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塞尊崇雁门关 |
||
|
天下九塞 雁门为首 雁门关位于今代县城北20公里处之雁门关村南,与宁武关、偏关头并称长城外三关,位居中国九大名关之首。《舆图志》曰:“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关于雁门关的沿革,我们大致可勾勒出这样一条线索。 《方舆纪要》曰:“雁门关旧名句注,亦曰西陉,在今关西数里。元废后遂移置于此,盖即句注故道改直路南出耳。”雁门关旧称句注塞,可上溯到战国初期。据《战国策》记载,赵简子之子赵襄子曾设宴于句注塞,趁机于席间杀代王,然后兴兵灭了代。《吕氏春秋》即言“天下九塞,句注其一”。到汉魏间称雁门塞,北朝有西陉、雁门关之称。到唐代变塞为关,称西陉关。据专家考察,古雁门关旧址在今关城“西侧的西陉之上”(史念海《论雁门关》),也就是今天雁门关西南5公里处的铁裹门山口。铁裹门地势险峻,民间有许多与古关有关的传说。元末关城渐毁,明洪武七年(1374年)向东移筑关城于东雁门上的过雁岭,取名“雁门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雁门关城。 关城为何取名“雁门关”呢?明洪武《太原志》云:“雁门关,在代州北三十里(当为四十里)。按《雁门志》云,秦汉以为北边。代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鸿雁往来。代多鹰隼,雁过被害。惧其门不敢过,呼为巨门。雁欲过其山,必衔芦一枝,然后敢过。鹰隼见而惧之。雁得过山,即弃芦枝,因以为名焉。”同样依据地理形势而更为形象、准确的说法当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的描述:“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叠巘,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
千年古关 耐人寻味 铁裹门雁门关遗存十分可观,当游人爬山越岭进入关塞旧址,目之所及,苍岭横亘,天险处处。险峻的山关,宏大的气势,令人无不为之倾倒。从现存清晰可辨的遗迹看,当年据险设关,确实费了一番功夫。铁裹门本是石质地貌,为便于人车通行,硬是用人工凿出一条东西长50余米、深20米、宽30米、底宽3米多的巨大壑口,壑口底部的铺路石块光滑不平,想见当年千军万马从此踏过,驰骋于塞北战场。两边古道曲曲,山路弯弯,那是当年行人踏出的痕迹。铁裹门南面山岭上,有一条长长的人工平台,上面布满战国绳纹瓦残片及汉唐建筑材料遗物,平台最宽处还有一座圆形人工堆积物,上面积满砖瓦残片,据当地人传说,这是一座古墓,年代久远,墓主已无法知晓。但究竟是不是古墓,还有待专家考证。这里的河谷也不同于晋北其他地方干涸少水,却是泉水潺潺,终年不绝,甘甜清冽,可直接饮用。与关塞同为一体的防御工程主要有长城,这是战国时的赵长城,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已残颓不全,但仍依稀可辨。 雁门关两边山峰对峙,悬崖峭立,中天一线,是真正的绝壁险关。城门设三重,东门面向代县,上建城楼,名雁楼。石门匾书“天险”二字,称天险门,位于两山对峙的缺口上,门外东侧有宋建明修的李牧庙,是祀赵将李牧的。西门又称地利门,城门石匾上刻有“地利”二字,门外右侧有关帝庙,门楼称六郎庙。进入地利门,便到了旧日关城,当年一些遗迹如总兵衙门、营房等依稀可辨。 雁门关城最吸引人的是小北门,门洞上嵌一块石匾,上书“雁门关”三字,这是雁门关的第一道关门,关门两边砖墙上嵌有一副对联,虽字迹有所剥落,仍可辨认,左右分别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可惜这样一座关城,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焚毁,仅剩东西门洞及小北门残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城渐被当地政府修复,当年雄姿又呈现在我们眼前。现在,雁门关已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雁门关城同样可观的是雁门明长城。凭高远望,只见关城两翼明长城蜿蜒延伸,犹如一条长龙,随山势起伏,十分壮观。
历代戍守 兵家必争 雁门关从战国设关到现在两千多年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争较大规模的就有百多次,是古长城所有关隘中战事最多的一处。 战国初期,句注塞是赵国北部边塞,塞北是代戎、楼烦、林胡的天下。公元前473年,赵襄子在句注塞设宴灭代,这是史料记载的雁门关第一场大战。之后,赵国在这里修筑长城,加强防御。 西汉初年,韩王信叛降匈奴,句注塞成为汉胡交战前线。汉高祖曾亲率30余万大军出句注塞至平城(今大同市),结果被40万匈奴精兵围困在白登(今大同市东马铺山),险遭不测。到汉武帝时,为北伐匈奴,彻底消除边患,征发万人修治塞道,铁裹门处浩大的凿山工程就是武帝时的杰作。武帝之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雁门关一带虽战火不断,但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并不十分明显。逮及北宋,雁门关的防御地位才又突然重要起来。 雁门关自战国至明代,一直是关塞重地。虽朝代更替,但战略地位并不变更。只有到了清代,雁门关才渐失边关性质,与万里长城同为历史遗迹,供人凭吊。不过,现代史上发生在雁门关的两件事,无疑又增加了凭吊的厚重和意义,我们借此不能不补上一笔。 从代县北行至雁门山口,有一叫太和岭口的小村,这里山壁峭立,地势险要。在村东山崖下,有两间9米多深的窑洞,这正是抗日战争初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总部。1937年9月,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与阎锡山在这个窑洞谈判,促成了八路军在山西与阎锡山晋军全面合作抗日的新局面,为中国人民八年抗战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顺着太和岭口村往里走,有一处地势较开阔的葫芦形地带,这正是1937年10月八路军伏击日寇的雁门关伏击战的战场。这一战毙敌二百余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打响了八路军挺进晋北的第一战,在雁门关的抗击外敌侵略的战史上又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 |
|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40921;本文作者: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1-05 ) |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