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故国悼仍深,凭吊长平古战场

 

 

 

 

 

  瑟瑟秋风中,我与中镇诗社一帮诗友赴太行山,特意去看了著名的长平古战场。

  太行自古为战场,到处都有战死魂,而长平之战时坑降卒四十余万,却为人类历史所罕见。同行的晋城市郭一峰系历史系毕业、精于考古的学者,给我们作介绍,使诸诗人对长平之战有了一个清晰而直观的了解。这里至今有骷髅庙和多处尸骨坑。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仍到处可见白骨。伫立于高平关所在的山头,我吟诗一首:“从来怕说是斯关,此日登临泪暗潸。欲问君王争霸事,且看枯骨遍荒山。”在一处尸骨坑,我们还见到半截较细的肱骨,大家推断,那是一个少年的肱骨,我感而成诗:“斜劈刀痕尚宛然,半条肱骨露坑边。伤残之后还捐命,知尔其时正少年!”诸诗友也各有诗。王玉祥“白骨成山草木腥”句,最能反映出当时战争的酷烈和后人的感慨。

  以前除了熟知“纸上谈兵”的成语外,自己从未研究过这场战争,当然也没有去细细想过那位败军之将赵括。

  赵括当时所以率四十多万大军抵御秦军,是赵国中了秦的反间计,按照敌方的意愿,罢了名将廉颇,而任用从未带兵打过仗的赵括。此非赵括主动请战,更非赵括暗中买官,而是君王的旨意。退一步讲,即使为赵括请战,作为一个青年,大敌当前,血气方刚,欲为国抗敌,也无可非议。问题是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赵王,不该让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带兵打仗。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王任赵括为将军,蔺相如便提出反对意见,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知子莫若母,赵括的母亲更是坚决反对,对赵王说,“括不可使将”“愿王勿遣”。而“吾已决矣”的赵王,还是坚持命赵括率兵迎敌。

  年轻无经验的赵括,中了秦国名将白起的计谋,绝了粮道。“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饿了四十多天又失去主帅的赵军,投降做了俘虏。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坑降卒四十余万的事件发生了。对于此惨案,赵括战死,当然不会知道,而赵王自是知道的。这位赵王能做到的,是没有杀掉赵括的母亲。若不是赵母事先对赵王说了你一定要遣赵括率军、坏了事请不要怪罪于我的话,败仗的主要责任者赵王也许还要杀毫无责任的赵母。

  长平之战,给后世留下了“纸上谈兵”和“胶柱鼓瑟”的成语,都是讥笑赵括的。如今细想来,赵括的死,也甚令人同情,他毕竟是为国战死的。所以熊东遨诗便有“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句。

  如果不是因为专制制度,不是因为赵王的专横独断和一意孤行,就不会有赵括的领兵打仗,当然也就不会有那场惨祸发生。兵败而被坑四十余万人,罪魁祸首当然是赵孝成王,而却让赵括承担了责任,显然太不公平了。

  高平骷髅庙所祀之像为赵括夫妇,却是自己此前根本不曾想到的。看来当地百姓对历史有着比所谓史家们高明许多的见识,他们对被嘲笑了两千多年的赵括,一直心存尊敬与怀念。所以我的骷髅庙诗为:“书生奉诏抗贪侵,纸上谈兵说到今。比见骷髅庙中祀,却知故国悼仍深。”凡来这里游览的人,想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驱车离开长平古战场时,我不由得想:古人相信的“五百年后论自公”和如今人们常说的“历史自有公论”之类的话,原来并不一定准确。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51103;本文作者:马斗全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12-2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