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秩春秋一片丹心——写给《黄河》创刊三十周年

 

 

 

 

 

如果她是一条河,三十年的奔流穿越,激起了无数浪花;如果她是一方土,三十年的耕耘滋养,结出了累累硕果;如果她是一片天,三十年的云飘月移,绘就了多彩景致……

《黄河》,三十年了。

潮涨潮落,不改文学初心

《黄河》诞生于1985年初,适逢其时。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古老的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活力;文学,有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也有对新时期的见证、记录,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引领,于是,文学的世界蓬勃繁荣,绚丽多彩。山西的老中青三代作家,携其长篇、中篇及短篇作品,活跃于国内文坛,表现出独特风貌,被誉为“晋军崛起”;而省内文学杂志仅《山西文学》一家,且以刊发短篇小说为主。1984年,山西省作家协会从省文联脱离出来,另立门户。著名作家胡正出任省作协党组书记,主持工作。不久,顺应呼声,省作协决定创办大型文学刊物《黄河》,成立了筹办领导小组,胡正亲自出任组长,并明确了由成一任主编,韩石山和郑义为副主编。三位主编,再加上编辑张发、秦溱,以及负责通联等事务的周艳远,六人组成了《黄河》的班底。条件简陋,资金匮乏,经验不足,生活上有诸多不便,更没有任何福利补贴,《黄河》在孕育期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大家对文学事业一腔热情,快乐相处,奔波不怨。最让大家难以忘怀的,就是胡正等老辈作家的大力支持了。胡正对他们说:“不必拘束,你们大胆干,有什么困难、问题,我帮你们解决。”即使有的因条件所限解决不了,也能愉快而归。胡正还鼓励他们:“刊物的大政已经定了,你们大胆组稿定稿就是了,领导组不审稿。”他对筹办情形了如指掌,却很少直接干预。

经过半年多的筹办,1985年初,《黄河》面世。此后,她随着时代的潮涨潮落,或澎湃,或曲折,或高扬,或低回,从春流到冬,从过去流到现在,流淌了三十年,长流不息。当文学处于繁盛期时,《黄河》意气风发,张开双臂拥抱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当社会转型、商潮涌动、文学日渐被边缘化、市场经济无情夺走大批读者时,《黄河》面对严峻挑战,坚守文学阵地,以一种近似悲壮的姿态挺举着纯文学的旗帜。

三十年来,从首任主编成一的“以黄河文化为底色,发挥山西文学界在农村题材上的传统优势,侧重刊发既有北方乡土气息,又具有现代意识的厚重之作,同时对各种题材、各种风格、各种探索取开放姿态”;到继任者周山湖的“第一要解放思想,支持在文艺思想和艺术思想手法上有锋芒、有创造的作品;第二要大气,着眼点不限于本省的作者和作品,而是要瞄准全国,办出一个全国有代表性的高水准刊物;第三是发表作品的语言风格不限,但是侧重于那些表现中国北方民俗民风,有扎实深厚生活底蕴、有较深文化开掘的作品,形成本刊物像黄河、黄土地一般庄重、厚实的刊物风格”;到张发简短而有力的“扶新不扶旧,扶强不扶弱,扶内不扶外”;到现任主编黄风的“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与奋进中,以稳健扎实的风貌和内容,将《黄河》办成一份有差异性、包容力、敏锐度和深接地气的文学期刊,一如既往地同文学荣辱与共,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文学价值追求,为山西文学与中国文学作出新贡献”,各自表述不一,但《黄河》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坚守文学品格的初心始终未改。

细针密缕,编织斑斓嫁衣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短如弹指一挥间,而对活生生的个体而言,则意味着一段生命的长度——那些曾经精力充沛的中年人,白发苍苍;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霜染双鬓;那些稚气未脱的少年,日渐成熟。应着岁月的节拍,《黄河》的编辑也在三十年间去的去,来的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不变的是对文学事业的那颗滚烫的心、那股澎湃的热情。人如水般流动,文学精神长存。

“为他人作嫁衣裳”,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编辑工作。三十年如一日,《黄河》的编辑们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稿中,他们披沙沥金,淘拣出熠熠闪光的珍珠;他们精雕细琢,将璞玉打磨为连城之璧;他们细针密缕,编织出一件件赏心悦目的彩衣。

青年作家杨遥在《黄河》发表了诸多作品,责编几乎都是黄风。有次聊天,黄风对杨遥说,自己对小说的熟悉程度要甚于他。杨遥不信,黄风便讲他的一篇小说开始是怎么写的,自己是怎样修改的,娓娓道来。杨遥听罢,不禁汗颜,叹服编辑的认真。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相互依存。作者的心血之作,经编辑之手公诸于众;编辑除了审读大量来稿,发掘那些有潜力的作者之外,还各尽所能,各显神通,约请优秀作者为《黄河》撰稿助阵,以提高刊物的质量,扩大影响力。

周山湖担任《黄河》主编时,萌生了一个想法:组织出版一期带有草原特色的内蒙古作家专刊,将《黄河》的影响扩大到省外。他和责编张锐锋赴呼和浩特约稿,豪爽的内蒙古人大碗喝酒,歌声不断。盛情难却,二人“舍命陪君子”,虽说晕晕乎乎,约稿一事却也顺利完成,当地文联当即就推荐了作家和作品。

为了约稿,有时甚至“玩起命来”。一次,在天津塘沽渤海湾边,时任《黄河》副主编的刘淳向崔济哲约稿。崔济哲开了个玩笑,指着一个约有1000多米宽的避风港说,你从这边游到那边,就妥妥的了。没想到,刘淳二话不说,脱了衣服,一个猛子就跃入水中,当时就把崔济哲吓坏了,他顺着防波堤撒腿就跑,追得上气不接下气。刘淳爬上岸时,精疲力竭,仍忘不了说一句:君子不食言!

植根三晋,奉出累累硕果

三十年来,《黄河》植根于三晋大地,与山西本土作家“相依为命”。

从《黄河》创刊一直到现在,“晋军”将士们呵护它,关爱它,支持它,纷纷在这里登台亮相,以一部又一部的优秀作品为其撑起了一片天空:马烽的《玉龙岛纪事》、胡正的《明天清明》、柯云路的《孤岛》、王东满的《大梦醒来迟》、焦祖尧的《故垒西边》、李锐的《传说之死》、钟道新的《历史的十分钟》、燕治国的《小城》、蒋韵的《少男少女》、成一的《回家的路》、周宗奇的《假雨村言》、张石山的《神主牌楼》、王祥夫的《莜麦地旧事》、张平的《妮儿》、李国涛的《古城旧事》、王保忠的《柳叶飞刀》、葛水平的《甩鞭》、李骏虎的《母系氏家》、张锐锋的《堕落的版图》、许建斌的《乡村豪门》、孙频的《追债》……

仅以长篇小说为例,这些年《黄河》共刊发了32部长篇小说,其中有21部出自山西籍作家之手。

多年来,《黄河》一直以扶持文学新人、培养本土作家为使命。对许多青年作家而言,《黄河》是一块园地,他们在这里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他们已成为今天“晋军新崛起”的中坚力量,有的在全国已经叫得很响,成为文坛引人注目的作家。

赵瑜,现在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说,当年正是《黄河》让他“净身踏上文学路”。1986年初夏,赵瑜从晋东南来省城参加省作协召开的中青年作家创作会。在此之前,他已发表作品若干,但想法很多,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在会上,老作家鼓励大家畅谈计划,大胆创作,继续推动“晋军崛起”。赵瑜说出“李顺达在‘文革’中”这一选题,得到马烽、胡正的支持。随后,省作协为他请了长期创作假,安排他住在省城的宾馆专心写作。他用十几天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但悲不见九州同——李顺达在“文化大革命”中》,共12万字;10月,《黄河》第四期全文刊发;12月,《黄河》组织召开了作品研讨会。“《黄河》给了我信心,笔端平添许多底气。此后,从这个平台出发,在北京推出《强国梦》,在上海发表《兵败汉城》,在广东刊载《太行山断裂》,我凭着三晋文坛添助的胆量,直奔北上广。”赵瑜如是说。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曾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但其原著《绝代廉吏》,若不是时任《黄河》副主编的张发慧眼独具,尚不知被埋没到几时。1997年,名不见经传的吕梁作者王永泰创作出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绝代廉吏》,送到一家出版社,被退了回来。王永泰又投至《黄河》。张发拿到手稿时,正值腊月。他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读完,拍案叫好,亲自做了必要的文字梳理后,特事特办,在《黄河》全文发表。原山西省作协主席焦祖尧回忆:“有一次,《黄河》副主编张发跑到我办公室,兴奋地喊:‘发现一部好稿子,吕梁新作者王永泰写的,你看不看?’我说看。一看,果然是好东西,也跟着张发一起高兴一起喊叫。”

看到好作品,张发常会这样大呼小叫,对李骏虎,对葛水平,对王保忠、韩思中、杨遥……

多年来,《黄河》经常举行作家联谊活动,举办作品研讨会,有时在省城,有时在各地市,既为编辑、作家、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又推动了作家创作、带动了基层创作,一名名“晋军”后起之秀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说,山西是传统的文学大省,优秀作家、优秀作品层出不穷,《黄河》与《山西文学》作为山西最重要的两块文学阵地和平台,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不断地将山西文学的成就展现给大家,为文学界“晋军”的崛起和持续,立下了汗马功劳。通过《黄河》,可以感受到山西文学三十年的发展脉络。

面向全国,写下精彩篇章

《黄河》重视山西地域文学,但是绝不保守封闭,绝不画地为牢,志存高远,将视野扩展到大河上下,并以其特有的风貌和品质立身于国内文学期刊之林,吸引了众多省外作家、评论家、诗人的目光;同时,山西文学也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内流光溢彩。

三十年来,《黄河》发表的作品有蒋子龙、马原、邓刚、赵本夫、彭见明、阎连科等人的中长篇小说,有谢冕、吴亮、王愚、张颐武等人的文学评论,有江河、北岛、西川、欧阳江河等人的诗歌作品,以及权延赤的报告文学等。

而且,有些作家、作品正是因《黄河》的慧眼识才、扶持鼓励而蜚声国内文坛。

1987年,编辑部收到青海作家杨志军的一部中篇小说后,当即将他请到太原来修改,虽然,这篇小说因故未能发表,但为了支持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黄河》次年在重要位置刊发了他的长篇小说《海昨天退去》,并配发了评论文章,后来又推荐参加了“文汇”全国文学新人奖,成为唯一获奖的长篇小说。杨志军说:“我有过艰难,有过落拓,但始终没有缺少过《黄河》的温暖。”在北京召开杨志军作品研讨会时,有专家指出,正是因为有了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和《海昨天退去》,我们才敢于谈论西部文学这个概念,举起西部文学这面大旗。

老鬼的长篇小说《血色黄昏》,被各个出版社和杂志社退稿,《黄河》做了大篇幅的节选后发表,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其文体风格也被认为开拓了一个新流派“新闻写实主义”。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而当年,当路遥和他的弟弟背着厚厚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手稿来到太原时,是《黄河》的编辑们热情相待,予以发表。

王小波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寻找无双》,也是发表在《黄河》……

三十年中,《黄河》留给文坛的记忆,不仅有一连串的作家、作品,还有精心组织的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山西作家与国内其他作家搭建了交流平台,激活了大家的创作热情,促进了创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1986年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首届黄河笔会,对增进山西作家与外界的交流、提高创作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1987年的第二届黄河笔会,则是《黄河》编辑部筹办和组织,以继续振奋、引领黄河流域文学创作。国内著名作家蒋子龙、刘心武、史铁生,著名文学理论家曾镇南、吴亮、李吉力等,以及国内大型文学刊物的几位主编应邀而来,加上我省著名作家成一、韩石山、郑义、蒋韵等,聚集了当时中国文坛的30位精英。

《黄河》与兄弟刊物《长城》(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莽原》(河南省文联主办)进行交流活动时,山西作家兴之所至,放声高歌,声震梁宇,时任河北省作协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的铁凝为之动容,生发感慨:“难怪山西的创作活跃,可以看出来,思想豪放,个性张扬,团队的精神面貌就不一样。”

曾任百花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兼副社长、《小说月报•原创版》主编的王俊石在一篇文章中说:“这些年来,我去山西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特别是《黄河》杂志组织的次数最多;我认识的山西作家朋友比认识其他省市的都多;特别是在我责编的图书品种中,山西作家的作品也是最多的。”他还说,《黄河》的朋友推荐了多少篇山西作家的小说,实在是记不清了。

将《黄河》置于中国文坛来考量,虽然着墨不多,却留下了精彩的篇章,体现了《黄河》的独特品格。

勇于担当,传承民族文脉

《黄河》三十年,为山西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也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如此,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杜学文看来,《黄河》的意义和价值还体现在传承民族文脉的责任和使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黄河》作为一本大型文学刊物,以母亲河命名,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民族文脉在新的发展时期的表现,展现了民族的思考探索、情感状态、行为历程。与其他杂志相比,《黄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脉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更突出。

《黄河》刊登的作品,有知名作家的,也有大量普通作者、基层作者的。正因为有《黄河》这样一个平台,使更多的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文学的人,在工作之余,投入精力来关心文化,关心文学,阅读作品,进行创作。这就和一个地方一样,有挺拔的参天大树,也要有漫山遍野的小草、野花,才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自然生态。文化和文学也是如此,有突出的优秀作者,也要有众多的普通作者、基层作者。《黄河》多年来坚持二者并重,坚持扶持新人、推出新作,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学生态。

《黄河》作为一本文学刊物,也为其他形式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母本。王东满的长篇小说《大梦醒来迟》在《黄河》刊出后,先后有西安电影制片厂、山东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找上门来,要拍成电影和电视剧;王永泰的长篇小说《绝代廉吏》也是在《黄河》发表后,改编成电视剧,产生了广泛影响。

传承民族文脉,并不意味着只是回首过去,还要有面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面向未来的远大目光。中国的经济已经融入全球,中国正在进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在国际竞争当中,特别是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民族优秀文化怎么传承和弘扬,怎么发展壮大,怎么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是需要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来承担的,同样也需要有影响力的阵地来表达、传播,从而使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体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基础。《黄河》虽然是一本地方刊物,却有韧性、有胸怀、有担当,有深度、有厚度。

扎根于脚下这片黄土,着眼于中华大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着“人类向何处去”,或许,《黄河》在未来不仅仅是坚守和传承,更意味着广远的探索和追求。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孟中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12-2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