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武家庄人的共同“家谱家谱”——《武家庄村志》序

 

 

 

 

 

  武家庄村坐落在蒙山脚下,晋阳湖畔,是太原市晋源区境内一个不大不小,也似乎很普通的村庄。但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村庄,武家庄自然有着自己的个性,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武家庄老村,为村民世居之地,占地500亩左右,村庄近似于正方形。然而,在武家庄新村已拆后,这个老村也要消失了。摩天住宅楼正拔地而起,已完成“村”改“居”的武家庄村的村民,生存生活方式已经和将要发生重大的改变。因此,将武家庄的历史人文流传在《村志》里,让全村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家谱”,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而急迫的事情。

    武家庄成村于什么年代,已难以考证,但在蒙山开化寺,有一通高僧的墓塔铭,此塔铭镌刻于元代大德九年(1305),记载着武家庄村有一座大型寺院弥勒院,有大寺必有大村,由此可知村庄在那时候已很有规模。再往前推虽然没有确切记载,但,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村庄是确凿无疑的。

    担纲主笔郝妙海先生是作文老手,《村志》就从这儿写起,本着“详近略远”“详今略古”的史志编撰原则,分门别类,条理清楚,章节分明地一一道来。举凡与村庄有关的事项,自然地理,村政村务,农林牧业,工商交通,文化教育,宗教民俗,人物传记,古迹传说,家族谱系等等,全都梳理有序,准确详细地记录在了书中。一册在手,武家庄村的历史和现状历历在目。

    《村志》记载是十分细化、具体的,如各个时期生产队编制的变化,劳动计酬、收入分配,人们参加劳动时各种农作物的工分定额,乃至农业小组、队办企业的承包合同也都一一录入。又如解放初期的编制“闾”,某闾是从某街的谁家起,至另一条街的谁家止,有几个院落,几户人家,多少口人;有砖房几间,土房几间,厦房几间等。还细致到这个闾里有与人们生活、生产密不可分的碾子几盘、石磨几盘、打粮场几块。再如晋阳湖建成后,村庄地形改变,排水通道截断,村民们的房屋受淹情况;村庄的数次迁建、扩建的原因,以及迁建的基本原则、领导机构、出台的有关文件,迁建工程费收支情况;甚至村民们分配宅基地“抓阄”的具体办法也原件录入其中。这不但记录了历史,而且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些刚消失不久,但对年轻人来说也许只是听说过而没有见过的事物,在《村志》中都可以见到。你可看到“农民购货证”的样本。可以看到粮票、布票,以及购买棉线、白糖、火柴、碱面、月饼等的票样;可知道历史上各个地块的地名、粮田布局、产量等;可知道从农业社分的粮食不够吃,后生们用自行车带上苇席、大米,到太原、榆次甚至古交山区换回红枣、高粱、玉米、山药蛋来;可知道作为多少世纪以来,村民主要经济来源苇子的生产程序,如何砍苇地、挽苇地、割苇子,做各个活计时使用什么工具,有什么防护措施;可知道苇席是怎样编出来的,如何破苇皮、刻紧、划痕、掐梢;在过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有什么社火,如何表演,社家鼓有什么鼓谱,甚至连舞龙灯时如何钻档、卧槽等也一一详述,让读者如临其境……

    武家庄老村即将消失,消失了的何止是村庄里的房屋、街巷、庙宇、树木……而随着社会发展,一些“非物质”的东西,也早在不断地消失。

    村人曾经在“盔”“瓮”水泥箱子里储存粮食,蹲在大街的“饭市儿”上,就着“蔓菁疙瘩老咸菜”吃玉茭面“煮疙瘩”,或吃浇着“调和”的红面“剔拨股”;村民们在参加集体劳动短暂的休息时间,或雨天不能出工时,也要自得其乐地捡些石子,掰些短树棍玩“钉方”、“逼茅子”;中秋节前,左邻右舍的主妇们聚到某家,热热闹闹地打月饼,烟熏火燎却笑语喧哗,让人感受到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暖暖温馨;娃娃们在河渠、湖泊里游泳,在渠堰、水边“钓河西”,在大街小巷飞跑着“推箍”,在打谷场等宽敞处“打仆猪”,或手里转着用核桃壳做的“荞麦翅”哗啦啦响。即使在小的场地上,娃娃们也有玩的,女娃娃们“刁乖乖”、“跳格格”、“丢沙包”、“掏窑窑”;男娃娃们“丁悠儿”、“丢色儿”、“摔元宝”、“弹蛋蛋”。晚上,则神出鬼没地玩“藏猫猫”……

    流畅的文笔,通俗的表述,易懂的当地方言,体现着一种浓厚的乡土情怀,读来倍感亲切。《村志》是全村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出武家庄远离故土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厚礼;也是后辈缅怀先人寻根觅祖的可靠依据。《村志》无疑是珍贵的文史资料,对研究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既是国家大事,也是地方大事。古人云:盛世修志,旺地修志。改革开放时代更应修志。社会变革,纷繁复杂,若不及时修志,时过境迁,后人的记录会很不准确,有些细枝末节或者就干脆寻不出头绪来。

    我想,《村志》的编纂成书,必将从文化层面上贯通邻里的人文意识,道德理念。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坊邻居,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同一块田园上,同一个村庄里,这该是一种缘分,是一种亘古已久的,源远流长的缘分。这缘分不论是在村还是在外的武家庄人,都应该倍加珍惜。即使对于长年在外的游子来说,故乡有他们童年的足迹,有他们童年的梦境。虽然在他乡有着各自的事业,有着各自的天地,但是,能锁住他们内心世界的,那就是武家庄。故乡永远是他们梦境升起的地方。

    以“村”的形式存在了上千年的武家庄即将消失,社会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将入住高楼大厦,享受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但,那已然离去的苇滔、稻浪、阡陌、街巷,也应该长久地留居在人们心中。因为人需要的不光是物质的富有,更需要心灵的慰藉。

    《诗经·小雅·小弁》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信哉!(完)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50607;本文作者:李海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7-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