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人为何捧着金饭碗想讨饭?

 

 

 

 

 

  山西人说,咱们山西就两样东西多,一是煤,二是文物。 

但是,山西出名的只是“煤老板”,而不是文物。 

王儒林从吉林省委书记任上调到山西省担任一把手,一年还不到。他在一手抓反腐的同时,一手还得抓经济。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经济很不乐观,GDP的增长率只有2.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7.4%3倍,据说已经是全国倒数最后几位。

“烧煤烧出了一个雾霾”,虽然这顶帽子扣在山西人的头上很有些冤枉,但是,烧煤确实会烧出些雾霾来。于是,香喷喷的黑金,一下子变成了大白菜。一年10亿吨的产煤,卖给谁去?这是令王儒林书记感到十分头疼的问题。

“一定要改变一煤独大的经济产业格局!“在太原见到王儒林书记时,他跟我这样说。那么,拿什么来填补煤亏的洞穴?王书记说:“要发展非煤经济”。

 几位地方干部摇摇头说:“谈何容易”。这话,不是他们对抗省委书记,而是他们确实找不到新的发展之名。 

就拿临汾市而言,除了煤,就是大枣,苹果,胡核桃。问了路边的小贩,苹果是10元钱8斤,一棵树硕果累累,也长不出100元人民币来。那么,拿什么来拯救山西经济? 

这几天走了山西几个城市,沿途看的最多的不是煤矿和工厂,而是文物古迹。 

山西文物之多,令人诧异。昨夜与临汾市委罗书记一起吃饭,他告诉我,单临汾市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50几个。我“哇”了一声,不会吧,这每一个可都是金饭碗啊。 

但是,这50多个的国宝文物中,我知道的却只有一个广胜寺的飞虹塔。这就有了问题,说明山西文化旅游业的知名度太低--虽然不应该以我的认识水准为标准。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的一个山坡上。洪洞县最出名的是京剧戏“苏三起解”,问了当地人,这个寺院跟苏三没什么瓜葛。 

广胜寺的出名,是因为寺院内有一座塔,叫“飞虹塔”。飞虹塔始建于汉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现塔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塔平面八边形,是有十三檐的楼阁式佛塔,高47.6米。除底层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由于其塔身五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  

广胜寺的出名,并不仅仅是这座塔,还是一个真实故事的发生地--电影《夺宝传奇》的原型。 

唐代三藏大法师玄奘自天竺取回梵文经卷的汉译善本《赵城金藏》,佛教界花了30年的时间聘请高师刻印完成。这部规模浩瀚的佛教典籍以7000余卷的篇幅汇集了佛经、史料,字体刚劲,雕刻工整,纸质优良,印刷清晰,在当今世界上已成孤本,极为珍贵。1942年春,侵华日军企图抢劫这一稀世珍宝,八路军闻讯后派员夜入古刹,夺得经卷。这部珍贵的经卷已整修完好,今存北京图书馆。这个故事后来被拍成电影。 

广德寺是前最高国家领导人踏足过,并亲笔题写匾额的寺院,在过去,那是不得了的事。那座大琉璃塔可是大国宝,在太阳底下会闪闪发光。兴冲冲地爬上山,看到的竟然是一座破庙。几个衣履懒散的僧人或是穿着灰色僧衣的管理人员,无精打采地坐在大殿前。而寺院门板油漆剥落,地上凹凸不平,佛像上满是灰尘,看得令人心酸。

如果寺院里多一些有关这一座琉璃塔的建筑结构,建造的故事,其艺术风格,放大当年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夺宝的惊险故事(因为那藏经厨的原物都在),哪怕是有几幅夺宝的漫画,也一定会吸引许多的游客前往。好端端的一个国宝级文化旅游景点,就如此被冷落着,让人忧心。 

相反地,我们到了临汾市的尧都区,却看到了一栋极其辉煌的建筑,叫“第一国门”。 

为什么在山西的一个地方城市里要建或能建“第一国门”?理由不太清楚,据说是当时的区长极力坚持建的。在2004年开建时,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室内装璜之精致,堪比法国的凡尔赛宫。但是,这么一个豪华的建筑,里面除了摆设一些历代名人的塑像和对联之外,便没有了什么。有这么多钱,为何不把边上的“尧帝庙”搞得精致些,多一些有关尧帝的故事与传说的介绍,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君的题材最大做实呢?

我想所有的游客到了洪洞县,一定会想起“苏三起解”的故事,想看一看苏三故事相关的遗迹。洪洞县本应该把苏三的题材做大,因为那有文化,有故事,但是重点好像花在了一个大槐树根公园。冲着大槐树走进公园,导游告诉我,大槐树早被大水冲走了,只是繁衍出了后代的树。中国许多移民从这棵大树下走向四方,因此也可以说是“中华之根”。这说法有道理,但是走进公园,总觉得内容太单薄。也许当地人的想法与外地参观者会有不一样。 

为何不修复一些与“苏三起解”相关的遗迹,而莫名其妙地去炒作一个“根”呢?多少令人费解。道理很明白,游客会冲着苏三来洪洞,不会冲着没有树根的大槐树来“寻根”。况且当地人告诉我,那槐树不吉利,木字边一个鬼,当地人从不用槐树造房子。 

到了黄河边的壶口,景区两边除了到处是卖鱼的招牌,没有一点人文的东西。我本来很想对当地的领导提一个建议:把那乱七八糟的水泥房子拆了,建一条黄河民俗风情十足的古街,做的也是餐饮和旅游产品,但是韵味会不一样。如果再建一个黄河博物馆,那么,来这里的游客不仅仅是瞄一眼壶口瀑布,更可以了解黄河的地质地貌和黄河的历史与文化。光秃秃地看一眼瀑布,不仅难有“黄河是中国母亲”的感动,第二次绝对不会再来。一个景点没文化,等于没有内涵,没有内涵的景点是没有生命力的。我怕当面给领导提意见,会让领导们难堪,最后终于没说。现在当领导也真不容易,他们也已经很努力。 

山西不缺文物,但是缺的是文化。山西不缺旅游资源,但是缺乏经营旅游资源的人才和系统开发旅游业的思路。所以,我想说一句接待过我的一些领导们不太爱中听的话:山西人是捧着金饭碗想讨饭。 

“人说山西好风光”,好在哪里?需要展示给人们,更重要的是,这种展示的东西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与心。但是要做到吸引,并不是堆砌一些东西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把文物,文化,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的统合,并融为一体做精做实。山西省只要通盘规划,打造几条黄金旅游线,那么,山西省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的旅游大省,“非煤经济”一定能够出现亮点。 

最后我提一下“丁村”,这是一个在中国不怎么出名的小村,但是确是中国北方地区最精致的村落。其中的连环大院,其规模和精巧的程度,远远要超过乔家大院。可以说,南有周庄,北有丁村。但是丁村没人经营。(完)

 
 

 

洪洞大槐树

 

 

尧庙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徐静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9-1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