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故乡忆旧系列258

难忘的乡戏

  幼时,电视在乡下还属稀罕物,除了偶尔的几场电影,最难得的享受就是看戏了。那时老人们管看戏为“听戏”,搬个凳子在台前坐定,锣鼓一响,便闭上眼跟着腔韵用手轻敲着板眼,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像个不倒翁。孩手们是听不懂戏文的,站在台前,无非是为了看令人捧腹大笑的丑戏和大打出手的武戏。

    请剧团唱戏一般在冬天,特别是在春节前后最流行。刚刚读书那年,邻村在年初八请来市京剧团唱戏,说是要一直唱到正月十五,听说演员功夫不错,又演武戏《闹天宫》,我便很激动,看戏的头天晚上,居然有点失眠。第二天天刚亮就赶到戏台前,在那里足等了两个小时戏才开锣。演员们的功夫的确不赖,“孙悟空”神通广大,一连几个鹞子翻身,把十个天兵天将打得无处藏身,落荒逃窜。台下“好”声不绝耳,煞是热闹。待到锣停人散已是夜里11时,这时才觉浑身疲软提不起劲,回到家中,父母备好了木棍狠狠等着。尽管如此,如有演武戏的消息传来,我如闻福音,和我的伙伴们奔走相告,传递之快超过现在的邮政特快专递。不待约定,各路童子军便潮水般涌去,最远的有十几里山路。座位是没有的,无非是几块石头、砖头而已,去晚了,还有些“危险”,为争位子,为你挡住我、我挡住你都有可能打架。如果消息不准,武戏变成了文戏时,孩子们多半是待不长久的,花尽了袋中的零花钱,只一会儿,就打道回府了。

    孩子们看武戏是为了学着耍,首先要找道具,为了经济,多是找一短棍再糊上几圈纸,做得不好并不重要,只要有个东西拿着,以为它是武器就行。每到天黑,小演员们便出没于各个角落,枪挑棒打,喊叫声连成一片,但没有台上的规矩,常常是“孙悟空”打“猪八戒”,连一向文雅的“唐僧”也变成了神通广大的侠客。一场混战过去,身上自然污迹斑斑,收拾好断残的“兵器”回家时,挨大人揍也是家常便饭。要是几个“瘾君子”碰在一起,还会仿着戏台上的样儿描脸谱,于是黑脸的“张飞”,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就出现了,要是有一两招练得不错,说不定还会博来大人们的喝彩呢!

    那段看乡戏的时光,回忆起来,除了珍贵,也有点可笑、可怜,但在当时还是很满足的,成了我一段难舍的童年记忆。可是到了今天,电视、电影、电脑等娱乐工具多了,对看戏反倒有了种陌生的感觉,心里的挑剔感就像《说唱脸谱》中的那帮小青年,或许等到年老以后,人生经历的沧桑多了,才会摸着满头的白发重又走进戏院。不知那时,是否会像当年的老年人一样,摇头晃脑如不倒翁般如痴如醉地看戏呢?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0117;本文作者:董成家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2-2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山西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