信徒居中,女信徒则分坐两侧,讲道台高立,礼拜堂顶端作一铁十字架......”这是《山西文史资料》第五十七辑中对万寿宫基督教堂的一段描写。相似的场景也存留在张家后人张长胜的记忆中。张长胜是张天俊的长孙,今年66岁。在他的印象中,还清晰地记着儿时教堂内黄色的长板凳,以及众多教徒一起做礼拜的场景。

等张长胜再长大一些,因为一些原因,礼拜停止,教堂内办起了民办小学,张长胜就在这里读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办小学也不办了,这里变成了殡仪馆。谁家有人去世,就拉到教堂里来。”张长胜回忆说:“1966年以后,这里又成了民宅。”住户为了方便,在教堂内修建了上下两层隔断以及用于将教堂分割成若干房间的隔墙。几经折腾,教堂顶部的塔尖没有了,上面挂的大钟也早已不知去向。“我还记得,教堂顶部的大钟用麻绳拴着,打钟时只要将麻绳摆动,就能发出悠扬洪亮的钟声,可惜后来都听不到了。”张长胜惋惜地说。

2013年,古建筑施工队开始对教堂进行修复工作,在进行现场作业时,从地底下挖出一块大约8厘米厚的石门头,准确地说是门头的一部分,上面刻着一个“真”字,还有“救主一千九百二十三年”。由此推断,基督教堂于1923年建成,也就是民国12年,到现在有90多年的历史。

据张长胜介绍,虽然从地底下挖出的残缺不全的门头上面只有一个“真”字,但结合爷爷当年的一些讲解,后面应该有“耶稣教会”四个字,组合起来整个门头就是“真耶稣教会”。而这几个字,是爷爷亲笔书写的。

教堂完工后,工作人员根据仅存的“真”字设计字体,补齐了其他几个字的形态,做出了一块新的牌匾挂在教堂门头。“真耶稣教会”还是张天俊当年的笔迹。

感恩是家训,张家后人都做到了

在张长胜的记忆中,爷爷张天俊写得一手好字。上学时,同学们都不去书店买字帖,而是直接向他爷爷讨要“墨宝”回来临摹,而二爷爷则画得一手好画。不光如此,两个爷爷还精通德语、英语,家中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有英文、德文、俄文、日文、中文,有历史、地理、文学以及各种深奥的专业书。这些书现在还保留在万寿宫3号院的张家老宅里,有的书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因为两个爷爷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对子孙的学习要求都十分严格。经常督促孩子们学习、看书,每次做完作业后都必须拿给他们过目。到最后,家里20多个儿孙都成了大学生。“我的爷爷高高大大,很富态,我的性格像他,都是直脾气,爱说真话。”张长胜回忆说。在他小的时候,常听到爷爷感叹,自己和弟弟从异乡漂泊而来,一无所有,奄奄一息,谁能想到现在发展到儿孙近30人,家庭和睦,衣食富足,这离不开所有好心人的帮助。“除了感恩,还是感恩。”这是张天俊时常教育孩子们的话:“要好好做人,多做善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2002年,张长胜带着妻女和母亲搬出了万寿宫3号院,那时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3年。张长胜也成了最后一个搬出祖宅的张家人。搬出没多久,张长胜安排两位老家的亲戚住了进去,帮忙看房子。就这样,当年人声鼎沸的3号院一下子寂静下来。16间房,2个厨房和男女厕所空空荡荡,屋旁的花园也早在几十年前被政府收购,如今成了卖蜂窝煤的地方。

3号院连同翻修后被暂时关闭的基督教堂一样陷入沉寂,这里隐藏着家族逐渐老去的故事。“不过,爷爷们的嘱咐还在。”张长胜说:“虽然张家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充满感恩地生活,我想我们都做到了。”

对话:五一路上的著名民居

郝波,太原市地方志学会理事,爱好文史,尤喜太原历史和地方志工作,曾跑遍了太原市内1600余条大小街巷中的1300条,并拍摄了路牌和门牌。并为太原市民政局编辑的《太原市区街巷地名图》作版后勘误表。

记者:根据您收集的资料,在万寿宫基督教堂和3号院修建之前,原址上有什么?

郝波:清末时期那里就是一片空地,在1919年的山西省城详图中,那里被标注为“菜园”,1925年的地图再往后,标注的是“田家园”,1938年教堂附近被标注了一个“太原旅馆”。据当地的老住户们说,当时张氏兄弟修建教堂和宅院时,就是从田家人手中购买的菜地,这样一来就和地图上的记载对上号了。3号院修建得中西合璧,在五一路的众多民居中十分突出,这也和宅子主人的身份和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

记者:在五一路,和万寿宫3号院一样,非常值得一提的民居还有哪些呢?

郝波:皇华馆9号楼也非常著名,1938年日本人制作的“太原日本人营业别案内图”上就能看到皇华馆9号楼的记录,不过当时标注的是“铁路诊疗所”,1940年同样是日本人制作的“实测太原城内平面图”上,9号楼变成了“铁路医院第二病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之前有很多报道说皇华馆9号楼是古代皇帝使者的居住地,后来又成为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们的住宿办公地方,这个肯定是错误的。首先,根据1905年清朝的老地图,真正的皇华馆是在路北,而不是路南9号楼的位置,在1919年的地图上都能看到真正的皇华馆旧址,当时用来做山西省公署,而19291936年这里被用作了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警务处等单位;其次,近年来国家做的全国文物普查,也明确标注皇华馆9号楼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在民国时期,已经不存在科举考试了;第三,从外形上判断,也很容易看出不是古代建筑。

1919年的山西省城详图,才第一次把这条街巷更名为皇华馆,之前都叫松花坡。

 
 

 

万寿宫3号民居

 

万寿宫基督堂

 

 

 

 

 

 

修缮中的万寿宫基督堂,本组图片转自热热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原道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三晋文化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20160316;本文作者:姚杨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6-03-29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