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民间戏曲剪纸艺术

 

 

 

 

 

  一、              看戏看戏、识戏识戏、剪戏

    山西戏曲资源非常丰富,剧种除了四大梆子外,还有50多个地方剧种。剧种多,相应地演出团体、名伶也多,戏台必然也多,看戏的人就更多。

    在没有电视、电影的年代,观戏、听戏成了广大群众重要的文化生活。某村某庄演一台戏,方圆三四十里的百姓都要赶来观看。看的戏多,懂的戏就多,从戏中获得的历史知识也多,辨别忠奸、善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他们还善于欣赏各路名伶角色,品评他们的唱、念、做、打、特技、绝活等表演。这些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特别是那些婆姨们,怀里抱着娃娃,手里捏着针线活儿,夏天坐在树阴下,冬天坐在热炕头,你会讲戏,她会品戏,不少人还会有板有眼地哼唱一段戏。在这样的氛围中,她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与快慰。

    观戏中,她们会因苏三、窦娥这样的弱女子无辜蒙冤而流下同情的眼泪,会为《七品芝麻官》中的县太爷诙谐有趣的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而大笑,会敬慕那些“乳姑不怠”、敬老行孝之人,会效仿王春娥含辛茹苦教子成人的言行举止,会羡慕《西厢记》中崔莺莺大胆追求爱情的执著,憎恨古板、顽固的崔老夫人。于是那些巧手婆姨常随身带一把剪刀,一边看戏,一边剪戏,剪出的戏中人物,比台上的人物还美、还生动。她们将演员的神态、服装直接借鉴过来,再将自己在观戏中所唤起的激情、所获得的感受、所得到的启迪、与民俗图案相结合,以全新的艺术手法进行再度创作,这样戏曲剪纸就产生了。这些戏曲剪纸,似剧照又不是剧照,生动传神,不仅能让人们重温剧情,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二、              才情才情、剪技剪技、神韵

    戏曲演出对民间剪纸的影响是深远的。戏曲艺术拓宽了剪纸创作的空间。戏曲剪纸将舞台戏曲艺术由动态转化为静态,可以供人们随时随地欣赏,见剪纸作品忆起戏中剧情,所以说戏曲剪纸是对戏曲艺术的延伸和传播。(一)夸张夸张、、简练的手法

    戏曲剪纸源于戏又别于戏。作者选材注重能涵盖全剧、表达主题的剧情片断。既要注意典型的道具,还要抓住人物与道具间的交流与联系。

    (图一图一))如《拾玉镯》中的重要道具是玉镯。依照常理,情节设置有拾起镯者,必有丢下镯者,丢镯又分为无意丢与有意丢,拾者则多属于偶遇。该剧的编剧设置有意丢镯者同时又是躲在一旁的观望者,由一个镯引出两个人的表演,出人意料又非常出彩。这幅剪纸抓住了这个出彩的情节加以再现,可谓抓住了全剧的亮点,而且将玉镯剪得大而夸张,既醒目,又切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二图二))这幅剪纸源于《空城计》。舞台上用布景扯起画满砖块叠建的城墙与城门,而剪纸作者则只取城门与城垛口构成“T”形的特征,用极概括、简练的几剪塑造出城墙上的诸葛亮与书童,还有城门和正在扫街的人。这样的处理不仅没脱离原剧,反倒突出了该剧的人物特点。

    戏曲人物的剪纸,无论剪人物的正面还是侧面,在五官形象方面,嘴与鼻可以省略,唯独眼睛夸张,剪得特别大,而且很有神。这就是剪纸艺术的趣味所在。

     图三:《吕布戏貂蝉》演出时,观众欣赏的是演员的翎子功与貂蝉身不离椅而椅徐徐移动的特技表演。吕布头上的两管翎子时而摆动在空中形成弧线,如流星划过,时而直竖似斑竹挺立,将吕布戏貂蝉的轻浮、气盛塑造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吕布手捏翎,用翎梢向貂蝉面部扫过,貂蝉假意用团扇遮挡,双方以眄视对目,在裙底貂蝉用脚勾住椅腿躲,吕布用脚蹬着椅,两演员配合默契,座椅在台上缓缓移动,更显现出吕布此时此刻的癫狂。剪纸作品以粗放手法剪出块面,又用细线强调人物体态的运动线,行剪随意,黑、白、灰布局适宜。 

三、              透叠、移位手法

    图四之一、之二:《劈山救母》《祭塔》中两位母亲分别被压在山中与塔下。按情理,压在山中与塔下是看不到人的,然而戏曲演出时舞台上设一塔与假山布景,观众仍旧可以看到三圣母和白素贞的演唱表演,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符合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剪纸作品的艺术手法也是同样的。剪纸作品撷取瞬间片段,打破时空,以透叠的艺术手法处理山里与山外,祭塔者与塔内人面对面讲话的情景。还有的大胆处理成被压者走出塔外,塔内人探出半个身躯或立于云端。

    图五:《梅龙镇》故事发生于大同,经历代戏曲演出的渲染、传播,广大群众都很熟悉。明武宗乔装私访大同,路经梅龙镇住在李龙客店,李龙的妹妹凤姐给客人送茶,武宗见其标致妩媚而起爱慕之心,并封凤姐为妃。舞台上演出时,武宗与凤姐二人的对手戏极其风趣、逗乐。剪纸艺人剪这出戏时,抓住武宗皇帝背手而立、凤姐端盘行于后的情节,塑造出一位乡村小姑娘既纯洁、热情,又胆小、畏缩的形象。 

四、写意、传神的手法   

剪纸塑造人物形象重点放在剪出人物的神。五官的神在于眼睛,身姿的神在于动态,至于人物比例、解剖、透视等,在民间艺术中特别是剪纸艺术中不宜采用。民间艺术有自身的艺术规律,违背了就会失去民间艺术的独特性、本土文化味。即使吸取外来艺术之长,也要为我所用,完善自己的作品。

    图一:《杨家将》中“杨排风打焦赞”一出戏中,焦赞与杨排风比武较量,堂堂一将不敌一女子,焦赞心中窝着火、憋着气,但自己是“战败者”,只得摊开双手认输。

    图二:这是一般戏曲表演中的店小二形象。店小二一手捏毛巾搭在肩头,人物的形象和神态,让人想起旧时跑堂的伙计,听到呼喊,就传出一声悠扬的“来喽”。

    图三:这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作者采用圆点与两弧相交的梭形,剪出悟空手执金箍棒,一脚抬起,“倏”地一声去追杀妖精的生动形象。

    剪纸艺术是简化的艺术。但是,简化不是简单。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传达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剪纸作者在作品中寄托了很多情感,也体现了长期积淀的民族文化、文明,以及对姐妹艺术的嫁接吸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文来源:;本文作者:段改芳、杨橙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3-09 )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民歌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