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祠为古树名木“治病”

 

 

 

 

 

  晋祠博物馆,园林部技术员郭耀春站在4米高的人字梯上,面前是一棵唐槐。他手里的高压水枪喷出水柱,唰唰唰冲洗着树洞内部,一把干净毛刷吸足高锰酸钾溶液,轻轻涂刷树洞内壁。5分钟后,内壁发干,再刷桐油3次,最后用特种喷枪在树洞内灌注聚氨酯发泡剂。他的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过程有点像打针,有点像喂药,又有点像装修。

    今年7月,晋祠博物馆启动古树名木复壮工程,其中冬季复壮工程涉及晋祠博物馆内95株古树名木,是近三十年来保护数量和规模最大的一次。昨日,古树名木冬季复壮工程全面启动,记者走进晋祠,近距离了解古树保护方法。

 

古树名木得病了

    目前,我市共有古树名木900余株,其中晋祠保存有古树95株,千年以上的国家级珍惜古树30余株,是我省乃至全国珍贵古树资源密度最大的景区。

    农业部为古树名木做出定义: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称为名木。晋祠博物馆内年代最为久远的周柏,据检测约有3000年树龄,距离它不远的白毛杨树,由近代名将、爱国民主人士冯玉祥亲手栽种,树龄将近百年。

    古树名木被誉为“活化石”、“活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旅游科研价值。但由于自身机能衰退和环境破坏,晋祠的古树名木遭受不同程度的病害。“总体来说,晋祠古树的病害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古树生长减缓、木质部腐朽等,外因包括土壤水分、温度、酸碱度变化等。”晋祠博物馆馆长王新生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起,晋祠陆续开始保护古树名木,但以输营养液、喷洒驱虫药为主,方法较为保守。

    近几年来,晋祠园林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整套古树保护方案,以解决古树的各种病害。王新生漫步在难老泉边,表情自信。冬季,树木进入休眠期,根部、枝叶都停止生长,这时进行古树复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树木的破坏。

 

周柏吃上“小灶”了

    晋祠的周柏与难老泉、圣母像并称为“晋祠三绝”。周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北侧的苗裔堂前,历经千年,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清代著名书法家、书画家、医学家傅山专门题写“晋源之柏第一章”。近年来,由于根部土壤通气不足、含水量低,周柏出现叶片枯黄、根系生长缓慢等病症。

    在周柏东南方和东北方,园艺技术员曹金虎挖好了两个长条形土沟,长约6米,深、宽均为半米。晋祠博物馆园林部主任张树民介绍,这是古树根际复壮沟,可保存水分和养分,改善根部呼吸环境。曹金虎用砖块沿着复壮沟内壁搭建起镂空墙,之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杨树枝条整齐地码放在复壮沟底部,将一根聚氯乙烯管道铺放在枝条上方,管道形状犹如字母“U”,管道两端探出地面,管道壁上钻有密密麻麻的小孔。

    “从地面到地下40厘米之间的土层,是树木须根生长的区域,须根吸收周柏生长所需的空气、水分、养料等。”张树民解释,周柏的根茎可以穿过镂空墙进入复壮沟,杨树枝可保存土壤内的氧气,养料、雨水通过露出地面的管道口输送到树根。

    曹金虎挥舞铁锹将泥土回填至复壮沟。曹金虎解释说,这不是普通土壤,里面混合有天龙山原始森林的陈年落叶,富含根茎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和益生菌,泥土里还添加有氮、磷、钾、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液。“复壮沟就是专门给周柏搭的‘营养小灶’,明年8月,沟内肯定长满了周柏的根须。”初冬天寒地冻,曹金虎的额头渗出了热汗,脸色通红。

 

培育益虫灭害虫

    晋祠古树最常见的病害就是树洞。“树洞就像是人牙齿中的蛀牙,必须尽快医治,否则后患无穷。”郭耀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林技术员。他指着圣母殿东北侧的一棵唐槐说,这棵古树从树冠到树根共有7个树洞,已经严重影响到树木生长。

    古树出现树洞的诱因是虫害和病毒腐蚀。郭耀春说,红蜘蛛、蚜虫、松毛虫等害虫都会对树木造成很大损害,我们人工培育了瓢虫、螳螂等益虫,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去除虫害。郭耀春从低处的一个树洞中掰下一块朽木说,“这种朽木是由于溃疡病、木腐病等病毒造成的,必须使用高新材料修补才能去除病根。”郭耀春语气坚决。

    郭耀春手握刮刀,用力刮除唐槐树干中的朽木,然后彻底清洗,再涂刷喷洒高锰酸钾、桐油等,进行防腐、杀菌处理。在靠近树枝主干内侧,郭耀春安放了一根细长的排水管,用喷枪在树洞内注入聚氨酯发泡剂,当发泡剂凝固定型后,郭耀春在发泡剂外侧粘贴了一块仿真树皮。整个修补过程用时3个小时。

    “传统做法是用水泥、砖头填补树洞,这些材料极易使雨水再次侵入,成为病菌、虫卵繁殖场所,加速树体腐烂。”张树民双手扶着梯子说。聚氨酯发泡剂是近年来国际通用的新型高科技绿色材料,不仅重量轻,减少树干负担,还可有效抑制害虫、病菌滋生。

 

人工骨架立起来

    在晋祠关帝庙内,耸立着一棵皂角树,远远望去,老树枝叶稀疏,树干整体向南倾斜,像一把即将倒下的大伞。“这棵古树已经500多岁,是皂角树中的老寿星。”张树民的手掌在斑驳的树皮上摩挲着。历经百年沧桑,雨水不断浸泡,皂角树北侧的树干已经中空,仅靠树皮支撑着整个树冠,树皮最薄处仅30厘米,古树随时可能折断栽倒。

    怎么办?张树民给出的答案是安装人工骨架。园林技师杜冀晋在皂角树北侧约3米的位置,提前挖好了一个深1米的固定井,他将两根钢管竖直放置在井中,并用水泥将固定井填满。“咚咚咚”,杜冀晋用脚跺跺已经硬化的水泥,使劲摇晃两根钢管,钢管纹丝不动。

    杜冀晋爬上扶梯,在高约5米的树干上,挑选了4个树洞,用刷子在树洞内涂刷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除菌。找来4根长短适中的钢筋,他再次爬上扶梯,小心翼翼地将钢筋顶端插入树洞中,并用特制钢卡将树干与钢筋牢牢固定。杜冀晋将梯子搬到钢管旁,用焊枪将钢筋另一端焊接在钢管上。

    杜冀晋在树洞内注入了大量的聚氨酯发泡剂,将钢管、钢筋全部覆盖。“钢筋韧性好,大风吹来也可以随着树干小幅度地晃动,不会损伤树皮。”张树民用手掌比划刮风的样子说。这副人工骨架可以支撑二三十年。

 

复壮课题获奖了

    张树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古树保护30余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其实给古树看病,和中医一样也讲究个‘望闻问切’。”张树民走到一个挖好的复壮沟旁,右手随手抓起一把土,一握成团,轻甩手臂扔出去。泥土掉在地上,仍是一团,保留着刚刚抓握的印记。“这些土壤黏度大、含水量高,树木根部通气性肯定不好。”张树民说,如果土壤在手里握不住,散散的一把,说明水分太少,同样不利于树木生长。“真正的好土,可以握成团,扔在地上能自然断开,这样的土壤水分正好,才适合树根生长。”

    张树民跳下复壮沟,从泥土中轻轻揪出一小段根茎,放在鼻子边,深吸一口气,“有一种淡淡的柏树清香。”张树民自信地说,“不用看树干枝叶我就知道,这棵柏树肯定郁郁葱葱,没有遭受过病虫害,生命力旺盛。”如果树根有霉菌的腐朽味,手指轻轻一搓,外皮就会脱落,根茎断裂,那这棵树木就需要除菌杀虫了。张树民一肚子学问。

    近年来,晋祠陆续创新古树保护技术,使用新材料,保护效果显著。2013年,晋祠博物馆园林部承担的“千年树体保护复壮研究”科研课题,获得了山西省科技厅颁发的农村技术承包二等奖,轰动全国古树保护界。北京颐和园、天津清王陵景区园艺工作人员慕名到晋祠学习,交流古树保护技术。

    在张树民眼里,这一棵棵古树就像一位位让人心疼的老人,需要关心,需要呵护,但前提一定是使用科学的方法。

 

文来源:太原晚报20141127;本文作者:赵亮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5-01-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