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行游山西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林野趣资寿寺

 

 

 

 

 

   灵石县有个静升镇,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的王家大院近年来以其规模宏大和三雕艺术精美而蜚声全国,是许多来山西的游客必去之处。离王家大院仅两公里的苏溪村,东依绵山,西邻汾河,一座古老寺院——资寿寺就坐落在这如画山水之间。

  资寿寺分为前后两院,寺内层层殿宇,东西配殿,左右钟鼓楼,形成了严格对称的典型佛教建筑格局。山门天王殿重檐歇山顶,前后开门。大门上“山林野趣”牌匾,是明末大书法家傅山先生书法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件。

  天王殿内四大天王明代彩塑,形态威猛,神色凛然,似乎有血有肉,展示着一种坚强有力的生命之美。

  雄踞寺院正中的大雄雷音宝殿是全寺的主殿,殿内的释迦摩尼三身佛塑像高达五米。也不知是哪位虔诚的佛教信徒给他再塑的金身,虽然由于岁月久远而有了一点儿斑驳,但还是金光闪闪,璀璨夺目。两边山墙上画着佛经故事壁画。这些明代画师的工笔重彩画,历经几百年岁月的剥蚀,依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中那些佛陀、菩萨、官员、平民,还有铜盔金甲的将军,哪一个不是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资寿寺三大士殿里的十六罗汉塑像,是我国明代彩塑中出类拔萃的精品。16个罗汉,一人一个姿态,一人一个表情。他们有的能言善辩,滔滔不绝;有的满脸通红,二目圆睁;有的神态镇定自若,有的怒气冲冲;有的合掌沉思,结跏静坐;有的旁若无人,谈笑风生。年老的一看就是历尽沧桑,受过不少磨难;年轻的则显得年少气盛,朝气蓬勃,充满青春的活力。

  古代雕塑艺术家用他们那新奇的创意和灵巧的双手给每一个罗汉注入了喜怒哀乐,注入了七情六欲,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他们似乎真的要活了。

  资寿寺罗汉的珍贵,引起了盗贼的注意。19931226日凌晨,资寿寺的更夫发现殿堂里的16尊罗汉和两尊童子的头像不见了。

  时隔两年后,4名盗贼被缉拿归案。但18尊头像早已全部流落他乡。直到1996年春节期间,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花巨资买到了16尊罗汉头像,又不惜重金,收购了两尊童子头像。

  1999330日,陈永泰先生慷慨捐还的18尊头像回到了资寿寺。经过能工巧匠的不懈努力,16罗汉和两童子头像终于又栩栩如生地复现在三大士殿里。

  资寿寺中还有一个地藏殿,中间塑地藏王菩萨,两旁站立的一老一少是闵公父子的塑像。传说闵公父子二人笃信佛教,曾把九华山的土地奉献给地藏王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于是这父子二人得以侍奉在地藏王菩萨两旁,得以与菩萨一起接受世人的顶礼膜拜。

  弥陀殿又称为前世佛殿,一般寺院前世佛都是燃灯佛,而这里的主像不是燃灯佛,却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有趣的是迦叶、阿难二位仁兄离开释迦摩尼来这里侍奉阿弥陀佛。左右两侧的24位菩萨,或乘青狮,或坐白象,或驾白马,或骑青牛,从四面八方来参拜阿弥陀佛,倒也热热闹闹。

  弥勒佛殿又叫未来佛殿,殿主却不是真正的未来佛,而是中国的大肚弥勒佛。这位大肚弥勒佛本来是五代时期浙江奉化的一个和尚,名叫契此,他大腹便便,笑容可掬,每天背着一个布袋在街上化缘,人们称他布袋和尚。有一天,契此和尚口中念着偈语“弥勒真弥勒……”在奉化城里坐化。人们在啧啧称奇之余,开始在寺院里给他塑像。不过一般寺院中,他只能坐在天王殿里。而在这里,这位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居然登堂入室,坐上了弥勒佛的宝座,连在菩萨中地位数一数二的文殊、普贤也得侍立两旁。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广大公众都认为契此和尚就是弥勒佛时,他也就成了真的弥勒佛。

  资寿寺是佛教寺院,但其中的中国特色很浓厚。的确,任何外来文化,外来的精神产品,有了中国特色才会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完)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20150505;本文作者:李振海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行游山西系列总目录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行游山西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