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森林生态的前世今生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襟山带河”之称。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道尽了人们对秀美山西的向往。
  曾几何时,山西森林广袤。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从眼前利益出发,单纯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大面积的砍伐和破坏森林,而忽视森林的生态功能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生态危机。
  今天,我们追古溯今,试从森林历史变迁角度,追考摧毁森林后引起一系列生态因子的恶化。用历史事实阐述,以期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起到资治、教育、存史的作用。

  毁林拓田、焚林滥牧、大兴土木、战争焚烧——山西森林覆盖率从远古时期的90%下降到1949年的2.34%

  在地史时期的远古时代,茂密的森林形成了山西丰富的大煤田。
  自新生代第四纪后期出现人类以后,人类先是栖居于森林,围猎而生,继而猎、耕并重,开始出现少量毁林垦殖现象。但是,我省森林还遍布山地、丘陵和平川。估测当时的森林面积约占山西总面积的9/10或稍多。
  直至夏、商和西周时代,平川盆地森林大部分被毁,山地和丘陵区森林基本未见大的破坏,森林覆盖率应在8/10左右。
  自春秋战国以后,人口不断增加,毁林垦殖日盛,使森林面积日益缩小。除平川之林近于消失外,丘陵区还森林遍布,山区则几乎森林满布。这个时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7/10稍多或3/4。这个时期的森林整体分布格局正好与农区相反,越往北越多、越完整。
  秦汉魏时期,尤其是西汉至东汉前期,山林明显减少,覆盖率约降到一半或稍多。东汉中后至曹魏末,山林又略有扩展,约占总面积的6/10。基本仍为茂林。
  西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尤其是“五胡乱华”,虽然长期战乱对森林也有些破坏,但不断混战使农田荒芜、百业颓败、人口锐减,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更是获得了长期的恢复之机,并有所扩展。到十六国末,约占总面积的十之七或稍多,大体相当于战国末,但质量略差。
  北朝时破坏又大于恢复,全省森林覆盖又降到约一半以上。尤其是北魏建都平城近百年,对雁北山林摧残特甚,呈现 “所唯寡良木耳”、“恒代而北,尽成废墟”之状况,残林覆盖快速降到约 2/10以下,甚至 1/6,质量明显劣化。到迁都洛阳后的百余年才逐渐恢复扩展。
  隋唐时期,雁门关以南山林继续减少,到唐末还约占十之四或稍多,质量基本完好,尚产大批巨木良材。雁北则继续大恢复,森林扩展到十之六还多,质量更好。全省森林占总面积之近半,生态还相当良好。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山林降到1/3或稍多,生态始劣。
  北宋辽金元时期,除金末蒙初残林植被短暂恢复扩展外,森林越来越少。到元末覆盖率已降到 20%以下,甚至15%,加之质量变劣,生态趋于劣化。
  明朝首先摧毁雁北山林,到明末残破林覆盖率约仅2%。对雁南山林也严重摧残。全省残林覆盖降到 10%以下或更低,质量低劣,植被很差,生态明显恶化。清朝更扫荡残林,到清末残破败林的覆盖率 4%稍多,植被更差,生态越发恶化。
  民国初至抗战前,残林稍有恢复和扩展,加上初具规模地植树造林,覆盖率升到6%或微多;植被也较好地恢复,生态刚从恶低谷始予扭转。但1937年后又明显破坏,覆盖率又降到5%以下,植被也趋劣,生态又跌入近似清末的低谷。到1949年,我省森林只有551万亩,森林覆盖率2.34%。遗留下大面积的荒山秃岭,形成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的恶劣生态环境。

  从“四旁”植树到“双六”工程,60余年间,山西森林覆盖率增长到18.03%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在健全林业管理机构的同时,大力保护森林,积极造林和封山育林,不仅天然林得到了恢复,人工林也一山一沟地生长了起来。尤其是从夏县开始推行的“四旁”植树,掀起了一次全省平原绿化高潮。
  1975年据“四五”森林资源清查,我省森林覆盖率发展到6.94%,到1990年增长到8.11%,到2000年,森林覆盖率发展到13.17%,灌木林覆盖率6.03%,二者合计达到19.20%。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森林资源增长速度的平均水平。
  可喜的是,近年来,不仅国家对山西省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投资每年多达10亿元以上,而且就省内来讲,正如一位从事多年林业工作的工作人员所说,“自2006年,山西启动六大造林绿化工程(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和城市绿化)以后,从省里来说是下了狠心、最大限度的拿了钱来投资,全省每年3.55亿元,过去从来没有。”
  2013年,山西省在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六大林业工程(“两山”造林工程、“两网”绿化工程、“两林”富民工程、“两区”增绿工程、“双百”精品工程和“双保”管护工程),统称为“双六”工程。无论是造林绿化工程还是林业工程,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再造秀美山川,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甚至会全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2014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46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2.7%。全省完成义务植树5000多万株。全年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达到38.8亿元,较上年增长2.5%。深入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稳步实施,完成造林266万亩,同比增长20.7%。启动新一轮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以省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山西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意见》,落实退耕还林任务10万亩。继续实施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140万亩,两年累计完成286万亩,占规划任务736万亩的38.9%。积极开展高速公路、一二级国省道和旅游公路沿线绿化,完成造林2.9万亩。完成国家造林补贴任务31.8万亩,森林抚育经营任务100万亩。完成3400多万亩国家级公益林落界工作,建立以设施管护为基础、集中管护与自主管护相结合、委托管护为补充的森林管护综合体系。
  在2014年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中显示,截至 2010年,我省林地面积765.5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8.88%。森林面积 282.41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6.89%。森林覆盖率为18.03%。
  尽管大规模造林绿化取得了生态建设新成效,但我省作为林业“覆盖小省、产业弱省”的地位仍未改变。全省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排第22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3个百分点。特别是全省尚有83个干旱、半干旱县(市、区)约51%的国土面积,仍属生态脆弱区,且治理难度大、绿化任务重,急需全力突破。

  山西森林覆盖率须达40%以上,方可满足生态建设的最低要求

  山西省生态问题首先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通常讲,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年流失泥沙4.6亿吨,土壤流失量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4650吨,严重地区可达10000吨以上。要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山西省需要多少森林?
  山西省黄土丘陵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0.3%,土石山区占40%,盆地平川区占19.7%。从基本控制水土流失要求出发,黄土丘陵区铃木覆盖率需达到40%,土石山区需达到60%,盆地平川区需达到10%,且结构和分布科学合理,才能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满足生态建设的最低要求。按照这一标准,山西省森林覆盖率须达到40%以上。
  从宏观角度上看,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担负着保护黄河中游生态状况和保障环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任务,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具体来说,扩大山西森林的覆盖率,不仅对山西人民产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将对华北地区,特别是黄河下游地区产生效益。一是水土流失治理,将不再或很少向黄河、海河输送泥沙,不仅保护山西省土壤肥力不流失,而且协助黄河、海河的治理,为小浪底水库提供了生态安全,同时也减少了黄河、海河下游水灾的几率。二是晋北、晋西北营造防风固沙林后,控制了风沙的危害,减少了我省和京津地区的扬沙和沙尘暴气象灾害。三是山西森林面积扩大,对华北地区大气质量改善会有贡献,在改善气候条件、减缓气候变暖方面也会有一定帮助。(感谢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国祥和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米文精对本文的支持。)

 

本文来源:发展导报;本文作者:郑娜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