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梨园往事系列

老票友与戏园子的故事

 

 

 

 

 

  相传乾隆年间,流传着一种名叫“清音子弟书”的曲种,为八旗子弟所创,曾一时盛行京城及东北各地。但八旗子弟无论到各处,都得凭清廷所发“龙票”方可聚会演唱,又因其属于业余爱好,不取任何报酬,这之后,人们便把不取报酬的业余戏曲、曲艺演唱者及乐师称之为“票友”。到现在,凡是在自己本行、本职之外做些什么事情,也都俗称“玩票”了。

    玩票归玩票,梨园行里票友的水平可实在不低,尤其是很多票友,文化水平以及戏剧理论上的修养,是苦出身的“戏子伶人”没法比的。所以旧时,名角儿到各地演戏有个规矩,那就是要先拜访当地的老票友。为什么?说简单些,得不到老票友的认可,角儿在这一地就吃不开;没有老票友抬戏,角儿怎能成为角儿!

    现在,讲老规矩、老礼数的人少了。我们只能听一些老票友们讲讲当年,为三晋梨园往事增添一些掌故轶闻。我们请的这位老票友,是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79岁的王银娃。

    1 广场乐楼看了第一场戏

    1943年,王银娃8岁,住在清徐徐沟镇张楚王村。

    一日,天空阴沉,淅沥沥下着小雨,但这对于王银娃来说却是个好天气,因为下雨,村里的人不能下地,那么村东头的广场乐楼就会有村里的草台班子“自乐班”唱戏。

    这一天,是王银娃第一次去看戏,以前他只看过村里人扭秧歌。

    早在明清时期,山西的一些主要村镇寺庙和集市贸易等人群集中的开阔场地,就都建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俗称戏台或乐楼。戏台是用四根柱子搭起的舞台,四周没有围墙;乐楼也是搭起的高台,但三面有墙。戏台和乐楼百姓能随便出入,可以挤在戏台前看戏,不需要花钱买票。

    王银娃所在的村,是当地的大村,那个年代,也只有大一些、条件好一些的村子能盖起乐楼。王银娃来到戏台前,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他站在远处张望着乐楼。

    为什么王银娃要站在远处看戏?因为那会儿看戏的都是男人,女人是不让出门看戏的。这帮看戏的爷们儿看到高兴时,便会“扛前台”来闹高兴。就是大家你挤我,我挤你,使劲往前台挤,扛来扛去,扛热闹。所以,像王银娃这样的小孩只能往边站,往远站。

    乐楼上演戏的是村里的田岁丰,此人是张楚王村票社的元老,唱念做打什么都会。台下的王银娃看得认真,几乎入了迷。戏散了,王银娃找到田岁丰拜了师傅,迈出了他当票友的第一步。

    2 茶楼茶园没见过,只听过

    上世纪初,与农村的广场乐楼同时存在的,还有城市里的茶楼茶园。对于这个,王银娃只听过,没见过,但从他听来的故事里,也可让人一窥晚清末年出现的能演戏的茶楼茶园。

    那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商贸的繁荣,太原的繁华街市也出现了室内演出场所——茶楼茶园。

    茶楼茶园内通常建有戏台,台前设茶桌、坐椅,有茶水干果供应。观众进来只买茶座,不用买戏票。1902年,太原第一个“茶园”在剪子巷开业。1910年,大水巷又建起一座振兴茶园。第二年,太原商人集资在天地坛(今府东街)建起松鹤茶园,除池内茶座外,两侧还建有一米多高的雅座。茶园内主要由各个晋剧班社演出。“买个茶白看戏,茶坊沏茶跑得欢。毛巾把儿满天飞,小贩吆喝卖香烟”,就是对当时茶园里看戏场景的贴切描述:只见小二跑来跑去忙沏茶,小贩吆喝着转来转去卖香烟,人们边看戏边喝茶,随口一喊:“来块毛巾!”热乎乎的毛巾就从周边的小二手里掷出,准确地落在要毛巾的客人手中……

    那时,去茶楼茶园看戏是有钱人的生活,王银娃说老百姓是“没钱看的”。

    3 戏园剧院 那得买票看戏

    8岁看了第一场戏,便喜欢上晋剧的王银娃,边务农边上学边学艺。解放后,村里有了业余剧团,学了几年艺的王银娃已经能上台表演了。1948年,13岁的王银娃在看第一场戏的乐楼上进行了人生的第一场晋剧演出——《走山》,唱的是须生。

    1950年王银娃在本村读完高小,考入当时在太原上马街的五中,来到太原求学。到了太原,痴迷晋剧的王银娃终于有机会走进剧场看戏。但解放后,要进剧场看戏,是要买票的。当时票价一角,对于看惯广场乐楼不要钱的王银娃来说,这个价格很贵。

    其实,买票看戏,并不是解放后才有的事儿。

    有史料记载,1915年,太原呼延村富商张积山发现演出市场有钱可赚,便接手了原来的振兴茶园,更名承庆戏园,不惜重金邀请名班社前来演出。就是那个时候,张积山在太原首创了买票看戏,凭票入场。再不用挤场占座去看戏,一时间,戏迷们纷纷来戏园买票看戏。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的戏园剧场也空前发展,著名的有并州路的并州剧院、红旗剧场;迎泽大街的光明戏园;建设路的东安剧院;柳巷周围的和平剧院、长风剧场等等。王银娃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和平剧院。那一天,王银娃用自己攒了很长时间的一角钱买了戏票。

    一进剧院,他傻眼了,这里是坐着看戏不说,还分几排几号。不用站着看,也不用挤着看,不怕风吹日晒,王银娃感受到了剧场的方便与舒适,当然,也真正听到了专业演员的唱腔。

    当时晋剧名家丁果仙刚刚组建了太原市新新晋剧团,与花艳君等人天天在和平剧院演出,王银娃看的是丁果仙的《走山》和《空城计》。3个多小时的演出,王银娃看的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到了散场的时候,但他久久不愿离去。

    后来,丁果仙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在和平剧院演出票价抬高到五角,这个价格王银娃是绝对看不起的。虽然当时他已经在山西汽车制造厂工作,挣了工资,但也拿不出这五毛钱。

    为了看戏,戏迷有很多办法。最普通的一个是看“解放戏”——戏演到十之七八了,再没可能有人买票了,戏院就把大门敞开任人出入。心痒难耐又没钱买票的戏迷这才有可能进去略饱耳福,对戏迷来说,这也叫“解放”吧。

    不过王银娃有自己的办法。

    王银娃痴心于晋剧,遍访名师,先后拜过许多师傅学艺,同时,还和票友们到许多地方义务演出。这样一来二去,他认识了许多圈里的人,同时也成为有名的票友。在他的朋友中,有一位就是在和平剧院拉二弦的,想看戏了,朋友便会带他进剧院里看。

    这期间,王银娃认识了在和平剧院为丁果仙司鼓的名鼓师白晋山。白老师平易近人,手把手地教他练架势、打鼓点,让他受益匪浅。

    4 八旗会馆 不得不说的历史

    除了和平剧院,王银娃还去长风剧场看过戏。说起长风剧场,王银娃先讲起早年的八旗会馆。

    八旗会馆,是三晋梨园戏园子里不得不说的一段历史。它问世于清代中叶,那时往来于山西太原的各地旗人颇多,为方便之计,遂在中校尉营——太原府的中心地带,专门辟建了供各地旗人过往太原休息驻足、洽谈生意的场所。因其专为满族旗人服务,所以名为“八旗会馆”。清王朝覆灭前夕,八旗会馆已不似先前那样显赫,也接待除旗人之外的一些过往行人和商帮等类宾客。于是,晋剧的梨园弟子们便经常出没于此,八旗会馆成为一处名为会馆,实是剧场的地方。大约在民国17年(1928年),名不符实的八旗会馆改名为“鸣盛楼”,成为省城名噪一时的戏园。曾在这里登台表演的晋剧名派,已无法计算,而独占鳌头、久负盛名者,王银娃说非筱吉仙莫属。

    王银娃看过筱吉仙演出,但已是其在同义堂时。鸣盛楼时期筱吉仙的故事他也是听前辈讲的。

    筱吉仙,本名张宝魁,创立了晋剧中的“筱派”艺术。而筱派艺术的成名,与“鸣盛楼”即当年的八旗会馆是分不开的。筱氏在这里借用颓败的会馆自成班社,收徒纳弟,自编自演大批连台本戏,一时轰动太原,也让八旗会馆在三晋梨园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鸣盛楼解放后改为人民戏院,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原最著名的剧场之一。1956年拆除重建,1958年竣工时定名为长风剧场。

    在王银娃的记忆中,除却和平剧院、长风剧场,还有一些剧院在解放后也是名噪一时。

    1946年秋,太原海子边北口搭起了一个简易大戏台,座位都是木条长凳。这个临时戏院叫复兴大舞台,这里白天晚上每日两场戏。后来,这个简易戏院拆掉了,搬到大南门外,重新盖起了一个复兴大舞台,这就是后来的光明剧院。

    开化寺也是当时很热闹的地方,因为那儿有个很叫座儿的新化戏院。那时,王银娃会步行很远去那里看戏。为了看戏,他平时省吃俭用,攒戏票钱。当时这家戏院也是名角云集,有冀美莲、梁小云、狮子黑等。王银娃一说起新化戏院唱的《风仪亭》《蝴蝶杯》《天河配》来,就赞不绝口。

    就这样,王银娃在各个剧院看了多年1角钱的戏。他说,改革开放前,物价基本不变,1.84元一袋的面粉一卖就是30多年,戏票30多年来也未涨过。那时,请角儿去演戏,最低3斤小米的价钱,丁果仙则需要30斤。

    那时的王银娃已经是个名票友了,与许多晋剧名伶相识。但其中最让他得意的还是与丁果仙大师的相识。

    1963年,王银娃在晋祠疗养院巧遇在这里演出的丁果仙,经人介绍见过了丁果仙先生,这让王银娃激动不已。更让他没想到是,丁先生与其投缘,后来还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表演给他看,并教王银娃唱戏。

    结语

    在不同的场所看了一辈子戏,从小戏迷“迷”到现在,王银娃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老票友了。他积年辛苦抄录、收藏,拥有晋剧、秧歌、昆曲剧本400多个,有些是弥足珍贵的明、清手抄本;他的足迹遍及晋、蒙、冀、陕、甘、川、辽,跟着票友们粉墨登场;他精通文武场面,晋剧、秧歌、皮影、鼓乐班样样来得,至今家中藏有大小几百件乐器……

    王银娃爱戏更尊师,他先后拜领他进戏曲之门的田岁丰、张家口名票友张汉山、万福园武生刘小狗、清徐大众剧团唱腔老师要德胜、戏曲“活字典”韵调老师王永年、省晋剧二团技艺老师高瑞霖、狗蛮师傅高徒何芳圃为师,并拜人称“韩少五”,以《双蝴蝶》中新创36个“苦相思”闻名一时的韩子谦为义父,一生向这8人学艺。2000年清明后,他用一年多的时间自己又当小工、又当泥工,为传授、教诲过他的八位恩师、义父立碑8通,并亲自作传,常年祭祀供奉。

    如今,已年近八十岁的王银娃安居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他知道如今的戏院早已变了模样,也知道看戏可以去山西大剧院、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等地方,而票价对于王银娃来说,已不是问题,但王银娃却没有时间去了。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现在是当地铁路护路队、公路护路队、宣传队、卫生队四个队的队长,一门心思地为当地百姓服务。当然,晋剧著名老票友的身份依然是他最响亮的名片!(完)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白洁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梨园往事系列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