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的炎帝文化传说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业的鼻祖。《易经·系辞》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说,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神农,又称炎帝、农皇,姓姜,名魁。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业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为人类由原始采集渔猎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发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有的学者说是两个不同的人,有的说是一个人,学术界久有争论。这里不去详细讨论,只是根据现在普遍的认识,将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来叙述。炎帝传说的版本很多,无论是有关炎帝的文献记载,还是与炎帝有关的遗迹数量,无论是有关炎帝的传说,还是与炎帝有关的民间习俗,没有哪一个地方比得上上党地区炎帝文化的深厚。

关于晋东南地区有关炎帝的传说。晋东南地区分布着大量与炎帝族有关的村落地名,同时还有大量有关炎帝活动的遗迹与传说。如《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郭注:今在上党郡长子县西),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唐)《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长子县”:“神农城,《后魏风土记》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宋)《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高平县”:“羊头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先秦)《山海经》云神农尝五谷之所。山形像羊头”。又说,“炎帝庙在县(高平县)北三十五里羊头山”。在羊头山下的高平,分布有炎帝岳母所在的村、炎帝中毒所在的村、炎帝断气时的村、炎帝下葬时的村,等等。据统计,这一地区与炎帝有关的遗迹有十九处之多。仅高平市就有46座炎帝神农庙。可以看出,晋东南地区是炎帝神农氏传说的最为密集的地区。

关于炎帝与羊头山的关系。晋东南地区今有两座以“羊头”命名的山岭。一是长治县的羊头岭,也叫作黎岭,传说是炎帝建都的地方。一是高平、长治、长子三县交界的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畦、炎帝陵等。据《隋书·律腥志》记载:古代定乐律的尺度,就是以上党羊头山的黍子为准的。因为羊头山是炎帝获嘉谷的地方。唐韦续《墨薮》卷一说:“炎帝神农氏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书用分布行时令”。高平地方世代相传的炎帝文书说:“炎帝上了羊头山,井子坪地开荒田……七种八种种成谷,除去毒液才能餐,娘娘将谷脱去皮,人才吃上小米饭。”此外,高平市有神头岭,又叫西羊头山,上有炎帝庙,也是传说中炎帝活动的重要地方。

关于晋东南地区羊崇拜习俗。众所周知,炎帝姓姜,是古羌人的一支。“羌”“姜”二字都从“羊”。在甲骨文里看得很清楚,“羌”字就是一个人装饰有羊头的形状。晋东南地区普遍存在着崇拜羊的习俗。传说炎帝尝百草,是让羊先尝的。羊吃了没事,然后人才尝。高平羊头山上的碑座,不是像一般碑座那样,雕成所谓“龟驼碑”的形状,而是雕成一只硕大的羊。上党地区的各种祭祀活动中都必须蒸面羊,而且羊形态各异,有公羊、母羊、群羊、独羊、卧羊、站羊等。公羊身上披满谷穗,和面掺黍米面,用豆做眼,麦粒作唇。一头面羊身上麻、黍、稷、麦、豆五谷俱全。显然这与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的传说是相关联的。在原始时代,人们把图腾看成与自己是一体的东西。在文献记载中说炎帝是人身牛首。如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说:“神农长八尺有七寸,人身而牛首,龙颜而大唇。”(唐)张愔等:《帝系谱》、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等亦皆说神农是“牛首”。看来“牛首”只是炎帝族所崇拜的形象,是首领的个人图腾,而羊才是这个氏族的图腾。

晋东南地区还有许多与炎帝有关的民间习俗,如:每到暑伏时有“游福”(原为“游伏”)的习俗。旧时伏天附近府官县令常到羊头山避暑,颐享炎帝所开辟的羊头山圣景;后世数伏的头一天,高平、长治、长子的人们习惯游羊头山,到山南麓的神农庙九华池龙嘴上接几瓶圣水,或自饮或带给家人,以享羊头山始祖炎帝的灵气和神气。

生产方面,二月初二为动土日,十月初十为谢土日,家家户户都要蒸上糕饦,或摆家里的桌上,或到地头上敬供五谷老爷,祈祷与谢恩,祈求五谷老爷显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秋收时,天气始凉,家家户户糊窗纸有留一个小洞的习俗。天气虽凉,但不可以全部糊严实,中间要留个洞,因五谷老爷还在地里没回来。一般要到秋收完,农历十月初一时方可全部糊严。

一般过满月时,亲戚邻里都来祝贺,赠礼为一个大馒头,大馒头上塑以羊为首的十二生肖。婚嫁时,亲戚们每家都要蒸一斤面20个小羊馒头做赠礼,炸菊花形散。姑娘远嫁后,每年都给姑娘及后代蒸牛、羊、猪状馒头送去。民间交往方面,七月十五农事稍闲,亲戚邻里有互送羊馒头的习俗,念炎帝粒食之恩,互致祝福。另外,旧时在炎帝陵大道边立有一人多高的大石碑,以示此处为炎陵,凡经过碑前的人都要行祭拜礼,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到炎帝陵叩拜后,方再起程,谓之“下马碑”。

 
 

明代炎帝陵碑

 

炎帝陵修复效果图

 

祭奠炎帝

 

羊头山石窟

 

羊头山炎帝广场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原道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三晋文化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胡泽学(作者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6-02-09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