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古交道情史话

 

 

 

 

 

  道情是山西地方剧种之一,源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原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道家学说、出世思想,后随着道教的衰落,道教故事逐渐被民间故事、神话传奇所取代,从而更扩大了道情的题材。道情又同各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便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曲艺形式,遍及山西以及周围诸省。我省最出名的是神池道情,又称晋北道情,包括神池、五寨、左云、右玉、繁峙以及晋西北、雁北、内蒙和河北部分地区,其次是临县道情,流布面积也较大,近至吕梁一带,远至陕北、甘肃部分地区。此外,晋南也有道情剧种。

    道情原来只有渔鼓和简板伴奏,即只有击乐而无弦乐,只有武场而无文场。在逐步发展过程中,道情又加进了四胡、三弦、竹笛等文场乐器,逐渐形成了以说为主、以唱为辅的说唱形式。道情的剧目广泛,曲调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晋北道情带有板腔成分的主要有三大类:其一是七字调和十字调,均为上下两句结构,也是最常用的基本曲调。如《苦七字》《平七字》《紧七字》《苦十字》《强十字》《平十字》《紧十字》《垛十字》等。其二是曲牌,如《西江月》《反西江月》《步步娇》《正耍腔》《反耍腔》《跌断腔》《冬石榴》《太平年》《浪淘沙》《女相神》《苦相思》《一枝梅》《观四方》《高腔梅花》等,都是长短句相结合的曲调,也是音乐唱腔的精华部分。其三是当地流传的民歌小调,如《登场歌》《盗板箱》《四姐挑菜》《小放牛》等。此外还有从晋剧中吸取精华而创作的《烧窑》《钉缸》《打铁》《瞎子观灯》《王小儿赶集》等。道情题材因神话故事较多,迷信色彩较浓,所以乡村间有“唱戏多升官、道情多成仙”的说法。    古交道情是古交境内三大剧种(晋剧、道情、秧歌)之一。从传入至今约八十个年头之久,较晋剧年轻二十余岁,比秧歌更年轻一些。

    我们这片热土是人类最早期的繁衍生息地之一。从众多的出土文物以及表层遗址考证,可以推到80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交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古的文明传承,古交人民素有强烈的文化需求和艺术爱好。1930年前后,神池道情由北向南经静乐、娄烦逐渐传入古交。因为是一种新生艺术,生命力鲜活,传播力极强。起先是在嘉乐泉一带,不到十年就遍及古交,很快形成当地吸引力较强的一大舞台艺术。上世纪40年代至文革运动之前,是该剧种的繁荣鼎盛时期,古交全境成立了二十余个道情班社,连那些东梁上的大坡,大川的许家山、东岭上、薛家沟,原平川的东、西大岭等山庄窝铺也都出现了广出台口的道情班子,原相乡上白泉的道情还传到交城边境的三回圪垛等地,可谓枝繁叶茂、花开遍地。

     ()嘉乐泉一带的道情班社

    狮子河下游的嘉乐泉一带素称古交的“道情窝儿”。冶元、盘道、象耳足、佛堂坪等几个村的道情班子,是古交境内最早的道情艺术团体。1930年前后,由静乐关庄的尹瑞儿名师,以及所带的搭档小四儿、闫贵金、平贵(横笛手,静乐岩头人)等师傅落户居住传授而成,艺境较高,声名宽广,艺人广泛,剧目丰富,为古交地区其他村社道情班子的形成出台及道情艺术的普及发展,起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要看道情六本戏:《劈棺》《打堂》《三四喜》《草场》《进瓜》《烙碗记》,他们当时除演出这些重点剧目外,还先后排演了《赵彦龙打刀》《刘宏太子出家》《雷横扛枷》《李逵下山》《秦雪梅吊孝》《刘全进瓜》《宋江杀院》《老少换妻》《高老庄》《杭州卖药》《化金钗》《祝英台》《韩湘子度妻》《乌玉带》等许多优秀剧目,不但在当地受到热烈欢迎,就是周围区县也是广得赞誉。象耳足道情班的郝全家(19102000)、闫柱大(19122005)二位名师艺人,生旦净丑门门拿手,音乐唱腔处处娴熟,腹中剧目丰富广泛,远近皆称师傅。原平川一带,以至交城边境的道情都是他俩教的。闫拴大(19222004)是文武场的台柱子。该班角色齐备,器乐齐全。冶元班里的刘锁地拉胡胡立台柱,刘全地(19151983)司鼓,同胞兄弟,同台合作,配合密切,人人夸赞,演员唱念做打,得心应手。张三小和阴巨维搭档表演的《瞎子观灯》,走到哪里都是绝活绝戏,非常吸引观众。盘道艺人王愣小的长笛,鼻子里都吹得非常响亮,至今人人传扬。佛堂坪的道情班是在往日秧歌班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前期主演有李春银(19051985)、李卫锁(1905年—?),走遍周边地区,都称师傅。河南一带的道情都是他俩传教而成。李四孩也技多艺广、名不虚传。李三保、李三信等也都是中后期名艺人。随着晋剧在古交的发展繁荣,冶元和佛堂坪的道情班子走过一段兴盛后,在共和国成立前后又都改为晋剧戏班,由道情艺术升华为晋剧艺术。

     ()屯兰川一带的道情班社

    昔日屯兰川,道情三大班子,新房和岔口,还有南龙沟。1940年,屯兰川中段的南龙沟村,在喜好文艺的马氏一族的努力下,齐心合力,筹集资金,成立了道情班。据名老艺人马七毛(19192011)讲述:南龙沟的道情班当年是由马天宝(须生)牵头组建的,全班三十余人,以马氏一家为主,马福河(丑角)、马七毛(青衣)、马才维(乐队)、马狗维(乐队)、马猴维都是主力,康二心(花旦)、赵来旺(小生)及后期女角马粉开(小旦)都是优秀演员,文武场齐全,演出剧目广泛。除道情外,还兼唱《芦花》、《斩子》等小型晋剧。从1940年撑班到1980年停止,一直持续四十余个年头,演遍沟沟岔岔,走遍外州外县。他还说:“我们的师傅是尹瑞儿,这位师傅人好性也好,艺高德更高,祖籍是静乐关庄,多年来一直在古交传授道情当师傅,难离这方水土,后来便带领全家落户于嘉乐泉乡的象耳足村。他先在嘉乐泉一带从教,几家班子都学艺成就,广出台口后,他又被请到原平川的高升村当师傅。高升的班子出台后,又被请来给我们当师傅。最后他是在常安乡的麻家口村和我们同台演出时身患疾病而气绝于舞台,卒后魂骨未还故里。这位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竟把他毕生的精力和艺术全部奉献在古交这片热土上。他的儿子叫尹相龙,近年也离世了,后代都落于象耳足。上世纪60年代,南龙沟的道情还被古交有线广播站拍录制片,逢年过节为古交人民播放,传遍千家万户。他们当年自筹资金、自投劳力而建的戏台至今仍存。

    屯兰川上游的岔口和新房村的道情是由娄烦传入。师傅是娄烦县庙湾乡双井村的郭栓毛、郭计成。班子的组建均于共和国成立之前,各有二十多人组成,剧目丰富,艺境较高。前后出台至古交、娄烦、方山、岚县、交城、静乐等地。岔口班里的名角有李栓大(须生)、冯金贵(生、旦两行)、冯成元(老旦)、张马驹(丑角)、张骡驹(旦角)、张狗娃(青衣)、王国换等。新房班的前期名角有王银则(19102000)(红、黑、生、丑)、王玉魁(老旦、丑旦、已故)、王海贵(须生、小生、已故)、王辛卯(丑角、已故)、王银栓(小生、已故),王来俏(旦角、已故)、王维则(文场、已故)等。后期续力有王巨才(须生、老生、花脸)现年67岁、王二突(小生、已故)、王林中(横笛、健在)、王玉根(文场、健在)、王爱则(女)、王玉英(女)、王金莲(女)、任桂桃(女)、王桃叶(女)等。这两个地处古交边境的道情班子,走过二十多年的兴盛之路后,在一场“文革”中被迫倒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重组重建,恢复班社,再度出台,师傅是东大岭的马全则和白草塔的武团员。

    1977年,由古交市文化局田野老师创作的《断手还债》,由岔口道情班演出,誉满省城,荣获优秀奖。近年来岔口道情班在古交市几度消夏晚会以及国庆、元宵等大型展演场上,亦是精彩夺目,深受欢迎。新房道情班在上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文化扶贫政策的亲切关怀下,由下乡干部阴大年(原古交市法院院长)一手支持,头戴齐全,设备一流,至今仍然坚持活动,成为边缘山乡的艺术奇葩。

() 河南乡一带的道情班社

河南乡有三大道情班:河南、长峪沟和许家山道情班。这三个远近知名的道情班,是在上世纪40年代先后成立的。长峪沟的班社初建于1945年,师傅是佛堂坪村的李春银。初期出台剧目是一些普通剧目,设施也较简陋,有些服装头戴是在“三查土改”运动中,清理地主、财主而交出的绸缎袍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班社日益发展,优秀剧目不断增加,名角名秀不断涌现。昔日的主角有武春大(小旦、已故),闫拾见(须生、已故),闫巨才(三花脸、已故),闫栓住(丑角、已故),闫明旺,特别是闫亨达(1935年生)成长迅速,由初期优秀演员迅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名人名师,后来成了河南道情班的师傅。因他文化知识基础较好,表演艺术天赋较强,多年来一直为当地无私传艺献艺,培养人才。长峪沟后期名秀温改梅(女)、河南名秀田有芬(女)等都是他的弟子。如今,他还是古交青年路社区道情班的第一师傅,虽是年近八十,但精神健旺,壮心不已。

1964年,在太原市农村群众文艺工作交流演出会议上,长峪沟村的道情班和古交村的晋剧以及深浅沟的歌剧,代表古交区在太原和平剧院连续演出半个月,场场火爆,人人叫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交有线广播站逢年过节常播放他们的作品,家家户户,老幼喜听。正当道情班发展之际,一场“文革”开始,班子倒闭,活动停止。改革开放后,他们又重新组织,新排剧目。前几年,他们排演的许多宣传环境保护、交通违规、计划生育等新型内容的道情剧目,在太原市小戏调演,汇报演出亦深受欢迎。在古交近几年的消夏晚会及庆祝活动中,他们的道情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喜爱。在周围乡村古节庙会上更是受到观众朋友的一致好评。

河南道情稍晚于长峪沟道情,昔日主角有三十妹(男、已故),二狗只(男、已故),闫发明(乐队)等。今日新秀有田有芬(女)等,许家山道情是佛堂评的李春银、李卫锁师傅传授的。“文革”之前,他们坚持演出,附近乡村,只要有赶集,庙会等活动,他们都会去演出。近年来,他们仍然坚持排练活动,并登台演出。纵观三个文化名村,都可称作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活动示范典型。此外,在“文革”之前,大川东岭上、薛家沟两村的道情班社也技艺高超,小有名气。 

() 原平川一带的道情班社

原平川的道情班,从下至上有四班。东、西大岭和高升,还有科头上白泉。上世纪30年代中期,嘉乐泉一带的道情逐渐南传,由尹瑞儿师傅将这一特色文化艺术带到原平川的高升和东、西大岭。这两个班社同时组建,两个村庄仅一河之隔。两家的艺术由同一位师傅传授,所以他们多年都是相互合作,配合紧密。东大岭的马保德(俗名马全则),红黑生旦,精通文武场,直至晚年仍在新房道情班当师傅,近年离世,寿终80岁。白草塔村的武团员是当时东大岭班里的小旦演员,登台上场,人人夸奖。高升的曹兰清,是当时的唱红主角,在周边小有名气,离开舞台后,担当干部,官职至乡镇干部。

上白泉村的道情班是1941年组建的,稍晚于高升、东西大岭,聘请的师傅是象耳足的郝全家和闫柱大。当年的主演有覃德帮(须生),覃拴住(正旦、现年88岁)主攻,覃德全(三花脸、花脸、现年86岁),王来功(小生),徐开书(老生)。当年他们的演出剧目除道情六本主戏外,还有《五龙台》《夜宿花亭》《双头驴》《庙中会》《十万金》《曹庄杀狗》《王小儿赶集》《烧窑》《打铁》《小放牛》等。活动的地方多在原平川和交城山、西冶川等地。演出活动坚持多年,班社发展迅速,直至“文革”运动才被迫停止。1994年又重新组建,恢复班社,再度演出,几年后又停止。但值得一提的是覃德全(俗名:覃娄清)老艺人,他多年来身居古交,心在家乡,一心一意研究舞台艺术,利用自己浅薄的文化知识,抢救了几十本道情剧本,成为古交老有所为的典型范例,而且还在当中街、川口小区当师傅,积极传授道情艺术,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科头村的道情班又稍晚于上白泉,师傅也是郝全家和闫柱大,因此与上白泉的道情剧目大多相同,艺术层次也不相上下。当年的名角有闫关长(须生),闫继长(老生、三花脸),杨保来(丑角),闫海亮(须生、艺名:铁嗓子),闫公交(正旦),还有两位坤角。闫吉长的横笛技艺高超,乡邻们都说他的枚音当年至少也能传出二三里之外。该道情班从“文革”中停止后再未恢复。市老龄委的闫世禄(原古交市人大主任)至今情系故乡,更热爱家乡的这一特色文化,并想方设法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古交市镇上的道情班社

古交村的晋剧是古交全境的晋剧始祖,但古交镇上的道情却是古交地区道情的晚辈。1996年,古交镇的邢四巴出于兴趣爱好,出钱出力,组织成立了古交当中街业余道情班社。一则为部分中老年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欢度晚年,消闲时光;二来为古交道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人。至目前为止,他们已走过18个艺术春秋。他们的道情班头戴齐全,设备先进,还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立班师傅是覃德全(1929—,俗名覃娄清,原上白泉道情班主演),冯金贵(原岔口道情班主演,已故),马猴维(原南龙沟道情班主演,已故)三位名老艺人。前后的演出剧目有:《刘全进瓜》《双头驴》《夜宿华亭》《杭州买药》《韩湘子度妻、《五龙台》《庙中会》《两妻争夫》《草场》等,还有《王小儿赶集》《小放牛》《抹牌》《坐楼》《偷南瓜》《收草帽》《卖芫荽》等小型秧歌歌剧。前后主演有:薛反转、杨转诊、闫叶则、闫文英等,乐队有:闫四圪达、阴乃平、石回庆、闫拴伴等。这支老中青结合的文艺队伍,长年坚持排练演出,风雨无阻,这种精神可圈可点。逢年过节,寿诞喜宴,开张庆典等,活动,他们都演出助兴。多年来,该道情班为活跃乡村文化,繁荣文化舞台,培养文艺人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出了贡献,对促进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3年冬季,随着全市上下新农村建设,新社区建设的新形势,古交市青年路社区在省市级文化惠民工程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领导的直接关怀下,由文艺爱好者马三狗(原供销社职工,现年55岁,安家沟村人)亲自组建起了古交又一个新的道情班社。至今为止,先后已投资八万余元,设施基本完善,头戴也较齐全,历时一年多来,艺术逐步发展,剧目不断增加,也对外演出过多次,受到欢迎。该道情班活动场所固定,还有闫亨达、王巨才两位师傅坐场指导,主要演员有:王爱爱(青衣、正旦)、王玉英(小旦)、王金莲(小生)、赵春爱(小生)、康莲莲(须生)、周永兰(小生、三花脸)、康贵英(小旦)、师富开(小旦)、任社桃(小旦)、刘锦英(丑旦)等。乐队有:石回庆、叶志明、郭绪定、王乃平、闫杰明、刘中贵、张玉林、张毛四等。演出剧目有:《烙碗记》《打经堂》《宋江杀院》《双头驴》《刘全进瓜》《阴阳扇》《老少换妻》《李逵下山》等。目前这个道情班子生气勃勃,人才济济,发展势头良好。

回顾古交道情8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上世纪30年代的初传始创;上世纪40年代的发展普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鼎盛;“文革”时期的停滞倒台;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建复兴。近年来除新房、岔口、上白泉、长峪沟等几家昔日班社重组重建外,在古交市镇又成立了两个新的团体。2014年,古交道情已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愿古交这一特色文化艺术永流后世。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1204;本文作者:王绪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3-09 )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民歌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