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梨园往事系列

一部戏半生缘:丁桂兰和《彩楼记》

 

 

 

 

 

  晋南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万荣剧团没有戏,过来过去《彩楼记》”。这句看似有些贬义的话,其实含着褒义,说明《彩楼记》是万荣县剧团久演不衰的戏。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戏?让一个县剧团过来过去地演?

    从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万荣县剧团因一部《彩楼记》红遍黄河金三角。主角刘翠屏的扮演者,是国家二级演员、万荣蒲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桂兰。这是一部绝对的“女1号”戏,从开始上演到谢幕,男主角“吕蒙正”已经换了六任,而女主角刘翠屏一直由丁桂兰扮演,一演40多年。丁桂兰退休后,这部戏也停演,成为绝响。但凡喜欢蒲剧的人,没有不知道《彩楼记》和丁桂兰的。

  1 儿时喜欢戏差点被戏班子班主拐走

    1938年,丁桂兰在天津出生,小名香儿。她父亲早年跟随傅作义部队到天津,并在警察署当署长。三四岁的丁桂兰跟着父母经常去戏园子看评剧和京韵大鼓,成了小小戏迷。她在外面看戏,回到家就模仿,把皮椅子当大鼓,父亲写字时用的钢镇尺,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丁桂兰把它当手摇的碟儿,筷子做鼓锤,一边敲打一边唱,学得有模有样。有一天,她独自在楼下玩,哼哼唧唧地又唱起戏来。一个陌生人过来说带她去看戏,她就跟着走了。

    不见了女儿,父亲心急如焚,立刻派手下人四处寻找。终于在火车站发现了她,抓住拐骗他的人一审,他原来是个戏班的班主,看丁桂兰人长得俊俏可爱,就想拐走她学戏。班主看到一身警服的人站在面前,吓得跪地求饶,丁桂兰父亲也是个软心肠,见女儿找见了,也就放了他。也许是宿命吧,她就这样开始了与戏剧的缘。

  2 贵兰村的小坤角

    在天津的童年是快乐幸福的,也是短暂的。丁桂兰母亲不幸染上肺结核,眼看快不行了,父亲辞去公职,带全家人日夜兼程赶回运城荣河老家贵兰村。到家的第六天,母亲撒手人寰,丁桂兰哭喊着要娘。那年,她还不到5岁。

    后来,丁桂兰有了继母。继母很严苛,她很想摆脱这种束缚。1945年的一天,她去邻村看戏,那是由蒲剧和秦腔两个剧种合演的,这种搭配叫“风搅雪”,演员有小旦王秀兰、陈妙令,武生董良午,还有焦玉芳、郭子云等,演出的剧目有《柜中缘》《玉堂春》《金山寺》等。这是丁桂兰第一次看女演员演戏,她对演戏更是神往。1949年,为欢度新中国第一个春节,她所在的贵兰村“闹家戏”(由村民临时组班的业余演出),丁桂兰被选拔为主演《骂关》的主帅。正式演出时,丁桂兰因为个头小,翻遍剧团的戏装也没她能穿的,有人到娘娘庙里把给神送的红袍解下来,给她披上,正合适。小姑娘一亮相,台下就轰动了,那时登台演戏的还基本上是男演女角,极少有女的上台,又是这么个小姑娘,太吸引眼球了。她一张口,清亮的嗓音更是博得一阵阵掌声,村民们兴奋地说:“香儿是咱村的小坤角。”之后,她又陆续学会了《杀庙》《捡柴》《教子》《送女》几出戏,一遇村里闹红火就上台演出,成了村里的台柱子。

    1952年大年刚过,由私人戏班改编的荣河人民蒲剧团在邻村演出,剧团当时正招揽人才,扩大规模,听说贵兰村有个小坤角,辗转找到她,让她演了一出《汗衫记》。剧团负责人看上了这个好苗苗,登门要招收丁桂兰进剧团。丁家虽然不比从前,但也是书香门第,继母坚决不许她去唱戏。但丁桂兰的父亲是个知书达理思想开放的人,他说:“新社会了,唱戏也是工作,没什么不好,孩子既然喜欢就让她去!”就这样,14岁的丁桂兰成为荣河人民蒲剧团的一名演员,师承杨青芳(艺名红菊花),专工小旦,兼演青衣。

  3 主演《彩楼记》成为万荣县剧团台柱子

    19548月,万泉、荣河两县合并为万荣县,荣河人民蒲剧团改为万荣人民蒲剧团。万荣地处古河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50年代的万荣县,特别重视文化建设,是全国的文化先进县。当时万荣打出两张文化名片:一是推广普通话,二是红遍晋南地区的县剧团。县里要求剧团既要演好传统剧目,还要注意创新。于是剧团编导人员根据流传下来的《彩楼记》一折,挖掘整理,创作出了全本《彩楼记》。1956年夏,万荣剧团开始排演《彩楼记》,丁桂兰演女主角刘翠屏。

    195912月下旬,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在万荣县召开汉语拼音识字现场会,有中央领导来视察,县委把《彩楼记》定为招待剧目。已到预产期的丁桂兰,坐着拉戏箱的大卡车赶台,中途产下一女婴,却因一路颠簸夭折了。

  4 《彩楼记》赴省城参加全省戏曲汇演

    19615月,《彩楼记》参加运城专区戏剧汇演大获成功,并被确定代表运城专区赴省城参加全省戏曲汇报演出。时任万荣县委书记阎广洪高度重视,提出要“精心打造剧本,挑选演员”,由县委宣传部长孙天民挂帅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剧本写作班子,有教师孙斌安和王化京、青年作家孙思义、万荣剧团编导王万华等人,这些人当时真是书生意气,风华正茂,他们从故事情节到唱句对白,进行了全面的改编和创新。又特别邀请当时运城地区剧协副主席、蒲剧界专家韩刚指导,既修饰剧本又参与导演,使剧本和演出都精益求精。

    在演员的选择上,县委十分慎重。刘翠屏这个角色当时有好几个人选,条件都不错。经过反复比较斟酌,县委拍板还是由丁桂兰出演这个女一号。

    地方戏历来都以传统剧目为主,而这些传统剧目有很多在创作上比较粗糙。一方面,戏剧这个行当在过去地位低下,很多人不屑于从事戏剧创作;另一方面,过去的演员大多文化水平低,甚至不少是文盲,就靠口传心授传承,使戏剧水平难以提高。而经过重新创作的《彩楼记》却是很雅的一部戏,《彩楼记》不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从唱词到念白可谓千锤百炼,几乎全是韵文,还有大量的对诗、对联等,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这就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底蕴,不然表演难到位,观众也听不懂。丁桂兰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虽做过警官,却是个非常儒雅的人,她从小耳濡目染。哥哥是北京航空学院的高才生,经常写信鼓励她要重视学文化,而且把她写的信逐字逐句修改后再寄回给她,因此她不仅演戏认真,学习也非常用功。这种积淀,是她能演好刘翠屏的重要条件。丁桂兰的表演使《彩楼记》成为一部雅俗共赏的戏。

  5 观众说:“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刘翠屏”

    19619月下旬,万荣蒲剧团带着自创剧目《彩楼记》到省城演出,丁桂兰担纲主角刘翠萍,轰动省城。演出第三天,《山西日报》作了报道并发了评论和剧照,后来连发多篇评论。当时,丁桂兰怀孕已经8个月,身体极度疲劳。在红旗剧院上演时,领导为了照顾她,换了B角上台。她松了一口气,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刚回到宿舍,管业务的团长气喘嘘嘘地跑来叫她:“快!快走!”丁桂兰问:“干啥去?”“上台,快!”到了后场,大家赶快给她换装、盘发、上头……团长一个劲地催:“快点,速度快点,万一第二场赶不上,第三场必须上。”丁桂兰边扣戏服扣子边上台,“离相府到寒窑不觉半年……”这一嗓子唱出去,场上场下都安静了。后来丁桂兰才知道,因为换了主角儿,观众不干了,开始只是交头接耳,后来便乱起来了。演出完后有观众说:“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刘翠屏!”《彩楼记》演遍了太原各大剧场,还下工厂,进学校,一连演出60多天,场场爆满。

    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许多县剧团主要在农村演出,当时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花钱看戏了。有的剧团难以为继甚至解散,不少演艺人才流失,文艺工作一度陷入低谷。在这样的情形下,《彩楼记》给万荣县剧团找到了生路。在太原演出两个多月,剧团向国家上交12万元,这在当时是一大笔财富。已是剧团台柱子的丁桂兰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但观众的喜爱让她很知足。

  6 县委书记特批丁桂兰带孩子随团演出《彩楼记》

    1961年年底,丁桂兰生完孩子,因为雇不起保姆,剧团又规定不能带孩子,只能自己在家照看。《彩楼记》也因此停演。

    眼看着剧团越来越不景气,剧团团长找到县委书记阎广洪求助:“剧团到哪儿演出,观众都要《彩楼记》,都要丁桂兰。没有她,台口都不好安,基本没收入。”阎广洪说:“那就让她把孩子带上。”“剧团有制度不让带孩子上班”,团长一脸愁容。“那就特批!”阎广洪提笔批示,“允许桂兰同志带孩子回团工作,剧团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

    有了县委书记的批示,丁桂兰不仅可以带孩子继续演出,还能每顿饭比别人多喝一碗汤。团长说:“咱团里就这么一个宝贝蛋儿,大家谁有空谁抱。”话是这么说,一忙起来谁也顾不上,只有管箱的师傅照顾,孩子饿了,他就抽空抱到台下找个抱小孩的,告人家说这就是台上那个刘翠屏的孩子,给吃口奶吧!孩子就是这么长大的。

  7 《彩楼记》在黄河三角区演疯了

    蒲剧在晋、陕、豫黄河三角区一带很受欢迎,而万荣剧团因为有《彩楼记》,名气更大。“文革”后恢复古装戏,剧团几乎每年秋末都应邀到陕西省合阳县为那里的商品交流会演出。当时每天都有两台戏对演,一台秦腔一台蒲剧,这叫“对台戏”,暗含着竞争。万荣县蒲剧团的《彩楼记》场场座无虚席,被当地人称为“无敌牌”。丁桂兰除了主演《彩楼记》,还有蒲剧《双麟锁》。为了满足观众需求,剧团决定两部戏连演,一次演完。将票价提高一倍后,没想到观众更多,演出时间长达七个小时,收入比正常演出高出许多,以至于会计的箱子都放不下收来的现金了。《彩楼记》从50年代演到90年代,越河南、过陕西,进城市、到农村,久演不衰,曾在一个剧院连续演出32场。

  8 《彩楼记》何时能重演

    丁桂兰1991年退休,《彩楼记》也停演。退休后她随儿子来太原生活,常被邀请参加太原的蒲剧戏迷的活动。有一次她在剧院门口遇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他走到丁桂兰面前问:“你是不是丁桂兰?”她连忙说是,问对方:“你是?”老者说:“你不认识了?我是阎广洪!”算来有40多年未见了,他居然能一眼认出丁桂兰。阎广洪告诉她,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彩楼记》,不会忘记丁桂兰。两位老人共忆当年的火红岁月,感慨万千。

    如今,丁桂兰年过七旬,《彩楼记》也成了蒲剧迷们的记忆,偶尔她会在戏迷聚会应大家请求时唱一段,总会有人问:“怎么《彩楼记》再不演了?”

    传统戏剧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原创,《彩楼记》是一部难得的蒲剧原创精品,《彩楼记》现象很值得人们去深入研究。丁桂兰说,过去的辉煌都过去了,可惜这么好的一部戏,现在没人演。如果有人愿意学,她愿尽自己所能传授给后人。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郭志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梨园往事系列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