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杂字与晋商文化

 

 

 

 

 

  编者按: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干部刘涛用八年时间收集百余本山西杂字,并与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潘杰一起,对山西杂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填补了山西杂字研究的空白。 

杂字是一种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辅并行的民间识字课本,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市井乡野。与“三百千”不同的是,杂字的编写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如农民、商人等的识字需要。所以,杂字的内容一般是选取当时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文字,分类编排成句,从三字句到十几字句不等,偶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记诵,字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杂字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与我国现存最早的字书《急就篇》一脉相承。

    山西杂字又多突破识字功能,而兼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的功能,俨然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职业教育而言,杂字中不仅有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也有商业经营的职业教育。山西杂字成为我们探讨山西农业生产与山西商业经营的民间文献。

    山西杂字有时被标榜为“商学快览”或是“致富奇书”出售,突出地体现了山西杂字服务商业的特色。很多山西杂字都涉及到了经商教育的内容。山西杂字是晋商的“遗留物”,这跟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崇商风气是相关联的。透过这些识字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晋商的经营特色与经商文化,比如晋商的经营模式、经商心态、经营理念和艰辛与悲苦、成功与辉煌等在山西杂字中都有所体现。

 

一、山西杂字与经商模式

1.农民与商人的角色转换

    中国是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始终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这种统治思想对中国百姓影响至深。“耕读传家”成为百姓立家之本。有地种、有书读成为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理想生活境界,即《十言杂字》手抄本中所写“忙务农闲读书买卖杂行”。

    如果说农民与举子间的身份转换更多地带有理想成分,而农民与商人之间角色的转换则是自然实现的。一方面农民收下粮食之后还需要把粮食卖掉交纳差粮钱税,或是把粮食卖掉还债;另一方面许多百姓光靠种田有时并不能养活全家或应付生活,还要靠农闲时或做工、或经商来补贴家用。于是农民便自然地转换成商人。如下面的杂字内容就反映了农民与商人角色的这种转换:

    收秋以后,差粮要紧。家家推碾,赶集进城。软硬糙米,粮食又拥。驴骡七个,布袋十根。摆在街上,价值公平。我粜人籴,钱要算清。倒换银子,戥子认真。银匠冶锞,忙进衙门。完在库内,原差不寻。户长不问,官法难经。再比如:

    登山涉水,万苦千辛。七十二行,首数庄农。说起庄稼,受苦营生。天旱雨涝,收成不定。钱粮差务,吃穿逼人。巴巴结结,且度光阴。运气通顺,好年十景。收秋拾夏,五谷丰登。打下粮食,出粜与人。换成钱银,把债还清。忙时种地,闲时经商,是谓民商,他们和专力经商的豪商大贾共同构成了封建社会商品流通的活动主体,促进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上述引载的两段杂字反映了明清时期农民与商人身份自由转换的经济活动现象。同时,这种经济活动又是这两段杂字内容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时期的杂字内容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这大概就是山西杂字作为识字课本的社会功能属性吧。

 

2、从担货郎到店铺掌柜的经营方式

    经商方式,历来有“坐贾行商”之说,坐贾是指有固定的店铺,行商则是没有固定的店铺,而是通过赶集市、摆地摊的方式进行交易,或是挑着货担走街串巷的方式经营。两者各有利弊,各得其所。很多晋商的大字号商铺,祖辈创业之初往往是从担货郎开始,做小本生意,沿街叫卖。后来在经营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下经验与资金,逐渐扩大经营,开了许多店铺,成为名符其实的大东家、大掌柜。如祁县乔家大院始祖乔贵发,早年父母双亡,常为人帮工,是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乾隆初年(1736)与一位秦姓男子结为兄弟,一同出走口外,在萨拉齐一家当铺当伙计,稍有积蓄,便转开草料铺,兼销豆腐、豆芽、切面及零星杂货,后来随着生意越来越大,始建广盛公字号,又建复字号,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富商。祁县渠家始祖渠济是走村串户的担货郎,每年从上党贩运潞麻和梨到祁县,再把粗布和枣贩至上党。太谷曹家先祖曹三喜随人闯关东,先在东北三座塔租地种菜、种豆,后来与人合伙用所种之豆,磨成豆腐出卖,用豆腐渣养猪,又发展到用高粱酿酒,开杂货铺。他们历艰难而不衰,几代人不懈经营,慢慢地发展壮大,如流行于晋中一带的《俗言杂字》中就写到:

    诸般买卖,都要公平。量力求财,本分营生。大富由命,小富在勤。三教九流,懒惰难精。肩挑贸易,力小身贫。盗娼鼓手,不算良民。这说明,山西经商成功者起先大都是穷苦出身,力小身贫,起步阶段做肩挑生意的居多。又如《七言杂字》手抄本中写到:

    生意之家也匆忙,行商坐贾十三行。东跑西串皆为利,戴月披星走四方。安庄设铺买卖客,肩挑贸易是货郎。冲风冒雪越险峻,

    船舵舟筏渡桥梁。各省杂货同办到,驴驮车载贩回乡。过关越口打调税,程途遥远盘费长。一桩一件整点就,买本卖价要估量。打上脚银算揽价,每种值下钱几多。一要几间好门面,二要排序货柜房。上边供着穿衣镜,两廊又摆部书章。中间一轴王维画,一副古对列两旁。翎瓶炜炉全供器,天平戥子砝码光。金字牌匾门前挂,新旧货物架上装。“安庄设铺买卖客,肩挑贸易是货郎”说明行商、坐贾两种经商形式在当时非常普遍,当担货郎有了资本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扩大经营规模,于是便“一要几间好门面,二要排序货柜房”,雇上伙计,做起掌柜来。

 

3.合伙营利

    合伙经营,有人称为“伙计制”,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写道:山西省商人“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私藏”。清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股份制。这种制度通过市场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解决了资源配置过程中常遇到的矛盾,一方有资金,而没有经营能力,或虽有能力但不及他人;或虽有能力,但精力不支;或虽有能力而不愿意为之,同时不愿意只作简单的借贷,而愿意承担风险。另一方面,则虽有能力但缺乏资金,没有劳动资料,没有经营的物质条件,又不愿意只简单地出卖劳动力,愿意投入更多的智慧、热情和精力,从而也能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一制度巧妙地克服了这两者的困难,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

    于是便有了山西人独创的股份制,出钱的有资金股,出力的顶人身股,照样结账时分红。这种以人为本、优势互补的经营合作方式给后来的商业运作以很大的启发。

    在合伙做生意之前,一定要写下合同,著成账本,而且将伴随合伙生意之始终,将来盈利了,便按合同约定的股份来分红,如果歇业或拆走资金,或增加投资人,也都要体现在这个契约账本中,这就是所谓的股份制。

    如下面的《四言杂字》手抄本就反映了晋商的这一特点:

    接下生意,写立合同。俸股买卖,伙计财东。当家掌柜,站柜相公。出钱的财东、经营的掌柜、干活的相公,三者共同构成同舟共济的经营机制。这种机制采取产权分离的股份制、经理负责制。股份有银股、身股之分。劳力作为资本顶股是晋商的一大创造,并把员工、财东、商号利益绑在一起,形成上下一心的格局。经理负责制,则财东不干预号事,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三位一体、注重维护商号信用和声誉的经营机制。晋商内部东伙之间依靠这种原则组成适当的关系,在商业、金融方面的经营方法,持续长达500多年,极其有效,现在看来仍然合理,是一笔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吸收利用。

    山西商人的“人身股”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得到的待遇。商号新招员工学徒期为3年,3年期满合格,录用为正式员工,一般要经过几年锻炼,在思想和业务方面表现良好,德、勤、能、绩表现优秀者才能顶股,最快者一两年,最慢者可能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还不能顶股,可见山西商人的人身股制度是根据劳动者品质、能力和绩效来决定的。这说明当时已经把劳动力当作了资本。

    资金是做生意的瓶颈,于是便向有钱人借钱来做生意,即“做生意,寻财东”。契约杂字反映了山西商人借贷关系与凭信意识。

    如:《契约杂字》手抄本中的借钱约:

    立约借钱,借到某人。某人名下,钱若干文。当日凭证,三面言明。每千每月,利息几分。其钱借至,来年付清。本钱全还,不少分文。硬保承还,抵借情形。或田或地,愿抵某人。过期无钱,任随佃耕。不得异言,枝节另生。恐口无据,借约为凭。年月在证,代笔某人。明初,山西商人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独资、贷金形式,独资即商人自筹资本做生意,一般是小本买卖,白手起家,小打小闹;贷金则是向别人立字据借钱做买卖,上面的借钱约就是这种经营方式的反映。贷金制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资金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它为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出现合作、搭伙、朋股各种经营方式开了先河。

    如《契约杂字》手抄本中的合伙做生意约:

    立领本约,雷贺倪汤。今向某处,财主名下。伙领本钱,万千百十。或开当铺,杂货酒馆。或囤粮粟,贩换银钱。大家同心,协力公办。起本余利,计股公分。如不心诚,动念诡伪。罚裁分股,不入同分。恐后无凭,立约为用。在这份契约里,就规定了合伙人要合心协力、共同经营、按股分配等事项。

    再比如:下面《通用杂字》手抄本就明确表明了利润如何分配,应该是“毫厘按股分”:

    经营买卖客,戴月披星行。光宗又耀祖,万物一心用。三家攒俸本,协力要同心。一片公平志,毫厘按股分。

 

4.经商中间人制度

    《清歌杂字》《四言杂字》《通用杂字》中写道:

    跟集场,赶镇店,经纪牙子常作伴。

    赁房屋,开铺面,趸下货物零碎贩。

    有绉纱,有闪缎,还有罗帐和绣幔。

    ……讨账债放,换钱兑银。石斗升合,斤两钱分。凭帖信票,契见保人。……街市估价,牙行言定。更替顶换,认识不肯。

    立凭契券,中见保人。山西杂字中的“经纪牙子常作伴”“凭帖信票,契见保人”“街市估价,牙行言定”,说明了山西人经商过程中的牙人制度,即利用中间人说合来制定价格、做成生意。许多买卖是靠中间人来说合的,这样可以多一个见证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又可以使自己的生意多出很多路子,利用别人广泛的人脉,来拓展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种介于交易之间、介绍促成买卖的商人,称经纪人,晋中各县称做牙行或牙人。他们主要在牲口市场和粮食市场工作。牲口市场大都设在城外和村外,交易双方都必须经过牙行才能成交,他们根据牲口的口齿、膘情、蹄腿状况,与买卖双方在衣襟下或袖筒里用手指头暗示,一至五,伸出对应的指头数,六以上则不同,拇指和小指伸出为六,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为七,拇指、食指开为八,食指做钩状为九,拳为十,十以上以此类推。用此办法先和卖主暗议,征求卖主的意见,然后再向买方用同样的办法讨价还价,经过反复暗议,最后成交,卖主通过牙行,将牲畜交给买主,但必须留下笼头、缰绳,其意是说,不是卖主养不起牲口,而是为了更换,将来还要再买。在粮食市场上,牙行根据粮食品种的优劣,分等论价,通过牙行成交,不论牲口交易和粮食交易,牙行都要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利润。

    牙人是明清时期官府指定在市场上从事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凡民间大宗交易买卖,须通过牙人才能进行。因此牙人作用非常关键,如何选择最好的牙人?《买卖机关》对此有详细论述,特别重要的是两点:“投牙三相:相物,相宅,相人。入座试言:言直,言公,言诈。”即观察其日用物件是否整齐,观察其房屋建筑是否豪华宽敞,观察其为人是否正直可信。入座之后,要从三个方面对言谈话语进行考验,其言语是否直爽、公正、欺诈。这些都为后人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参考。

 

二、山西杂字与经商心态

 

    1.崇商建业

    世事繁华最异常,看来总是有钱强。

    明清时期,“要求富、去经商”在山西民间蔚然成风。农村少妇哼唱小儿催眠曲时唱道:“我娃娃蛋,我娃娃亲,我娃娃大了走关东。”杂字中亦体现了这一观念。

    十三省,州府县,无处不到。买杂货,贩粮食,件件精通。东街买,西街卖,与人方便。贱时买,贵时卖,随时定价。水路买,旱路卖,将本求利。行者商,坐者贾,全货通行。开一处,杂货铺,货实价真。……好买卖,赎下个,一本万利。将银钱,拿回家,当个富翁。

    “当个富翁”成为百姓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山西又有商谚云:“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有儿开商店,强如做知县。”他们认为经商做买卖要比走仕途做官强得多。这种崇商建业的思想,作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渗透于广大民众的意识之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这也是山西杂字中“有钱强”“当个富翁”思想观念的社会基础。山西明清商人认为:经贸活动为社会提供了方便、舒适、文明的物质生活,经商是创造财富的社会实践,是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山西人求富崇商的思想观念何以如此根深蒂固?一方面是因为山西人在地贫人稠的本土难以维计,度日艰难,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家乡之外的辽阔天地,走上了闯天下、谋生计的经商之路。另一方面,山西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从商致富的先人,受先人致富后的荣光诱惑,山西人逐渐形成“求富益货”“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立业经商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山西杂字中“有钱强”“当个富翁”这样的思想观念处处可见。这种观念也就成为具有商业培训功能的山西杂字的指导思想,激励、影响并指导着山西中下层百姓的生活追求。

 

2.谨慎经商

    经商有风险,有可能赚钱,也可能赔本,所以在山西杂字中会处处提醒经商的人,对待经商不可以戏玩。

    坐货曰贾,行货曰商。生意买卖,不可戏玩。盐店当铺,资本如山。山西人把做生意当成人生的大事来对待,对经商心存敬畏,因此对待经商也特别慎重,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游戏,处处小心,时时谨慎。“生意买卖,不可戏玩”,无论经营什么,一方面要考虑如何“赚利”,另一方面时刻注意防范失去本钱。

    赊欠还旧账,赚利失本防。即便是生活中的防火、防盗这些注意事项,也时刻提醒。否则出现差错,便会影响自己的经营。如:

    总而言之要谨慎,买卖全凭常度量。

    小心灯火防贼盗,门上插关又使槴。

 

3.从容经商,赔赚坦然

    做买卖,从容干,秤锤戥子勤点验。(《万全杂字》,流行于晋南)

    生意买卖要领财东,赚钱赔本自古常情。(《俗言杂字》,流行于晋中)

    晋商在做买卖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沉着、冷静、从容的心态,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对经商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可。无论赔与赚,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都处事从容、处忧不乱、处乱不惊。这种从容是历经风霜之后的成熟,这种淡定是历尽磨难之后的沉淀,体现出晋商对事业成功的胸有成竹。经商者清楚地知道:“货物贵极者必贱,贱极者必贵。货无百日贵,亦无百日贱。”(《贸易须知》)晋商在几百年前就深知市场行情是随着供需关系而变化,他们对这一规律掌握熟练、运用自如,因此做起买卖从容不迫、宠辱不惊,以此来应对经商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三、山西杂字与经商理念

 

    山西杂字中有关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是经过几百年、几十代人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成为晋商不变的理念,成为经商的秘笈和法宝,这也是当代晋商要长远发展应该继承和遵守的核心要素。

 

1.诚信经营

    晋商认为诚信是经商长久取胜的基本因素,把商业信誉看得高于一切。对待顾客,无论业务大小,都以诚相待,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秤平斗满,信实公平。这在山西杂字中处处都能体现。如:

    买卖开店,信实公平。杂样铺子,纱绸缎绫。(《四言杂字》手抄本)赁房租店,交易公平。

    开张弛废,趸贩零存。(《四言杂字》手抄本)

    与人做买卖,交易要公平。拆借赊欠取,来往账记清。 (《五 言杂字》手抄本,流行于晋北)生意买卖,贸易公平。货真价实,本重利轻。(《七言杂字》手抄本)

    升合斗桶,一秤两端。明斤明两,不哄不瞒。冷蒸热卖,现吃现端。(《山西杂字》木刻本)

    晋商商谚云:“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秤平斗满尺码足,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些和上面列举的山西杂字一样,都体现了晋商的诚信经营理念。

    另一方面,山西杂字中有很多内容提醒人们,合作过程中要防被人欺诈或谋算。如:

    同经营,便宜占,时常皱眉暗谋算。

    改文约,更票券,拈阄还要使手段。

    捏是非,伶俐惯,扳斗词讼诓吃饭。

    瞒朋友,哄亲眷,操心太过害伤寒。(《万全杂字》木刻本)

    慎对相与是晋商重诚信的又一表现。相与,即与之有业务交往的商号企业,慎对相与即不轻易相信对方,不随便建立相与关系,但一旦建立起来,则要善始善终,同舟共济。如:

    相与朋友,不许谎言。有马同骑,有饭同餐。你敬我爱,须要长远。(《四言杂字》手抄本)

    朋友相交接,言语必忠信。处事必精详,做事必谨慎。不可使乖诈,勿得欺哄人。知之为知之,莫不强聪明。(《五言杂字》手抄本)

 

2.账目清楚

    山西商人做生意,无论谁家,逢事设账,无账不立。对待写账的要求,就是账目来往要清楚。《四言杂字》中写道:

    欠还借取,赊现旧新。期年行息,按月找清。长收短欠,除净出存。抄写计算,毫厘分明。出入经营,毫厘清算。即系末务,会计须当。心猿意马,紧要牢牵。回头顾锁,事忙记账。收买出换,贩卖交银。银剪戥子,砝码天平。抽屉钱柜,架货账本。算单流水,月总日清。原来利足,出用耗存。

    行商坐贾,早起迟眠。夜防贼盗,备用盘缠。限定日期,收交还清。找算清楚,账目誊明。翻一翻晋商老账本,你会看到,账本种类繁多,有流水账,有清账,但店铺伙计却把每天经营的来往账目记得非常清楚。他们用毛笔将账目写在特制的账本上,每页都密密麻麻,小楷书,小批注,前后一体,丝毫不差。所有的业务往来,该外、外该、存库、总结账、报告清单一目了然。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每天记录、计算庞大复杂的数据,记录没有涂改,准确无误,其难度可想而知。他们有这样的功夫,得益于代代传承的账目清楚的经营理念,同时也反映出晋商严谨的经营态度。

    账目清楚,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在谈生意时,一定要当面说清,是借钱还是合伙,是租房还是买房,这样可以避免将来出现纠纷。如《四言杂字》中写道:

    舍窠房屋,墙壁院门。揭借赊欠,两家要公。租典寄赁,要说分明。

 

3.同心协力

    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互帮互爱、精诚团结,这是晋商的理念。如:

    经营买卖客,戴月披星行。光宗又耀祖,万物一心用。三家攒俸本,协力要同心。一片公平志,毫厘按股分。钱财凭天干,撮土变成金。朋财合伙,协力应承。结交主顾,兑换公平。各省斛斗,天下皆同。尺有所短,秤有重轻。

    天平戥子,一样为公。苏法广法,要记分明。4.和气生财“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经商人特别注重和气生财,同行要和气,待客要和气,对待下人、对待伙计都要和气,处处讲究和谐,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也反映出晋商为人做事的胸襟。如《四言杂字》中写道:

    天平砝码,戥子分毫。斛斗升合,秤准公平。买卖交易,和言柔色。

 

四、山西杂字与晋商生活

 

1.四处奔波倍艰辛

    行商坐贾,早起迟眠。披星走路,戴月行船。夜防贼盗,日费盘缠。冲风冒雨,拿伞携毡。

    (《四言杂字》 手抄本)世间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不容易。晋商创业,无论行商还是坐贾,无论是财东还是伙计,他们早起迟眠,四处奔波,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尤其是走西口谋生存的人,不仅要经受恶劣天气,还会遭遇强盗劫匪。

    小伙计学习经商非常辛苦,有“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之说。入号之初,要经过严格选拔,学习商号规矩,还要伺候掌柜的,做各种杂活,学习待人接物和各种礼仪规范。黎明即起,倒夜壶,生火,烧炕,打扫卫生,给掌柜的打洗脸水,沏茶,站在门口随时听候差遣。掌柜的外出归来,要作揖迎接,有来客同掌柜的洽谈生意,要点烟,敬茶。晚间闲暇时,则学习打算盘,写信记账。劳碌终日,还免不了受人斥责,常常蒙被哭泣。

 

2.远离故土思亲人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走西口,闯蒙古,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不知要经历多少辛苦,遭受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与煎熬。下面的六言杂字就形象地表达了晋商生涯的艰辛与无奈。

    盖闻出门贸易,常思家中艰难。上抛年老父母,下撇娇妻幼男。南来离乡别井,北往涉水登山。祖坟失其拜扫,久则荒芜田园。父母倚门悬望,妻子房中常盼。日久音信不捎,占课问卜求签。(选自《家传训读》)

    小伙计出外学习经商,期满3年才能回家休息3个月,思乡之情可想而知。除了日常需要练习写商业书信之外,给家里写信报平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寄家书,了解家中生活,缓解思乡之情。因此,教他们如何写信成为山西杂字中的必备内容。下面的七言杂字就集中编写了写信应该注意的事项。写了出外经商的艰难困苦,抛爹娘,丢妻儿,因此家中人常常挂念,要经常捎书寄信,莫要让家人着急。强调要写明地址,还罗列了山西的部分府、县名称。地名中还特别写到了他们主要经商的地点。这些内容一方面体现了杂字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杂字的编写原则。

    住在俚方说俚话,居列谷乡吐谷语。奉劝世人休出外,艰难困苦受辛劳。抛撇爹娘共契友,丢弃妻孥共儿婴。阖家人等常挂念,捎书寄信有盼情。一封书字烦捎至,县邑州郡批写明。缴附哪村并某巷,同衢胡同什么营。直隶太原平阳府,蒲翟朔宁大同城。霍隰辽沁苛岚郡,平忻代保永宁城。阳曲平遥介休县,祁县太谷徐沟城。榆次寿阳与盂县,文水清源共义城。定襄静乐与岚县,偏关河曲和包营。怀仁山阴繁峙县,朔州马邑丰镇城。

    左云右玉杀虎口,和林格尔归化城。厂汉圐圙沙儿沁,包头河口托克城。清水河子乌梁海,前后脑包萨拉齐。红庙白塔巴里坤,乌拉察素毕斜齐。书信往来驮消息,凄凉恓惶不可提。瓦缸空乏无贮粟,冻饿忍乏乞丐贫。嗣继绵延如瓜瓞,胎胞脱产妊孕娠。(《七言杂字》手抄本)

    这一段杂字写到对家人来信的渴望,并教给人寄信时要写清楚的地址。为了不让家里人着急,外出经商的人往往多报喜、少报忧,“书信往来驮消息,凄凉恓惶不可提”。

    留在家里的人也很苦,许多女子嫁作商人妇,商人外出,家里的老少都得妇女照看,教育孩子,赡养公婆,处理家务,是非常辛苦的。有时丈夫一去不归,生死未卜,家中的妻子只能守着,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有苦不知向谁言,即:“父母倚门悬望,妻子房中常盼。”

 

3.追求政治地位

    九门提督,御史道官。六部尚书,翰林修撰。钦差大人,主考学院。八抬大轿,叫呼连天。使奴叫婢,有势有权。武将衙门,威风八面。

    作乐放炮,锣鼓喧天。

    ——《四言杂字》手抄本中国封建社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社会分工,以士农工商排列,商人的地位很低。商人一旦有了钱,自然就有了提高政治地位、追求体面生活的愿望。

    下面的山西杂字中,表现了商人发家成为村中富翁之后的想法:

    多年以后,百万有零。莫有顶戴,体面不成。花上几两,买个前程。捐个国学,监生出身。心想荣耀,再加州同。六品职衔,倒也威风。

    ——《四言杂字》手抄本4.吃穿用住极其讲究晋商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豪华的大院,从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晋商成功之后的讲究生活。

    房屋窄小,不得如心。起房盖舍,泥匠土工。

    砖瓦木石,置买现成。猫头滴水,脊兽宝瓶。打就地基,木匠动工。人敬衣衫,要个时兴。闪缎锦罗,绣花天青。

    ——《四言杂字》手抄本后期晋商发财致富后,大多携带资金返回故里,置宅置地,窖藏货币,成为不折不扣的土财主,而没有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当地的工商业。所以我们今天走进昔日富可敌国的祁县、太谷、平遥,能够感受到的只是高墙窄巷、夸富斗强,如此也是一场繁华旧梦。这是值得我们当代新晋商深思的。

 

4.重视教育

    山西人重视子女教育,即使不富裕的人家也要想方设法让后代子孙学习文化知识。如《山西杂字》中就写道:

    侄男哥妮,此儿重看。子弟读书,休怕花钱。侄若上学,莫提作难。其父不问,你要承揽。谁贤谁读,不可相攀。杂字中教导人们对待子弟读书,不要怕花钱,也不要提作难,一定要支持他们读书。不少商人在经济状况好转之后,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认为,即便子孙后代日后仍然经商,读书也会对他们的事业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读书中了举人或中了进士,就可以实现一代人既富且贵的梦想。如流传于晋中一带的《四言杂字》中就写道:

    养男活女,长大成人。莫有乳吃,单要累人。六岁七岁,正是顽童。街上玩耍,到处惹人。虽然淘气,却也聪明。请位先生,来把书攻。束脩从厚,供馔殷勤。厨子做饭,又有书僮。四季衣服,奉送师尊。先生喜欢,分外小心。时刻指教,子弟慧敏。四书精熟,背过五经。文章满腹,赛过神童。先进秀才,后中举人。连登进士,金殿传名。榜眼探花,状元游宫。五经魁首,点入翰林。三元及第,父子同登。年兄年弟,都是前程。钦赐牌匾,改换门庭。八根旗杆,竖在半空。

    敕封诰命,耀祖荣宗。老爷太爷,真正封官。

 

5.婚丧嫁娶

 

非常讲究山西人的婚丧嫁娶习俗很多,晋商发达之后,就更加讲究了。

    乡绅官宦,常不离门。来往厚气,就要结亲。体面亲家,诗礼门风。门当户对,嫁女娶亲。先送嫁妆,礼帖开明。簪环首饰,珠翠金银。皮箱镜匣,象牙梳拢。耳坠吊头,点翠赤金。铃铃梆梆,珐琅镀金。成条成件,里表一新。成串成幅,几个几宗。回帖领谢,递与家人。良辰吉日,说与媒人。官轿花轿,宫灯纱灯。标枪彩旗,吹手乐人。行锣清道,执事层层。边鼓开路,铁炮惊人。顶马坐马,前后相跟。齐齐整整,一对新人。凤冠霞帔,玉带朝裙。真衣真裳,眉眼爱人。引路菩萨,显道将军。陪奉亲家,本是生亲。巡抚布政,顶子鲜红。道台按察,品职平行。知府县官,捕衙四公。白顶亮蓝,都是乡绅。看看陈设,数认不清。独幅椁板,檀木阴沉。铁梨楠木,香柏油松。古董玩器,舜碗尧瓶。炉鼎如意,钟表洋人。珊瑚玛瑙,琥珀水晶。砗磲玳瑁,宝石映红。官府点主,好不威风。破土下葬,都拣时辰。——《四言杂字》手抄本

 

6.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

    晋商平常休闲时喜欢看戏,有的还粉墨登场,成为票友,甚至有的从商界转入梨园。商路即戏路,山西商人把山西戏曲带到他们经商的地方,把戏曲作为联络乡谊的纽带。晋商对山西戏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斟茶酌酒守圣德,领牲献供谢神灵。掌班写头来成戏,揽约一张较论情。神戏三期莫得误,早到晚止两愿情。目下就是某日唱,赶喝车驾请众亲。先叫远房姑姨妗,再唤近处表舅亲。姐妹侄女同来到,甥婿连襟不论新。饮茶饮酒吃顿饭,喧哗吵闹一家人。纠首摊派无差错,会末合算自均匀。上面这段杂字,详细地介绍了村里演戏的盛况,一共演三天,戏班不得延误,演出费用要写明,每家每户叫上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来看演出,非常热闹。7.经商失败后的晋商

    经商失败后,晋商有的客死他乡,至死不能魂归故里;有的店铺关张,变卖家产还债,回到故乡,田无一垄,房无一间,年老力衰,营生难寻,只能靠亲人或借贷凄凉地度过余生。

    立出顶约,某人情因。开店数年,生意不成。父母年迈,侍奉无人。令将店房,打与某人。某人名下,开设营生。家具等项,如数点清。

    其店什物,小大概行。一并在内,单目注明。即日凭中,公议钱银。实值价钱,凡百串文。其钱凭中,一手交清。开店生理,某姓弟兄。房族人等,枝节另生。倘有异言,店主担承。恐口无据,立约为凭。付与某姓,子孙执存。中证代笔,年月日辰。从中我们可以读出经商失败后的无奈与悲凉。尾声: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中出现了大量的商人、伙计、账房先生及小手工业者。他们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些商业活动,例如计算成本与利润、购买生产资料、出售货品、订立合同契约、纳税、租赁、借贷等,而进行这些活动都需要起码的读、写、算能力。因此,他们识字学习的需求特别强烈,而杂字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这是杂字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明清时期,山西人的价值观逐渐发生转变,商人地位不断提升,弃儒经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向。而流行于山西地域的杂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重商色彩,为百姓从事经商服务,成为百姓经商的启蒙课本。这些杂字,处处渗透着经商的方法、经商的经验和经商的注意事项,无疑对从事商业活动具有指南的作用。这些杂字展现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方社会图画,再现了晋商与普通民众多姿多彩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比正史记载更加丰富而鲜活的历史文化信息。

    本文选自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山西民间识字课本——‘杂字’与山西地域文化研究”

 

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3-09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