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山系列系列之九

五台山,文殊道场佛山之首

 

 

 

 

 

  地理名片

    方位:五台县城东北约40公里处

    高度:海拔约3061

    “五台山”名字的由来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中国佛都,其雄伟的山势、连绵环抱的五座高峰与清凉的气候特征,融合而成灵峰圣境,一方乐土。尤其是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更是游人如织,名扬四海。

    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座山峰犹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每个峰顶又都平坦如台,故名“五台”。五座山峰即五个台顶为:北台顶叶斗峰、东台顶望海峰、中台顶翠岩峰、西台顶挂月峰、南台顶锦绣峰,就像是佛祖的右手掌,五个台顶分别位于指尖部位。五台山最高处在北台顶,海拔达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台顶雄旷,层峦叠嶂,峰岭交错,挺拔壮丽,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五台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又被称做“清凉山”。五台山为大智慧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五《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1999年,五台山首次提出申报世界遗产。2004年,“申遗”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由国内省内自然与文化遗产专家组成的申遗专家组,进行了系统的资源评估,并确定五台山以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为主。经过近五年的努力,20096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五台山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台山圣迹图》彰显佛教文化魅力

    对于五台山,佛教或就“山文化”的概念而言,并不陌生。早些年结识省社科院专门研究五台山文化的学者崔正森先生,得到了他不少指点和教诲。读其著作中,使我对五台山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先生指导下,开发了具有五台山佛教文化领航意义的文化产品《五台山圣迹图》,它反映了1500年前清凉圣境、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的佛教史迹与社会风情,具有鉴赏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五台山圣迹图》即敦煌第61窟五台山图,为莫高窟最大宗教圣迹图。以五峰为主体,组合五台山数百里内圣迹二百余处于一壁,描绘了天界、神人交接和现实世界。内容丰富,意境深远,也是一幅难得的风光秀美的山水画。

    在此后的时间里,从五台山佛教文化推广的角度出发,又推出了文化产品《灵峰圣境 和谐乐土》,以古代帝王与五台山的禅缘故事为核心,体现了五台山历史的人文性。

    帝王之家和建筑大师钟情五台山

    隋唐以来,古代帝王都与五台山有着不解之缘。唐代敬佛、宋代礼佛、元代修佛、明代朝佛,清初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帝王都与五台山结有不尽的禅缘。康熙曾著文称“宇内称灵山佛土,最著者有三:峨眉、普陀、而五台尤为盛焉”,并御赐五台山手书“灵峰圣境”牌匾,表达了一代帝王对五台山的青睐。

    康、雍、乾三代帝王执政期间,整个五台山佛寺群落的复兴与建设最为显著。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三位清帝对五台山的喜爱与看重,事实上并不亚于他们当时对承德皇家避暑山庄的重视程度。据清廷大档记载,康熙皇帝玄烨曾五次巡礼于五台山,乾隆皇帝弘历则六次驻跸清凉圣境。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地方之一。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称。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来,中国传播佛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奏请明帝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又称灵鹫寺显通寺)起,历朝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

    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的唐代彩雕、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壁画和唐代彩塑,为研究久远的盛唐文明(包括建筑和艺术)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发现这两座建筑的是我国古代建筑研究保护领域的开拓者、最负盛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与他的妻子——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1937年夏,梁思成根据敦煌石窟第61窟唐代五台山图中看到的“大佛光之寺”,经过长期筹备,“骑驮骡入山”到五台县城后,不入台怀镇五台山寺庙集群区,而是到达了豆村镇附近的佛光寺。若干年后,梁思成回忆说:“到了黄昏时分,我们到达豆村附近的佛光真容禅寺,瞻仰大殿,咨嗟惊喜,我们一向所抱着的国内殿宇还必有唐构的信念,在此得到一个证实了。”

    音乐绝响“梵乐”在这里

    除建筑外,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唐代兴盛时期,寺院达360多座。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经历几次变迁,寺庙建筑多次遭到破坏。目前台内外尚有寺庙47座,其中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台怀镇位于五台之中即掌心部位,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五大禅处”“四大菩萨道场”等都在这里。

    这里不仅有佛教文化的塑像、壁画、砖雕、木雕、石雕、佛经、书法、匾额、楹联等,而且拥有当今世界仅存的音乐绝响——梵乐,其中藏传佛乐《八段锦》对中国民间音乐影响深远,被专家认定为中国名曲《茉莉花》的母体。

    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者甚多。五台山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每逢盛夏,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游览观光、烧香拜佛络绎不绝。

    忻州山片段

    石鼓山

    方位:西距原平市城东6公里处

    高度:海拔约1000

    石鼓山是座石山,山石巨大,呈红色,海拔并不高,不需要费大力气就可攀登山顶。

    石鼓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清乾隆、同治年间屡次修葺,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所建。据旧《崞县志》记载:元代有张显之夫人延氏,娘家介休县。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石鼓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寺之前身。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祐四年”,大牌匾足以证明它的久远历史。

    雁门山

    方位:代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

    高度:海拔约1000

    雁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雄关就耸立在雁门山脊,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有人粗略统计,自周定王十二年 (公元前595年)赵襄王北逾雁门,攻击代戍之国起,到20世纪初,两千多年来,正史记载的发生在雁门关一带的较大战事就有二百余次。连绵不断的战火,给边关人民带来灾难。边关百姓除了利用战乱间隙耕种少量土地外,只有沿袭祖宗留下的传统,靠“护关”聊度岁月。所谓护关,就是为过往关城的车旅扛车轮,稳辕杆,护送车辆走过陡坡险路。

 

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刘凡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山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