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沁县南涅水石刻的身世之谜

 

 

 

 

 

   沁县北海岸边,二郎山南端山麓坐落着一座巍峨的仿明清建筑,落日余晖中高大的门楼气势不凡。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便陈列于这座仿古建筑的南院。河北曲阳石刻、山东青州龙兴寺石刻、成都石刻、沁县南涅水石刻,是20世纪考古界四大石刻发现,皆轰动一时,广受关注。在南涅水石刻陈列的七大展示厅内经修复安装展出的石刻有四百多件,它们曾在沁县最北端的南涅水村的黄土塬下埋藏了上千年,直到1957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当年的文管部门从一个东西长8米、南北长5米、深8米的窖穴式土坑内搬出了800余件石刻造像,轰动一时。这些石刻造像精美、形式活泼、艺术价值极高,中央美院将其作为教育基地。

何人雕凿了这些石刻?

为何要雕凿这些石刻?

又为何掩埋它们,是谁将它们深藏?

再度面世的这些石刻给了人们怎样的回答呢?

1 南涅水村寻访石刻窖藏之地

出沁县城一路北上,阳光正暖。南涅水村的小广场前十来个村民围着一家卖干馍的小铺晒日头,唠家常。小广场正对面一溜平房,一处水泥门楼上残留的字迹写着:沁县南涅水供销合作社。推开斑驳的大门左侧的小角门,金、元时期修复的一座寺庙——洪教院便位于院内,南涅水石刻的发现地紧挨这里。

看着陌生人进入,院子里的住户冯建平紧随而来,得知记者探访当年掩埋石刻的窖穴,老冯热心地为我们领路。老冯说,冯姓在南涅水村的历史有500多年了,洪教院康熙年间重修寺庙的石刻上就有不少冯姓。从洪教院向北行300多米,便是涅水河河床,南涅水石刻的窖藏地点就在这段区域内,村里人把这个地方叫“寡塔”。村里向北通往涅河河床的大道被称为“楼道沟”,寡塔就在路边。冯建平指着一处半圆形塌陷下去的土坡说,当年石刻就藏在这里。攀上土坡,窖穴坑已被周围黄土掩埋大半,不足半人高了,残存可见的坑壁上铲削痕迹非常清晰。窖穴坑北面是五六米深的断崖,再远便是涅河河床。冯建平指着窖穴坑东面的大片平地告诉记者,那片地方世世代代被称为“寺圐圙”。“圐圙”是蒙古语,意思是以某处为中心的一大圈范围内。从这样一个称谓看,南涅水村历史上曾建过很多寺庙。

上世纪四十年代,南涅水村寡塔这个地方因为村民取土露出一些石条、瓦砾之类的,但因该地有很多蛇,人们不敢乱动石块。到1956年,坍塌加重,露出了石刻,村民张玉科向县文化馆反映了这一情况,县文化馆立即向省文管会报告。1957年秋,省文管会开始发掘南涅水村的窖藏石刻。据发掘报告记载,当时窖穴坑掩盖层基本上是碎石、残体、泥土中混杂有彩色的碎泥片,中层是密集地排列摆放的大大小小的单体像一类的石刻,最下面是一层一层成排成行的造像石,完好无损者极少。石雕夹缝中还有很多蛇。

当年文管部门从南涅水村共发现800余件石雕造像,有文字题记的60多件,雕造纪年的37件。南涅水石刻中有50多块碑碣石刻,有纪年的有10余件,历史纪年从北魏神龟、正光、东魏兴和,北齐天保、武平、隋代,唐咸通九年至北宋天圣九年。这些石刻何时凿刻,又是因何凿刻……

石刻虽残破不全,却也从残存的文字中可窥一斑。

2 南北通衢重镇见证北魏迁都

南涅水村历史悠久。1991年,省考古所与沁县文物馆组队在对南涅水村南涅水石刻出土地周边进行了钻探,面积达9000平方米。通过勘探,这是一古老的土地,文化层堆积很厚,地表下2米还有灰土。

南涅水村因居于涅河南岸而得名,现属于沁县辖区。河对岸的小村名为北涅水村,是武乡地界。涅河源于武乡境内的分水岭,这里是晋中盆地通往上党盆地的咽喉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守御扼要之处,是上党盆地的第一重镇。春秋时赤狄便在此建甲水城而居。西汉时,涅水北岸置“涅氏县”,东汉改为“涅县”,后辖域频改,县名多易,到北魏末涅县治所迁至涅水南岸,便是今日南涅水村,同时更名为阳城县。在南涅水石刻的铭文中,“阳城”字样甚多。南涅水村南北通衢的重要枢纽,北魏迁都洛阳的必经之道。在南涅水村发现的800 多件石刻主要是两段时间内的作品,一段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期间;另一段为隋唐时期。这些北魏到北齐年间的石刻出现在南涅水村,与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有莫大的关系。

北魏孝文帝494年十月初十,祭告太庙之后,下令迁都。后宫百官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到第二年九月才全部到达洛阳城。而不愿迁都的王侯子弟、贵族遗老们的南迁之路更是拖拖拉拉。北魏政府迁都洛阳后,往返于平城和洛阳的官商行旅不断,这条路线自然成为热线,甚至有人留在这里不愿离去。北魏鲜卑族是一个信奉佛教的民族,自然会在涅水河岸的寺庙做不少功德。北魏迁都时,开凿石刻的匠人也是必须南迁的,一时间,涅水河畔的寺庙香火鼎盛,砂石在匠人们叮叮当当的敲打中脱胎换骨成为善男信女们膜拜的神明。

3 佛教传播较早一度香火鼎盛

南涅水佛教的兴起始于何时,已无从考据,但居于此地的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早于北魏迁都时。晋东南最早的石窟造像为北魏太和年间,与云冈石窟早期石刻处于同一时期。省考古所在勘探时也发现,南涅水村寺圐圙地表下有古老寺院的遗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两侧有数处建筑遗址。

佛教是通过西域丝绸古道向东传播扩散的,陇西的凉州、敦煌等地传播最早,后又经陇西一路向东传至洛阳。在南涅水石刻中有一块神龟三年(公元520)的墓碑,从其家族的迁徙中也印证了佛教东渐的路线,说明了南涅水对佛教的信仰早在北魏之前。这通墓碑是一个名为段胤的人为祖父所造。在碑文中,他讲述自己祖上本是凉州武威(今甘肃武威)人,七世祖做了并州刺史,遂迁居乐平(今昔阳)上艾县(今平定县),六世祖又做了西河太守,到五世祖便迁到涅水河畔。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到段胤的祖上是从西域凉州迁来定居于此的。墓碑圆形额中有佛龛,两旁装饰莲花,显然从凉州来的段家是信奉佛教的。

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混战时期,后赵皇帝石勒统一北方后在他统治的地区提倡佛教,由于他的推崇,佛教在后赵广泛流行,涅县武乡是石勒的故乡,又是后赵统治区,自然对皇帝的指令更加拥护,“中州胡晋略皆奉佛”。到北魏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把北朝石刻造像之风从大同带向中原,也将崇佛造像撒向沿途,让涅水南岸的佛教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在隋唐时期南涅水村还经历了一次兴盛期,在窖藏的石刻中还有不少隋唐以及少量宋代石刻。

4 烂柯山石料开采场痕迹犹存

建塔造像是信徒们敬奉佛祖的一种表达。南涅水村之所以有大量石刻留存,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要造佛塔石像一定需要开采石料,那么当年南涅水村的石刻造像的石料是从何而来呢?

沁县宣传部石波副部长驱车沿南涅水村东南行八公里后,指着一座并不太高耸的山峰说:“这个村叫山曲村,这座山名为烂柯山,那些石刻取用的石料都来源于这座山,连绵数百米都是当年的石料场,开采延续数百年。至今山上开采痕迹犹存,山上石壁还有雕凿过佛像的痕迹。”

烂柯山石料的材质为砂石,利于雕刻,却也易于风化,不够坚硬,容易损坏。南涅水石刻出土时共有240件雕像,残损都极为严重,有的仅存一颗头,或仅有半身躯,有的雕像无头,手、足、腿部残缺。这些雕像有佛像、菩萨像或金刚力士像,或坐或立,高大者260厘米,小巧的不足30厘米。

这些石刻造像、佛塔碑碣在窖藏时便已多有残损,难道僧人们为躲避灭佛运动、战火涂炭而将它们窖藏的吗?

5 石刻被埋可能是城市中心转移

省考古研究所的刘永生曾主持了南涅水石刻的发掘整理工作,对于是谁窖藏了这批石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未解的谜题,关于此的各种猜想也颇多,人们猜测最多的原因便是关于灭佛和战争。刘永生对此并不太认同,根据沁县县域内一些遗留的造像龛窟,在北周武帝灭法,唐代武宗灭佛,会昌法难时,都未使潞泽之州佛寺有大破坏。“当初搬动这些石刻时,一开始是在窖穴西面打开一个口子,不是很好搬运,然后又从窖穴顶部开口搬,花了整整3个月时间,如果是把这样的石刻放进去花费的时间应该更多。而且这些石刻在窖穴中摆放得非常整齐、有规则,根据当时摆放的状况看,窖藏这些石刻时是很从容的,不像是灭佛或者战争中匆忙将这些石刻堆放进窖穴的。”

如今的沁县城创建于后唐至北宋期间。赵光义亲征北汉,曾驻扎于此。到宋太平兴国二年,宋在此设威胜郡,为了征服北汉,赵光义曾大量迁徙住民,极有可能曾经在涅水河畔生活的人们被迫搬离原住地,迁往新的县城所在地。南涅水村的寺庙也就随着人们的迁移衰落了,缺少人口自然无法维持庞大的寺庙,寺内的僧众自然也大量减少,这种情况下,信徒们为了让这些石刻也免遭流离失所的境地,在寺庙的后院挖下深坑,将它们窖藏了。

南涅水石刻残存的造像碑上的文字虽已残缺,却也能从残迹中窥得点滴:祈愿边地众生一切如意,五谷熟成,万民安乐。令国祚永隆,四方宁谐,干戈不用。百姓皆富贵日盛,子侄茂盛,遍地众生,永离三界。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寄希望于佛祖,求秩序于佛祖。

宗教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延伸阅读:洪教院也许是座佛学院

沁县南涅水村东北角,背临涅河,南向烂柯山的黄土台上现存三间正殿,三间戏楼,三间前殿,是金元时期的一座寺庙,名为洪教院,其建筑别具特色,采用了金代流行减柱移柱的做法,为国宝级单位。

大殿内的泥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已毁坏,刚刚泥塑的几尊佛造像端坐在大殿内,还没有彩绘塑身,头部包裹着大红绸布。洪教院初创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历代多有修缮。大殿悬挂的匾额书“敕赐洪教之院”,落款为金大定六年(1166),这是目前寺庙中保留的记载中能推及的最早时间。

根据大殿里一通康熙年间的石碑记载,洪教院是沁州天宁万寿之法属,寺庙历经存废,再度修葺。寺内另一通乾隆十七年所刻的碑文记录,这里曾经庙宇阔大,曾是一处类似今佛学院的地方,出资修缮者曾于此地学习,但庙宇规模已不如以前。后到民国十年再修时,所存建筑已不足清代遗存的三分之一。当时,关帝庙、伽蓝殿、菩萨殿、韦驮殿、鬼王殿、天王殿30多间,并有禅房、社室、山门、戏台、马房、下厨等附属设置若干,而今已都不存在。

大殿最近的一次修缮记录是1973年,居住在这所寺庙前殿平房的冯建平说,当年因为大殿漏雨,村里人揭了瓦重铺了一次。如今庙里新塑的泥像是村里人集资修的。

1956年,南涅水石刻就是在这座寺庙北侧的荒丘之下发现的。村里老人说洪教院所在的位置曾经有庞大的庙宇群落。

 
 

 

南涅水佛塔和造像

 

南涅水石刻窖藏地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原道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三晋文化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20160108;本文作者:李雅丽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6-01-12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微信:wwwtydao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