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行游山西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行崖居北岩村

 

 

 

 

 

  太行山岩下桃源国度    天然石崖里悠然安家    恬淡小村里幸福生活

又是一年金秋时,太行山中的昔阳小城秋意渐浓,曾经的记忆中,似乎只有大寨名头最响。今次,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继续向大山深处行进,蒙蒙的晨雾中,林木葱茏,苍翠欲滴,秋阳里散落大地的小村,珍珠般泼洒在广袤的山间,其中,最令我不舍的、能感触乡野气息的,是深藏于太行山腹地的北岩村,真乃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驱车驶出大寨,穿过古镇皋落,很快就进入深山中,沿着一条新开的盘山路,不一会就绕上一座大山的半腰间,山势巍峨起来,峰峦像从头顶上飞来,陡峭险峻。透过车窗,目光抚摸着满山的斑斓,红叶黄叶不时在树梢上飘过,人便恍如走进画里。险峻的盘山公路上,几经曲折盘绕,终于在一处悬崖前停下。原以为行至尽头,想就此作罢,然步入崖边展眼一望,却别有一番天地。在四面悬崖峭壁,崖头草木葱茏、山花烂漫的环抱之中,一个古朴的小山村穴居于崖底。远眺对面的崖壁上,依稀可辨地写着三个红色大字:北岩村。

近年我常穿行山野,到过不少村落,见过不少房屋,但北岩村这样的村落还是第一次见。远望北岩,山底有檐,檐下有村,整齐的古村落,错落有致,背靠大山,浑然一体。几十户人家居于悬崖下面,悬崖底部向里凹进去,形成一个巨大的石窠,房屋就从石窠中建起,一直延伸至水泥路边,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漫不经心。蜿蜒逼仄的街巷,随心所欲地穿来绕去,将各家各户连接起来。村前是百亩良田,一马平川,蔚为壮观,在被山风洗过,纤尘不染的阳光下,农人们正忙碌地收秋,有牛欢马叫的耧铃之响,也有农用机械的大声欢唱。玉米堆放在一个大场上,圆形的敦实,就像一座座小山;长形的雄壮,更像是多色的长城,远远看去像诗行一样。朝阳下,那一抹霞光照在这玉米场上,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掩映在金晖下的雾霭中,亲切而温馨。

从崖壁上开凿的一条道下去,村口两棵千年古柏映入眼帘,神奇的是两株柏树完全长在大石头之上,一左一右如绅士一般恭迎着来客,又如两尊门神守卫在村口,静静地保佑着淳朴的村民百姓。林间小道,曲径通幽,山花烂漫,小鸟鸣啾,穿行不到五六分钟的样子,几声嘹亮的鸡啼、热情的狗吠,顺着崖根儿传来,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一边是欢实的田野,一边是宁静的村舍,屋上的青烟时而扶摇直上,时而随风飘散,让人感觉仿佛误入世外桃源国度。

当北岩村无遮无拦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时,我心中还是充满了神奇和震惊。这是一个安居在天然石崖下的村庄,房屋依据岩崖的空间而建,坐落在檐内的人家,因为不怕雨水冲刷,石头房屋上,顶都是泥土做的,至今还很结实坚固。也许是这几年大量村民外迁城镇的缘故,许多房屋已呈破败之势,关门上锁者居多。只有在房屋间蓬勃生长的树木满头缀满秋叶,投下一片片闲适的荫影,仰望去金黄一片,像刚做过头饰的新娘,热烈中透着成熟,让人不禁怦然心动。还有挂满枝头的杮子,硕果累累的苹果,从石墙上斜逸一枝出来,摇曳着像是美目流盼,浓浓的果香在小村的上空晕溢飘荡。

有户人家虚掩着大门,我终是难捺好奇,轻轻地踏脚进去。小院的房屋大小有五间,最大不足十平方米、最小也就三两平方米,由于房屋的地面是山洞原来的地貌,没有一块平整的地方。屋里陈设极其简单,没有做任何修饰,屋里大多面积被土炕占据,炕前是一个用来烧火取暖和做饭通用的土灶。走出房屋,门前只有一条宽不到一米的小路,小路下面便是陡坡,碾子、磨盘有机地利用了任何一块可利用的地方。如今的小村子,除了山岩下的老房子,山檐外也新建了不少砖瓦房。在这块硕大的山岩下,沧桑的老屋,光鲜的新房,无论新旧都安然“相处”,一副与世无争的祥和之状,也形象地展现着太行山的昨天与今日。

一上午在村里转悠,不觉已近中午,秋收的人们开始荷锄挑担陆续返家。马路边一户人家,是新修的房子,院子也不小,看院里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此,家长里短,闲话古今。我也循声进入,原来,这家因占据了村里的“有利位置”,开了一家小卖店,所以也就兼作了北岩村的“会议中心”。和老乡聊天得知,村里有70来户人家,200多口人,村不大但姓氏颇杂,有十几个之多,翟姓、李姓居众,其中还有很少见的“青”姓。原来村中人丁兴旺,这几年有的搬迁走了,有的外出打工去了,人也越来越稀落了,村里的主要劳力多是留守老人,好些破旧的祖屋已经无力整修,只能得过且过。

正聊得火热间,一个中年汉子牵着一个四五岁大的男孩来院里买零食。小男孩胖嘟嘟的脸蛋,留的是“一撮毛”发型,一双忽闪的大眼睛透着机灵,一进院就调皮地到处跑,男人则是耐心地拽着孩子,爱怜的眼神不离左右。不一会,孩子左手一根火腿肠、右手一支冰糕,脸带笑容走了出来,看我们围着小男孩拍照,大哥热情地邀我们去他家看看,我顺势答应了下来。

大哥自我介绍说他姓李,今年40多岁了,因为村子偏僻,家境困难,结婚晚,前几年才刚刚有了这个孩子,许是中年得子的缘故,一眼就能看出来李大哥对孩子超乎寻常的怜爱。我跟着父子俩走进屋里,李嫂子也是刚从地里回来,正在煮饭,地灶中的柴火烧得很旺,满屋子热气腾腾的。李嫂子做的是本地的“撒珠”,这个名字听起来颇有几份诗意,李嫂子说做这种饭,得等锅开了先要将倭瓜、红薯等煮在锅里,随后将小米下锅一块熬,等熬得差不多熟了,用手抓起玉米面粉向锅里洒,形如露珠,故取名叫“撒珠”。吃“撒珠”,还是就着新土豆炒的丝最好吃。我们一人盛了一碗,果然是满口的粮食原味纯香。

从北岩村出来,站在一堵破损的石墙边,望着温暖空旷的山野,我既羡慕北岩人的安逸,又感叹坚守大山人的闭塞。但正是与李大哥一样对家园痴情不舍的太行人,才守住了一方净土,保全了像北岩村这样的村落,没有被滚滚红尘所吞噬。

攻略:地址:山西省昔阳县皋落镇北岩村交通:自驾从昔阳县城出发,沿207向大寨方向,经虹马线、留马线到皋落约36公里,出皋落镇后向北,沿新修盘山公路到北岩村约15公里。这一段是山路,车不多,但弯多,注意车速。

食宿:皋落镇、途经的瓮山景区有简易住宿,北岩村没有旅游设施,但可扎帐篷,也可借住在老乡家,吃当地的农家美食食条、“撒珠”,很有味道。

周边:大寨、黄庵垴(河北一侧叫嶂石岩)、瓮山。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1014;本文作者:白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1-0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行游山西系列总目录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