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游记——跨越千年的梦 |
||
|
天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晋祠,这是一组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群,其中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为的是纪念晋国的第一代封君唐叔虞的母亲而建。 提到唐叔虞,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剪桐封弟”的故事,说的是在周成王之时,在晋国境内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叛乱,叛乱很快就被周朝的军队镇压。是时,年纪尚小的周成王正和弟弟唐叔虞一块玩耍,成王得知部队胜利的消息之后,随手将一枚桐叶剪成了玉圭的形状交给弟弟,并说“朕现在将晋国的土地分封给你。”此事被史官记录,并告知成王,该如何兑现他的承诺。成王十分诧异的说,我们刚刚只是玩闹,怎么能当真。史官十分郑重的说“君无戏言。国王您既然已经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既然形诸史书,就要用礼仪完成他,奏乐歌颂他。”于是,成王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将晋国的土地分封给了唐叔虞。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成为山西来源的重要传说,被人们一代代的传颂着。当然,唐叔虞最早的封地也只是在今河东的一块地方,但是,因为这里物产丰富、风调雨顺,加之历代封主的苦心经营,晋成为一片农业发达的肥沃土地。至春秋时期,晋成为五霸之一。三家分晋,历史进入战国的序幕之后,韩、赵、魏三国都位列“战国七雄”,足见晋国的实力强大。由于山西境内以黄河为界,并且与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等山脉在地理上构成了山水的天然屏障,外敌的进攻十分困难。但是,以这里为根据地,进击中原各地却是易如反掌。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得山西者得天下”。历史上著名的大唐王朝,就是从太原出发,建立了一个继汉之后的伟大帝国时代。当年李渊起兵反隋,其誓师的地方就在晋祠。在誓师大会上,李渊列举了隋炀帝的失道之处,认为他已失去天命所归,理应被推翻和取代。底下的官兵们,同仇敌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要参与到灭隋的战争中来。被动员的士兵,战斗力是可怕的,很快在大唐王朝的战争中势如破竹,迅速完成了统一的进程。晋祠也就成为大唐王朝的保护神,被唐王朝所珍视。李世民在祭祀晋祠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晋祠碑铭并序》,号称“天下行书第二”,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和收藏。太原更因为是唐王朝的开基之处,以至于有“北都”之称。 大唐维持了三百余年的繁荣和统一,终因藩镇割据的强大,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出现,是时,太原正被北汉政权控制。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为由处置了李后主,完成了中原及南方各地的统一。但是,在北上的过程中,始终无法突破晋阳的严密防线。直至宋太宗在三次北伐之后,才趁北汉政权内部分裂之机,一举攻陷了晋阳城,北汉宣布投降。但是,英雄的晋阳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继续组织人马在城头上向宋军投掷石块,作最后的抵抗。太宗认为晋阳人民是“和平时最后一个降伏,战乱却是第一个叛乱。”而且,老晋阳城的系舟山是龙脉所在,不斩断这条龙脉还会出皇帝。为此,宋太宗下令火烧晋阳城,强制迁移城内民众,来不及撤离的老弱幼童大多被活活烧死,同时,引汾阳河水灌晋阳城,古城从此消失成为废墟。此后的太原城,则是在今天的位置重建的。为了表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宋太宗仿照唐太宗的行文风格,也写了一篇《晋祠铭并序》立在了晋祠内,当然,这块碑的命运并没有如宋太宗所期待的那样,千古长存。晋阳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皇帝给太原城带来的苦难,士子们每次在晋祠参观时都会顺便带上凿子,悄悄的把碑上的字敲掉,若干年之后此碑的字迹已经完全模糊不清,以至于今天仿刻的宋碑文字,还是从方志中辑佚出来,重新镌刻的。可以说,民众的反抗意志并不会因为统治者的高压而消逝,相反,他们会通过历史记忆来实现永续传承。 走进晋祠的山门,这是由三扇朱红色的大门组成,上有若干金黄色的门钉,在中大门的上方是由十大元帅陈毅手书的“晋祠”二字。从大门向内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始建于元代的建筑。匾额上书“三晋名泉”,楹联则是“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华咲有声有色文章。”根据这些历史信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晋祠在山西的著名地位,而美妙的风景更是令人们流连忘返。在通往该楼的两侧是一个关于晋祠的图片展览,陈列了有上百张自清末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老照片。透过这些老镜头,我们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流金岁月。在晚清传教士拍摄的影像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晋祠的富丽堂皇,和他雍容华贵的气质。进入民国以来,晋祠更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休闲度假,集体郊游,甚至拍摄婚纱照的理想场所。如在一张民国的老照片里,男士头戴瓜皮小帽,穿着旧式的棉袍,女士着棉质旗袍,表情略显羞涩的在晋祠的铁人前合影。这样的照片,虽然没有当今婚纱照的浪漫,但是却有着婚姻生活中应有的淳朴与踏实。婚纱照只是两人世界的展示,以晋祠为背景的照片,更多的还是集体的合影。如照片中展示的1928年山西省立无线电学校师生的合影,第一排一律都是骑着自行车的师生,后排的学生或立于台阶,或坐在高高的栏杆,甚至坐在千年柏树的枝干上,很显然这样随意的造型绝非出于摄影师的设计,而是师生们自由排列组合的结果,以至于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较之今日拍摄集体照对座次排名的讲究,这种穿越时空的活跃与自由气氛跃然于画面。而回到50—60年代的照片,情景又不相同,情侣们穿着列宁装在晋祠边拍照,那种革命年代的激情岁月映入画面之中。而在集体照中,密集的队伍和整齐的服装成为标配,有时还会配上一面象征革命的红旗,在照片旁则会用小字写上革命标语或最高指示如“沿着五四的道路前进”、“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这些都是特定时代的秩序和规范的体现。在数百幅照片中,镜头既将晋祠的百年历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同时,也将一百年的社会文化的变迁展示的淋漓尽致。时代终究在前进。 走过“三晋名泉”楼,便进入了四大铁人造像处,这里有两尊表情威武的宋代铁人,距今已千年之久,但是,铁人由于采用了合金冶炼技术,所以,并没有被锈蚀。据说,来此的游客,不论男女只要是摸过铁人的肚子都会得到好运,男子能得财,女子则能得子。于是,铁人的肚子被摸得显现出金属般的油光。或许正是这光泽反而是防止铁人不被进一步锈蚀的保护层。从铁人台下来,便来到了献殿,所谓的献殿就是举行盛大祭祀,陈列贡品的大殿。根据大殿的梁柱记载,始建于金代,翻新于上世纪50年代,但就整体而言根本看不出当代人的刻意雕饰,足见翻新技法的高明。 带着敬意,踏着庄重的步伐走出献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大殿便是晋祠的中心——圣母殿,大殿两侧是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周柏,郁郁沧桑,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也见证着历史上的风风雨雨。它们就像是岁月老人,看惯了人世沉浮,悟透了世间真谛,静静的守候这片土地。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千年之前,依稀能够想象当年,李渊正是站在这两棵柏树前向官兵们作最后的战前动员,士兵们山呼万岁,响声震天。若干年后,已经统一全国,意气风发的李世民来到晋祠,写下了神采飞扬、飘逸自信的《晋祠之铭并序》,两棵周柏见证了大唐盛世的璀璨与辉煌。辉煌终究要过去,唐王朝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北宋为了征服这片土地进行了艰苦的战争,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为了削弱太原人民的抵抗意志,一把火烧掉了晋阳古城,在火光的映衬下,两棵古柏在簌簌的寒风中抽泣。宋太宗以胜利者的姿态,仿照太宗的口吻也写了一篇晋祠序,但是,这篇铭文俨然是征服者对被征服者傲慢的羞辱,太原百姓没有忘记国仇家恨,想尽办法抹去这段痛苦的历史记忆。两篇序言的命运,一篇因为百姓对李世民的爱戴而千古流芳,另一篇则因为人们对赵光义的仇恨而面目全非。 从献殿到圣母殿中间,是一座汉白玉的飞桥名曰“鱼沼飞梁”,沼为方池,从上俯瞰飞桥展翅舒展则如翱翔的大雁,仿佛载着人们去遥远的天宫与神明对话。大殿正中的横匾为“圣母殿”,而在里面的方匾则书“显灵昭济圣母”六字封号。殿内圣母形象丰润慈祥,端坐正中。旁边的侍女,也个个表情丰富,或端庄,或可爱,宛如降落凡间的仙女。大殿周围有若干碑刻,上书历代修建圣母殿的情形,以及捐建大殿的姓氏题名。 从晋祠往左走便是山西的母亲泉——难老泉,这是晋水之源头,如今依旧有大股的清泉从井里涌出,灌溉这片肥沃的土地,因其水量的充沛,还产出了晋祠大米,成为历代皇家的贡品。从难老泉奔涌而出的泉水,通过一个龙头状的水嘴喷射而出,忽急忽缓,犹如龙王赐降甘霖。龙头底下,一位罗汉伸着拦腰,高举小碗接下这一股股清泉,其头部被冲刷的锃明透亮。游客们纷纷跑去摸罗汉头,祈求自己能够吉祥安康。夏天的难老泉水,清凉甘冽,几位游客还带上了水壶到龙头下接泉水喝,大可不必担心水质的问题。泉水顺流而下,便来到了著名“三七分水”处,海内外不少学者作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当然,今天专为游览而来,大可不必用高逼格的学术语言,破坏旅行的雅兴。三七分水的故事里写道,张村和李村争夺水源,争执不下,为了调解双方争端,县太爷搬来了一个大油锅,往锅中洒下十枚铜钱,两村各派一位代表去油锅中取铜钱,取得多少铜钱就分多少泉水。张村的一位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滚烫的油锅内,捞出了七枚铜钱,但自己也因烫伤过度而牺牲,村民为了纪念这位勇士,在村里立庙祭祀,并认为泉水下罗汉就是张郎的化身。在北方,水是重要的生存资源,珍贵性不言而喻,因水构建出的社会文化关系,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三孔泉或七孔泉流出的水,都是周边村民灌溉生活的重要水源,不能有半点的浪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晋祠水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滋润着这片黄土地,也养育着这片伟大文明。三晋文明,就如同难老泉水一般,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从难老泉出来,往右的一间展览馆是明末清初太原的著名人物傅山,梁羽生笔下的武林大师,清初六大师之一,一生豪侠而富有传奇色彩。据说他与顾炎武密谋经商筹集反清复明的资本,成为晋商的鼻祖之一。可以说,傅山就是威武不屈的山西人的代表,三晋风骨的脊梁。如果说,儒家的反抗靠的是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倔强个性,佛家适应时事的能力要强得多,尤其是明清的佛家早已不是慧远心目中“沙门不敬王者”高傲形象,反而多了攀附权贵的媚态。当然,这种不对抗的态度,也使佛家获得了统治者的布施和重视,佛教的文献和文物亦得以保存和复兴。晋祠旁的十方禅寺便保留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宝塔,守候着晋祠安宁祥和。可以说,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在与统治者的接触中,既有过亲密的合作又有过激烈的对抗,最终佛教与世俗政治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并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日用而不自知。 走进晋祠,犹如穿越时空到达历史的现场,我仿佛看到了三晋大地上一幕幕历史剧目在这里上演。那些历史人物,一个个粉墨登场又慢慢的退出舞台,直到最后一出剧的谢幕,精彩仍意犹未尽。当我恋恋不舍的离开,走出晋祠的大门,汽车的鸣笛,商人的吆喝,提醒着我已经回到现实的世界。而一段晋祠的往事,犹如跨越千年的梦,诉说着过去,见证了当下,照亮了未来。(完) |
|
晋祠鱼沼飞梁
晋祠难老泉
圣母殿
雪后圣母殿
圣母殿宋塑侍女
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
晋祠全图 |
||
本文来源:作者投稿;本文作者:zengwei8510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10-12 ) |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