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城墙记忆

 

 

 

 

 

  太原城墙与我而言,即熟悉又陌生。

小时候的我,家住北城外的一个国企的家属宿舍,进城是件奢侈的事。70年代中期骑自行车到城里上中学,才与太原城有了亲密接触,课余时间,常常与同学爬当时残留的城墙地段玩,有两处离学校相对近是小北门城墙和龙潭公园西北角的两处,另一处是在水西门,只剩四五米高的一垛土墙,当时墙砖已经全无,此外就是常听父亲讲太原城墙的故事。

以前的太原城墙成正方形,即建设路—迎泽大街—新建路—北大街位置,每面开两道城门,对称修建有八座宏伟的城门楼和四座角楼。八座城门分别是:东南门名宜春、俗称大东门,东北门名迎晖,俗称小东门,西南门名振武、俗称水西门,西北门名阜成、俗称旱西门,南东门名承恩、俗称新南门,南西门名迎泽、俗称大南门,北东门名拱极、俗称小北门,北西门名镇远、俗称大北门。

明代的太原是九边重镇之一,为抵御北方残元势力,围城修建了城墙,以后清朝和民国又进行了修缮。据记载,太原城墙周长12公里,高12米,上宽610米,底宽15米,砖厚2米,每隔百余米还有一个马面,环城共有32个这样的突出部。在兴建城垣的同时,城内一座座亭台楼阁也拔地而起,文庙、武庙、钟楼、鼓楼、唱经楼等建筑也辉煌了几百年,当时太原城中最高的建筑是鼓楼。从老照片来看,这座城池的门楼、角楼以及城内的鼓楼等,其漂亮程度不逊色于北京的城楼。

水西门的那个土墩到90年代初也消失了,目前可以看到的城墙仅存两处。在龙潭公园西北面,保留着太原城墙西北角的一部分残垣,抗战胜利之后,阎锡山的军队拆除了城墙上的角楼,新建了环绕城墙的碉堡,将部分地段的城墙掏空辟建出大量防御工事,这里的残垣可以看见实物标本。此外是小北门,原门内侧建有阎锡山时代遗留下的子弹库和靶场,为了保证靶场打靶安全,小北门和它西侧的城墙因此得以保留。2003年,在太原纪念建城2500周年之际,并复建了三层四重檐的城楼和一节 300米左右的城墙,拱极门被修葺一新。

     最值得一提当属承恩和迎泽门了。恩泽二字,新华词典释义:称帝王或朝廷给予臣民恩惠。看,500多年前的统治者也知道:“从此励精图治,以慰臣民顒望之心。”

迎泽门,俗称的大南门,这个地名至今仍在沿用。1937年日军侵华,攻打太原日军从迎晖门打入城内,有人将此门戏称为“迎日军门”。1949年太原战役前夕,阎锡山守军迷信认为迎泽门是“迎毛泽东门”不吉,准备拆除迎泽门城楼,但没有来得及拆就失守太原,这两处门是否真有暗示或巧合?

而迎泽二字,1949年后更是在太原成为一个热词,迎泽大街、迎泽公园、迎泽宾馆、迎泽大桥等,此外还有冠以迎泽商标的一系列衣食用品。1955年,老市长岳维藩主政,沿太原旧城墙南缘修建了东西交通主干道,被命名为迎泽大街。大街宽达七十米,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全国仅次于北京长安街。到后来在百姓中传说之所以定名为迎泽大街,是准备迎候毛泽东的视察,一种善意的附会,一个美好的愿望。

承恩门,俗称新南门,皇帝的诏书圣旨就由此门传入承接,而城中王公贵族亦多由此门出入,191110月的辛亥革命,太原起义军里应外合从这里打开城门,取得胜利,此后就改称为首义门。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首义门被拆除,辟为五一广场。在今天的市规划局展示大厅,看到在五一广场的改造规划中拟重建首义门城楼,似乎还在争议或讨论中。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保卫城市的盾牌,现在国内留下的古城墙大多是明初期修建的。民间有句俗语:汉墓唐塔朱打圈,就是这个意思。城墙由起初单一的防御外敌逐渐演变为统辖百姓的功能,到如今已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城墙文化。

我以为:恢复与重建,就是为了唤醒更多人的文化意识。现存的古建许多也都是经历代修复甚至重建才保存到今天的,北京的永定门复建后,一样也是文物保护单位。耿彦波在大同造城墙轰动全国,如今移师太原,虽然不会复制大同模式,但依然惊艳了太原人,打的还是文化牌。

太原,一个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城市。今天的城市、今天的生活、今天的我们,都是历史,我们别无选择地生活在对历史对传承中,历史留下来的是物质,历史留下来的还有精神,历史留下来的更多是文化,这些对于我们都是同等重要。 

作者:张仁和  电话:153 3366 6690

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地址:太原市府东街169

邮编:030001

E-mail15333666690@163.com(完)

 
 

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拍摄的迎泽门

 

 

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拍摄的旱西门

 

 

民国时俯瞰太原城垣

 

 

 

民国时期的鼓楼

 

 

 

 

修复后的拱极门

本文来源:作者投稿;本文作者:张仁和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7-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