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山系列系列之二

七苦山,圣母的祝福

 

 

 

 

 

  方位: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距离市中心30公里处

    高度:海拔约2532

    七苦山·传说

    雹灾不断七苦圣母拯救村民

    20世纪80年代初在太原求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到一本侧面印刷有红色、极具宗教色彩的《圣经》,当时小心翼翼地翻阅后并悄悄保存着。那种神秘心境,自然缘于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人对宗教的无知,也因受传统教育影响,把宗教信仰等同于迷信、不健康思想等。

    时过境迁,现在人们会以更宽阔的胸怀去接纳外来文化,不会把宗教信仰当做权衡一个人思想进步与否的标志。所以,当朋友提议到清徐葡峰山庄游玩,顺路探访七苦山时,大家欣然同意。

    七苦山在许多人听来都比较陌生,但是在天主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省内外天主教友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每年的915日,都会有数万名天主教徒到此朝拜,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活动。从清徐的洞儿沟到七苦山沿途人流浩浩荡荡,延绵不断,每颗虔诚的心都在祈求天主对自己的保佑。

    七苦山原名是洞儿沟村边的南山,之所以后来改称为七苦山,还有一段来历。据传百年前,每到白露秋分季节,洞儿沟村南山顶上就会出现一片黑云,紧接着就会有冰雹袭击,导致村民们年年被迫外出逃荒。因这里的村民皆为天主教教友,神父就带领众教友举着十字架爬山祈祷,把十字架插到南山顶上,祈求天主免除村民的冰雹灾难。从此,这里就少有冰雹落下。感念十字架的保护,为感谢圣母的恩德,1924年,众教友遵照教宗比约十世下达的“圣母七苦通谕”在南山上建起了“圣母七苦堂”,南山也就从此改名为“七苦山”。

    纪念圣母七苦的节日始自1668年。1817年教宗比约七世(Pius VII)钦定为普世圣教会之节日,于每年915日纪念。“圣子高悬十字架上,痛苦之母站立其旁。”敬礼十字架上的耶稣,自然会想到十字架下与他同忧同苦的圣母。所以教会很早就举行敬礼圣母痛苦的庆节,在“圣枝礼仪”的主日前的星期五,表示圣母的痛苦离不开耶稣。

    洞尔沟的教友,每逢秋收季节,总要感念十字架的保护,免遭冰雹之苦,十字架和圣母紧相连。礼仪改革时又把“七苦圣母”改为“痛苦圣母”,表示圣母的痛苦不止七苦,她的一生和耶稣同忧同苦。

    七苦山·修行

    拜苦路,路漫漫,朝圣者成千上万

    七苦山的“圣母七苦堂”很有名气,不仅这里的教友,还有众多外地的教友,在圣母的节日都有上山的。每年的5-10月的13日,朝圣者成千上万。沿着“十四苦路”,把耶稣在耶路撒冷受难时背着十字架、从彼拉多巡捕房到最后受难地、被葬处所经过的道路的场景,分成十四个典型的图画或雕塑,并配以十字架,设立在信徒朝拜的圣地或通往山上的天主教教堂、修道院的道路上,用以缅怀耶稣受难的经历。朝拜者们沿着苦路依次行进,每至一处停下跪拜和默念,称为“拜苦路”。这是天主教徒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祈祷和崇拜的方式。

    沿着“之”字形山路攀登,仿照巴黎凯旋门的“上天之门”便呈现在眼前,中西建筑和文化互相交织在一起,渗透着宗教文化的痕迹。穿过拱形大门,便进入平坦的山顶。

    山顶的建筑物并不多,除了圣母殿和祭台外,四周还有一些雕塑,但它却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内涵和建筑风格。祭台和圣母大殿是仿照北京天坛和故宫太和殿的样式建造,极具东方色彩。黄色琉璃瓦的圆形亭子,由十多根大红柱子支撑,整个结构呈圆形,上面有三层圆形屋顶,酷似北京天坛,瓦的颜色不是蓝色而是黄色,结构也简单得多。亭子的四周也是朱漆漆面,周边的椽子上画着金黄色的飞龙及各种纹饰。在亭子顶层屋檐下有“祭坛”两个金色大字,与宝顶上方耸立的十字架一起,构成了中西合璧建筑的露天祭台。

    祭台后方,是另一座中式建筑,一座酷似太和殿的“圣母大殿”。不同的是里边的陈设、绘画、物件等呈现的却是西方宗教装饰图案,或许是意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吧!

    面对这些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建筑,我想这应该是在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开放,宗教氛围进一步活跃,建筑空间的观念与形式有所突破的种种文化现象,是造成不同文化间建筑相同与不同的空间形式的内在原因。在宗教文化传播的同时,建筑历史方面也得到了相互的借鉴,两者之间各自的历史建筑空间形成和发展,可能也蕴含着某些内在规律,从而为这种空间形式因宗教文化,找到了可能的诠释。

    走进大殿内部,正中是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圣母玛利亚等几位妇女在一旁守护的巨幅画像,而在大殿的右侧,则是痛苦圣母的巨幅画像。除了祭台和画像以外,其他装饰物件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味道:木建构、雕梁画栋、朱漆、传统绘画。来自西方的信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实现完美融合。

    山西居于中原的核心地带,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外来文化纷至沓来,它们与中原传统文化相遇、相融,在这里生根繁衍。在它们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总是非常明显,佛教如此,天主教也不例外。七苦山圣母大殿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七苦山·历史

    清朝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的几度沉浮

    站在“上天之门”,俯视山下,若隐若现能看到树阴中的洞儿沟天主堂(又称“露德圣母堂”)。教堂保存完好,为简略的罗马式,外观简单、朴实,既没有现代都市教堂的华美,也没有西方教堂的壮观。如果不是堂顶高耸的十字架,很难看出是座教堂。

    洞儿沟天主堂和七苦山是天主教在洞儿沟村的重要礼拜场所。洞儿沟教会成立之时,正是礼仪之争盛行的时候。1645年,教皇英诺森十世发布命令,宣布耶稣会士在中国举行的祀孔祭祖仪式是违背教会传统教规的行为,禁止中国教徒参加这些活动。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清朝政府宣布禁止传教,驱逐了大部分传教士。这场持续了一百多年的“礼仪之争”,导致自康熙末期至1844年,中国实行了严格的禁教政策。无论是朝廷还是民众,对天主教都采取排斥的态度。那时很多传教士被驱逐,民众也对传教士有着敌意。而洞儿沟教会的成立,正处于中国禁教政策实施期间,在山西这样一个儒家和佛教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地方,要让天主教在此扎根,不仅需要勇气,而且更需要智慧,才能在适应中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清朝时期,中国自己的神职人员并不多,教堂的样式则以西方传统的罗马式为主,故而洞儿沟的露德圣母堂也建成了罗马式风格。1844年,清政府对天主教开禁。天主教在西方殖民势力的保护下,在中国得以快速传播。天主教在山西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1893年,在洞儿沟露德圣母堂旁边,人们在传教士支持下,采用西式传统建筑风格,修建了一座城堡式修道院(也称会院)。至今,这座修道院依然巍峨矗立,十分醒目。

    现在,山下村庄百姓多为天主教徒。民居的门楣上写着“沐浴主爱”“主赐安康”“四海黎民沾主泽、三晋花鸟浴神恩”“雨顺风调主降祥、民安国泰天心顺”等,于春联中融入了西方宗教文化。

    太原山素描

  蒙山:大佛佑三晋

    方位: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处高度:海拔约1325

    蒙山大佛被称为 “西山大佛”。史载,北齐文宣帝在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下旨将位于此处的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并开凿了摩崖大佛。其开凿时间比四川乐山大佛还早一百六十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可谓历史久远。《北齐书·幼主恒纪》中记载着:“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这个“宫”就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又载,“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费时二十五载。佛像高63米,比西方所说 “世界第一大佛”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出10米,堪称真正的“天下第一大佛”。

    天龙山:开凿石窟用了500

    方位:太原市晋祠西11公里处高度:海拔约1370

    明嘉靖年间的 《太原县志》曾经这样评论天龙山的景观:“此山松柏苍翠,林木葱茂,既具天然之生成,复有人工之修饰。胜境之佳,在环省诸山中实属罕见,且峰峦秀美,泉声淙淙,气候清爽,幽雅绝俗,游者于此,辄有不忍即返者。”这里所言的人工之修饰,说得大概就是山上规模恢宏的石窟造像吧。

    天龙山有对峙双峰,东峰仙岩山,西峰大佛山,二峰半山腰间共有石窟25龛,内有石雕造像500余尊,包容了东魏、北齐、隋、唐、晚唐五代五个不同时期的雕塑艺术品。史载,天龙山石窟开凿前后用了五百年的光阴。从东魏武定年间始凿,直到五代末期最后完成西峰大佛山上九号窟的开凿。

 

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刘凡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三晋山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