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独特的北魏平城当沟

本文作者:单平

 

 

 

 

 

  作为宫殿屋脊上使用的重要建筑构件,当沟特色鲜明,承汉融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特征的反映

  在大同西京文化博物馆北朝砖瓦展区陈列的北魏瓦当中,北魏平城当沟以其独特造型、样式成为整个展区的特色。

  北魏平城当沟,尺寸不一,为近半圆造型,直径在17厘米~20.5厘米不等,质地灰陶,样式有别,分人面纹和兽面纹两种。大同古为平城,曾是北魏都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受北魏主导的佛教建筑影响,平城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地位非凡,常有造型各异、特色鲜明的北魏瓦件出土。

  当沟,亦称当沟瓦,形状多为半圆形或近半圆形,是瓦垄装饰件,即用于屋脊上两个筒瓦瓦垄之间与正脊、垂脊或戗脊之间的部位。当沟有正当沟、斜当沟和托泥当沟。其中正当沟安放于正脊上的瓦垄之间,斜当沟安放于垂脊或戗脊上的瓦垄之间,此外在垂脊的最下方往往还有托泥当沟,规格与普通瓦片接近,但根据实际情况尺寸可能略有不同。与当沟瓦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部分为当沟墙,即屋脊当沟处砌的一段小矮墙,位于当沟内,多为迎水排水所置,墙体多用两层衬里的胎子砖,外抹麻刀灰。目前考古资料表明,至少在春秋秦雍城宫殿建筑上已经使用当沟瓦了。

  北魏平城当沟,分为人面纹和兽面纹两种样式。

  北魏人面纹当沟,正面模印明显的人面纹,高鼻长眉,胡须上卷,牙齿毕露,形象凶猛,外饰凸棱边框,背面平直。器表涂黑,未经打磨,应用于不同大小建筑,故尺寸有别,目前发现三种规格。

  人面纹当沟最早出现于凤翔秦雍城当沟,而后西安汉长安城、曹魏许昌城、后赵邺城、三燕龙城,多有出土人面纹当沟。自北魏平城后,随着建筑文化东传,平壤高句丽、集安高句丽千秋墓亦有考古发现。通过比较发现,北魏平城当沟从样式来看是最为考究和优美。

  人面纹此纹流行甚早,目前学界有几种看法:古代摊戏面具的现实生活的反映;远古图腾神化(人格化)的表现;工匠自我表现的反映(由兽到人);辟邪镇魔,且有巫术之意,护佑建筑;南朝人面纹瓦饰影响。结合早期传统古建筑施工工序和魏晋南北朝历史特点,笔者认为北魏平城人面纹样式,是周巫术文化的一种延续,类似于贴符镇宅,建筑者试图通过将神化的人面来护佑建筑、辟邪镇魔,同南朝人面纹瓦当多有异曲同工之意。

  北魏兽面纹当沟,亦称忍冬兽面当沟。目前发现有两种样式:

  A式,泥质灰陶,器表涂黑,未经打磨,兽面形象与北魏平城时期常见的铺首形象类似,细部略有差异。纹饰凹凸起伏明显,高浮雕效果,张口露齿,口露双舌,有胡须,鼻根部两条横向褶皱,眉间饰三条细线,双目圆睁,眉毛向上飞卷,有角,额间有忍冬卷草装饰,两上角处为耸立的尖耳,形象凶猛,背面平直,尺寸不一,目前发现有两种规格。

  B式,与A式主要区别在于,边轮弦纹、口无双舌、额间有树状装饰,其他部分稍有区别。

  关于兽面纹当沟,最早可推至汉长安城猿型当沟,以及固原汉原州城兽面当沟。经过北魏平城后,平壤高句丽亦有兽面当沟发现。除以上资料,目前国内尚无其他考古资料发现,故北魏兽面当沟甚为稀有。

  关于兽面纹饰的发源问题,当与战国、汉铺首文化有承接关系,但又融合鲜卑游牧民族之图腾文化,兼融佛教文化卷草题材。故以螭首为原型,融合游牧图腾和佛教文化,而产生新的一种兽面形象,命名仍以“忍冬兽面纹”为宜。其作用与人面纹一样,用以辟邪镇宅。

  对于一些级别低的建筑,当沟可能直接由筒瓦及板瓦打制而成,背抹麻刀灰,由于与残损瓦件非常相似,而比较容易被人忽视。

  通过对当沟出土地点分析,平城宫城遗址为主要出土地点,唯独不见于云冈石窟、方山思远佛寺等(寺庙遗址)出土,所以宫殿建筑是为此类当沟应用集中区。人面纹和兽面纹共同出现,则反映出平城时期民族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背景。另外,兽面与人面究竟是混用,还是分不同性质和等级的建筑所用,因缺乏有力佐证而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当沟纹饰东传分析,如韩国高丽大学王飞峰所言,当沟向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传播路线是通过当时的北方陆路传入的:即中原地区——东北地区——高句丽地区——新罗百济地区——日本列岛。在此基础上,依据北魏晚期洛阳城及隋唐长安城当时都城级别的遗址中至今未有发现人面、兽面当沟,结合在平城时期北魏和高句丽已经具备有良好长期的外交关系,笔者认为当沟传入线路为:北魏平城地区——高句丽地区——新罗百济地区——日本列岛。

  北魏平城时期的当沟,作为宫殿屋脊上使用的重要建筑构件,特色鲜明,承汉融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特征的反映。同时,当沟文化东传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亦是东亚古建筑文明的见证。 (完)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50430;本文作者:单平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6-04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