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在全国抗战初期的地位

 

 

 

 

 

   七七事变后,华北危如累卵。而在山西,因为中共与阎锡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东渡黄河,形成毛泽东所说的华北抗战的“特殊局面”。平津沦陷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太原办事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地动员委员会等先后在太原组成,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彭雪枫等中共和八路军领导人,续范亭、范长江、李公朴、杜重远等爱国人士和文化名流,汇聚龙城,领导、部署、宣传抗战,历史的聚光灯把抗战的中心聚焦到了太原。

    一、华北抗战的政治中心早在全国抗战爆发前,中共就与阎锡山初步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进入1937年后,在中共的领导下,牺盟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抗战准备,太原成为华北抗战基础最好的地区,成为华北救亡运动的中心。19372月,牺盟会召开以太原市各区各界代表为主的代表会议,通过了杨献珍执笔修改的牺盟会《十大纲领》,明确提出牺盟会是一个组织民众、训练民众、武装民众、领导民众贯彻民族革命战争的群众性抗敌救亡组织。422日,牺盟会太原市委员会成立,形成了包括组织训练、宣传训练委员会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山西公开工委充分利用牺盟会这一合法形式,举行元宵、红五月宣传游行活动,宣传抗日救亡,启发爱国觉悟。一时间,太原抗日救亡运动风生水起,东北流亡学生和各地报国无门的爱国青年涌向太原。牺盟会在太原陆续开办了各种训练班,培养了1080名临时村政协助员、4500多名国民兵军政训练班及民训干部团学员,为实行抗战准备了干部基础。此后,牺盟会向全省各县派出临时村政协助员、牺盟特派员,以太原为中心,自上而下建立县区村各级牺盟组织,发展牺盟会员。到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太原全市牺盟会员发展到5万名,全省达60余万人,为实行抗战准备了群众基础。

    七七事变后,平津很快失陷,鉴于太原业已形成的抗战基础,刘少奇提出:“凡不能在平津立足的党员和抗日分子都撤出平津,党的领导机关撤退到太原。并且应该坚决迅速地撤退;退出平津的人,大部分应到太原分配工作。”728日,刘少奇来到太原,与先期达到的彭真会合。不久,林枫、李大章、王世英等辗转来到太原。杨尚昆也从延安到太原参加北方局的工作。8月初,根据中央指示,北方局领导机关在太原重新组建,刘少奇任书记,杨尚昆任副书记,彭真任组织部长,李大章任宣传部长,朱瑞任军委书记。太原开始成为党领导华北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动抗日救国的政治中心。

    在太原期间,北方局把联络各地党员,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前,北方局在山西重新组建了山西工委,并在太原市及15个县区恢复了党组织,联系党员500余名。9月,又在太原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建党骨干,然后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以特委、县委书记的身份派赴各地建立各级党组织。910月间,在山西先后建立中共晋中特委、洪赵特委、河东特委、晋绥边工委及晋城中心县委、定襄中心县委等一些县委。北方局还与河南、河北、山东、绥蒙等地在太原的党员取得联系,成立了河南省委、河北省委、山东省委、绥蒙工委,并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华北各地的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晋察冀省委、晋西北工委、晋冀豫省委。各级党组织成立后便大量发展党员,一年多时间里,华北地区的党员发展到5000多名,使共产党成为华北的第一大党。

    在恢复和建立各级党组织的同时,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把发展、组织与领导游击战争确定为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刘少奇于1010日、16日,先后撰写了《为发动华北广大群众抗日救国运动而斗争》《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阐明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和战略地位,对统一华北各级党组织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明确指出:“游击战争是今后华北人民抗日的主要斗争形式”,“华北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与发动广大的反日游击战争”。为了落实党的中心任务,北方局在太原召集山东、绥远等省委的负责人开会,刘少奇也给平津、河北省委负责人写信,研究部署配合八路军发动抗日游击战争、扩大八路军至数十万人枪、建立根据地等工作,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各种政策,号召和要求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都脱下长衫,到游击队中去。在北方局的领导下,华北各地纷纷组织抗日武装,特别是山西和河北等地的人民武装自卫队得到普遍发展。此外,北方局还以太原为中心,在加强与阎锡山统一战线关系的同时,派出联络员同各地上层人士进行联络,如派马国瑞、王从吾到河北,派黎玉、张友渔到山东,派朱瑞到河南,开展与张轸、韩复榘等的统战工作,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训练了一批抗日军政干部,成为这些地区坚持抗战、动员群众的骨干。

    二、华北抗战的军事中心全国抗战爆发后,夺取太原、占领山西成为日军侵华的重点目标。曾希望阻敌于晋绥之外的晋绥军,在南口和张家口战役中屡屡受挫,遭遇惨败。阎锡山萌生了建立一支新军的打算。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利用这一机遇,组建了一支名义上属阎当局的军事建制、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筹建新军的同时,阎锡山还主动与中共商谈红军入晋作战的问题。1937730日,阎锡山正式表示彭雪枫可以红军和中共中央代表的名义,公开进行活动。810日,毛泽东致电彭雪枫,要求“太原公开办事处立即开设”,并决定派叶季壮到太原筹备供给机关,筹备军械、粮秣、冬衣等物资保障。825日,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彭雪枫任主任的八路军太原办事处正式成立。在此前后,彭雪枫多次与阎锡山商谈,红军改编后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的行军路线,阎不仅同意红军由韩城渡河,同时为免使红军长途辛苦,提

    出拟用同蒲铁路运送红军,在侯马乘车运往大同,并建议在太原定制红军的军需品。831日,毛泽东致电准备前往南京的周恩来即赴太原、大同,与阎锡山商量八路军入山西后各事。彭雪枫专程到太和岭口与阎交涉八路军到山西后的作战部署问题,及周恩来、彭德怀等到太原后所乘车辆、安全、食宿等的安排,为双方高级领导人举行谈判作好了准备。95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和八路军部分领导人彭德怀、林彪、徐向前、萧克等抵达太原。7日,周恩来、彭德怀、彭雪枫赴太和岭口村,与阎锡山会商八路军入山西后的活动地区、指挥关系、作战配合原则等。双方商定八路军入山西后以太行山脉及太行山脉北端为根据地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成立有共产党和八路军代表参加的各级战地动员委员会等议项。期间,彭雪枫还与阎达成在五台山共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协议。此后,周恩来又多次与阎锡山、黄绍竑等商谈,达成八路军的游击地区、军队驻扎、兵力使用及配合友军作战等问题。此番商谈对加强同阎锡山的合作,打开山西抗战新局面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从8月下旬到9月底,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在聂荣臻、贺龙、刘伯承等的率领下,由韩城东渡黄河开赴山西,而后在侯马乘坐火车,经太原依次抵达抗日前线。921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左权等率八路军总部到达太原。随着战局南移,围绕着保卫山西、保卫太原,国共军队集结太原周边,周恩来多次与阎锡山、卫立煌、黄绍竑、傅作义等商谈,共同研究制定作战计划,太原由此成为华北抗战的军事中心。

    我们说太原是华北抗战的军事中心,还在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太原的军事活动不限于太原及山西一域,而是波及整个华北地区。抗战初期,周恩来在加强与阎沟通会商的同时,还积极与华北各军政代表会面,协商八路军进入华北其他地区作战问题。916日,周恩来、彭德怀到保定,会见徐永昌、刘峙等河北省军政官员,商谈八路军进入河北省内的布防和作战问题。之后,又派边章五、李锡九等前往赵寿山、孙殿英部,督促这些部队背靠太行山作游击战争准备。1025日,鉴于日军侵占包头,周恩来向毛泽东提出发展绥远游击战争的战略建议。另外,流亡太原的东北军一部分抗日干部,在周恩来的支持和介绍下,也组成了东北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八路军。

    三、华北抗战的文化中心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即高举抗日的旗帜,提出了“革命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口号。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就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19378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基本政治主张,为实现持久抗战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抗战路线的影响下,阎锡山也以“民族革命战争”的口号替代了“守土抗战”的主张。在周恩来、彭德怀等提出建立有各方代表参加的战地动员委员会建议后,阎最终答应在第二战区首先试行。920日,由晋察绥三省各驻军代表、各民众团体代表、各政府机关代表组成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在太原正式成立,第二战区高级参议、国民党左派爱国将领续范亭担任主任委员,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任共产党方面的委员,其动员区域包括已沦陷的绥远全省、察南5个县和晋西北、雁北、晋东北18个县。927日,牺盟会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选举的7名常委中共产党人占6席,从组织上保证了共产党领导作用的发挥。116日,阎锡山公布了《民族革命十大纲领》,其精神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基本一致。所有这一切,使得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得以在太原和山西落地,为坚持抗战提供了思想武装。由此也使太原成为华北抗战的思想文化中心。

    高涨的抗战形势,吸引全国各地的文化工作者,涌进山西,来到太原。演剧队、战地服务团、访问团,从延安、上海、武汉等地纷纷来到山西前线,从事战地动员、战地采访工作。8月中旬,《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孟秋江等来到太原,进行战地采访。829日,李公朴带领桂涛声、柳湜、周巍峙等来到太原,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考察,在太原期间,李公朴多次发表演讲、鼓动抗战,并创办“全民通讯社”(自任社长、吴奇寒主持社务),有本有末地记述一件事或一个人,宣传抗日军民的英勇事迹,创造了新闻界“记事本末体”的独特风格。9月,杜重远来到太原,推动统战和进行实地采访,在《抵抗》三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山西抗战。1012日,丁玲、吴奚如率40多人组成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延安来到太原,运用大鼓、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动群众、宣传抗战。1018日,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及翻译周立波一行来到太原,报道山西抗战。太原沦陷前夕,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从太原撤退出的文化团体多随军或随领导机关进入战地,桂涛声、高沐鸿等进入太行地区,赵石宾、亚马等进入吕梁,太原新生剧院则活跃在晋西北和晋东北,成为各根据地推动抗战文化发展的骨干。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50811;本文作者: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执笔:杨云龙张楠)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8-19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