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沁水端氏民国行政院副院长贾景德府第修建始末

 

 

 

 

 

   贾景德世居沁河岸边端氏古镇西门内,坐西向东,因大门外有直通大街的一条贾景德世居沁河岸边端氏古镇西门内,坐西向东,因大门外有直通大街的一条胡同,所以人称贾胡同,也叫“贾圪洞”。贾府祖上曾修有府第,据说在明末李自成起义路经端氏时,将贾家府第焚毁,仅留一小院,尚系焚毁前的原物。胡同,所以人称贾胡同,也叫“贾圪洞”。贾府祖上曾修有府第,据说在明末李自成起义路经端氏时,将贾家府第焚毁,仅留一小院,尚系焚毁前的原物。

 
 

曾担任阎锡山秘书长、民国行政院副院长的贾景德

 

 

 

 

 

 

  民国二十二年,即公元1934年,时任阎锡山秘书长的贾景德顿兴修建故乡端氏贾家府第之意。阎锡山一笔拨给建筑费10万元,于是贾景德着其六叔父贾星东在端氏由西门内起至城根,购买地18亩,委派晋城针工厂经理高平人祁鲁斋为总监,贾星东为帮办,裕成永布店经理姚曾福为出纳,贾继祖负责管理砖瓦窑,全部工程均由太原工程处设计绘图。督修人确定后,即于民国二十三年春筹工备料,开始动工。当时贾府修建府第的声势很大,远至河南林县,近至晋城、高平、陵川、阳城的能工巧匠,闻讯都来贾府包工。当时泥木工绝大部分是林县人,石匠是高平和林县人,砖瓦匠是陵川人,泥木砖瓦工,每日不下四百人,一般工人均是小包工,每人每日得工资一角七分。其中技术高的能工巧匠约有五六十人,各显身手,不问工资,都是自出心裁,包做某一件工程来核算工资,如木工构制挑檐,雕刻花卉,石匠雕刻柱墩,砖瓦工烧制屋脊兽头、照壁等。只要有人绘出图案,匠工们即能雕刻成功,真是金碧相映,琳琅满目。

据端氏上年纪的人回忆,贾家在备料方面,石料在端氏小河西河滩及东山坡开采,人畜搬运,源源不断。木料在四方近百里地以内买来,如沁河上游张峰川坡庄,有几棵千年古槐,本来是村里的风景树,贾星东闻知后,骑着牲口前往察看,村人不愿卖,但在贾家势力威胁下,也没人敢出头说个不字。当时在冯腰、大将、石室等沁河沿岸购买的木料,因木料大,路途远,既不能用车运,又不便用人抬,便采取由沁河渡运的办法,由人顺河护送到端氏。砖瓦窑在端氏南门外,沿山一带点火装窑。石灰在阳城县上庄、中庄、下庄三庄烧,由民工赶着牛车往返运送。仅贾家兴工修建,就购买耕牛40头,新装牛车40辆。

贾府的牌坊,精雕细刻的斗拱,是由阳城县上庄杨兰阶家运来的,据说杨兰阶之先祖制成这牌坊,因故未竖,原物保存着。杨兰阶为讨好贾景穗,就将木顶牌坊赠给贾家。

至民国二十六年,一所宫殿式的贾家府第竣工落成。内有两层大楼、中西客厅、书房院、卧室、浴室、地下室、厕所、走廊、平台、花园等,客厅并有暖器设备。主要的大院有七院,小院、散房不在其内。各房地面均铺机器花砖,系晋城大德针工厂造。大门外修有贾氏家庙,正祠五间,东西配室各三间,拜亭五间,大门东边有大照壁,上刻花鸟竹木,式样别致,景象瑰丽。照壁南北有守望楼和大门楼,成三角形,遥相对峙,雄伟壮观。此外,贾景德又给他伯叔辈四家老人在大楼北修建中式簸箕院四院,此房为田字形,各院建筑均系五脊六兽雕刻玲珑油漆彩绘,金碧辉映。

 
 

 

 

贾景德故居,现为端氏小学

 

 

 

 

 

 

   祁鲁斋一生为贾景德效劳,尤其在贾家修建府第时,苦心孤诣,夙夜匪懈,因操劳过度,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1937年)患暴病而死。贾星东一面电告太原贾景德,一面告知祁鲁斋高平家属,由贾家备棺装殓,用40人抬送至高平孝义村原籍安葬。其遗孀及子二人,仍由贾家资助生活费用赖以度日。祁鲁斋死后,贾府未竟之工程即由贾景德电派沁水积成厚盐号经理李品山继续监督,迄于完成。

贾景德之府第,门楼高大,挑角凌云,高阁周建,长廊四起,各门楼上的匾额屏联,写有“凤毛济美”、“云路高骞”、“永建方家”、“世食旧德”、宜家寿福”、“嘉门善祥”、“与喜相迎”、“子孙千亿”、“忠信笃敬”等,十足表现出封建社会末代王侯公卿的朱门气派。

贾景德之新修府第,耗时之长,规模之大,开支之浩,在沁水说来罕有其匹!共化银洋22万元,除阎锡山拨款10万元外,其余12万元,均由阳城、沁水两盐号补给,据说每天专备小车运送银元铜元。

端氏“贾圪洞”这仅仅是贾家府第的一半,在太原东华门内精营街还有贾景德的府第,号“韬园”,高楼大厦,式具中西,朱门碧户,玲珑秀雅。尤其在贾家韬园内叠石为山,砌砖为池,饲鸟养鱼,栽花种竹,再加上凉亭水阁,长廊四起,与沁水端氏贾家新修府第遥相媲美。据说阎锡山遇有外来宾客,即在太原贾府设宴。

民国二十七年夏(1939),日军二次进攻沁水,贾景德在端氏老家的府第,竟被日本鬼子大火焚毁,付之一炬,仅剩大门俗叫“挑角楼”的木坊和几院残砖剩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在被日本烧毁的贾府废墟上,修建了端氏学校。

这里需要补充的还有,贾景德修成了宛如宫殿的府第,自夸为“小市高门”,将在太原积攒多年的珍奇古玩,家具什物,运回来一批,同时又在本县新置古今珍奇木器,如在晋城大德针工厂聘请高级技工,依照新式样制成核桃木?心床20余只,?心靠背椅五六十对,沙发、躺床、?椅、竹桌、书桌、琴台,还有醉翁椅、太师椅,形形色色,无一不有。尤其从遥远的广东、云南运购了楠木几桌,嵌以大理石,其它古瓷器,中外玩具,以及名人书画,不胜枚举。穿着之类,夏葛冬裘,锦衣满柜。贾景德为了防盗,于民国二十六年秋(1938年)借修曲(沃)高(平)公路之机,派沁水全县民工修筑端氏城。当时全县是54个行政村(编村),将端氏城分成54段,每编村修一段,修筑城墙费在筑路款内开支,每个民工每人每天得两角钱的工资。为了更放心,贾景德于民国二十五年(1937),由太原拨来端氏保安队36人,后来发展到百余人,编为两个排,6个班,配有轻机枪3挺,步枪40余支,手枪3把等。 

民国二十五年(1937),贾景德回到端氏观看新落成的府第,这一下轰动了州五县,府八县。凡贾景德所过州县,地方官吏莫不亲临欢迎,及贾景德回到端氏后,长治、高平、晋城、陵川、阳城、沁水等县的县长,骑马坐轿来贾府拜谒。这些也方官员唯恐远道而来难见贾景德之面,就对贾景德的随从副官山东人李庆唐大肆贿赂,结果人人得而见之。当时沁水县县长郭肇荣,晨昏不停地在贾景德面前问安。贾景德在各县县长卑躬屈膝奉迎下,不免趾高气扬,于是要在端氏演名剧助兴,即刻派人到长治、晋城、高平、陵川等县戏班请名演员,由各县县长负责调来,在氏出演。当时上党宫调戏班名演员如白驴、群孩、四喜、喜顺、金圪塔、小二、发祥等等,都来了。据说当时这几班戏的名演员合并演出,不讲戏价,主要以奖赏为重。当时端氏地区十里八乡的群众如潮水一般涌向端氏城,一饱眼福,看才三天名剧。最著名的是群孩唱的《蒋干盗书》。 

最后还需补记的是:19971125日,笔者在端氏采访当时尚健在的老艺人盖本延,据他说:贾府看门的叫个吴长春,山东人。从贾府大进是门房,门房为五间,进去是南厅,南厅为五间,顶到西城墙,南厅往北,再进一个大门是贾景德的正厅,贾景德回来就住此房,正厅为五间,有暖气,有锅炉。他记得贾景德回来过一次,一人睡庄房里,没人敢进,一个教书的先生和一个小孩,一个在砸腿,一个拿蝇拍打蝇。正厅往后,里面修有四个院,六太爷贾星东一个院,七太太一个院,五太太一个院,疯十一爷一个院,此四院都是四合头院。四院往后是东西两个大院。修建时监工是窦庄沟门里人,叫贾十成,卡质量严得很,监工把修好的砖一个一个搬起来,说不行,再垒。匠人吃的是小米闷饭。当时用上了洋灰(水泥),棚棚上都用的是洋灰。贾府是1938年日本飞机炸毁的,后来日本兵又一次火烧贾府。现“端氏小学”为贾府祠堂,端氏粮站大门前旧有一大隐壁。全县54个编村修的端氏城墙,为夯土捣起来的,没有用砖,有3米宽,黑夜有巡城的,后城墙于1938 年被扒毁。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原道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三晋文化

本文来源:沁河微信公众号;本文作者:王之元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6-01-12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微信:wwwtydao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