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鲁顺民:夜宿和顺

 

 

 

 

 

  去和顺一共两次。一次是公务,一次,也是公务。只是公务的性质不大一样,但两次都宿和顺。

  从榆次出发到和顺,要取道318省道。按说,和顺是晋中地区的一个山区县,省道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一条沟通县际之间的公路。但是上了道儿便大吃一惊,出榆次,向东南蜿蜒而行,远远就望见太行山的身影,先是一道淡淡的痕迹横亘天际,静静地伫立在钢蓝色的雾霭中,上几道黄土坡,马上就被真实的山吞没掉了。我们走在山里,峰回路转,看样子要转过无数的山峦才可以到达和顺。

  这还是其次,在这条拓宽至2.7米的省道上,满载煤炭的大卡车川流不息,来自吕梁、太原的煤炭都要从这条新改造的省道运出去。车子只能在咆哮的钢铁车流间来回穿行。若要完成任务,一天打来回绝无可能,只能在那里过夜。

  如果不是夜宿和顺,绝不能感到和顺这个山城的魅力。

  那是一个盛夏,夜色几乎没有太多的过渡就降临了。和顺的夏夜,是一场进行过无数次彩排的大戏,出演的时候不会出现任何纰漏。大山让和顺拥有了另外一重地理空间,太阳落山,黄昏和白天被挡在山外,山城的灯灯火火一盏一盏亮起来,显示出和顺与别的县份城镇完全不同的风貌,几乎能够看得清楚这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县城最初的构思。

  我一向以为,气候、地理、交通这些看似抽象的差异,是赋予一个地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人文特征的重要因素。那一回,在和顺应验了。

  和顺与山里山外那些千城一面的城镇太不一样。这里的夜如同一场大戏,武场自然是浓墨的夜色,文场那厢伴随着山里特有的凉,特有的爽,房舍店铺的灯火透过粗大的树木枝杈斑斑驳驳洒在街道上,也只有在夜晚,才可以看出县城的街道并不一律直,并不一律平,建筑沿街道铺排开来,显示出一种特别的空间感。如同别的县城,机关、广场、邮局、工商、税务、宽阔的马路和霓虹,各种司空见惯的现代县城建筑缺一不可,但一到夜晚,那些忙碌了一天的建筑沉在夜色里,让位于侧身其间的低矮房舍、饭店、小酒馆,还有数不清的小门脸。和顺的民房基本上都是青青瓦舍的悬山顶,朴素而古雅,雾气上来,不是白的,格外有淡蓝掺在其中,让人恍然到了南方某一个市镇。

  一轮明月挂在某一处山尖子上。山如笋,如伏虎,如蹲兽,被显得黑了,天空一片深蓝,星星在云彩后面闪烁。

  在夜晚,你才看得出,和顺虽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但却是晋省东出太行的交通要冲,两者相得益彰。白天还看不出什么,无非车水马龙,马达轰鸣,但是到了夜晚,繁忙的公路突然一下子安静下来,过路的大车司机纷纷驻车歇脚,小酒馆里人声鼎沸。

  据我所知,自从318省道改造之后,和顺境内公路的车辆日通行量由几百辆陡增至7000辆到8000辆,交通压力可想而知。也因此,和顺县的交通管理和治超工作特别繁重。时任常务副县长的杨治国主管这项工作。他曾经写过《小人物谈孟子》,以草根学者身份在央视与易中天对过话。就是这位儒雅之士,在基层工作第一线雷厉风行,脾气火暴,根本看不出学养赋予他的那份平静。也真如孟子所言:虽千万人而吾往矣!跟大车司机和所谓“有后台”的公司博弈、对抗、争执那是家常便饭,半年多下来,居然和许多外地司机交上了朋友。他带我们进入一个小酒馆,司机们朝他一笑:哈哈,咱杨治超来咧!纷纷让座。

  半年治超下来,他得了这么一个诨号。但显然,司机们对他是很宾服的。

  一到夜晚,成百上千的司机都要宿在和顺县城,那是因为出和顺县城,经松烟镇,要出黄榆关。出了黄榆关,就直下河北邢台。

  黄榆关是什么地方?

  当年,元好问以一己之力修《金史》,遍访天下,到达黄榆关前有这样的诗句:

  仙人台高鹤飞度,锦锈堂倾去无路。

  人言马岭差可行,此似黄榆犹坦步。

  ……

  石门木落风飕飕,仆夫衣单望南州。

  皋落东南三百里,鬓毛衰飒两年秋。

  诗中说的马岭,乃马岭关,地处和顺县与昔阳县交界处,东边就是河北大平原。马岭已经难行,黄榆关则更加险要,壁立千仞,过去军人行军都需格外小心,现代化的柏油马路虽一修再修,但夜里出关,对许多司机而言,仍是畏途。

  所以,他们只能宿在和顺。

  和顺县的封闭与交通要冲的地理环境就这样和谐地统一起来。

  第二次,则完全是陪客,去到一个叫许村的地方。

  和顺县的许村,有一个传遍国际摄影界的名字——“许村国际艺术公社”。这名头是怎么来的?不必细究,但是一进村,浓浓的艺术氛围就让人感觉这名字取得真是恰如其分。或者说,这里的艺术气氛使这个名字显得准确而饱满。

  许村其实与太行山里其他村落没有太大的区别,从民居与村落规划来看,也与山西省其他乡村民居村落一样,大致兴于清代,历代修葺,代有痕迹。有清代大户人家拴马桩门楼,也有民国时期朴素的西洋化元素,更有之后“大跃进”、人民公社、生产队时期的遗迹和标语。风兮云兮,历史曾经的激动与激情,曾经的屈辱与抗争,曾经的豪迈与疲惫,都随着太行大山里的浓雾一起来了,复又去。真实的是那些筑房的瓦,铺路的石,他们在那里日复一日地向过往的客人讲述过往。

  一条河绕着村子边缘流过,它的名字叫西清漳河。说起这条河,你不能不感叹和顺的水。山西省是一个贫水大省,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倒数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全国倒数第一。但是和顺的水资源不说在全省,就是在全国也是让人眼红的。境内有东清漳河、里思河、松溪河、西清漳河4条河流,还有大大小小14条支流,下来的大泉小水更是让人称奇,有52处之多。流水汤汤,泉瀑鸣响,难怪民俗专家在考证上古神话起源的时候,确定牛郎织女的传说就应该在这里,和顺也因此而成为全国著名的“牛郎织女之乡”。

  全是因为水。

  如果没有水,就没有那番感动中国人几千年的柔情。

  清漳河绕许村而过,许村不过是水润下的太行山乡被淋湿润泽的一片绿叶。

  但许村的历史却不得了。它至今还保存着一处老街衢,叫“老街”。这条老街上,百年前的店铺铺板还没有卸下来,整条街简直就是山西明清民居的一个微缩版,山西民居最显著的特点都可以在这里找得见影子。木雕、砖雕、石雕,悬山、硬山、歇山,四合院、高楼倒座,林林总总,让人缅想无限。显然,这是交通要冲上来自省内省外的文化撞击和交融的结果。

  原来,许村恰好处在晋省东出的夫子岭关、六炉关的交汇点上,一直是晋冀两省民间往来贸易的集中交流结点,入晋,有榆次、太谷、平遥、太原这些重要商镇,出晋,就是冀中平原的邢台县。跟村民交谈,偶然能听得到百年前河北人说话的余韵,这种余韵,你可以在邢台、武安、邯郸方言里找到出处,这种交汇的文化影响力相当执着,也恰恰是和顺县封闭与交通要冲地理环境和谐统一的再一次明证。

  好啦,有这样的历史底蕴,再有今天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村子原来的各种公共设施都被利用了起来,哪怕是街道上有苔藓印迹的石墙,莫不挂上国际摄影大师和著名油画家的巨幅作品,现代与传统之间的那种对比来得如此强烈。而村里明清老街上,忽然会有一处北欧风情的咖啡馆、酒吧,它们被琳琅满目的农家乐小店包围,中西混搭,古今一脉,历史赋予许村包容、交汇的文化品格被发挥到了极致。

  这一晚,仍然需要宿和顺。都住在普通农家,吃的是农家饭。这一晚,仍然是山高月小,听那清漳河水哗哗地在枕边响起,仍然可以体会到和顺因地理差异而显现出的那种富有特色的人文特征。

 

文来源:三晋都市报20150328;本文作者:鲁顺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4-07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