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山系列系列之七

冠山,平定“文献名邦”

 

 

 

 

 

  文化溯源

    自元代以来,平定科举中进士131人,举人680人,各类贡生786人。

    一直有意探访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庆天书院,但只有幸去了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和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此两处书院的自然风光极为毓秀,古木苍穹,别有洞天。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引下,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教育家的精心耕耘,获得了一份精深文博的厚实,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这正是书院千余年来的生命所在,精魂所在,魅力所在。

    当我了解到平定冠山也有一座具有千年古韵的书院时,前往探访的急迫心情油然而生。不到冠山等于没去过阳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了解“煤都”阳泉煤的一面,缺少了解“煤都”阳泉文的一面。

    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于附近群山而得名。此山集儒、道、释于一身,其中以儒家文化为盛,冠山书院则是代表,里面儒教设施一应俱全。据史载,书院可上溯到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鼎盛于元、明、清三代,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元代曾参与编修辽、金、宋三史的中书左丞吕思诚,明代的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乔宇,清代的两广总督窦宾,近代才女石评梅等。山以人名,文以山兴,著名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清代学者张佩芳、地理学家张穆都曾来此游历讲学。

    冠山地灵人杰。自元代以来,平定科举中进士131人,举人680人,各类贡生786人,由此平定史称“文献名邦”,冠山成为平定文化的象征。

    冠山苍松翠柏,烟云缭绕,山势嵯峨挺拔秀丽,有资福寺、冠山书院、槐音书院、仰止亭、吕祖洞、文昌阁、夫子洞等名胜古迹。“冠山雨过”为平定八景之一。金元时期,祖籍平定的著名诗人元好问在《乡郡杂咏诗》中赞美冠山曰:“新堂缥缈接飞楼,云锦周遭霜树秋。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

    书院,千年薪火相传,是古人求学的高等学府

    读史借鉴

    宋代,“四大书院”的作用,大多是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和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始于唐,盛于宋,清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南宋时随着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即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庆天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其大多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其特点就在于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

    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请教宗批准,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学之、明辨之、笃行之”五条教规,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模式,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明代有书院一千二百多所,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尤以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著名。明朝统治者曾先后四次毁禁书院,然而书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屡毁而不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东林书院的那副对联十分著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代时,书院达到两千余所,但官学化也达到了极点,大多书院与官学无异。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廷诏令各省书院改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小学堂。书院至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修复后的书院,好学之风承传,有空去看看

    遗址风貌

    现在的冠山书院,虽已没有了讲学功能,但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激励着今人博学、慎思、笃行的价值取向。

    冠山之顶尚有部分古迹遗址:孔子庙、寻颜处、石门、石砚、石洞、石刻。这里树木葱郁,环境清幽。站在此处,可瞬间抚摸到历史的纹理。

    据陪同我的平定旅游部门的专家介绍,前不久有一批台湾客人到此做一个电视专题片,也是寻着这份清幽而来的,啧啧称赞冠山之美,感叹厚重的文化历史和绵绵不断的书香气息。站在那儿,就会让你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经文昌阁沿陡峭阶梯而下,四合院落的书院就会映入眼帘。石头墙壁上挂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条幅:“纪念冠山书院建院一千年,文献名邦二百年。”

    冠山书院建于冠山腹部,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奉直大夫孙裕重建。书院大门上有一副藏头楹联:“冠群峰潇洒麓屋书声不息;山谷士隐修松涛漱石长鸣。”横批“欣饮南风”。书院内门又一副对联:“文献名邦有材;于斯书院为盛。”门额上书“崇古冠山书院”。

    从书院可看到位居冠山山腰上部的夫子洞,为一组砂石质石窟,开凿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窟檐外平面利用天然石略加修饰形成一坐北朝南的单进四合院落。

    进入修复后的书院,扑面而来一种古旧的气息。内院正面月台上有西窑五眼,居中一明两暗称“崇古洞”。月台下南窑三眼,中窑壁嵌集柳公权玄秘塔,五言诗石刻十六块,窑门额书“广业”。北窑三眼额书“新德”,也为一明两暗。外院有窑洞一孔,为书院仆役居室,外形为瓦房,内部为窑洞。

    现在的冠山书院,虽已没有了讲学功能,但大门顶上所挂牌匾“平定一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激励着今人博学、慎思、笃行的价值取向。

    冠山不仅仅是座自然之山、文化之山,在我心中更是一座精神之山、哲学之山。感叹之余,也不免稍有一些遗憾。想拍张书院大门的全景照,可惜总也躲避不开鲜艳的红条幅。门口、院内墙上、地下的喷绘介绍让你无从下手,似乎山野与城市融为一体,人为割裂了那份清幽。

    阳泉山素描

    狮脑山

    方位:阳泉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10公里处

    高度:海拔约1500

    狮脑山,是抗战期间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曾经发生过气贯长虹的“狮脑山战役”。

    1940820日,八路军总部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由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作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参战部队达105个团,历时5个多月,大小战斗达1824次,歼敌46000余人。狮脑山作为阳泉的屋脊,在这次战斗中居于重要的战略位置,控制住了狮脑山就等于卡住了正太铁路的咽喉。

    战争开始后,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军区调集15个团,埋伏在正太铁路旁边,于20日夜间向日军发起猛攻。为了牵制住阳泉的日军,陈锡联带领385旅主力14团在暴雨中占领狮脑山后,与驻守阳泉的日军片山旅团司令部展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战斗,将狮脑山阵地牢牢地固守在我军手中。战斗持续了12天之久,尤以25日的肉搏战最为惨烈,敌人出动一百多架飞机轮番轰炸狮脑山阵地,但最终仍落得狼狈而逃。此役也拉开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的帷幕。

    水神山

    方位:盂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

    高度:海拔约1200

    水神山,又称“烈女山”。明清时期重修过的两组古建筑一处为祭祀水神的抱泉楼,另一处即烈女祠,一上一下坐落在两翼青松翠柏的山梁怀抱之中。烈女祠依山而筑,由低而高,形成一组沿中轴线排列的虚实相交、错落有致、左右对称的建筑群。

    从山脚拾级而上,路的尽头是一面石壁,上刻有民国时县知事王育昌题诗:“向前有别境,转步登云梯”。峰回路转之后,是一座石牌坊,上书“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再往前走,便是山门,古朴雅致,并不奢华,门上的一块红底蓝纹的牌匾写着“蕊珠宫”,落款是咸丰二年七月。进入山门,在照壁的位置是一神龛,内祀一神,左右各有石碑一通。往左转,便正式进入庙中,由低到高,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段八十一级的石阶,石阶的左侧是厢房,右侧为碑房。拾级而上,便进入正殿庙院。正殿前是马王殿,左右各建有钟、鼓楼,北附道院。正殿三间,进深七米,台基高约三米,殿身宽阔,悬山式屋顶,琉璃脊兽,制作精良。殿内雕梁画栋,两侧墙壁有壁画,山水人物、云龙画凤,笔力流畅,色泽鲜明,保存完好。

 

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刘凡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山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