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中华文明源头在山西境内的九大文化标志

 

 

 

 

 

  晋南、晋东南地区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生活、繁衍的主要根据地,是中华民族这棵庞大树冠的直根系。支持这一理论体系成立的,是扎根在其境内的九大文化标志。——李琳之

  此文选自李琳之先生《中华祖脉》

  不管是史料记载,还是民间传说,“三皇五帝”都显得久远而飘渺,这就使得我们的根祖文化研究有了相当的难度。

  我写《中华祖脉》时,试图克服这些偏颇,试图从实地考察得到更有价值的材料和启示,尽量做到全面、公正、客观’。

  所以,“这就使得这本书有了厚实的根基,有了一定意义上的史学价值。”——郭贵春先生在《晋山晋水:中华祖脉的绵延之地》一文中如是评价。(见2014年5月7日《山西日报》)

  九大文明标志分别为:

  一、“丁村人”

  二、人祖山

  三、后土祠· 女娲陵

  四、炎帝陵

  五、运城盐池

  六、陶寺遗址——帝尧国都古平阳废墟

  七、尧陵·尧庙·唐尧故园

  八、历山·蒲坂·舜帝陵

  九、禹王城·龙门口

  一、“丁村人”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汾河岸边。1954年,“丁村人”出土面世,她就像一道震耳欲聋的闪电惊雷突然爆炸在国际考古界的上空。曾经宣称中国人是“西来论”的鼓噪者耷拉下高昂的头颅,蔫了。

  丁村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我们的祖先“丁村人”大约2万至20万年前生活在这一带,它正好弥补了距今约70万至23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和距今约1.3万年间山顶洞人的中国古人类断代的空白。

  二、人祖山

  闻名世界的壶口瀑布之东,距河岸约40里处,有一座叫作人祖山的大山。

  这是一处尚未完全开发的天然森林公园。尤其可贵的是,这是一座兼有众多传说和古迹累累的文化名山。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它偏僻荒凉,重耳避骊姬之难时曾躲避到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未提具体名称。公元6世纪,郦道元在《水经注》称之为风山。这可能和史籍记载的女娲氏是风姓人有关。

  人祖山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宋朝前后,当地乡绅为了“人根之祖曾在吉州”名副其实,遂改称至今。

  人祖山因其不同凡响的两个特别发现引起世人关注:

  其一,所谓娲皇遗骨的出土面世。

  1980年代,人祖庙娲皇塑像下面发现了包有黄绫的一封木函,后在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的帮助下,用同位素C14检测,竟发现这封木函里面的遗骨是距今6200年的人头骨。

  该木函上镌刻文字为:“大明正德十五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大明正德元年,先人流下。”6200年前的遗存,当然不可能是明朝皇帝,显然只能是女娲的遗骨了。

  专家们普遍认为,人祖山下面的柿子滩、人祖山造化坪和水懒坪出土的细石器以及人祖山周边的众多细石器文化遗址可以证明距今一两万年以前,人祖山一带就有古人类活动。

  史料记载,女娲、伏羲为风姓,而人祖山因有“众风之门”——风洞(见郦道元《水经注》)称为风山,所以在人祖山一带活动的人应该就是女娲、伏羲部落。这一发现如同石破天惊,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与此相联系的第二个发现是,人祖山脚下柿子滩的万年岩画,竟被专家学者确认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岩画作品。

  靳之林先生认为该岩画表现的内容与女娲有关,而包括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毓庆先生在内的诸多专家都认为这幅岩画就是关于女娲造人补天的内容反映。岩画突出了女人的丰乳肥臀,并十分夸张地放大了女性生殖器。

  刘毓庆先生说,岩画上的女人,乳房硕大下垂,可能意指正值生育期的女性;女人头部上方曲曲折折的7个点当代表的是北斗七星,表示浩渺天宇;女人右手高举一圆形物,上接苍天,寓意为“举石补天”;女人中腹部一圆孔,当是肚脐——在原始人的观念中,肚脐是有生育意义的;女人下部几个排列纷乱的点,当代表婴儿,是指生育人类的意思。所以整幅岩画表现的无非是女娲神话的核心内容,即“补天”“造人”。

  母系氏族逐渐进入象征男权的伏羲氏族社会后,伏羲氏也夺走了原属于女娲“天皇”的崇高地位和荣誉。事实上,伏羲氏和女娲氏还隔着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他们也分别是两个不同部落数代首领的名称。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

  一、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二、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三、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

  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五、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六、创制古代历法。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始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秘密符号———八卦,这是一组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和山、川、雷、电的象形文字,其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刻内涵,成为震古烁今的古代东方哲学的标志。

  伏羲岩悬崖陡壁,地势高峭,传说伏羲在此“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贵万物之情”。

  柿子滩处于清水河流汇入黄河处的一块台地边的山崖上。这里沟深峰险,依山傍水,不仅渔猎方便,而且有大量的野果可供采摘,应该是原始人一块比较理想的栖居地。在柿子滩开阔的台地上,随处都散落着有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历史的“绳纺陶片”。考古工作者考察后确认:“柿子滩遗址”是一处“中石器时期”原始人类栖息、生存的遗址。在这里生活居住的,可能是一个过着采集、渔猎生活和有着自己精神生活的原始氏族集团。

  三、后土祠· 女娲陵

  后土祠原处历史上著名的“襟汾带河”的“汾阴脽上”——一条背汾(河)带(黄)河的长形高地。清康熙年间由孔尚任主编的《平阳府志》云:“脽者,河东岸特堆崛长四五里,广一里余,高十丈,钜灵坐处以形成。高起如人尻。”“脽”字从辞源的解释看:一是丘类,即小土山;二是人的臀部,也有的解释为女人的阴部。汾阴脽就是一座形状像人的臀部或女人阴部的河中之丘或河中之岛。

  这一带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新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工具,其中有50万年前已灭绝的三趾马牙齿化石,有许多万年以前的犀牛、野牛、虎、大象、鹿等化石。还有稀少而珍贵的鸵鸟蛋化石,鼹鼠化石和珍贵的“山西兽”动物化石。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用过的石刀、石斧、石球及各种形状的砍砸器等。尤其是这里还发现了旧石器时期代表性的黄色的石錾子、黑灰色的石斧和大块砍砸器等,说明这里是远古动物和人类频繁活动的地方。”

  民间传说,后来的女娲就是躲到这个僻静的地方来“抟土造人”的。李白在那首脍炙人口的《上云乐》就击节称叹:“女娲戏黄土,抟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蒙蒙如沙尘。”

  汾阴脽东周时属魏国,史书上说的“秦惠王伐魏”确切的地理位置就在这里,所以也称“魏脽”。黄帝在冀州的涿鹿、阪泉一带(今山西运城盐湖附近)打败蚩尤后,完成了部落统一的壮举,挟裹着一种胜利者的豪情和对先人的感恩之情来到这里祭祀“后土”。汾阴脽就是轩辕黄帝祭祀后土的郊台,因为没有正规的祭祀礼仪形式,他只是扫一抔黄土来表示他对大地母亲滋生万物、养育人类的崇敬之情,后人称此“扫地为坛祭祀后土”。

  据文献记载,之后的尧、舜二帝,夏、商、周三王都先后来此祭奠后土圣母女娲氏。后来,汉武帝又先后六次莅临后土祠祭奠后土娘娘女娲,并留下了千古名作《秋风辞》。

  女娲氏遂在远古帝王前赴后继、一连串的祭祀“造神”中,直线上升到顶级神灵的地位。在全国数不清的后土祠庙中,汾阴后土祠已经被视作祖祠,被公认为“海内后土祠庙之冠”。不论是从建祠历史、建筑规模,还是从建筑级别、文化底蕴上来说,它都当之无愧。

  万荣后土祠是明以前历代帝王祭祀后土的庙宇。只是到明代以后,由于帝王之都迁至北京,路途遥远,“日理万机”的皇帝老儿多因出行不便,遂先后在北京建起了象征皇天后土的天坛、地坛,皇家的祭祀中心也由万荣转向了京城。久负盛名的后土祠终于成了皇家五千年专利祭祀的弃儿,它被迫低下高昂的头颅,无奈唏嘘地转向了民间。

  女娲陵在赵城镇东4公里处的侯村。《平阳府志》说:“唐天宝六年(747年)重修。”庙中旧塑女像,滚冕执圭,旁侍嫔御。殿壁绘“断鳌”“炼石”各图。乾隆十七年(1752年)以太常卿金德英奏,悉撤去之,更设木主。庙后有陵及补天石。宋以后代有祀典。《大清一统志》记载“庙周围约5里许”,庙中《大元国重建修娲皇庙碑》说它:“辛未(971年)春……乃诏诸郡、县,应境内有历代帝王陵寝之处,俾建寺庙,四时祭享,庶百姓祈福焉。娲皇冢……庙有碑,自宋以上,率剥裂不可考,独开宝六年(973年)所制者故在,具述奉敕重修本末。然则赵城之有娲皇庙,其来尚矣。”

  娲皇陵其实名声震于寰内已久,陈香梅女士和冰心女士都在生前先后来此凭吊,并留了珍贵的墨迹。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来自东瀛日本的游客,到这里焚香祷告,祭奠这位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四、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高平县羊头山东麓,晋长二级公路边庄里村五谷庙东边。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已经使得炎帝陵荡然无存,唯有一通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炎帝陵”石碑,还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烟雨风云。只是这通石碑被高高竖起,镶嵌在五谷庙东厢房的正壁上。

  碑的上部还矗立着一块古旧的木匾,上面篆书“皇坟亭”三个古香古色的大字。这里原来是炎帝陵碑亭。“文革”期间,乡人为保护陵碑不被毁掉,竟冒着坐牢的风险将它砌入墙中,20世纪80年代才刨开外面那层表皮,使其重现真容。可能是出于保护陵碑的需要,或者是要完整再现历史的真貌,该碑就一直原样嵌封在墙壁正中间。

  碑高约95厘米,宽约65厘米。碑身虽然谈不上巍峨宏大,但它举世无双,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炎陵碑,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炎帝陵亦称神农冢。在炎帝陵碑的后面原有地道直通正殿后的坟墓。传说地道中还有一盏石制的万年灯。以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五谷庙会时,社首在持奉炎帝像出巡归来后,还要给万年灯添油,一次添一桶多。据《高平县志》记载,历朝历代都有祭官代表官府参加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的炎帝祭祀庙会活动。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官府派遣官员祭祀时还下诏令禁止樵采。主办庙会的首领从七村八社中推举。逢会之日,人们要敲锣打鼓,由社首持奉炎帝塑像到附近7村领先出巡,场面热闹非凡。

  炎帝,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古代农业的发明者。生活在距今大约六千年左右的时期,与女娲、伏羲并称三皇。关于神农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的情况。我在《中华祖脉》中曾说:“他目光如炬,却忧心忡忡。狩猎为生,靠天吃饭,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和他的子民的要求。百病来袭,百姓惶恐不知所措,只能听天由命、束手待毙。炎帝的双眉凝成了两个疙瘩。无数的不眠之夜后,他终于上山开始了他的培育谷种之旅。他在羊头山上成功地捡拾起了第一粒种子,在冷暖变化无常的天气下,摸索出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运行规律。于是,人类农业文明从这儿开始了它的原点,原始人类终于从野蛮蹒跚跨上了文明的台阶。一代又一代的炎帝前赴后继地奔波穿梭在山间田野、森林草原。他们制耒耜,种五谷,使子民可以‘食果腹’;他们制麻布,造葛服,使百姓能够‘衣蔽体’;他们‘尝百草’,捡药材,让黎民可以祛病延年;他们立市廛,辟市场,使得天下有了最初的商贸萌芽;他们作五弦琴,乐器遂兴,让人类开始享受音律的节拍;他们弯木为弓,斫石为器,让敌人不寒而栗……当‘三皇五帝’千变万化的时候,神农氏炎帝却始终坐稳了‘三皇’的一把交椅,在无常的轮回里,笑看人间沧桑。”但实际上,炎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数代首领的名称。神农氏和炎帝不能完全重合,但又有交集。炎帝的涵盖范围更广大一些,神农氏是早期炎帝几代首领的统称。战国以前,炎帝与神农氏被看作是两个人,西汉时才被合二为一,并为后世所公认。从生活时间上说,炎帝在伏羲之后、轩辕黄帝之前。后世所谓的“三皇”,女娲当在最前,代表母系氏族社会,其图腾形象是蛙,寓涵女性生殖崇拜;伏羲居中,代表父系氏族社会,其图腾形象是蛇,寓涵男性生殖崇拜;炎帝断后,代表部落初期社会,其图腾形象是羊,寓涵更高等次上的男性生殖崇拜,即祖宗崇拜。

  阪泉之战中炎帝部落溃败如泄,炎帝部族四分五裂,有的跑到了今西部青海一带,有的逃难到今湖南株洲炎陵县一带,有的落荒至今陕西宝鸡地区。这些落败炎帝残部在新的地方又推出了新的首领,并统称为炎帝,还把原来炎帝部族的风俗习惯、宗族信仰又一代一代传下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这些地方都有炎帝陵留存的原因。

  山西晋城高平市有炎帝陵,还有炎帝“种五谷,尝百草”林林总总的各类形踪迹影。长治市屯留故城南的故留吁国西是炎帝少女精卫所居的发鸠山;正南绵延起伏的羊头山是炎帝培植五谷的实验基地;东南崔嵬雄浑的黎岭是炎帝所建黎国的古都遗址;正东云雾缭绕的山野是以炎帝文化遗存闻名于世的长治县百谷山;百谷山往北的黎、潞县域有羊神山、羌城、姜庄、黎侯镇……炎帝族的发祥地在古上党。上党地区形成了完整的炎帝族生活链。炎帝出生、成长、创业、建国、殡葬、陵庙群,都在古上党高平县羊头山方圆百里之内。

  五、运城盐池

  运城盐池,也叫解州盐池,位于运城市南,中条山下,浇水河畔。总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是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几个部分组成。盐池所出产的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杂质少,并含有多种钠钙物质。运城盐池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如此论述:“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引文中的“解县”与“解县盐池”是民国时的称谓,历史上,因晋南又称河东,所以该盐池约定俗成为“河东盐池”。

  为了争夺河东盐池,黄帝分别与蚩尤和炎帝进行了两场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使黄帝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掌管了中原地区主要经济命脉,最终成为各部族的首领,获得了“中华始祖”的崇尚地位。

  传说在那场著名的逐鹿之战中,蚩尤被抓住后肢解于今运城解州,解州一名就由此而来。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说,解州盐池的卤水呈红色,即所谓的“蚩尤血”。《孔子三朝记》亦云:“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解州附近现在有个村子叫蚩尤村,又叫蚩尤城,城里有蚩尤冢,后改名叫从善村,传说这里就是蚩尤故里。后来云贵一带奉蚩尤为祖先的“九黎三苗”一族和今朝鲜半岛上的朝鲜族,都是由此辗转南下或逃亡北上的蚩尤后人。

  尽管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证实黄帝时期的传说,但河东盐池哺育了夏商周三代的中原文明是无容置疑的。夏朝时已有关于河东池盐生产和贸易的记载。商代的《尚书·说名下》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周代时,咸味已被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周礼》还有“以咸养脉”的治病记载 。由此推断,中国制盐历史应该在4000年以上。

  六、陶寺遗址——帝尧国都古平阳废墟

  东北距丁村不到10公里,中华民族远古国家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就冉冉升起在这个地方,一个再次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面世了。这个叫陶寺的地方竟然埋藏着一个古老的国都雏形,这就是国人闻之能诵的帝尧国都古平阳。


  陶寺古城址的发掘自2001年春天开始,迄至2003年秋天,已获得重大成果。3年来,共发掘面积1500余平方米,钻探面积30多万平方米。发掘位置介于襄汾县陶寺村与中梁村、宋村、沟西村、东坡沟村之间。从考古发掘中所获得的重大成果,主要是发现并确认了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和中期大城及墓葬,从发掘出土的陶寺城址的南墙和东墙遗迹中可以作出推测和判断其城址平面为圆角长方形;发现并确认了陶寺城址中的祭祀区和宫殿核心建筑区;发现并确认了陶寺城址的中期墓葬群和大量史前珍贵文物;发现并确认了陶寺遗址中的古观象台、仓储设施和此前发现的扁壶朱书的“文字”符号、龙盘、土鼓、特磬、彩绘陶簋、玉琮、玉璧、玉佩、玉兽面、玉钺、玉戚等礼器、祭器与陪葬品;另外,还出土了一件至为宝贵的铃形青铜器——这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中惟一的一件具有成熟造型的青铜器。280万平方米的古平阳城址废墟出土的一刹那间,把曾经被视为传说的远古神话变成了证据确凿的中国远古历史。在这里,帝尧划定九州,“中国”第一次开始闪耀在神州大地;在这里,帝尧“敬授民时”,中国农历开始了它的雏形;在这里,龙首次成了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徽”,成了中华民族灵魂与精神上的图腾;在这里,帝尧以天下为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的民主禅让制;还是在这里,两个朱书文字的出土, 宣告了帝喾和帝尧时代汉字文化初始形成的标志……

  七、尧陵·尧庙·唐尧故园

  尧陵在临汾市东北35公里处的大阳镇郭村里隅涝河北岸边上,属绵延起伏的山岭地带。民间传说尧死以后,万民悲痛,人们不约而同负土从四面八方赶来,于是掬土成丘,留下了这个由纯净黄土堆积而成的坟冢。尧陵祠宇始建年代史无记载,据金代碑文,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曾屯兵于此,并亲自祭扫帝尧。后唐初年间重新改建陵园祠宇,并把唐太宗像塑于配殿之中。宋、元、明、清历代都曾多次修葺。尧陵规模本不是很大,但2009年临汾市政府重新修建后,整个规模比之前扩大了很多倍,用气势雄伟来形容应该不算过分。

  尧庙建在临汾城南尧庙乡,是目前全国最大、也是名头最响的祭祀帝尧的豪华建筑群。最早记载临汾尧庙情况的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平水北侧有尧庙,庙前有碑。”郦道元又在注文中引《魏土地记》中的记载说:“平阳故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台,台上有神尧屋碑。”神尧台和神尧屋碑现保存在距尧庙仅两公里之遥的“帝尧故里”伊村。由此可见,早在北魏时尧庙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当时建于汾河西岸、平阳府城西南,西晋惠帝元康年间才迁徙到汾河东岸。唐高宗时迁移到平阳府城南,即今天的尧庙址。后历代都有修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尧庙众多建筑一片狼藉,三圣殿阁墙颓屋塌,毁坏无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西巡至此,拨款重修尧庙。康熙认为,汤王非禅让而王,不宜与尧、舜、禹三圣并祀,于是在原汤王庙基址上建筑了万寿行宫。康熙对尧推崇备至,御笔亲题各殿门额:尧殿“光披四表”,舜殿“浚哲文明”,禹殿“万世永赖”。殿内两厢,一边设崇文会馆,一边设培英义庄。每逢乡试、会试,众生员学士,济济一堂,皆聚集于此,在数千年前三代英明帝王的注视下,由此走上改变终身命运的官宦道路。

  尧去了,但他让后人“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的丰功伟绩在晋南、在山西、在整个神州大地上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踪影——尧庙西南3公里之遥是被称为“帝尧故里”的伊村;临汾北上10公里的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是帝尧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出生的故乡“唐尧故园”;临汾东行100公里处的长子县是帝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死后被葬在丹棱,后人称为丹岭。由此发源,蜿蜒东流的那条河流叫丹河。

  八、历山·蒲坂·舜帝陵

  “舜耕历山”的故事名扬中外,仅在晋南一带,称为历山,并且有着相关传说的就有两处:其一在洪洞境内;其二是那个地跨翼城、垣曲、阳城、沁水四县,南临黄河谷地,北倚汾渭地堑的历山。每一处都留下了舜王和娥皇、女英两位妻子稼穑耕种的斑斑遗迹。《史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最后定都蒲坂。虽然舜都蒲坂的痕迹在今天的永济市已被千千万万个无情岁月的冷风凄雨涤荡一空,但典籍史料上的凿凿之言,还是让我在彳亍而行的孤旅中听到了他踏在这一片土地上“噔噔”作响的空谷足音。

  运城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 ,重建舜庙。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舜帝陵庙分为南景北陵两大区,南景区分为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三部分,北景区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九、禹王城·龙门口

  虞舜传承了帝尧的民主禅让制,把帝位无私地传给了大禹。大禹定都安邑,即今天的运城市夏县。禹都俗称禹王城,其遗址是东周魏国早期都城安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西北 7公里处,已成中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里留下了“白马峰”“金简峰”“禹王碑”等随处可见的大禹模糊的影子。

  传说,大禹受帝尧之命治水,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以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吸取了父亲鲧治水的教训,变“堵”为“疏”,经过13年的奋战,才终于取得胜利。史载,上古时期,位居今晋南黄河中游的河津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龙门山高耸在河谷中,堵塞了河流,河道因而变得十分狭窄。汹涌奔腾的河水冲堤上岸,肆虐泛滥成灾。大禹到此视察后,毅然决定开凿龙门。于是在他的率领下,成百上千的人投入到挖山的战斗中,最终把龙门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自此畅通无阻,山西也从此告别了洪涝灾害的历史。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鲤鱼跳龙门”故事就孕育在这道曾经是浪涛滚滚的河谷中。数千年后,一代诗仙李白一袭白袍,挺立在龙门口上,临风凭眺,捻须吟哦:“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大禹当然无法听到李白的感喟。他是四千多年前活动在晋南一带的夏部落几代首领的一个形象综合体,被称为夏后氏。他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文明时期的阶级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逐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奠定了黄帝在中华民族历史行程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原来分别以炎帝、黄帝和蚩尤为首的东夷集团、华夏集团和苗蛮集团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一个强大的华夏民族得以形成。炎帝和黄帝遂成为炎黄子孙公认的华夏民族始祖和人文初祖。

  黄帝主要活动区域就在今天的晋南、豫北和陕东黄河中游流域。黄帝的妻子“蚕神”嫘祖传说是运城市夏县城西北11公里处的西阴村人,村里修建有“先蚕娘娘庙”。这里早在1926年就发现了蚕茧化石,后成为著名的西阴文化遗址;曾经为黄帝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的“宰相”风后,据传为运城市盐湖区社东村人。风后死后埋葬在今运城市芮城县最南边的风陵渡,是为晋、陕、豫交界处的要冲地带,素有“鸡鸣听三省”的美誉;皇帝时期手下大臣仓颉传说是汉字的创始人,他结束了我们祖先“结绳记事”的年代,创制了最初的象形文字。相传仓颉是平山脚下临汾市西赵村人,古时曾立有“仓颉故里”碑,可惜被毁。现村里立有清康熙时期“仓颉造字处”石碑一通。

  晋南和晋东南地区还有很多很多的历史传说和相应的寺庙墓冢等。譬如洪洞县的皋陶墓,襄汾县的伯益墓,稷山县的后稷冢,等等,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琳琅满目的各个时期的远古文物遗迹。运城市垣曲县寨里村发现的世纪曙猿,推翻了所谓“高等动物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将人猿进化史向前推进了500多万年;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一些烧骨和带有切割痕迹的鹿角,推翻了50万年前北京猿人的首开用火记录,证明黄河中游流域的人类早在180万年前就开始用火熟食;垣曲县历山下川遗址出土的石磨盘、锛形器等原始农具,说明河东先民早在1.6万年前,就开始了“狗尾草”的驯育和最原始的农耕;紧邻长治市的磁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果实——在发现的88个窖穴中,储存着惊人的13万斤霉烂的粟谷灰烬,距今大约5600—6000年前左右;另外还有匼河文化遗址、坡头文化遗址、安邑文化遗址、崔水河文化遗址、万荣荆村文化遗址……仅在晋南地区,各种大小史前文化遗址就有好几百处。

 

文来源:;本文作者:李琳之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1-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