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山系列系列之十四

云丘山,中和文化的本源所在

 

 

 

 

 

  地理名片

  方位:距乡宁县城43公里的关王庙乡境内

  高度:海拔约1629

    在《三晋山》的整个创作中,朋友们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既增强了我的信心,也扩大了我的思考范围。尤其是学亮、跃胜两位老同学,他们对我多有帮助,且对帝尧之都临汾的历史文化了解远胜于我。

    由于时间原因,原本在我探访霍山、姑射山后,对临汾地区山的探访想要就此打住。怎奈他俩从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历史地位及华夏民族国家形成的高度提出,缺少黄河、崇山的《三晋山》是缺乏高度的三晋山。

    借此我又跋山涉水完成了襄汾县崇山和吉县境内克难坡的探访。实在说,这个意见甚好,不但丰富了三晋山文化的多元性,更增添了文化意义上的崇高感。

    前段时间路经临汾,他俩又提出“中和文化”的概念,令我一头雾水,不知所然。他们说:“如果想了解,不妨到乡宁县的云丘山看看。”我知道他俩为我好,而我心里也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充满敬意。

    中途改变计划,由同学跃胜作陪,从临汾乘车南下,经乡宁关王庙乡,进入云丘山境内。

  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最为特别

    云丘山位于乡宁县南部,与稷山、新绛相毗邻,是这片区域最雄伟的山峰。素有“北率吕梁万重山,南涵禹甸千里气”之誉。

    云丘山,早在历史上它就享有“藐姑射最秀之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盛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环境相辅相成,从而构成了奇异的地质和自然景观。方圆百里,山峰绵延,松柏曲盘,青山滴翠,宛如一块诱人的翡翠。悬岩峭壁,绵延不绝,如一幅幅天地间铺展的壮美画卷。幽深的峡谷沟壑,山泉叮咚,清溪蜿蜒,藏满了山野情趣。古木苍苍,老藤悬挂,云雾缭绕,山径盘旋,确是探秘寻幽的好去处。

    我们经塔尔坡古村,沿斜坡山路先向玉莲洞爬去。道旁还有残留的积雪,阳光刚刚冒出头来,在土路上落下斑驳的光影。风景名胜大都建有山门,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与外界隔绝出距离,让游览者却步。玉莲洞也不例外。因是早春时节,游人不多,少了繁喧,多了清静。

  云丘山是中和文化遗踪的活化石

    玉莲洞建有三清殿,相传道教大师丘处机的嫡传弟子孙志坚和吕志忠逃亡云丘山,立足玉莲洞,成为全真教龙门派的第一代传人。明清时期道教鼎盛,云丘山相继兴建了五龙宫和八宝宫,一、二、三天门,祖师顶和玉皇顶。从此始有“南武当,北云丘”之说,被世人称做道教的“火种保存地”。

    从玉莲洞往左,是盘在半山腰的石阶小路,一侧是绿色的屏障,一侧是深谷。远远望去,一条小路画了一个大大的“w”形后迤逦东去。山峰势如壁立,深不可测。沿着陡立的台阶而上,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祖师顶、土地庙,最后到达顶峰玉皇顶。登顶至此,我才感到云丘山的不寻常之处,雄伟、奇特、险峻,云雾笼罩之下,神秘之中更显庄严和崇高。油然生发出不同的感觉,有些似是而非的感应,无端的收敛、放大,营造出一种境界了。有些感觉先前未曾触及,像“天地生殖之神”象征天地精灵,“男女拥抱像”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偶像,中和文化内因外化等,蓦然又从脑海中幽幽地冒了出来。

    中和文化在此的传承,自有它的一番道理。这一兴于唐德宗年间沿袭千余年的传统习俗,至今在全国已难觅踪影,唯独在云丘山仍得以保留和传承,从未间断。

    云丘山,不仅是领略天然奇景的绝佳境地,更是中和文化遗踪的活化石。关于中和文化的由来,乡宁县中和文化研究课题组的一篇文章提供了权威的论定: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世界的文化走向,将目光投向和合文化,也就是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东方文明。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和合文化之时,就注意到和合文化源生于中和文化。

    如果要揭开中和文化的奥秘,或者说,要追索中和文化之源,从中和文化中吸取有益于我们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营养,山西乡宁县历史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初步研究发现,这里孕生着、保存着中华民族的根脉和由之派生出来的根祖文化,即“中和文化”。

  生殖崇拜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远古时期,云丘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人们心目中的昆仑神山。

    云丘山中多处天然石塔、窟窿崖、缝缝崖等男根女阴惟妙惟肖,生殖崇拜蔚为壮观。削鞭杆、挑花篮、仲春放野、山中求子等生殖崇拜的习俗流传至今。这些以崇尚自然的民俗民风,成为兴起于唐朝的“中和节”的历史渊源。每年农历二月十四至十六,来自晋、陕、豫等地近二十万民众自发聚集到云丘山,人们举旗幡、打腰鼓、扭秧歌、抬驾楼,前往五龙宫、八宝宫及各寺观迎神赛会,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青年男女则持鞭杆、攀花篮、拜神塔、朝牝门、摸娃娃、吃枣花,求美满姻缘,冀生育繁衍。人们的一举一动,千百年来延续至今,衍生出具有影响的“中和文化”,无不体现着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云丘山不仅融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于一身,而且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座文化圣山。

    回望玉皇顶,远眺伏羲岭,春树葱茏,生机勃发,奇石异景让人留恋,深厚文化让人感叹。

  临汾山片段

  姑射山

  方位:汾西城西部边界,距县城30公里处

  高度:海拔约1890

    姑射(音yè)山,又称藐姑射山。古代哲学家庄子在 《南华经》中曾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这里就是本土原始宗教活动的场所了。仙洞始建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历代曾修葺扩建,亭、台、楼、阁,大小殿宇层叠林立,多数依山背洞,靠崖面沟,就势构筑。

    有一碑文记载:“姑射山姑射洞,唐武德元年置”。又一碑文记载了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驾游仙洞的情景:“皇上驾游仙境之山,前至马蹄战,偶见四仙下棋,仙接驾不止。皇上前行,四仙随驾……神居洞为止”,并御笔题赐“神居洞”和“崇道庙”名谓。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三游神居洞。洞内十分开阔,入口处的崇道庙建于唐代,四壁有壁画,厅内有塑像。元代,这里的道教建筑达到极盛时期。以后,佛教兴起,道教衰落,至明、清,仙洞即变成了佛教圣地,取代了道教观宇。仙洞现存建筑多为佛教内容,道教次之。之外,还有孔子庙、关羽庙等。佛家寺庙与原有建筑相间杂陈,使姑射山成为三教九流汇聚之地,形成儒、佛、道共存的局面。

 

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刘凡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山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