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行游山西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云丘山传奇

 

 

 

 

 

  几乎所有罪恶都是从谋杀天使开始的。而后世的反思,大多不过是徒然伤感的迷惘回眸。

杰克·伦敦就曾对源于北极的一个传奇作过描绘:在遥远的阿拉斯加,一个与冰雪苦苦争斗了十几昼夜的淘金汉遇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北极狼崽,尽管他也已经摇摇欲坠了,但他还是出手救了它,他将狼崽抱进怀里,挣扎着走出暴风雪。于是,一匹狼与一个人,在极地严酷的世界里,极为奇特地融为一体,一同寻觅,一同流浪,一同成长。从而引出一个极为精彩的结尾——苍莽荒野之中,饿红了眼的狼群紧追不舍,最终把他们围堵在山的尽头。无路可走了,狂奔中的它只能倏地停住脚步,望望冰封雪漫的崖顶,松口放下了命在旦夕的淘金汉。崖上一人一狼,崖下壁立千仞,对峙的平衡早已打破,等待他们的惟有死亡。而那匹狼,不仅没有示威,没有嗥叫,没有返身厮咬,作最后的困兽之斗,甚至连一丝呻吟也没有。那一刻,它只是半转身子,蓦然回眸,深深凝视着对手,一动不动,直至狼群散去……诚然,把生命的品格与严酷的生存和凄美的极地风光漂亮地融而为一,是杰克·伦敦的独到之处。但对我而言,永远挥之不去的却恰恰是那匹孤狼面临绝境时的蓦然回眸。

这种回眸,可能会有悲情,但绝不会有伤感,更没有迷惘。

那定是一种异常独特的眼神:因燃烧着生之渴望而热烈,亦因浸透了死之淡然而深刻,它饱蘸了对生命本质的认知与召唤,并将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融合、提升为一种更为深邃、广博的爱与亲情。毫无疑问,这样的眼神对所有生命都具有震撼力!

云丘山中,广为流传的山之精灵,有关玄武大帝的传奇,就是这样一种回眸。

任何传奇都离不开传说。传说中的玄武是云丘山的护佑之神,他不仅“普福生灵,操持社稷”“保祚佑圣,护国定乱”,还赋予了这方土地:山之奇伟、水之灵秀、人之纯朴;造就了云丘山“壁千仞、大林莽、祥云起、紫气回”的绮丽风光。伫南北望,云丘苍莽,若天顶高榘,接北斗而苍穹,故有古曰“昆仑”俗称“北顶”之说。难怪在“三清”“四御”“十方天尊”之中,唯有云丘山人会将玄武大帝供奉于首位,从而使云丘山的真武顶成为道教龙门派的祖庭,比肩武当,堪与白云观齐名。然而,令我最为惊奇的是,这位传奇的玄武大帝居然会是鲧:一个因治水失败先被尧帝流放、后被围杀于羽山的倒霉蛋!有文献为证,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有《尚书·洪范》《尚书·尧典》和《山海经·海内经》。不难看出,同是《尚书》,其记载已经发生分化。根据《洪范》中的记叙推测,鲧治洪水没有得到“帝”的批准,而根据《尧典》,鲧治洪水是得到了四岳的推荐,尧帝曾提出异议,最后还是批准了鲧去治水。第一种说法与《山海经》的记载比较接近,显然是较为原始的说法,第二种说法很明显已经带有后世国家制度的痕迹,应该是较为后起的说法。而云丘山传说却与第二种说法相近,几可视为同源,唯对鲧的形象塑造与神话记载大相径庭。在云丘山,传说中的鲧其实是个英雄,他治水的失败并非缘于“堕高堙庳”的方法,即用了“堵”而未用“疏”,真实原因是遭受了宵小之辈的暗算,而他最终的惨烈结局则是一场地道的谋杀……在山海经的神谱中,鲧是黄帝的孙子之一,也是一位部落首领,他的部落聚居地在共(今山西芮城县),而他的故里则是崇(今山西乡宁县)。鲧生性内向、木讷,不懂风情,不善辞令,亦不喜周游应酬,惟对泥瓦匠的技艺十分着迷,常领着族人以土为泥、围堰筑墙,以防野兽侵袭,总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如此另类,难以讨得权贵欢心也就在所难免。他从来没有治理过水,可当洪水泛滥之时却有人偏偏强烈推荐了他,尽管尧对他也缺乏信心,但实在没有合适人选。这种启用,也就有了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意味……兴许,悲剧抑或阴谋,在那一刻便已然潜伏?他像一块玻璃,又像一截木头,但他却是愿意献身的,愿意为人排忧解难。他就那样灰头土脸地领命出征了,他矗立船头顺水而下,秋雨打湿了全身,黑色的葛衣紧贴肌肤,两名忠诚的甲士站在他的身后。他本打算号召沿途各部落首领统一行动,堵也罢,疏也罢,只要能避开洪水就好。但,根本没人听从他:没有哪个部落愿意将自己的聚居地让出来充当水道,他们每一个人都远比鲧要聪明得多。最终,无所作为。鲧只好又辗转返回自己的部落,故技重施,带领族人围堰筑墙,将滔滔洪水拒之墙外藉此自保。可这样一来,肆虐的黄河便无法从北向的支流泄洪,导致河水改道,泛滥成灾。首先受难的,是处于黄河中下游的祝融氏族诸部落。于是,以昆吾、豕韦等为首的祝融氏族,一面联名上告尧帝,一面联手从濮阳西攻共地,最后流放了鲧。那天,同样下着冷雨,鲧青白着脸,如同一株尘封的纸花插立船头,身后仍跟着那两名甲士,被一同押往流放地羽山(今山东郾城县境内)。鲧当然知道那是祝融八姓的中心控制地带,他再也无法重返自己的部落了。他没有辩解,也不想辩解,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不仅嘴拙,头脑也不够灵光。流放不久便再次遭到围攻,两名甲士先后死去,身处断崖已退无可退。于是,鲧转过身来,睁大透明纯净有如两片玻璃或是两汪深湖似的眼眸,静静地、深深地凝视着不断逼近的死亡……鲧是站立着被杀死的,虽已死去却仍像断崖顶端那只威严的鹰,它把宽阔的翅膀别在身后,如同一位穿着垫肩大氅的将军——不论生前死后,鹰始终俯瞰着它的王国,护佑着它的家园。它总是把卵产在空寂又险拔的崖顶,让孩子从一降生,就处在英雄高远而又孤绝的起点上。因为它坚信:虽然现在它是脆弱的,但它终将是最强大的,因为它是未来之王。

果然,鲧的儿子长大后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成功治理了肆虐的洪水,他就是禹。

禹并没有像李冰父子那样开凿、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他只是将原有的河道加宽加深、顺自然地势加以疏通。实际上,他耗费精力最多的是公关层面的琐事:先以谦卑又不失聪慧的乖巧取得尧帝的信任,再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辩才赢得大臣集团的支持,最后施展分而治之、合纵连横、刚柔相济、软硬兼施的手段,游说甚至逼迫沿河各部落就范,从而统一号令,实现了阶段性集权。这是协调,也是权谋,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行政能力。毫无疑问,鲧的短板正在于此,禹发现并认真总结、汲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很难说,之后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建立,没有受到权谋的启迪……今天,在芮城黄河北岸还造有大禹的塑像。作为成功的英雄,他理应受到膜拜。但我却对那个失败的鲧难以释怀。在我看来,鲧是悲情的,鲧的悲情不在于成败,也不在于被谋杀,而在于他甘愿让儿子踏着自己的肩膀步入辉煌,甘愿背负千古骂名,并永远保持缄默。如此悲情,又岂是一句“父爱如山”便可诠释!

沿着山脊,蜿蜒而上,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蜡台峰、直至玉皇顶,所遇景致多与玄武遗迹相关,抚今思昔,难抑感喟。相传鲧死后三年尸身不腐,栩栩如生,致使祝融十分恼怒,欲以吴刀剖尸,鲧便化作一条黄龙飞离而去,驭风向西。他没有降落在共,而是降落于崇。魂归故里,他将肉身化作起伏雄浑的云丘叠峦,神灵飞升,皈依元始天尊封为玄武,以龟蛇相交之像镇守北方。此后云丘,春树葱茏,夏林苍郁,秋叶染丹,冬松傲雪,融合人文传奇,成为黄河北地极为壮美的一大胜景。

有一种回眸,是对以往情感的回首,也是对从前记忆的一次梳理和自省,因而带有几分理性,几分清澈,几分怀恋,还有几分无奈与诀别,便多少有了些伤感和凄婉。还有一种回眸完全不同——那是一种面对命运的凝视,除了曾经有过的挣扎、苦难、磨砺、顿悟,更多的是一种绝地奋起的激情、涅槃重生的毅然和对未来的坚信不疑与无比憧憬。只有这种回眸才更令人感动、慑人魂魄。

难怪,诗仙李白会把这种回眸升华为一幅隽永意象: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1126;本文作者:陈驰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1-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行游山西系列总目录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