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职工新村的记忆

  太原市小东门外的职工新村是解放后建成的大型住宅院区,随着划线丈量、实地勘测和太行路的开工,职工新村即将消失。

    笔者生于1954年,也就是新村建成入住的年代。据说,当年《人民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曾报道或广播“太原市建成解放后第一工人新村”,这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工业城市可谓是大手笔。岁月如梭,60年的变迁中,新村还保持着原貌,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高楼大厦。出生并在此生活了60年的一代人对它有一种抹不去的记忆。

    职工新村是当时工业厅管辖的工人住宅新村,东西共5大排,呈阶梯状,每大排有14小排,每小排10间,23大排为窑洞,其余为砖木结构瓦房。全部房间标准统一,主任、工人一视同仁。房间为12平方米加4平方米厨房。火炕占一半面积,每间房有前后两门,前门窗为标准大小,后门窗窄而小,夏天可通风透气,冬天,后门用黄泥涂抹御寒。到上世纪60年代末才有一部分调整,两间合一家,中间墙掏个门洞,成为二室二厨,当年上小学回家写作业,吃饭或来客人都让上炕。

    大院四周有土夯院墙,东、南、北墙外全是庄稼地,西边有一大门叫西门口。每两大排中有厕所数座,14小排中有东西大马路,每大排有南北小马路,大马路东原来是新村小学,沿马路两边建有合作社、保健站、理发店、菜铺子、肉店、露天电影院(原动力检修队的厂区)、自来水管等。全大院只有一个自来水管,担水是每家的头等大事,排队就成了我们小孩的事了,那时个人家里是没有水桶的,我们医院职工大院40余户,公家给配水桶两个,常常是好不容易排队轮到了,可没有水桶。记忆中,我父亲和邻居武安堂曾经用粗绳绑大水缸抬水,这成为一大趣闻。

    三大排马路边上有一土产日杂店,是孩子们喜欢光顾的地方,有一孟姓老者表情严肃,从不带笑,一人管理,吃住在此,但童叟无欺。

    店里的气味现在还记忆犹新,煤油的“香味”、烟花爆竹的“药味”、簸箕扫帚的“土味”、锅碗纸腊的“混味”,混成一种现在再也找不到的特殊气味,伴随着我成长。

    西门口的露天影院也是聚人之处,土墙高约3米,长约百米,宽50米。周末电影票虽只有1角,但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开演过半,票打五折,剩最后一个片子,叫“解放电影”也就是不要票了,此时门口已聚多人,“解放”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声令下蜂拥而入。看“解放电影”是好多人的享受。稍大后又有好办法——爬树观影。西门口有一排大柳树,半大小子们都早早上树,占据有利树形,我后来又找一木板,放到树杈上,稳坐其中,美不悠哉,现在想来,是多么危险呀!

    如今的新村,外墙早已荡然无存,自建的小屋密如蚁穴,但主体没有一间损毁,虽砖灰瓦暗,但整体结构依然散发着昔日辉煌。一排排的平房像攀高的耄耋老人,拥视着日升夕落。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30827;本文作者:郭秀峰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2-2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