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我眼中的山西最美乡村系列之28

太谷县三台村——民俗文化田园游

 

 

 

 

 

    厌倦了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烦腻了都市生活的纷乱嘈杂,不如暂时放空自己的心灵,找一处田舍人家,开始一次悠然自得的田园之旅。

    从太原出发,驱车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位于太谷县城西南方向的三台村。行走在三台村的乡间小路上,迷人美丽的田园景色于青青绿野间缓步而来,高高低低的丘陵和村庄、层层叠叠的庄稼和田野、绵延不绝的十里长山、环绕山间的潺潺流水……说不完、道不尽的田园美景尽收眼底,就连耳朵里听到的、鼻子里嗅着的也全是“天然去雕饰”的乡村气息。

    依山而建的三台村,一眼望去,山地梯田层次分明,满目皆为绿色。据传,这个有着30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原名“天盖村”,因村南一座危峰兀立的高山阻挡,村里交通不便、灾害连连,但百姓和谐处世的淳朴民风感化了玉皇大帝。之后,玉帝就把这座山点化成为一座中低西高且外形颇似元宝的大青山,让它来庇佑天盖村民世代风调雨顺。这座元宝山也就是如今环村而立的东台、中台、西台三座山峰,后来村民为了感恩就把村子改为“三台村”,也叫“元宝村”。

    三山环绕的地理条件赋予了三台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形成了三台村独特美丽的自然风光。“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踏雪,一年四季景不同,四季感受亦有别。”这是游客们对“三台盛景”的切身感受。

    三台村现有178户人家,560口人,耕地面积3500亩,荒山林地面积1.12万亩。村内以种植果树为主,无一家污染型企业,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素来有“天然氧仓”之称。

    漫步三台村内,嵌套式的农家建筑以三座台为背景顺势而建,高低不同、错落有致。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三台村“门前俯瞰园,房后大观园”的美妙景观。

    村西南的两棵古柏,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介绍,枝叶茂盛、树干粗壮的是雄树,而枝叶光亮细密、摇曳生姿的是雌树,两树树冠相互交叉,远看就像一对情意绵绵、难分难舍的夫妻,故起名“夫妻柏”。

    行至村北,走进陈列着犁、耧、碌碡、耙、石磨、石碾等农村传统用具的展览馆,一件件带有厚重历史色彩的传统农具,展现出农业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瞬时,让参观的游客触摸到几千年的农耕史,体验到过去农民五味杂陈的生活。

    近年来,三台村依托特有的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文化风情游和特色农业休闲游。为丰富农家旅游内涵,村内先后开发出古韵景观区:夫妻柏、观花台、知府塔、农料馆、旧村落、果窖群等景点。新开辟了休闲活动区:越野赛车道、中台游等旅游线路,逐步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摘特色水果、采农家蔬菜、品农家饭菜、睡农家吊炕、赏太谷秧歌、玩童年游戏、看篝火晚会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各地众多游客到三台村品味农家生活、饱览田园风光。

    都说农村是贫穷与落后的标志,可行走在三台村的角角落落,却处处洋溢着现代与文明的气息。环保的生态厕所、别致的农家小院、平展的村内街巷道路、崭新的环村旅游公路等都是三台村积极改善村容、村貌所取得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村里还将投资新建一所70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设置有大型会议室、就餐场所和带卫浴的标准客房,可同时容纳近400人用餐、100人住宿,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新村呼之欲出。

    “打造村南一座元宝山,打造村北千亩赏花园,春赏鲜花秋采果,元宝山中度暑寒。”目前,风景旖旎的三台村正在朝着打造周边市民休闲旅游“后花园”的远大目标前进。

旅游小贴士

    怎么去:从太原出发,经高速或太太路到太谷县城,然后往西 (祁县方向)走108国道到北洸村曹家大院,穿过立交桥往省果树所方向8公里即到三台村。

    怎么住:可住农家小院,也可返到太谷县城住。

    玩什么:摘特色水果、采农家蔬菜、吃农家饭菜、赏太谷秧歌、玩童年游戏、看篝火晚会等。

 

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 谦 孙泰雁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12-17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寻找山西最美乡村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