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村名

 

 

 

 

 

  2015年,太原市全力推动城中村改造,省会太原将实现华丽转身。随着未来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进行,绝大多数村子将旧貌换新颜,仅村名以新建社区居委会的形式得以保留。本报约请太原地方志协会理事郝波先生依据《太原市小店区志》《太原市北郊区地名志》《太原市北城区地名志》《太原市南城区地名志》《太原市河西区地名志》《太原史话》《晋源史话》等资料,将部分老村名的来历做一梳理,了解这些村名背后的历史承载和文化印记,让那些充满人文价值和地域风情的村庄,不再只是记忆中一个个空洞的名称。(注:文中有些城中村已改制为社区,但为了行文方便,仍称其为村。)

 

【它们的来历与姓氏有关】

    寇庄位于小店区营盘街办。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莱公别墅在城南八里寇庄”。相传宋相寇准封莱国公后在此建有莱公别墅,清时官场、花园、土地庙遗迹尚存,以花园东、西、北立三村,名东寇庄、西寇庄、北寇庄。又传,明代有陕西渭南寇姓人家来此“扎桩”种地,后立村名为寇庄村。当时有东、西、南、北寇庄,南寇庄后不存,北、西寇庄现在统称寇庄村,东寇庄则并入了王村。

    李家庄位于小店区小店街办。李家庄现在的老住户都是李姓人家,据传李姓始祖约在明代洪武年间从现在的西温庄乡北王名村迁来,该村由姓得名。李姓人家从北王名迁来时,有兄弟二人带来两个大碓臼,后来有一个迁往现在的晋源区吴家堡村时带走一个,另一个就留在了李家庄村。2005年春,李家庄村民把它作为建村纪念物,安放于古庙遗址处的一棵老槐树旁,周砌围栏加以保护。

    贾家寨位于小店区小店街办。以姓氏而名,是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明嘉靖十九年时曾修筑堡寨一座,高二丈二尺,周八十丈,已毁。

    温家堡位于小店区小店街办。温家堡村现在没有温姓人家,但在该村耕地范围内有温家坟地。村中老人们说,温家堡村就是因温姓得名。

    宋环位于小店区小店街办。宋环村始迁居民是在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从洪洞大槐树迁来的,始迁姓氏为郑姓,村名为郑家堡村。到明末时郑姓人家衰落,宋姓人家虽然户数少,但有权势,就把村名改为“宋瑰”。由于“瑰”的繁体字“瓌”与“環”字形似,清雍正年以来书写时讹变为“宋環”,简化后叫宋环。

    西贾位于小店区西温庄乡。传说,古代战场上有贾姓弟兄三个溃兵,流窜到太原县东边与榆次县交界的地方。一个落脚北面,一个落脚东面,一个落脚西面。此后不断有散兵游勇来此定居。逐渐形成三个村庄,北面的称北贾村(1950年后被太原农牧场占用),东面的称东贾村(现属晋中市榆次区),西面的称西贾村。

    大吴、小吴、西吴位于小店区龙城街办,均以吴姓得名,因时间久远,现在只有小吴村吴姓较多,大吴村、西吴村已无吴姓。大吴村东500米处有史匡翰神道碑一通,镌于后晋天福八年(943),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吴村内有北极宫,是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延村位于尖草坪区柴村街办。相传此地为宋将呼延赞的养马场。《永乐大典》引《元一统志》:“呼延社,在阳曲县西北,元魏时部族之地也。”《元和姓纂》:“呼延,匈奴四族有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呼延村名当源于北魏时呼延部族集居地。

 

【它们的来历与谐音有关】

    道把位于小店区北营街办。道把村地处东山地区,外人去道把村,说快到了,但是还得再爬一个坡,才能到达。“道”“到”谐音,“把”“爬”谐音,就演变成道把村。

    大村位于小店区小店街办。传说元代叫富村,后因村中有回龙寺,村北有青龙河,五条街道呈龙形,称蟠龙街,村南有卧龙滩、龙窝地,遂改名为卧龙村。清代初年,一巡按路经卧龙村,以村名犯上为由将卧龙村改为代村。村民不服,因“大”字的另一读音为“代”,且村子又大,就将代村改称大村。

    西温庄位于小店区西温庄乡。西温庄和东温庄两村原为一个村。因明代有一位姓文的千户在此居住,人称文千镇,后传为温泉镇。明末李自成率军路过此地,镇内靳姓大家族进行反抗,几乎被杀绝。部分居民就迁至温泉镇东一个名为温庄的地方,由于居民增加,起名为东温庄村,旧村称西温庄村。

    高中位于小店区西温庄乡。相传村中有孙姓之人,是铸钟艺师,技艺高超,故村名为高钟,后讹传为高中村。

    摄乐位于尖草坪区柴村街办。相传五代时,后唐与后梁曾混战于此地,村被夷为平地。后人在废墟上建村,明称铄落村,后因嫌名不雅,谐音改为摄乐村。

    芮城位于尖草坪区柴村街办。传说五代时,在汾水湾建有小城堡,名为内城。《永乐大典》载:“内城,已废。”成化《山西通志》亦作“内城”。道光《阳曲县志》记作“芮城”。“芮”或为“蠕”音转。《通鉴·宋纪》胡三省注:“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为蠕蠕。”疑芮城北魏时为柔然(蠕蠕)族集居地。

    下元位于万柏林区小井峪街办。村名原为柳圪垛。清雍正年间,古交磨石村和北石村的刘、王两人来柳圪垛的下处定居,种菜成园,故名下园,后来写为下元。

 

【它们的来历与职业有关】

    小店位于小店区小店街办。旧地处京西官道和平晋县西官道交接处,又是西渡汾河的渡口,客来车往,便在汾河渡口东岸开设商铺店面,称小店。后商贾集聚,逐渐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村。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述:小店,本永安堡,乃四达道也。又因街巷格局形似凤凰,又称“凤凰堡”。

    薛店位于小店区西温庄乡。薛店村地处地势低洼的盐碱滩,古时常有移民来此地刮盐土熬制土盐,人称盐坊。后在此逐渐形成一片高台地,人称盐坊圪垯。清代又迁来一户薛姓人家,在盐坊圪垯上开了一个车马店,经营榆次到太原县西山拉煤车的食宿,移民从此渐增,形成一个村落,名为薛店村。

    北瓦窑、南瓦窑位于晋源区晋源街办。地处古潜丘故址。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重修惠明寺塔,取其土作瓦,潜丘遂湮。而工匠以烧制砖瓦,渐定居成两村,按方位称北瓦窑、南瓦窑。

    南黑窑位于经济区。宋太平兴国年间修筑平晋城时,在城南多设砖窑,形成村落,故名。

 

【它们的来历与陵墓有关】

    老峰位于小店区北营街办。曾名恭园坟,是因晋王朱棡谥号而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四月,朱棡薨,葬于此。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明晋恭王墓,在城东南二十里黑驼山南老坟村。”因为晋王王室中较早的一座坟,遂名老坟。又因“坟”“峰”谐音,改称老峰。朱棡墓址在老峰村东北400米处,坐北朝南,墓园占地约48万平方米,四周夯土围墙,现遗存数段。冢高4米,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峰位于小店区黄陵街办。为明朝晋恭王朱棡五世孙晋端王朱知烊的墓地,因处恭王墓、宁化王墓之东,故名东坟,“坟”“峰”谐音,后称东峰。

 

这些地方曾经也是村

查阅道光二十三年版和民国二十一年版《阳曲县志》,还可以发现一些在民国末年到20世纪下半叶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只留下村名痕迹的“城中村”:

    古城村系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的食邑,筑有城池,因形成年代久远,故名。在今大同路古城西街附近。

    十里铺村因宋代此地有一家店铺距太原府城有十里而得名,在今解放北路十里铺街附近。

    永兴堡村明景泰初年,府城北关建有城堡,后在北关西修建新堡,名为永新堡,后改为永兴堡。在今胜利街永兴堡小区附近。

    旱西关村位于旱西关而得名。1980年撤村改居,划归城区。在今旱西北一条附近。

    东岗村地处太原城东部,地势高,故名。在今东岗路附近。

    菜园村因村民多种蔬菜,故名。1980年撤村改居,划归城区。在今菜园街附近。

    小南关村因位于小南关而得名。在今小南关街附近。

    水西关村因位于水西关而得名。1980年撤村改居,划归城区。在今水西关街附近。

    老军营村系宋金时驻兵处,明初修建营堡后,称作老军营堡。1980年撤村改居,划归城区。在今平阳路北口附近。

    黑土港村因东山之煤进城行经此地,撒落的煤块被碾碎后形成黑土,故名。在今五龙口街黑土巷附近。

    五龙口村因东山五条山沟在雨季倾泻山洪时远观如五条龙口吐水,故名。在今五龙口街附近。

    红沟子村因此地有一条红色土质的沟,雨季内流红色泥水,故名。在今红沟路附近。

    小沟子村因此地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小山沟,故名。在今红沟路小沟街附近。

    兵工路村因民国年间开办有兵工厂,故名。在今兵工南马路附近。

 

【它们的来历与方位有关】

    南坪头位于小店区北营街办。南坪头村地处东山坡上一片平地,又处太原之南,故称南坪头。南坪头村南现有南坪头遗址,其出土遗物应为夏时期唐国文化遗存,是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驼村位于小店区北营街办。清乾隆《太原府志》记载:“黑驼山,在县东北四十里,高六丈,分上下二山,东至榆次界五里,北至阳曲县七里,中有泉一泓,上有补恩寺,二山对峙如驼峰而黑色”,故名。现存卧龙碑一通,距今约500多年,为小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子上位于小店区黄陵街办。传说约在明代,有王姓人家从外地迁来此地,在红桥沟里挖窑洞居住、烧窑。到了清代,有个叫范喜的人从榆次西河堡村迁来,在沟底的窑洞上面盖房,随着人口繁衍增多,形成了一个村落,就起名叫窑子上村。

    东桥、西桥位于小店区小店街办。明初,涧河流经此地,太原县汾河东千户所兀千户率其家属与兀姓兵士,到涧河西开荒种地,并在河上架桥,后桥之两端形成村落,桥之东称东桥,桥之西称西桥。

    横河位于小店区西温庄乡。据村中老人说,明清到民国年间,潇河常发洪水改道,有几次就是从榆次张庆村改道,流到横河村南面,由东向西横向注入西贾滩,故村名叫横河。

    庄儿上位于小店区龙城街办。庄儿上村原为黄陵村内的第四街,位于黄陵村南面,地势低洼。清道光十六年被东山洪水淹没后,就搬迁到地势较高的黄陵村西现址,仍为黄陵村第四街,1982年从黄陵村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村。

    北畔、南畔分别位于小店区龙城街办和经济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灭北汉,占领晋阳城。同年,火烧水淹晋阳城,废太原、晋阳二县,于汾河东筑新城置平晋县。宋熙宁三年(1070)废平晋县并入阳曲县,宋政和五年(1115)复置平晋县,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太原县。北畔、南畔村因处平晋城北南两侧,故名北畔、南畔。

    城西位于经济区。宋太宗毁灭晋阳城后,在汾河以东建有平晋城。因村庄地处平晋城遗址西,故名。

    中涧河、东涧河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早年间,在涧河北岸由东向西排列着七个小村,清初官府为便于管理,将沿河七村合并为东、中、西三个涧河村。

    西流、大东流、小东流位于尖草坪区汇丰街办。相传三百多年前,在汾河东岸的赵庄以南有一村庄,因在河流以东,取名东流。后分为两村,名为小东流、大东流。后两村都被汾水淹没,于是同时迁到汾河西岸建村,仍用原名。西流村建村时因汾河东岸有东流村,故取名西流。

   

这些地方叫“村”却不是村

    在太原市区内还有一种特殊的“村”,虽然名称中带有“村”字,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而是职工宿舍区的意思。

    和平村位于和平北路东侧。这里原是一片坟地,1954年为晋西机器厂设计住宅区时,因建筑分布式样俯瞰为“和平”二字,故名

    新建村在和平村以南,因是后来新建的职工宿舍,故名。

    东风村在和平北路西侧,因靠近东风剧场,故名。

    友谊村在和平北路东侧,为纪念当时的中苏友谊,故名。

    报喜村在和平北路东侧,因建筑工程提前完工,工人向厂里报喜,故名。

    太冀村在晋西机器厂西侧。1949年太原解放后,原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兵工厂和晋察冀兵工厂搬迁来太原,创建了晋西机器厂。形成居民点后,取太行和晋察冀中的“太”“冀”二字,命名为太冀村。

    西十六村和北十六村都位于太冀路,因在太冀路的南、北、西、中各有十六座排房,故名南十六、北十六、西十六、中十六,其中西十六和北十六被命名为“村”。

    职工新村原为道场沟、剪子湾两村的耕地,1952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形成了一处新的职工宿舍区,遂名职工新村。

    东坡村在南沙河与并州北路交汇处附近,因在南沙河坝堰上,往东形成上坡,故名。

 

【它们的来历与花木有关】

    伞儿树位于杏花岭区杨家峪街办。因地处古百里黑松林丘陵地,俗称黑松坡。松坡上有株千年古槐,树冠如伞,故名。

    柏杨树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相传早年村南有两棵粗而高的大杨树,村庄由此得名。后因村中不仅有杨树,还有柏树,改名为柏杨树。

    上兰位于尖草坪区上兰街办。上兰处汾河东,古时,河滩里生长着茂密的马兰花,建村后,取名兰花村。后因河滩被汾水淹没,兰花绝迹,遂改名兰村。后为与村东南之另一兰村区别,改名为上兰。上兰村有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窦犨而建的窦大夫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棘针位于晋源区罗城街办。此处旧为故唐城遗址。晋阳城扩建以后,故唐城南半部扩入州城,北半部荆棘丛生,形成村庄后由此得名。

 

【它们的来历与军队有关】

    坞城位于小店区坞城街办。清顺治《太原府志》作“乌城”,亦作“邬城”。得名来源有三:一是傍汾河设坞,冠以城名。二是《后汉书·马援传》中有“缮城郭,起坞城”。注引《字林》:“坞,小障也,一曰小城”。据此,坞城最初当为一个有军事意义堡垒之设施,后住房增多,遂冠城名。三是明景泰年间,被夺爵后的永和王朱美坞在此居留,故名为坞城。

    马练营位于小店区黄陵街办。相传为宋朝平晋县的屯军教场,是操练军马的营地,故名马练营。是明代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中的一个营寨。

    武宿位于小店区西温庄乡。原名永兴村。宋为兵马教扬,地处通往榆次要道的必经之地,因有驻军巡守,更名为武宿。

    新营位于小店区龙城街办。新营村为宋朝平晋县的军营,因军营在北营、马练营设置之后,故称新营。

    大马、小马分别位于小店区平阳路街办和龙城街办。大马、小马村没有马姓人家,为明代养军马之地,故名。

    马庄位于迎泽区郝庄镇。此地古时牧草丰茂,曾为牧养军马之地,故名。

    淖马位于杏花岭区杨家峪街办。关于淖马村名来历有三,相传隋末李渊巡山至此遇雨,马匹陷入泥淖,只得从坡前返回,故名。一说宋朝呼家将作战时路经此地,不巧遇大雨,马匹陷入泥淖之中,夜宿烧窑洞中(当地俗称呼呼洞),故名。又一说明末闯王李自成攻太原时,也在此地遇大雨,马匹陷入泥淖中,故名。(完)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50430;本文作者:郝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5-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