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印象清徐小峪沟

 

 

 

 

 

  之一

  出清源城,西北行七八里,即是号称“九峪十八口”之一的小峪沟景区。“清源八景”之“中隐环清”即谓此处。

  进入沟口,穿桥涵,不远处就能看到一古寺,如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峭壁上,乃世人称小峪寺者也。因寺前清泉汩汩,昼夜长流,故又名“清泉寺”。清泉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后经明清多次修葺。置身寺中,仰可察山峦云霓,俯可视晋川风光,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好去处。

  清泉寺分为西、中、东三院、观音阁、东西厢房、正殿为中院;西院为僧侣居所,内有水井、石碾、五福洞等建筑;东院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九莲洞依山而建,为主要建筑,供香客、游人留宿。

  打建寺起,历代就有僧人在清泉寺读经颂佛,并在此耕种、植树、养花,打扫庭院,整修庙宇,为寺庙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世纪90年代,当地民众及佛教界人士筹资募捐,不断修复清泉寺。十余年的时间,相继修复了九莲洞、五福洞、大雄宝殿、膳堂、东西厢房等。

  现如今,清泉寺周围群山环抱,寺内阁楼巍峨,环境清幽,风景如画。古人赞曰: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由此可以想象出这里的风景——山川浑厚,草木华滋,身临其境定会使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说起来,清泉寺不是太大。但建筑布局精巧,倚山就水,上载危崖,下临深涧,背岩依龛,陡妙错落,别是一番严谨。

  历史上,清泉寺吸引了一个接一个孤寂而坚定的修行者,也间或有一时避祸躲乱乞安讨食的暂栖者,还有一拨又一拨虔诚念佛的香客,更有那些钟情山水、寻幽访古的学子和游人……

  何以如此?原来清泉寺内涵着一种不可言喻的气质,是西边山厚重的人文历史沉淀而成的。西边山光华灿烂的底蕴,已经融化在眼前的一砖一瓦中、一草一木里,随着和风细雨吹到了人们的身上,滋润了人们的心灵。就犹如山间的流水,演奏着无声的妙曲,蜿蜒流淌,连绵不绝,给各个时代注入了活力,给了无数人以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

  佛教产生于古代,个中含有多少迷信成分,这里且不多言,但佛理中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普渡众生——教人摒除恶念,积德从善,使强者怜悯,富者慈悲,使人灵魂的空虚有所寄托,让人生痛苦得到慰藉。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总觉得为名利所累,灵魂无处安顿,如半开的花朵,忙于吐蕊绽芳,自然少不了伴随着坎坷、困境、缺憾,诸多烦恼。所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无非是强调我们对世间的成败和得失应该有点平常心,丢弃些俗望,给生活一些平静,给灵魂一些恬适。

  在小峪沟清泉寺这样的时空条件下,人才能悟的些佛理,从嘈杂中步入静境,心中的困惑如烟般散去,深切地体验一把:什么是一种清静和淡然。

之二

  过清泉寺,西折上行一二里,两侧树木夹道,芳草萋萋。

  在小路的拐弯处,有一不大不小的平地。稍憩,沿溪溯行,见沟谷两边的石壁在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下,陡绝洿陷,岩壑窈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奔腾跳跃,或临洞倾听,看上去极为生动,真可谓是“千岩万石如棋布,移步换形各逞妍”。而那些生长在断崖沟壁上的千姿百态、虬枝横斜的树木,则尤其让人敬佩,在几乎不见一撮土的石缝中,真不知它们是如何扎根,如何汲取水分的。

  最妙的是,这里的植被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和雾霭的聚散中,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的颜色。山麓是葱笼苍翠的灌木林带,一片接一片,一丛连一丛,密密匝匝。山腰则是生长着椿、松、柏、榆、椴等不同树种的林木。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藤蔓植物交错盘缠,后先相倚。再往上倒是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喷吐着绿色,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移步一换景,光影皆不同。约300米深的沟谷,给人的感觉如在画廊中行走一般。不觉间,见沟的尽头,两山兀然握手,断崖矗立呈仄逼状,有水从凹处束瀑而下,在太阳照射下,飞白溅玉间突现虹彩霓迷,落底后聚成一泓浅潭,水尤清洌,声如鸣佩,漫出成溪,沁沙浸石泽草润树,顺着沟中地势缓缓流了出去。

  潭之侧右,辟石阶云路,依山随形。登而上,视野豁然开朗,仿佛走进另一空间。入杏园,过梨林,续前行,沿蜿蜒环路达西北高处。人常说,流水闻高下,青山阅古今。山的妩媚在山顶才能看到。遂一鼓作气冲上山巅,任由泠然天风袭扰。继而环顾四周,峰回路转,林壑尤美,恍然生出置身世外的感觉,如在天上矣。看那一个个山体装扮得像穿着绿色天鹅绒的裙子,在天光云影的变幻中,更显得婀娜多姿。远处的苍茫山水、人间烟火,近处的绝壁鸟道、绿树红花尽收眼底。从上往下看,山下平泉、北营等村落依稀可辨,再往远眺,烟雾飘渺中可以看到清泉湖和县城的一部分。每到春夏间,漫山笑开的山花,姹紫嫣红,摇曳飘香,如绿色裙幅上布满了各色鲜艳的花朵,不时引来阵阵蜂飞蝶舞。最为叫绝的是,清明时节,当开满山野的刺玫盛开时,金黄色的扣门门花缀满枝条,吐蕊而不浮艳,惹眼却又隐逸,散发出醉人的芬芳,有着一种君子的情怀在里面,晕染了天地人心,使山中更显得蓊郁而时有佳气,而乐亦无穷也。

  最美要算秋季了。漫山红叶与青翠欲滴的松柏杂揉在一起,红黄绿紫,奇葩舒秀,百鸟合鸣,拼成了一幅幅绚丽隽永的图画,如果是真画,它实在算得上是丹青妙笔了。而最有趣的是钻到林子里摘野果、山桃、沙棘……或妃艳或橙黄,一个个、一串串、一丛丛、一簇簇,让人目不暇接。不经意间,林中常常会忽然窜出几只肥硕的山鸡、野兔,或者是一些叫不上名的动物、鸟雀。它愣愣地站在你的面前,吓你一跳,等你回过神来时,它却已悄悄隐没在茫茫草丛之中。宋朝杨万里在一首诗中写道:“意行偶到无人处,惊起山禽我亦惊”,岂不正是这种意境的体验? 

  冬天的小峪沟依然是美丽的。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溪涧含冰,岗峦披雪,景象当然又要一变。一座座连绵的山峰像身披白纱的少女,静默中更显出几分妩媚。此时,山上的草木全都开满“白花”,山崖上的流泉飞瀑也静谧起来,层层累聚,形成了如珠串、宝塔般的冰瀑奇景。蛰伏得很久的鸟雀,只偶而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地叫个不休。山谷里的幽咽的溪流声,给人的感觉是“潺潺无春冬,日夜响山曲”。特别是遇上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翳障全无的时候,如果能约上亲近好友,在这幽静纯白的世界里,踏雪,赏“花”,想心事,再没了往日的喧嚣,再没了世事的缠绕,甚至没有了前尘往事,心里只有这片纯白的宁静,所有的浮躁之气都杳无踪影,只有心灵与自然默默地对话,生命的节拍应和着自然的律动,人如在童话中一般。

  沐浴在这纯净的没有半点杂质的空气里,仿佛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番,人也从里到外经历了一番山水的浸润。而吐故纳新间,和小峪沟的一花一木微笑对视,从来没有这一刻让人如此宁静。虽说这里没有“九寨沟”的名望,却有瑰丽拔俗的气韵,自有一番妙趣天成的景象。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群峰叠嶂,弘润隽秀,山林野趣,雾霭流岚,佛寺梵音,神话传说,水、天、树、石间,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爽朗富丽,使人充满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在这里,大自然会把你所有的忧愁烦恼,荡涤得干干净净。 

之三 

  如果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上苍的恩赐,那么小峪沟最应称道的还是人类的劳动创造。

  前些年,边山的平泉村有一位颇具慧眼的企业家叫陈威宁的,执意从大都市回到乡下,带着一干人开始在山中腹地的沟壑中剔石垫土,硬是把长满荒草荆棘的山坡整理成近400亩的山地梯田,栽培上大片的玫瑰葡萄,好大的规模,好一个壮观了得。

  如果没有点当年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把这里弄成今天这个样子,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激动之余,我就想:要是能给这儿画一幅画,时刻挂在眼前,该有多好。随后,我利用过去积累的人脉,去请一位擅长丹青的朋友帮忙。他说:“很乐意帮这个忙,但要给点时间,先得去找找感觉。再说,创作要有激情,没去体验,又怎么画得出那里发生的奇迹?”我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就暂时搁下这桩心思。

  去年七月,我随友人上山参观时,被小峪沟的山水陶醉了。空气里弥漫着甜丝丝的香,直渗进人的心脾。这是专门培植的玫瑰葡萄庄园,一架一架的,一排一排的,一层一层的,犹如盛大的节事庆典活动,依序铺展开来。每一架每一排每一层葡萄都是一首优美的诗。眼瞅着青翠的藤蔓正当时,深紫的葡串更撩人。再加上山楂、海棠、红枣的沿路沿边点缀,让人几乎有点美不胜收的感觉。

  这次去时,看到仍有工友在整坡造地、埋桩拉线,为葡藤的生长继续劳作。对于我这个先前来过,故地重游的人来说,与以往的印象相比较,这山庄的变化使人眼前一亮,焕然一新,令人赏心悦目。我竟情不自禁对着山庄美景沉吟起来。玫瑰葡萄是美啊,好吃不说,还好看,又有诗情画意。那一种芬芳,那一种景色啊,那一种场面,真让人回味。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灌着它,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它,终于培育出这样一大片绿波荡漾的绝色美味的葡萄园来?理应感谢那为我们美好生活做出奉献的人。

  民谚曰:樱桃好吃树难栽。我想栽培葡萄一定也很难吧?

  耳边忽然传来陈总熟悉的声音:“不很难,也不容易。葡萄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人工,事事都得适合。”

  我又问道:“一棵葡萄树能活多长?”

  陈总说:“活的可长啦。清徐最古老的葡萄树,约有1000年的树龄。结出的葡萄明目去火,因此被当地人视为珍宝,称为葡王。”

  我不觉噢了一声。

  陈总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咱这儿栽种葡萄可有些历史了,听咱平泉村的老人们讲,自打汉朝时就开始了。”

  我望着陈总一副真诚的样子,一身劳动时才有的打扮,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充实和追求。不必多问他的经历,也能猜得出他是个曾经怀揣梦想、矢志创业的中年人。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一门心思,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打造出了这样美丽的清泉山庄。

  林清玄在他的散文中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在人生的画幅中,有时严肃,有时轻松,有时难产,有时快速,也有的时候完全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但不管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落笔时最好有饱满的色彩、明确的构图、有力的线条、理想的风格。把这段话用在这儿,我觉得十分贴切。我想陈总更多的时候,所在乎的不是怎么去画,在乎的是画出了什么。重要的是尽了一份他对自己对家乡的责任。

  已而夕阳在山,烟霏云敛,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山上草木因了背阴,愈发变得墨绿起来。真可谓: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我被眼前的美景层层包裹着,暗自庆幸远离了城里的喧嚣,尽情地沐浴在夕阳的柔光里,贪婪地享用着大自然的恩赐,不停地吮吸那玫瑰般的馨香,心中涌起一浪清爽的怡怡惬意……

  没有人的地方便没有风景。小峪沟的美是一种自然与人工相互的美,即便是山上人工培植的大片玫瑰葡萄,也决不破坏自然景色的和谐。自然形成的山体和人工开造的层田,在这里已巧妙地融为一体。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海,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紫的色彩,画一大幅的玫瑰葡萄图,岂不正可以象征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完)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白晋虎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