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赤桥《纸坊工人谣》

 

 

 

 

 

  由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杨进升主编的《中国歌谣集成·山西卷》中,有一首描写赤桥造纸工人的民谣——《纸坊工人谣》,这首1962年由太原二中刘文秀老师口述、杨进升老师采录的赤桥民谣,用通俗化的语言,揭示了赤桥造纸工人的辛勤劳作和迫于生活的无奈:

    赤桥纸坊生的苦,脱了裤子下了水。赤桥纸坊命不强,光着屁股捣纸浆。水里头捞,圪地上晾,一年四季光打光。有心拉倒去他娘,吃饭离不了水龙王。

    这首民谣只能用当地方言来唱,如果用普通话,会觉得头两句“赤桥纸坊生的苦,脱了裤子下了水”不押韵。如用当地方言“石桥纸坊生的苦,脱了裤子哈老府”唱诵,不仅通顺,而且押韵。

    赤桥村造纸历史悠久,据立于晋祠内的《遵断赤桥村洗纸定规碑记》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赤桥村民造纸已成规模。

    赤桥村早先叫韩村、刘村,也叫石桥村。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卿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其中,晋水(晋祠难老泉之水)就从赤桥村流过,浇灌田地、洗草造纸。置于赤桥村兰若寺内的“洗纸公文碑”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赤桥的造纸盛况:“男人锅中蓬草,池中捞浆,女人携凳持刷,贴纸上墙。家家户户,院内院外,房前屋后,一片金黄。”可见,当时洗草造纸在赤桥村已是如火如荼。

    赤桥村中有座石桥,相传是春秋末期义士豫让舍生取义自刎之处,取名豫让桥。桥下是清粼粼的晋祠水,水深约在成人的大腿处。儿时的我每次路过豫让桥,总要停下来看造纸工人在水中捣纸浆。

    歌中“赤桥纸坊命不强,光着屁股捣纸浆”这话并不夸张。确实是光屁股,只在前面裹白布遮挡。捣纸浆的工人站在一米多深的水里,手持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棍子的前端绑有一大纱包,纱包内装有用石灰和稻草拌在一起蒸熟了的草纸原料。捣纸浆的工人不停地来回杵着那个大纱包,直到把纱包里的石灰洗净,才算完成。待把洗净的原料取出来之后,就可做草纸了。因刚做好的草纸是湿的,需贴到墙上晾晒。贴草纸的女人们把凳子上的湿草纸用手轻轻地揭下来,然后用刷子一张一张地贴到墙上,那真是:“女人携凳持刷,贴纸上墙……房前屋后,一片金黄。”

    待纸晾干后,就可送到供销社或商场出售了。

    草纸的用途有多种,但主要是用做手纸和妇女生理期用纸。也有的把买来的草纸打成浆和上白灰抹墙,那抹出来的墙又白又光,用当地话来说,那真是“别(白)圪洞洞地、锅(光)溜溜地”。草纸不仅在太原近郊一带有售,就连太原商场的柜台上也摆有晋祠赤桥村的草纸,可见当时赤桥的草纸最起码在太原一带还是挺有名气的。

    歌中最后两句“有心拉倒去他娘,吃饭离不了水龙王”,说明做草纸在当时是赤桥村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做草纸这个行业早已远逝在人们的记忆中。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1202;本文作者:晓根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3-09 )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民歌戏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民歌戏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