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肖墙记忆 |
||
|
南肖墙是太原市中心的一条街名。街长不过千米,宽不过十来米,东起五一路,西至繁华的柳巷商业街。 关于南肖墙的来历,据说和明代晋王府宫有关,它是太原城内的一座内城,就像北京的紫禁城。由于街在宫城的萧墙南边,就起名为南萧墙,后演变为南肖墙。晋王府宫随着明朝的灭亡也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但南肖墙留下了。 我现在仍然常常路过南肖墙,从东走到西或从西到东,往日的街景早已变化,高楼代替了老房子,但这条小街的旧貌却常常脑海里浮现…… 80年代前的南肖墙,虽然处在闹市中心,却宁静祥和,人们的日子过得清贫但自在,中间还与附近的宁化府、天地坛、大濮府街相通。街的最东头就是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最后的国营理发店“华义美发厅”,紧挨着是“太原市文联”的小办公楼,接下来的就是小有名气的“山西饭庄”,据老人讲,其前身叫“标记饭庄”,1956年公私合营,后来变为国营商业,改革开放后承包给个人经营了。再过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山西省电力局”(山西省电力公司)。 公司的斜对面原来还有一家老二层楼的百年老店“大观园澡塘”,当时一两毛就可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如今这个洗浴业的老品牌在这条街上租下了个新楼面,又再现市场,多少会勾起老太原人往昔的集体记忆,据说最近还申报了“中华老字号”。澡塘往西是一个小门面“小花园鞋店”,主要经营布鞋,在那个年代非常有名。 再往西大点的单位还有“太原市正骨医院”、“南肖墙小学”、“太原市口腔医院”等,中间夹杂着居民院落。街边那棵需三四人合抱的古槐还是原样,如今四周多了一圈汉白玉石栏杆,默默地见证着南肖墙的变迁。 街西口的东南角是“和平剧院”,父亲说50年代晋剧名家丁果仙、花艳君等天天在此演出,文革后主要成了看电影的地方。剧院的对面即南肖墙和柳巷交叉路口的东北角是关帝庙,往东紧挨着的是浙江会馆,现冷落在两栋楼房的后面,若不是老太原人,很难知道。 现存的关帝庙坐北朝南,为明清遗构,由主院和东西偏院组成,主院两进院落,后院有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及东掖门。前院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街边的两栋楼房。从关帝庙的东侧院落有小门出去,便是浙江会馆,现存建筑主体结构建于民国时期,是原浙江商人在晋的落脚点,解放后这两处曾是南肖墙小学的校址,后为某办公场所和某印刷厂所占。虽然关帝庙里里外外墨漆木柱已层层剥落、到处是残垣断壁,但还能让人感到震撼,还能体验到中国古典建筑的魅力。我想,这古老的建筑,之所以能在风雨飘摇的春秋轮回中屹立,必有其道理。欣慰的是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搬运砖瓦木料,修缮工作正在进行,相信重整后的关帝庙和浙江会馆必定会焕发出新的风采。 当然最浓重的一笔,回过头来当数南肖墙12号“山西省电力公司”的南院了。电是是现代社会的不可获缺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山西电力百年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清光绪三十四年,这里安装了1台60千瓦直流发电机,创立了“太原电灯公司”,掀开了山西有电史的第一页。民国时期改为“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后,解放军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电力,在此成立了“太原电业局”,以后逐步演变为“山西省电业(力)局”、“山西省电力公司”。至今后院内老电厂留下的那高耸的烟囱和被化了浓妆的老厂房,依然静静地观察着山西电力的变化与变革。 对“南肖墙”有了特别的概念,是在80年代初我从学校分配至太原供电局工作后,如同中国人对“中南海”,英国人对“唐宁街10号”一样,“南肖墙”就是山西电力人心目中省电力首脑机关的代名词了,就像供电局老局长经常说:南肖墙说的我们就照办。 直至2000年以后,省电力公司机关搬到北院大楼后,且随着厂网分开等一系列改革,“南肖墙”这个电力人的专用名词也逐渐消失,恢复了其本来的意思,就是一条街道,一个地名。 作者:张仁和 电话:153 3366 6690 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地址:太原市府东街169号 邮编:030001 E-mail:15333666690@163.com(完) |
|
南肖墙东口
南肖墙街景
南肖墙古槐
南肖墙的古槐与居民
大观园澡堂
修缮中的关帝庙
老发电厂与烟囱
浙江会馆
山西饭庄 |
||
本文来源:作者投稿;本文作者:张仁和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7-20 ) |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