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浮山木偶戏:梨园奇葩,神山艺粹

 

 

 

 

 

  在浮山县的民间艺术库藏中,最为驰名的,除了剪纸,便当数木偶戏了。有行内名谚曰:“三五人千军万马,四五步走遍天下。是人非人人后人,有口无口口代口。”看似寥寥数语,其实已经道破玄机。

    浮山木偶戏最红火的时候,是在上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当时演出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有时一天演七八场,场场都爆满。1955年,浮山木偶剧团首次赴京参加12省观摩演出,以其精湛的掌扦技术和悦耳动听的唱腔,博得如潮好评,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

    后来,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以及其他娱乐活动的花样频出,浮山木偶戏渐渐退出了娱乐中心,成为少数发烧友的至爱。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艺人吴春安等人积极参与抢救,浮山木偶戏才露出了一点复苏的迹象。1997年,应文化部邀请,吴春安带团在南戴河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全国民间艺术大展演,浮山木偶戏被誉为“中华一绝”。2004年,浮山木偶民间艺术团参加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获得金奖。

    然而浮山木偶戏传到吴春安这一代,已经后继乏人。老人最怕的是浮山木偶戏在他的手中失传,“那样我就是千古罪人”。现在老人最大的心愿是建立木偶艺术培训中心,让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发源于秦汉,两千年承传

    木偶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在印度、希腊等文化古国,木偶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欧洲、北美、非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很早就有专业性的木偶剧团。而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所占据的民间艺术库存更是辉煌夺目,那沉睡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像河流一样源远流长。

    浮山木偶艺人口口相传,称当地木偶艺术源于秦汉,兴于盛唐。据文献记载:汉霍去病征讨匈奴功成,献木偶参军椿朝贺于擒昌县(今浮山)。

    对于我国木偶戏的真正起源,宋代《事物记源》《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史料中均有载录。相传,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谋臣陈平访知单于好色,而其妻阏氏又甚妒忌,于是刻木为偶,身穿彩衣,形如美女,装有机关,安立城头,翩翩起舞。果然,阏氏一见妒心大发,恐城破后单于得此“美女”后而自身失宠,便劝夫引兵而退,遂解白登之围。这木偶立下退敌奇功,刘邦就珍藏宫中,“后乐家翻为戏具,即傀儡也”(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傀儡子》)。世人奉陈平为木偶戏祖师爷。另据《搜神记》载:“汉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傀儡。”到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至唐时,高祖称老子李耳为其祖,因传说“神人”(老子)在浮山龙角山显圣,示唐以龙兴之兆,所以御建天圣宫,设天基圣节(浮山县为此一度改名为神山县)。每年无论王公贵戚祭老君、做道场,天圣宫祭祖,还是民间闹社火、逢集会,都首推木偶戏。浮山木偶戏因此兴盛一时,演出班多达20余个,有名的高手班就有十数个。

    时间的推移,使木偶戏繁衍出了诸多类别,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水傀儡、药发傀儡等。

    据浮山城内元代木偶戏台资料考证,浮山木偶于元代趋于成熟。明、清时期,浮山木偶戏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民间班社众多,艺人辈出。

    传统的浮山木偶戏以操作杖头木偶为主。杖头木偶,又称托棍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演出时举起木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即可操纵其动作。

    民国初期,浮山县有许多人以做偶制箱而闻名,代表人物有梁家垣村张金登、高村高玉普、下庄村许安兴、许安顺、平里村赵凯、燕村燕福兴等人。这期间,木偶戏演出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传人,如红圣班的乔思聪、乔思亮兄弟,凰城班王绍禹的祖父、父亲,玉祥班的德华、邹文灿,月山班的燕洪贵父子等。

    浮山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一些老艺人的表演,可谓“机巧变化,神怪倏忽,玄丽于时”。如著名的木偶艺术家王绍禹(曾任浮山木偶剧团团长)演的木偶,灵活,逼真,传神。无论是耍刀弄枪、舞拳弄棒、抖袍提袖、吹胡瞪眼,还是盘腿打坐、脱衣脱帽、抖帽翅、舞扇子、翻跟斗、跪拜等都能表达自如。王绍禹还能同时操纵两个木偶,多才多艺的他唱腔也优美洪亮,富于感情。“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如痴如醉,大有咫尺之间千军万马、瞬间跨越历史长河之感。

    19496月,浮山县成立了木偶剧团,吸收了蒲州梆子(今日蒲剧)和迷胡戏的音乐唱腔,排演了《金刚庙》《闹堂》《斩子》等剧目。时有演职人员9人,主要由老艺人王绍禹、高玉璞等指导策划。

    1952年,浮山木偶剧团人员发展到30人,当年参加了晋南民间艺术汇演。以后,这个剧团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并随国家文艺代表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到1976年,先后演出万余场次,剧目达300多出,多为历史、神话及儿童剧目。传统戏目有:《金刚庙》《出庆阳》《反撞关》《李刚打朝》《狼姥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闹通天河》《猪八戒背媳妇》等。现代剧目有:《庆丰收》《拔萝卜》《东海小哨兵》《半夜鸡叫》等。

    木偶戏的道具其实非常简单,“一驴驮,二人担,整个一个木偶班”。他们的组织为七、八、九人不等,有句口诀为“七慌八忙九消停”。就是靠这样简单的行头,他们走城过府,足迹过处,多少人为之倾倒。 

半世纪痴迷,蜚声于国际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曾永义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说:“中国偶戏进入歌舞百戏的时代在汉初,迄今两千两百余年……今在大陆之偶戏,诸多改良,无论悬丝傀儡、杖头傀儡、布袋戏与影戏,皆能别开境界,融入生活,发煌国际,则中国为偶戏之古国与大国,谁曰不宜!”

    实际的情形却是,即使在与木偶艺术渊源颇深的浮山县,因为种种因素,木偶戏也已难得一见了。

    曾教授说得实在恳切,然而这就是传统艺术在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实在的背谬。

    数十年来,浮山木偶戏几经起落,屡次沉浮。抗战时期,木偶戏人亡班散,浮山木偶戏陷于绝境,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以复苏。1966年“文革”开始后,木偶剧团受到冲击。第三代木偶世家传人王绍禹先生不幸下世,剧团陷于瘫痪,被迫停演散伙,演职员各奔东西、自谋生路。当时,15岁拜师学艺、18岁与师傅同台演出、王绍禹先生的亲传高徒吴春安曾应孝义木偶剧团邀请,偕同本团女演员王福英赴彼县当教练达半年之久。之后,因实在不忍心家乡木偶戏就此没落,又重返浮山,同靳成业、陈希孟等原剧团骨干共谋复团大计。19678月,剧团正式恢复,并更名为“浮山县八一提线木偶剧团”,随之进行大胆改革。首先从制作上将杖头木偶改成了提线木偶,同时结合提线木偶的特点和要求,对舞台、灯光、布景、服装、道具等相应地进行调整。尔后,用提线木偶排出了当时流行的剧目《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随即下乡巡回演出,群众对此喜闻乐见,纷纷买票观看。复团演出旗开得胜。

    自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吴春安曾先后担任浮山木偶剧团团长、书记等职。这期间协同剧团同仁进行了浮山木偶艺术史上的第二次改革。这一次改革,将杖头、提线、布袋三种类型木偶结合起来,同台演出,并在灯光、木偶人物造型和特技上下功夫作了改造。浮山木偶因此又焕发了青春。演职员工从起初的“七慌八忙九消停”发展到50余人,戏箱满载3大卡车,可谓鸟枪换炮。

    10年中,浮山木偶剧团演出频仍。共排演了近百个节目,演出场次3000多场,足迹踏遍了全国12个省的100多个大中城市,400多个县城,2000多个乡镇和山庄窝铺。在此期间,曾前后5次赴地区调演、3次赴省调演,1975年,又赴京参加了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受到了广泛好评。可以说,这是浮山木偶发展上史的黄金时期。

可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浮山木偶艺术又一次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转折。

    到了1981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的变化,高科技、现代的东西多了,人们不爱看古的、旧的了,浮山木偶剧团人心浮动,再加上诸多客观因素,剧团再一次停演解体。吴春安调离。

    之后,则是一段漫长的沉寂。木偶演出道具被锁在了箱子里。这一次沉寂,大约是15年。

    但这些年中,吴春安梦系魂牵,始终无法丢掉痴迷半生的木偶艺术。利用业余时间,他开始学习制作木偶、服装、道具,改制舞台。可是,直到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复兴浮山木偶、组建演出队伍的想法才再一次付诸实施。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吴春安应邀带团在南戴河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全国民间艺术大展演。浮山木偶艺术以更为博广的形态进入世人的视野。日本、韩国、瑞典、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的友人观摩了演出。

    看起来,浮山木偶艺术似乎迎来了一线振兴的曙光。

    2004年,在县里的支持下,吴春安在自家门上挂起了牌子,就这样,以他为团长的浮山木偶艺术团再一次成立了。同年9月,浮山木偶戏参加第六届民间艺术节,获金奖。

    荣誉接踵而来。在稍后的几年中,吴春安相继获得了“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5年元月底,又应邀在新加坡举行了为期10天的专场演出。演出极其成功,新加坡电视台在春节期间向全国播放。吴春安名声大震,新加坡的画报以及当地报刊都给予了报道。在对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开掘中,吴春安的名字成了一个有分量的标签。

    然而,直到今天,浮山木偶的传承难题仍未解决。吴春安老人痴迷木偶戏半个世纪,如今已年近七旬,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我们不知道现在能否演出一台完整的浮山木偶戏。木偶演出难度大,不容易学。一个木偶艺人,要求手上工夫、念白工夫、演唱工夫“三艺皆精”。当年和吴春安一起拜师的8个孩子,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坚持到出师。

    带着对木偶艺术的执著追求,吴春安老人孜孜不倦地做着他的抢救木偶艺术之梦。他拿出一份“项目建议书”,寄希望于建设一个集木偶制作厅、排练厅、展览厅、演出舞台为一体的“木偶艺术发展中心”,总投资为100万元。

    而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浮山木偶戏正在经历着自己的嬗变。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否在不久的将来大放异彩呢?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0930;本文作者:闫文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3-09 )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民歌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