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云冈再发现——开启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本文转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撰文:瞿炼,摄影:赵钢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56月号

作为北朝艺术的发端,云冈开启了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段前所未有黄金时代。云冈石窟统一的北魏王朝的杰作,也是草原和农耕民族、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激情碰撞的结果。云冈艺术所展现的气质和张力、普世之美让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能产生联想和共鸣,这是其伟大之处。

 
 

开凿最早的昙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是云冈艺术的典型代表。

昙曜五窟之一的第19窟内的大佛法相庄严,似凝眸远视,和衔草归来的白鸽相映成趣。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武州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现存大小窟龛200多个。

窟顶之上,北魏至金代的佛寺遗址、明清古堡仍有遗迹留存,令人遥想《水经注》中云冈当年“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雄伟景象。

 

 

五华洞之一第9窟前室雕刻华丽,六角形石柱高大雄伟,北壁上辟明窗,下设拱门,是进入后室的通道。

雕刻中表现了大量的建筑元素,既有欧洲艾奥尼柱头,也有中式的人字拱,反映了东西方结合的云冈艺术特点。

 

 

第6窟中由多个环形忍冬纹排列连结而成的整体图案,是源自古代希腊艺术的装饰母题。

 

 

 

 

 

 

  “在山西北部的云冈石窟,一千五百多年来,几十万尊佛像一直俯瞰着中国历史的漫漫长剧。那些开凿在砂岩石壁上的巨大洞窟是拓跋鲜卑人的杰作,他们千里迢迢地从贝加尔湖一路南下,定都平城,创立北魏王朝,继而又征服了整个华北。随意而又率性,鲜卑人的内心是炽热的,对于新接触到的文化和信仰,无论是儒、道,还是释,都很着迷。虽然道武帝灭佛,残酷地迫害僧侣、摧毁佛寺,但文成帝登基后,佛教立刻恢复了元气。国家有了开窟造像的宏伟计划,人们相信,用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大佛像将坚不可摧,并能经受起未来岁月的任何考验……”

  令人惊讶,这是英国和美国的两位女性画家对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娓娓叙述。84年前,为了寻找中国佛教艺术的源头,安娜和玛丽结伴来到云冈,在这座北朝艺术的宝库中流连忘返。安娜是英国人,1922年移居中国,是燕京大学的美术教授。玛丽是美国人,早年在巴黎学画,师从大画家惠斯勒,1920年随家人来到中国。两人在北戴河结识并成为挚友,19319 月和1932 6 月先后两次访问了云,不仅用手中的画笔临摹下石窟中的佛雕精品,还撰写了生动有趣的调查笔记。回到北平后,俩人觉得应该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向西方的美术界和普通读者介绍云冈石窟的伟大艺术。  

  探索云冈艺术的源流,应该从凉州(今甘肃武威)甚至更为遥远的西域谈起。佛教起源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首先到达今天的新疆地区,随后就是河西四郡,凉州是河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相对安定繁荣,佛教昌盛。五世纪初,开窟造像之风在凉州兴起,影响主要来自西域的两大佛教中心——龟兹和于阗。西域佛教和汉地文化相互融合,“凉州模式”应运而生,天梯山、金塔寺、文殊山等石窟都是这一模式的代表。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消灭北凉统一华北,中国的“北朝”就此开始。随后,凉州的三万户民众被迁置于北魏的首都,《魏书》记载,“沙门佛事皆俱东”,平城就此取代凉州,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 

  5 世纪中叶,经历了灭佛法难的北魏佛教重兴。来自凉州的高僧昙曜奉文成帝之命,在平城以西的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刻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这是云冈石窟的开凿之始,称“昙曜五窟”,每座窟内都有十余米高的大像,佛像的面容是根据北魏太祖以下五位皇帝的御容雕刻而成的。考古学家宿白认为,北魏皇帝以其新兴民族的魄力,融合了东西方的技艺,在凉州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石窟模式——云冈模式。经过早期的探索,开凿于公元471 494年的第二期石窟,汉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石窟内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就连佛像的衣着也渐渐换成了褒衣薄带——传统汉族士大夫的服饰。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从第二期开始,石窟开凿虽已不完全是皇家的工程,也包括北魏的高官和贵族。云冈模式自然成为北方开窟造像的标准和典型。东自辽宁义县的万佛堂石窟、西自陇东的南、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无不受到云冈模式的强烈影响。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民间仍时有开凿,直到北魏末年边镇兵乱,云冈石窟的开凿才基本停止。 

  经历了隋唐五代的沉寂,辽、金时期,大同成为朝廷的西京,云冈地位再度显赫起来。根据皇统七年(1147)《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记载,云冈共有通示、灵岩、护国、兜率等十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近年考古调查已经证实,云冈从第1到第20窟,窟前都留下了木构建筑的痕迹。可惜,昔年的宏伟寺院渐渐衰败、废毁,至清末民初,随着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纷乱和动荡之中,国宝蒙尘,曾经震烁中外的佛教名迹被湮没在雁北漫天的黄沙之下,大同之外,云冈几乎不再为人所知。所以才有了1902 年日本人伊东忠太对云冈的重新“发现”。 

  伊东忠太是日本的古建筑专家,为调查辽金时代的中国建筑来到山西。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同附近居然保存着云冈这样无比重要的北朝史迹。他的云冈考察报告在全球东方学界、美术界引起震动。此后,武州川边的漫长古道上,“朝圣者”不绝于途。1907 年,法国汉学家沙畹考察云冈,随后出版的《北支考古图谱》第一次发表了云冈石窟的照片。1918年,中国学者陈垣发表《记大同武周山石窟寺》,为国人研究云冈的第一篇论文。其后两年,日本建筑史家关野贞和佛教史家常盘大定先后调查了云冈,他们对21个较大的洞窟进行了编号。1920年代考察过云冈的日本学者还有滨田耕作、原田淑人,小野玄妙等人。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人梁思成、刘敦祯、林徽因来到云冈,对石窟雕刻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做了专题研究。1938 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同,京都大学调查队在水野清一和长广敏雄的率领下来到云冈,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调查、测绘以及考古发掘。 

  和专业的学者相比,玛丽和安娜这两位女画家的云冈调查显得业余,但也有着难得的可贵之处:因为并非汉学家,她们的知识背景和艺术修养使她们只会用西方人的审美标准来感受云冈的艺术之美。她们在云冈所受到的艺术冲击、内心深处的震撼以及共鸣,证明了云冈之美,是超越东西方界限的普世之美。只是在1930年代,西方世界的很多人对古老的东方艺术仍抱有固执的偏见,导致她们的出版计划一波三折。直到1935年,在旅居中国的法国人魏智的支持下,《云冈佛教雕刻》一书才由北平法文书店出版发行。结果出乎许多出版商的意料,此书居然在几个国家脱销,不仅在西方美术界引起反响,还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关注。 

  1937 6 月,国家地理学会主席格罗斯文纳博士和夫人专程来华考察云冈,地理学会的专业摄影师也为石窟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随后,《云冈佛教雕刻》的精编版以《中国雕塑的长城》为题,再次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383月号上,这是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北朝艺术的首次关注。自1888 年创刊以来,《国家地理杂志》一直在欧美知识界和新兴的中产阶级中拥有广泛的读者,影响很大。如果说此前的三十余年间,云冈石窟只得到一些汉学家的关注,到1930 年代末,她已真正地走向了世界,这和《国家地理》杂志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56月号

 
 

第5窟窟门西壁雕刻:上部表现的是《妙法莲花经》中的释迦、多宝佛二佛并坐于枝叶繁茂的菩提树下;

下部的护法神王头顶高髻,身着厚重铠甲,脚穿长靴,威风凛凛,是犍陀罗艺术中常见的贵霜武士装束。

 

 

交缠的双龙相向而视,造型质朴,富有张力,雕刻手法纯然汉风。

交缠的双龙本是西亚安息王朝的装饰母题,出现在中国的石窟寺,反映了佛教艺术在东渐过程中的兼容并蓄。

 

 

在日本旅华摄影师山本赞七郎1919年拍摄的云冈石窟旧影中,云冈村紧挨着石窟,有些洞窟已经被围在农民自家的院墙里。

 

 

如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早已整饬:一新,遍植花木,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因为室内雕刻有大量的乐伎及乐器形象,12窟俗称“音乐窟”。

透过上层的明窗望向前室,顶部的翩翩飞天与前室柱头上方正在表演的伎乐天营造出佛国净土热烈而祥和的气氛。

 

 

这尊头戴高冠、面露微笑的交脚菩萨石像高146.1 厘米,原凿刻于16-1 窟北壁上层,1920年代初被盗凿,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运不济,云冈石窟也没有逃脱被盗凿的命运,仅16-1 窟就有三座大龛被盗,损毁严重,如今散落于美国、日本等地。

 

 

巨大的佛像在搭起的脚手架间时隐时现,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塑像、彩画上的灰尘,为进一步修缮做好准备。

云冈石窟年代久远,石质疏松,维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5窟前壁一尊隐匿于窟檐楼板间的石佛,是云冈石窟众多雕塑中最为打动人心的佛像之一,也是云冈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佛像高肉髻,面容清矍,鼻高而直,两翼分明,微微颔首,平和内敛,体现了佛陀超凡脱俗的智慧之美。

 

 

第6窟中心柱北龛内二佛并坐,反映了大乘佛教中的法华思想。

在孝文帝年幼、祖母冯太后执政的政治背景下,云冈石窟内二佛并坐的题材十分流行。

 

 

第8窟窟门西侧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本是印度教的力量天神,被佛教吸收成为护法。

这尊鸠摩罗天头发卷曲,颜若童子,丰满圆润,腹部隆起,放射状的手臂或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左下手当胸持斑鸠,

而他骑乘的孔雀口衔宝珠,反首回顾,整幅雕塑与窟门东侧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相互呼应,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第1 窟东壁下层雕刻的“睒:子本生故事”存有两幅,此为第二幅,表现的是国王骑马张弓射猎,误中睒子的故事。

 

 

第13窟东壁下层的供养天手捧莲蕾,表情虔敬,是此类雕刻的精品。

 

 

第2窟为中心塔柱窟,塔顶雕有华盖和须弥山。

塔,源于印度,汉末传入中国后,形成“上垒金盘,下为重楼”的多层楼阁式佛塔,是石窟汉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文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撰文:瞿炼,摄影:赵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6-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