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特色鲜明的大同民居

 

 

 

 

 

  曾为三代帝京、两朝重镇的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民居院落建筑考究、风格多样、布局井然,体现了大同地域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同时又展现了北方传统建筑的审美取向,为研究北方民居提供了突出的范例。在《大同日报》工作的马立平和李利萍,用10余年时间,不辞辛苦地拍摄、研究大同民居,终编成册《图说大同民居》。我国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评价:《图说大同民居》提炼出了包括大同民居奇葩挂面窑、广灵民间龙的多样性、福字照壁的丰富性、独具风韵的风水兽和花脊吻、北方院落的江南风韵——灵丘石子画等12个特点,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广灵门楼正脊上的“二龙戏珠”(宝珠为蜘蛛),城区照壁拱眼间的“苍龙教子”砖雕图案等,就是在反复研究图片后又发现的重大信息,这类雕刻题材在国内民居中也属罕见。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是大同古城的主体建筑,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诸多要素制约、影响、造就的特体单元。它是古城空间结构、空间肌理的要素,也是大同古城保护不可或缺的精华。它们静静伫立在古城的街巷深处,像眼睛一样传递着古城的记忆,又蕴涵着现代精神折射下的文明之光。

    如果说民居是城池的血脉,那街巷就是城池的骨架。研究大同民居,绕不开大同的城市布局、历史街区,民居依存在街巷之中,和街巷的关系密不可分。大同作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211年的建城史,而且据权威资料分析表明,这座城市的城址有1400年以上未出现大的变动。今存的大同古城旧城,就是在北魏平城的遗址上重建的,中轴线还是原来的中轴线,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东西大街为横轴,南北大街为纵轴,仍保持了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特征和以四合院为主的旧城肌理,残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有待挖掘和考察,而这也是国务院将大同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重要缘由。199638日,在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钱伟长副主席就保护北京传统民居,代表科教文卫体委员呼吁:“中国也只有一个北京,她完整的棋盘格局只有西安、大同等城市可以相比。”大同布局和民居的价值由此也可见一斑。

    事实上,无论是城区还是县区,大同的古民居都既有北方民居院落的一般特征,又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和大同特有的边塞文化、多民族交融的混合文化以及天寒土瘠、“俗多俭啬”的地理性格都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其建筑风格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研究大同民居,更有价值的恐怕还在于其个性的一面,唯此,才会充分体现其多元价值。拍摄研究大同民居10余年的时间里,笔者以为大同民居至少有10余处属于真正的个性内容。 

三国时期的“里坊”犹在

  研究大同民居,绕不开大同的城市布局、历史街区。

    今日的大同城区街道一直被作为“唐坊”的典型代表,事实上有专家论述指出大同是延续了三国时曹魏邺城的“里坊”布局。辽金时的西京府在北魏平城南城旧址上兴建,奠定了大同城的最早形制和市井街道的划分,元明清的大同府承接了辽金西京的大多功能设置,并且依据儒家思想的礼制使大同的建筑格局和功能分配更为典范。大同府城与北小城、东小城、南小城共同构成“凤凰单展翅”的独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综观大同古城,城楼环列,号角相闻;阁楼对称,遥相呼应;牌坊林立,争奇斗艳;官府衙署,威武森严;寺观庙宇,古朴庄严;亭台楼阁,接连不断;商市栉比,车马如烟。正所谓是城高池深,雄伟壮观,固若金汤,壁垒森严,不仅堪称“北方锁钥”,而且“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主城高大雄壮,东、南、北三座小城犄角相连,俗称东关、南关、北关,惟独没有西关。整个布局,高低错落有致,疏密规整大方,犹如一只金色凤凰舒展单翅,昂首朝阳,养精蓄锐,造福一方。南关为金凤之头,主城为金凤之身,北关为凤尾,东关为金凤展翅,城西为金凤合翅,因负箭伤而未伸展,城内之美好建筑,酷似金色凤凰羽衣之灿烂辉煌。这种城堡建置之奇特布局,在我国还属罕见。

    城内布局以四牌楼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条主街将大同城分为四大块,之后又有若干稍小的纵横街道将四个板块分成若干街区,街区中又各以更短、更小的街道分成数个街坊,每个大小十字小街的中心又建有大小楼阁或牌坊,作为十字街的标志建筑,这样最终形成了大同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壮观局面。城内以南文北武、东富西贵的原则,基本划分了功能设置,形成直到现在依然影响大同的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方正街道布局。街道大体来说按棋盘式格局布置,古城内的“坊”规模或大或小,均有规划之制。坊内另辟小巷,或是直通坊的外部,或是尽端巷,一般呈不规则形状。现在古城东南片还保存有原汁原味的里坊格局,像狮子街、云路街的“田”字形街坊,蔡家巷、正府巷的“目”字形街坊,李王庙街、东羊市巷的“日”字形街坊等。具有鲜明传统特色的大同古民居,像珍珠一样散落在绵绵小巷之中,既点缀了历史环境中的真实景致,又显示出街道建筑的节奏和韵律。 

抢阳风俗

  大同气候寒冷,冬、春两季风大,所以防寒保暖成为建筑民居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民居建筑朝向素有抢阳风俗。

    据说是修建宅院时,要请风水先生相宅,他会根据建房者的生辰八字,决定住宅中轴线的角度,先用罗盘定准正南正北向,再向左或向右调偏一定角度,这就是抢阳或叫做抢几分阳。建筑主立面朝南或南偏多,宅院院落朝南时,大门有意稍稍偏向东方,通常开在东南角上,以便让阳光早早照上门窗。大同各县区都有偏向抢阳的现象,浑源、广灵更明显,整体城池街巷南偏东5度左右。阳高、广灵、天镇堂屋后退近一米,形成洞藏身式,保暖防风。出于抵御寒冷的需要,四合院的布局比较紧凑,每间房屋的墙也很厚。据说院落修建时参照了这个原则:“宽宽的、窄窄的、高高的、矮矮的”,意思是屋子的开间尽可能“宽”,阳光就会比较充足;进深要“窄”一些,这样不但屋里的光线好,而且后墙不至于晒不着而潮湿;整座房子离地面“高”一些,可以防止室内返潮;室内的墙“矮”一点,对保温有好处。另外,室内多有吊顶、顶棚,隔扇门外有帘架或风门。 

挂面窑 

    图为大同挂面窑门楣二龙捧寿。这是二龙戏珠的进一步演化。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二龙捧寿图的出现是人们追求长寿心理的一种表现。

    挂面窑是大同窑洞的特殊一景,其建筑工艺及砖雕艺术性、精细性在全国堪称一绝。挂面窑实际上就是在窑洞窑口的窑脸处(窑前面)包砌一层砖,并且要砌拼、雕刻出花样来,窑匠称之为“整窑脸”,是人们修建窑洞时一个重要的程序,“靠崖窑”“箍窑”都有“挂面”的。陕西也有类似的,只是包的是石头,也不叫挂面窑。山西其他地方的窑洞窑脸部分也进行装饰,但大多十分简单,有的沿窑口边贴一层砖或抹一层滑秸泥形成一圈线脚,有的直接用镐头在崖壁上划出类似编织的纹样来,显示的都是一种粗犷原始的美,和大同的风格截然不同。

    大同挂面窑的特点,第一,没有重样的。第二,艺术风格及创作手法独树一帜。一是中西合璧,拱券式门、西洋方立柱和传统的荷叶墩、梁头、垂花柱“混搭”在一起,相得益彰。二是装饰味强,雕刻工艺充满生命原动力。第三,堂屋门边置有神龛,很多是一对。神龛尺度不大,但造型大多比较讲究,雕工装饰精细,宛如一个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第四,挂面窑布局有两种,一种是连幢式,一般是三间正房,两间耳房;一种是四合院格局,有上房、厢房、倒座房、门楼,有的甚至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往往只有里院的正房是窑洞加穿廊,砖雕挂面,十分气派,其余的则是砖瓦房,体现了人们对窑洞的看重和喜爱。但厢房在门窗设计上又刻意与窑洞保持风格相近,使得整个院落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 

广灵民间龙

  广灵人分外喜欢龙,这大概和壶流河水流经大部分地域有关吧。门楼梁托基本都是龙形,民间龙在这里得到丰富呈现。或凶猛,或憨厚,或神秘,或威武,百龙百态,有张口的,有抿嘴的,寓意不同。彩绘颜色绚烂多彩。很多时候,梁托是一个组合体,龙和大象、龙和如意组合在一起,更具有一种层次美,有一处甚至是双如意。广灵还有一大类梁托是卷草,呈不规则状,也是类龙型。

    广灵县门楼梁托,基本都是龙形,造型千变万化。图中的这条龙须发飞卷,抿嘴肃穆,似一位阅历丰富的老者,细端详还颇有几分亲切感。 

风水兽和花脊吻

    大同的民居特别讲究风水,体现在风水兽、风水楼及照壁上的神龛等这些风水镇物上,在民居建筑中起厌胜辟邪作用。风水兽分单躯、双躯、四躯,雕工精湛。大同城区、浑源、大同县均见过风水兽,其余的县没发现。城区大量存在,浑源、大同县少量,说明城区地少人稠,盖房会互相影响风水,故需要请风水兽镇宅,地广人稀的县区则不需要。

    花脊吻是吻兽的一种艺术变形,有“似兽非兽、有眼无珠,远看是兽、近看是花”之说。花脊吻图案以莲花为主体,枝叶铺满兽身,华美动人。远瞧外轮廓线像兽形,近观根茎横生。花脊吻是城区独有的。

    浑源县民居吻兽。同样是“龙文化”的延续,造型生动活泼,嘴里还噙着一枚古钱,寄托主人对龙吻能镇宅辟邪、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 

灵丘石子画

  “履下锦绣,步步生花”是人们对石子画的美誉,简单地说,石子画就是由五彩匀称的石子缀成的画面。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砖雕成花纹,或者是以瓦条组成花纹,在花纹的空间添镶石子,铺缀成各种图案。另一种制作方法是用五彩鹅卵石铺墁地面,这在南方园林中并不鲜见,但北方的灵丘县院落中有这种石子画,可谓奇观。红蓝白黑色鹅卵石铺成各种吉祥图案,五颜六色,光润华丽,每一幅画不但有独立的画面,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装饰,如万字纹、盘长、钱套纹等,结构奇丽,优美别致,实在是难得的艺术品。画面大都追求吉祥寓意,有太极图、莲花、鹿、鹰、蝴蝶、鹤,还有瓶(平)升三级等等。有一个四合院从街门口一直铺到二门阂廊、外院、内院,气势不凡。站在灵丘石子画铺地的院落中,仿佛有置身江南庭院的感觉。而事实上,了解了灵丘的山水地貌之后发现,石子画的出现也有其必然的一面。灵丘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为十河两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有石子画的院落又都在河流 的岸边,这就有了其必然的因素。 

浑源砖雕宝相花

  浑源县正脊垂脊砖雕宝相花,是南北朝时期由佛教装饰艺术演变而来的吉祥图纹,不仅有莲花的特征,还融合了牡丹、菊花等的造型,寓意庄重、富贵、高洁。即使是在山野民居的屋顶上,卷草曼枝间竞相开放的宝相花也不失其雍容华贵本色。

    宝相花以牡丹、莲花、大丽花(西番莲)为原型,以圆心为中心,以逐层、多面、放射、对称的构成法进行变形和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花纹,民间也称为“勾子莲”,是一种寓“宝”“仙”之意的吉祥装饰图案。浑源每一朵花是整块砖雕磨而成,而非“贴雕”,因此工艺难度相当大。最好的是浑源民居的正脊,在蔓枝、卷草的背景下,一朵朵宝相花竞相开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有的在宝相花中间加入本是南方流行的龙身鱼尾的鱼龙等吉祥动物,寓意驱灾求吉,令人称奇。门楼正脊宝相花也用的很多,立体感非常强,数量众多,华美绚烂。

 “福”字照壁的丰富性

  大同街门内影壁多为“福”字照壁,但这类照壁并不简单,它反映了一种特有的民间文化,包含着意味深长的民间文化内涵,形神皆备,雅俗共赏。

    大同的“福”字照壁文化内涵有四:其一为福,即幸福、福气;其二为福禄,福中有禄,福禄双全,如天镇县一“福”字中偏旁“示”的点转化为一只矫健的鹿;其三为福禄寿,福中有禄,福中有寿,福禄寿三全。应用象形字的手法,把“福”的偏旁“示”变为一只鹿头的形象,意为“禄”,大同城区、浑源县大量存在,有的鹿头特别明显。另外,右边部分转化为“鹤”形,鹤代表长寿,这是大同民间艺人的一种理想化演绎出来的异想天开的字。其四为万福,阳高县有一篆书的“福”字中的“田”里,“万”字纹代替了“十”字,表示万福。

    “福”字照壁砖仿斗拱、垂花、砖雕岔花都十分精美。灵丘县有一面照壁,远看很普通,近瞧却是精彩纷呈。单翘单昂斗拱的昂转化为象头,鼻子卷成如意状,嘴角含笑,温顺可爱。拱眼则雕刻成一列佛手、蝙蝠和“寿”字结合图案,佛手幻化成一双修长的虔诚礼佛的手,“寿”字线条也纤细流畅,整体剔透。垂花柱头是龙头,雀替是麒麟、夔龙。据说制作这面照壁的工匠一生只做过三面。

    最形象化的福禄寿合一,鹿的双角、眼睛鲜明,鹤颈、鹤尾丰满浑圆。(阳高县)

    “福”的偏旁中,圆点里藏着一头鹿,鹿同禄,福禄双全。(天镇县)

    左图是一个篆体“福”字,“福”字中的“田”里,“十”幻化成了卐字纹。卐字俗称“万字”,来源于佛教,意思是吉祥海云,古代常用做吉祥图案。(阳高县) 

卷棚顶和硬山顶刚柔并济

    和晋东南及北京等较暖和的地方相比,为了采暖保温,大同的民居房顶不高,屋顶也相应降低,属于传统建筑形制中的小式建筑。屋顶大多是卷棚顶与硬山顶相结合,起伏有致,刚柔并济,柔化了整个城池的刚性风格,使得这座战火连绵、刀光剑影的城市更有了一种生存的韧性。

    硬山式屋顶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大同城区四合院中很大一部分是正房采用卷棚顶,东西厢房是硬山顶,南房也是卷棚顶。但也有的是正房是硬山顶,东西耳房是卷棚顶。硬山顶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庄严朴实,线条硬朗,正脊垂脊上有砖雕花饰,异常精美,脊兽造型也丰富多样。大同的卷棚顶居多,是因为气候寒冷。屋顶前坡长,冬季日照面大,即使下雪也易消融;后坡短,西北风常吹,积雪不会久留,大同俗语称之为鹌鹑檐式的卷棚顶。这种屋顶和硬山顶相比,弧线优美,流畅飘逸。卷棚顶两山墙配以排山脊,山面镶装博缝砖等构件,造型生动自然。

    另外,大同民居屋顶上还有别出心裁的地方,就是筒瓦和吻兽的运用。按照当时封建等级建造规制,各地除皇宫寺庙可使用筒瓦和吻兽外,民居四合院屋顶一律用板瓦,更禁用吻兽。但大同民居屋顶不仅大量使用筒瓦,而且各类吻兽齐全,丝毫没有受到“清规戒律”的影响,可谓奇事。对此专家学者有诸多解释,民间还有不少传说,终无定论。 

一进院落垂花门

  说起垂花门,又是一例能体现大同民居鲜明的地域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的建筑。北京往往是二进以上院落才有垂花门,而大同一进院落就把垂花门做成二门(仅限于城区,县区和北京一样)。大同城区的垂花门和大门、“二门阖廊儿”(大门到二门这段空间)以及二门旁影壁,共同构成民居院落的前奏序曲,形成民居院落的第一空间。虽然和北京院落的位置不同,但人们在门上下的功夫却没有减少一丝半毫。一般民居迎大门正面都设有砖砌影壁(照壁),壁心嵌装一大砖雕“福”字或其他吉祥如意花饰,其上是仿木椽飞、单坡瓦顶、花脊吻兽,给人以气氛热烈、亲切迎人之感受。二门在影壁的一侧(府第仪门除外),门楼形制虽低于大门,但装修同样华丽,和大门呼应烘托,一正一偏、主次分明。大同也有大门做成垂花门的,其造型和做法同样都有地方特色。

    大同民居垂花门的结构和形制,属于将传统样式改良了的一种,形象地说,就是将担梁式垂花门纵向劈开,变成柱里面随墙的一种单坡檐悬山顶垂花门,相当于北京传统垂花门的前脸。门楼高狭是大同垂花门体型的一大特色,按照有关建筑论述,大同垂花门似乎是小式的木构加戴了大式的瓦顶,有点儿不伦不类,然而正是这种“不伦不类”才体现出大同民居垂花门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

    左云县的垂花门门楼,装饰着木雕假斗拱,残存的色彩可以想见当年的华丽炫美。 

抱厦门和随墙门

    抱厦门是指在围墙前后加出来的一种门,它是大同民居有别于京城的特有的传统建筑,是仅次于广亮门的一类门。和砖木结构的广亮门相比,抱厦门没有山墙包围,属于纯木结构,其中,柱居于院墙中心,前后檐四根柱子以中柱为中心,构成一个只有悬山顶、没有四壁的虚空屋子,就像四合院屋前加出来的门廊一样,开阔敞亮,简洁大方。大同市城区欢乐街抱厦门多,讲究的院落门前还有抱鼓石,比如太宁观街2号。阳高县有一个抱厦门,门两边砖包住脊柱,墀头上有砖雕吉祥图案,进门后别有洞天。

    随墙门是在宅院一堵院墙墙垣上开的门,是真正的平民门楼,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简单。它虽然没有屋宇,却在追求屋宇式门的样式。大同随墙门其实是最出彩的门楼,这也反映了大同地区最广大的平民阶层的整体审美意识。大同随墙门大多为悬山顶,也做正脊垂脊,五脊二兽,四翼角是昂首向上的蚰蜒头,动感十足。有的还用方砖雕成仿木的大博缝板,造型精巧。多数门楼门腿顶部嵌装砖雕垂柱,类似于垂花门的仰复莲垂柱头,也有的在仿木额枋上镶砌砖仿斗拱,斗拱昂头雕琢精巧秀气,多为蟠桃形状。整个门面重点部位都有极精美的砖雕花草、动物图案,极具装饰效果。

    浑源县一处的随墙门门楼,一排精致的砖仿斗拱下,门楼门腿顶部分别嵌装着垂花短柱。两条卷草龙捧着寿桃游曳在拱券型门洞上方,线条流畅,自由自在,令人过目难忘。 

隔扇门帘架花心

    作为居住用房,两扇隔扇形成的门洞还是太大,不利于冬日保暖、夏日防热,所以古人又发明了帘架,即在开启的两扇隔扇门外侧又贴附一层装修,相当于悬挂门帘的架子。民居用的帘

    阳高县一民居隔扇门的帘架花心,万字锦的木雕花纹中间装饰以天官赐福图,象征大吉大利,长寿幸福。天官是道教的神灵,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元大帝之一——紫微大帝,上元一品赐福天官。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降临人世赐福。常见图案一般是天官手捧如意或手拿图轴,上书“天官赐福”等字样。架,是在帘架大框内居中留出门洞,在门洞两侧和上方的空间分别安装余塞板和楣子,它们围成的小门口就是家里的门,门口内安装单扇门,称为风门。风门一般向外开启,内侧则冬天挂棉帘子,夏天挂竹帘子,以便保温、通风。帘架楣子上方经常被装饰的部位叫帘架花心;帘架下端固定边梃的木构件,其上雕有荷叶纹饰,叫荷叶墩;固定边梃上端的木构件通常刻有荷花图案,叫荷花栓斗,这两种小构件既有装饰功能又有吉祥寓意,很有趣味。

    大同民居的堂屋门大多做成隔扇门,有的大户人家厢房甚至倒座房也安装隔扇门。因为处于北方寒冷地区,隔扇门一般都带风门。(完)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马立平、李利萍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