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关注山西本土网络作家

 

 

 

 

 

  写手的江湖,很孤独
    1023日下午,山西网络文学院成立,我省18
位网络写手“找到组织”,被聘为“山西网络文学院首批在线作家”。由此,他们的身份从“写手”变成“作家”。

    主流的文学界对网络文学一直是持忽略、轻视乃至于否定态度的,网络文学也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占全国人口几乎一半的好几亿网民,已经使网络文学具备了成为一个时代文学主流的人口基础。当严肃文学或者说是传统文学的读者日渐萎缩的时候,当网络文学在被轻视被否定的同时,是网络作家们为6亿网民提供着精神服务。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省首批在线网络作家,他们在连作协门都不知道朝哪儿开的时候,一天要写好几千字,以使他的读者满意。他们怎样创作?怎样生活?怎样挣钱?他们是不是表面光鲜,背后心酸……

    苏美娟:还没靠网络写作挣过一分钱

    苏美娟,笔名小无相,女,1973年生,太原人。在六一六网连载长篇小说《不是钱的事》(50万字),现正在言情吧连载长篇小说 《你换妻了吗》(现更名为《头顶一片绿》)。

    网络写作,对于一个不惑之年的女人来说,是个难事。还好丈夫对我从事这个工作没有看法,知道我爱写,也就由着我,不管不问不反对,我写岀成绩故然好,写不岀也没什么,他说高兴就好。但四十岁,混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对我来说实在是件有些尴尬的事。

    当初写什么样的网络小说曾经让我很纠结。网络小说多是玄幻、架空、穿越、言情、悬疑等题材,离现实生活远。相比之下,一个在柴米油盐里踏踏实实活到四十岁的女人,说什么也写不出虚幻的东西。写还是不写?我很犹豫也很矛盾。凭着对文学的执着,我还是下决心写起了网络小说。

    我以王海鸰和六六为榜样,我觉得人到中年的女性写作者,最适合写作的题材是婚恋类小说,于是我开始了创作。但和那些写过上千万字的网络作家相比,我至今写的这些字就算没写过。为此,我也很痛苦,既然是网文,没有字数做支撑,很难出头。但硬拼字数,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满意,怎么给读者看。所以,我在创作时,不停地熬夜,那一个字一个字真是把自己往死里逼,因为我得自己先满意。不过,女网络作家比男作家好过些,男作家没有上千万字,休想岀头。女作家只要写的好,二十万字足够。但前提必须是好!我在向这个目标前进。

    网络写作,我刚起步,还没靠这个挣过一分钱。我年龄大了,每天写三千字,急功近利是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就想坚持我的文学梦想,坚持我的写作爱好。我相信自己能耐得住网络作家最卑微的寂寞,也经得住最悲催的考验,我会做一个四十岁的、爱好文学的女人该做的事。

    孟超:网络写作不仅是脑力活动,更是一种体力活动

    孟超,笔名陈风笑,男,1971年生,太原人。在起点中文网刊载长篇小说《都市逍遥客》(180万字)、《简单欲望》(60万字)、《绝地张扬》(110万字)、《官仙》(1300余万字)。目前在起点中文网连载长篇小说《狂仙》。山西文学院第四批签约作家,山西网络文学院副院长。

    我和许多在网络上写小说的人一样,刚开始写网络小说完全是因为喜欢。我写的第一部小说《简单欲望》,书友只有几十个人,那时纯粹是因为喜好。

    写网络小说成了职业后,就得对它负责。我从20086月开始上传的《官仙》直到今年3月才完本,我没有断更,每天最少更新两章六千字,节假日、地震、停电、亲友去世这些,统统没有影响到我更新。写《官仙》时,有一年阳曲地震,我一起身,就能从窗户看到楼下黑压压的人头。当时是晚上八点多,我当天的更新还没码出来,就只能硬着头皮在家里继续码字——不能让书友们等不到更新啊!写《官仙》时还有一件让我遗憾的事。就是一个很疼爱我的长辈去世前我没时间多陪他,现在想想心里也不是滋味。

    搞网络写作就是空闲时间少,跟自己家人娱乐的时间更不多,每年我家里出去旅游,我总是看家的那个。当然,网络写作也带给我许多快乐的事。比如小说的成绩。还有不少书友专程来太原看我,有广东、广西、江苏、上海和黑龙江的,天南地北素不相识,只是因为喜欢我的小说,专门跑来看我,这很感人。不过糟糕的是,我基本上没怎么陪他们,只是见面聊一聊,再吃顿饭,想起来,是有点愧对书友的热情了。这些书友还希望我到了他们那个城市的时候,一定联系他们。我在《官仙》完本之后,想着要来一趟全国游的,但遗憾的是后来没有成行。

    我搞网络创作倒是没有多少人不理解,因为写作其实是个很私人的事,我也很少跟别人说。而且一开始我不是以这为生的,大家也都不在意。我不宣传,以至于有许多认识我的人,都不知道《官仙》是我写的。有一年,我姐姐去河南,遇到一个朋友,此人也认识我。他抱怨说:司机看《官仙》,都迟到了。当得知《官仙》是我写的时,他极其震惊。我姐也才知道,这小说已经很有名了。

    网络写作不仅是脑力活动,更是一种体力活动。网络文学是眼球经济的一种,“人气”很重要,所以我也会担心读者转身离去,压力很大。我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独自写作,付出的辛苦是旁观者难以想象的。所以网络写作要耐得住寂寞,更要保持一份自制。

    常舒欣:感谢这个时代给我的机遇

    常舒欣,笔名常书欣,男,1975年生,沁水县人。原起点中文网知名作者,20136月签约加盟创世中文网。代表作长篇小说《红男绿女》(305万字)、《香色倾城》(160万字),其创作的《黑锅》(305万字)、《余罪》(290万字)、《超级大忽悠》(200万字)已售出影视改编版权。目前正在创作《商海谍影》。

    记得2008年刚开始码字的时候,第一部作品一直写到六十多万字都没有签约上架,没有签约上架相当于全部是免费的公众版,相当于这六十万字的辛苦,连电费和网费都换不回来,那时候人很沮丧,心情很低落,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我。还好,我有个好老婆,在最困难的时候,她很鼓励我,我三十郎当了还一事无成,她也不嫌弃我。老婆是我坚持的动力,写到七十万字时那部作品上架了,我有了第一笔收入,很少,几百块钱,不过,很兴奋。

    但在兴趣消耗之后,码字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坚持是非常痛苦的。因为网络小说需要定时更新的特殊性,我必须用连续、快速的故事情节留住读者。这种更新在思路拧结、身体抱病或者家里有事的时候,就非常痛苦了。大多数情况,不得不逼着自己码字,可能是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以上才能码完一天的工作。这种压力,经常会让人有崩溃的感觉。不过还必须坚持。

    后来小有成绩,但都是自娱自乐的事。我出门一般不说自己是写网络小说的,否则对方不理解、不明白,得解释好半天。那时候的感觉是:我像个边缘人,外人不会理解我。到银行申办信用卡,也会因为没有工作单位被拒签。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某网站组织出境旅游,申办出境证,在公安局被盘问了好久。

    其实,这一行是孤独的,也是委屈的,我们的纳税额很高,可能超出一家小型工厂的定额税,但却没有一个与之相配的社会待遇。

    当然,我也有高兴的事。我亲眼见证了这些年网络文学的井喷和繁荣,连着数年,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流行在电子、纸媒、影视上,我个人几部创作的网络小说先后售出了简体出版,影视改编权,今年又有咱们省网络文学院的成立,我接到邀请时都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所以,我感谢这个大时代给我的机遇,感谢文学院那个神圣的殿堂向我们敞开了大门,让我们找到了家。

    同题访谈

    1、你每天的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孟超(以下简称孟):下午三点到六点先写一小部分,晚上十点到凌晨五六点是主要创作时间。晚上码字清静、效率高。

    苏美娟(以下简称苏):晚上写,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维比较集中。

    常舒欣(以下简称常):一般都在晚上至凌晨,晚上思维比较活跃。

    2、一天要码多少字?能挣多少钱?

    孟:一天最少码六千字吧,赚钱要看情况了,有本书写得不是很合乎市场,一个月才挣几十块,都不够起点汇款的底线。

    苏:我是一天3千字。至今还没挣到钱。由此可见,不努力就没钱花是真理。

    常:思路顺的时候,能码一万多字,思路不顺的时候,能码三五千字。挣钱不等,付费用户的订阅高,就挣得多,订阅少,就挣得少。

    3、构思加写作,占了大部分时间,还有时间交朋友吗?有属于自己或家人的交流或娱乐的时间吗?

    孟:基本上没时间交现实的朋友,也就是网上交朋友,在论坛、QQ或者微博会遇到一些同行。跟家人进行碎片化的交流没有问题,但是遇到事情,长篇大论的话,必须要在白天,晚上十点以后,我不跟家人交流,他们也习惯了。

    苏:网络作家比较自由,要么不工作,要么工作起来就没完。不工作的时候有时间交朋友、陪家人,但不工作的时候少得可怜。

    常:没什么时间交朋友,大部分朋友都是网友,来自五湖四海。干这活亏欠家里人的最多,因为作息时间不同步,和家里人交流或者娱乐时间几乎没有。

    4、是什么让你坚持做一个不被许多人看好的网络作家?

    孟:要说做网络作家,一开始还是因为喜欢吧,也没想着挣钱,不过写着写着,就挣到钱了。

    苏:我想应该是对文学的偏执爱好吧,若没有这个做支撑,以我这个年龄,实在不好意思混迹网络文学的世界了。

    常:最初是兴趣,网文的门槛低,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后来是坚持,因为有来自家人和读者的欣赏、鼓励。当然,最终还是收入,这份收入远远大于从事其他职业的收入。

    5、你们称山西网络文学院是你们的家,有了家是什么感觉?

    孟:就是找到组织了吧,也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苏:我们有了归属感和被承认的感觉,毕竟网络作家的名称是网络文学院给的。

    常:感觉非常好。“文学”这个字眼对于我们一直是神圣的,我们一直自称是“写手”,而不是“作家”;是“码字”,而不是“创作”。这一次我省成立网络文学院,代表着主流对网络文学的一种认可,这让我们所有一直坚持着文学梦的网络写手,在心理上,在精神上,都有了归宿感。我喜欢这个家!

本报记者    白洁

 

传统的叫好,网络的叫座

 

    网络作品和传统作品始终有个“叫好”还是“叫座”的争议。年轻的读者,更喜欢网络小说,认为跟得上时代,有新鲜刺激的感觉;年长的读者,则大多喜欢传统作家的作品。作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呢?

    传统作家

    不做市场的奴隶对网络作家来说是个挑战

    潞潞(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网络文学院院长、诗人)

    网络写作是当下文学创作的一支生力军,虽然还没有和传统写作平分天下,但其势凶猛、攻城略地,已经拿下部分江山,尤其在年轻的读者群里,影响力是相当大的。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取决于作品本身,不一定纸质文学作品都是不朽的,也不一定网络文学都是速朽的。

    网络作家和多数传统作家使用的工具一样,都是用电脑码字。传统作家完成作品后,交给出版社出书,通过版税获取报酬。网络作家是直接在网络上发布作品,通过作品的点击量获取相应报酬,他们的生存完全依赖于网络这个市场。我觉得这是界定网络作家的一个标准。作家靠网络吃饭的历史不长,也就十年多吧,他们多是一批新人,和传统作家隔了代的,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感受当然不同,所以有其鲜明特点。山西网络文学院首批签约的18名“在线作家”都是靠网络生存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作家。

    最近,省作协召集我省的网络作家开了个座谈会,会上有的网络作家说开始只敢称自己是网络写手,后来写得好了才有了作家的自信。应该说,最初在网络发表作品的门槛相对比较低,这是人们诟病网络作品质量的重要原因,但入了门之后还有很多门槛,一道比一道高,要想过这些门槛靠什么?唯一一条,靠质量,靠文学的含金量。和这些网络作家接触,我发现他们多数人是怀着“文学梦”写作的,但为了生存,会向市场做一些妥协,每个人把握的尺度不同,自然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怎么能做到不做市场的奴隶,对网络作家的挑战更直接、更严峻。

    网络作家群体更为年轻,他们的读者群也很年轻,所以,要求他们对时代的反映更为敏锐,他们确实也是这样的。当代人的感情、生活以及价值观,在他们的作品里必须得到表达和处理,脱离时代和当下的生活,他们就会失去读者。

    不是说网络作家没有追求,而是读者缺少要求

    李骏虎(省作协副主席、作家)

    十几年前,我也曾在网络上创作过,曾是搜狐小说的版主,也在天涯论坛上舞文弄墨。那时网络文学作品在数量上比较有限,还不是产业化运作,像《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等都是很出名的网络作品,那些作者和传统作家的实力是很相当的。

    现在情况不同了,网络创作量非常大,几十万字是少的,甚至动辄上千万字,要求网络作家每天更新6000字,创作到这个时候,基本就没什么想法了,因为字数一多,水分大了,不符合创作规律。但网络文学在阅读方式上非常便捷,有个手机就解决问题了,从这方面看还是大有可为的。

    这几年,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给网络作家开过“口子”,虽然有作品获奖,但总体水平尚欠缺,网络文学在表现方法和思想内容上还有一定差距。有名的文学网站更新量大,迫使作者每天大量创作,这样泥沙俱下,和传统作家就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不是说网络作家没有追求,而是读者缺少要求。传统作家在文学上是有野心的,这个圈里有句话叫“写不短才写长”,要求作品尽量精短,结构和语言朝着经典化的方向去。

    传统文学一年出版1000部小说已经了不得了,但网络文学在网络上开的帖子有十几万部,甚至达几十万部以上,真正转为纸媒留下来的又有多少呢?盗墓系列、穿越系列等很热闹的网络作品每年有四五部转为纸媒很不易了,最终更多的是即时消费品,看过也就过了。山西作协成立网络文学院是个有积极意义的事情,这批网络作者都是非常有影响的作家,我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会跻身传统作家队伍,并且成为其中非常客观的有生力量。

    商业性写作模式,传统作家们也有过

    鲁顺民(《山西文学》主编、作家)

    对网络小说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点击率,许多小说因为点击率下降最后无疾而终。所以,表面上网络文学所拥有的平台似乎更为宽广,实际上相当苛刻,能够在网络上保持旺盛人气的作家还是了不得的。

    若说传统写作与网络写作,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的差别或说差距,恐怕就在这里。实际上,网络文学也分得很细致,有武侠、穿越、官场、职场、情感等划分,这里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有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山西注意到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的存在比较晚一些,广东作家协会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关注这一异军突起的群体。以他们提供的数据,全国的网络写手大约100万,广东要高一些,大约有二三十万的规模。其实,我们山西也不在少数,过去我也接触到一些。如此众多的写作者一下子扑到网络上,最终大浪淘沙,能够坚持下来,保持旺盛人气的网络作家终究还是少数。从这个现象上来讲,倒与传统写作的情形差不多,每个时期都有大量的写作者涌现,但每隔十年整理一下,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也就那么几个。

    毕竟,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就像帛取代竹简,纸张取代帛和竹简,钢笔取代毛笔,电脑取代钢笔,每一次写作材料的变化都会对文学的模样有一些改变,网络替代纸媒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革命性的。与传统写作一样,每一种新兴的文体诞生,需要经典的作品与经典的作家最后将其完善和丰富起来。文体的丰赡与贫瘠,与属于这个文体的经典作品与经典作家的多寡成正比,它是一个质的评价,而不是一个量的积累。网络文学也不例外。

    文学写作固然与生活积累、人生体验有很大关系,但重要的还是想像力,故事结构、叙述控制、人物塑造的能力是一个作品能够成立的重要理由。网络作家绝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表达的自由、想像的瑰丽,与思想的驳杂、表达的肤浅几乎同时存在,有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倾诉的欲望,有些作品离文学表达还很远。但不能否认,网络文学作品中确实有一些精彩的东西,对生活的表达非常独特,给人一种陌生感与新鲜感。许多网络作家最后皈依传统文学写作之后,很快风生水起,靠的也就是这个。比方我们省的青年作家手指与王小枪。他们过去一度时期在网络上很红,最后回归传统写作,让人耳目一新。

    传统写作与网络写作在质量评判上很难说,因为网络写作每天写多少字,留什么样的悬念,都有技术上的讲究,更像商业性写作。其实这种写作方式在纸媒时代也存在,巴尔扎克有许许多多为出版商写的作品。既然网络文学兴起的时间并不太长,还很难说哪个质量到底好,评判最好还是交给时间。

    网络作家

    传统文学生命力强,网络文学生存力强

    谢荣鹏(银河九天):男,万荣人,生于1982年,先后创作《天生不凡》《原始动力》《黑客江湖》《首席御医》(出版改名为《首席医官》)。

    从网络文学诞生开始,关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我个人认为两者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只是文学的载体由纸质变成了网络,仅此而已。只有站在这个立场上,才可以再去细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

    作为新兴的事物,网络文学比起传统文学确实有着很多的不足:首先是题材的单一,目前网络文学单纯以小说为主,而传统文学则包含了诗歌、散文、剧本、童话等等;其次是网络创作的门槛低,许多人是兴趣创作,导致很多网络小说结构不严谨、写作技巧匮乏、语言过于苍白,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再者是网络作者普遍年龄低,书中的生活底蕴明显不足。但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传统文学的生命力强,而网络文学是生存力强;传统文学中的生活底蕴丰富,而网络文学更合拍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传统文学的意义在于制造经典,而网络文学的意义在于人人可以参与。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就需要有更多元化的文学形式,来表达和承载多元化的文化。网络文学的出现就是社会多元化的产物,这肯定不是个坏事。

    我瞎写了几年网络小说,严格来讲,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作家,但我真的认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没什么区别的,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两种文学各自的优势,以及它们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的促进作用,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然后创作出更接“地气”的经典。

    受众群体不一样,归根结底都要雅俗共赏

    孟荣(八月遥思):女,生于1987年,太原人。主要作品有《败犬女,别来无恙》《我的上司老公》《总裁之吻》等

    我们与传统作家的差距或许就是受众群体不一样,这就好比“百家讲坛”和“快乐大本营”的受众不同是一个道理。

    看过网络小说的人都知道,每个在网络上有些人气的作者,每天都会定量更新自己的作品,一部网络小说的字数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甚至超过千万,这些数字是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的,每个被众多读者喜欢的网络作品人物都是网络作者呕心沥血塑造的。所以很多的夜我们都睡不了觉,可能某一天心情烦闷,某一段时间故事情节会进入瓶颈,可能也不是每天都对人生有新的感悟,但我们还是尽量给期待的读者一个好的故事。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不存在分歧或者隔阂,只是文学的两个表达方式。不管是网络作家还是传统作家,都可以寓教于乐、雅俗共赏。

    文学作品没有好坏之说,只分喜欢与不喜欢

    李烨(千古恨长眠):男,生于1990年,长治人。曾写过《宫锁心玉续集》《相续神话》等。

    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两者的作品在生命力上都是很顽强的。不同之处在于创作过程中,传统文学作家突遇灵感枯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暂时停下来,几乎是免疫的。网络文学作家突然失去灵感,就危险了。因为一旦开始创作,不管中途出现什么,都不能停下,否则便是致命的。

    传统作家的生活体验很多,所以他们的作品都很讲究,贴近生活。网络作家则无需那么仔细和考究,因为所写题材和故事性非常超前,需要考证的资料相对少一点。

    我觉得文学作品没有好坏之说,只分喜欢与不喜欢。因为每个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耗费了他相当大的精神与心血的。作品最终的评论者是读者,而不是某个作者也更不是某个读者。

    网络作品有时候不需多么华丽,更多时候把文笔放在故事情节上面,相比传统文学作品,这点显而易见。

本报记者    郭志英

 

网络作品的成熟不单靠时间

 

    网络作家在这个年代算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居然要用讨论的方式,来得出网络作家有没有江湖地位的结论。其实,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没有人讨论传统作家的地位如何,也没有人讨论公务员生意人等职业的必要性。那么,为什么就要把网络作家拿出来说一说呢?说到底,写在哪里只是一种形式,文字能够表达的智慧和情感,永远都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大众对事物的接受,需要时间。新鲜事物的成长,也需要时间。

    但就是这样一个时间差,有的人认为非常合理,有的人却认为并不只是时间的问题。

    特邀嘉宾:省作协党组副书记、评论家杨占平

    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网络文学院院长、诗人潞潞

    一百年后网络作家也成传统作家

    很多人认为网络作家不算正经作家,理由其实很简单,他们只是认为,网络作家出现的时间太短,作品没有经过时间检验,说不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但是,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有一个从崭新到成熟的过程。

    杨占平是山西省作协党组副书记、评论家,他在山西网络文学院建立时,就曾说过:任何新生事物都会成为历史,网络作家在一百年后,也会成为传统作家。

    这句话很好理解,因为到时候大家已经习惯于阅读网络作家的作品,像习惯于今天阅读传统作家的作品一样。当然,也有人认为,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只是一种偶然,网络文学的魅力是无法持久的,大家基本上是看一本扔一本。但是对这个观点,杨占平并不认同,他认为网络文学和大家认为的传统文学是一样的:“网络小说作为文学史上的新生事物,我认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将来的走向是有自身规律的,这种规律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一致的,因为我们现在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普及,所以网络文学跟着普及。所以,在文学史上,它是必然出现的现象。也会有它出现、发展、达到高潮,最后衰落的一个过程。这和历史上别的文化现象的规律是一致的。”

    山西网络文学院的院长潞潞也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它赖以生存的平台密不可分,平台的发展一定会带动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传播平台不同,网络文学的覆盖面和传播系统都是传统文学不能比的。谁也不知道互联网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手机等网络终端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网络文学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正因为网络文学是跟随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才普及的,所以它身上必然有很多当代人喜欢的新鲜东西。比如说,它的阅读方式方便快捷,它的行文风格简单明了,它的阅读字数恰好适合于一段段的碎片时间。这些优点,在网络时代是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它们正帮助网络文学占据一个越来越高的地位。“就目前来说,网络文学越来越重要,因为它的创作量,是我们传统作家根本无法比拟的。另外,网络文学在写作上有它的长处,比如说网络文学的思维敏捷、想象力充沛,打破了我们过去传统文学写作中的一些条条框框和禁区。当然网络文学也有不足之处,相比较而言,它和生活的接轨不是很密切,很多作品是靠想象和设想来编一些故事和情节,这样的话作品比较单薄,不过这是可以弥补的。网络文学还在一个起步和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到了定型或者是可以下定论的阶段,在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它的价值判断,对于作家而言,对于评论家而言,对于读者而言,都是在探索和逐步的变化当中。我相信,用不了几年,大家对于网络文学的价值判断,会逐步形成共识。而不像现在这样,认为为网络文学地位不高。”杨占平这样认为。

    网络文学的写作竞争更激烈

    网络文学总是被这样一些理由诟病,没有生活、想像无力,作品单薄,这似乎成了许多人鄙薄网络作家的理由。但这并不能算是网络文学先天不足的理由,它毕竟是新生事物,没有发展的时间。

    如果给它时间,它的表现会怎样?对这个问题,杨占平的答案是:“网络小说的深度和广度完全可以进一步扩充,拥有更持久的文学价值。现在各级作协和宣传部门越来越重视网络文学,特别是对网络作家的引导,也很重视。加上这些网络作家本身不断地意识到他们的写作需要改进。无论是从外在的因素,还是从网络作家本身需要变革的需求,双方结合起来,网络文学的不足和弊端是能够改进的。当然,这是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的。有的作家转换的时间可能快一些,有的作家可能慢一些,但不管快慢,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任何一个作家,包括网络作家,他写到一定程度,就会意识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他也要求改变,因为他也要求生存下去。如果他抱残守缺,那样的话,他的路也走不下去。”

    但是,从题材上来说,网络文学的题材比较集中,大多数集中在穿越、玄幻、言情上面。这些类型的作品,在网络上已经非常多,想寻求新的突破并不简单。而写某种题材比较拿手的网络作家,换一种题材,也许并不能得心应手。不过,杨占平提醒我们,读者也是一个有力的武器。“写作和读者的关系非常密切,网络作家现在写这类题材多一些,是因为读者阅读的需求。再过一段时间,我相信读者的阅读也会有新的要求。现在流行的题材,读者读得多了,自然需要一个改革。作为一个作家,他要适应读者的口味,也必须改革和提升。所以我相信,网络作品最终会更加符合人们阅读的需求,不这样做,他们就生存不下去。”

    潞潞则认为,网络文学本身就存在于一个竞争机制中:“网络文学的门槛低,进入容易,但是进入之后,依然有很多门槛存在。它内部的竞争机制很激烈,劣质的作品很快就会被淘汰,能写出精品的作家则会被留下来。经过这么一番大浪淘沙,网络文学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好。”

    不论在哪个平台创作他们都有着一样的文学梦

    作为新兴事物,怎样让网络作家更快地获得大众认可,拥有和传统作家一样的社会地位。这个问题,网络作家在想,作协也在想。

    以前,网络作家并不在作协服务的职责范围内,但作协在转变自己的观念,比如网络文学院的成立。杨占平说:“网络文学院成立后,我们也专门开会研究了山西网络文学院下一步的发展。首先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网络文学院这个机构,我们要把工作的重心倾斜到网络文学院这边来。我们特聘了一些网络作家参与网络文学院的管理,比如说让孟超担任网络文学院的副院长,因为我们愿意吸收网络作家们的意见。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提供一笔经费,选择一些网络作家,参加相关的文学培训活动以及采风活动。对其中一些有特点的作家,要给他们组织一些评论家的研讨活动。另外,还准备逐步和实体出版社、报刊杂志联系,给网络作家们牵线搭桥,让其中一些优秀作品能够在实体上发表,拓展网络作家们的展示平台。同时,希望以后能在创作上、生活上,给予他们一些尽可能的帮助,让他们消除顾虑,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除了作协的努力,一些写作经验丰富的作家,已经意识到自身创作的一些问题,他们也认为自己急需充电。不少网络作家都有这样的担忧,他们过去的一些生活积累,通过这几年写作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生活圈子又局限在网络上,他们希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体现在阅读方面。山西知名的网络作家陈风笑就曾经表示,他每天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时间差不多,他觉得自己非常需要阅读。只有多读一些书,包括国内外经典作家的作品,才能提高网络作家们的基本文学素养。这些网络作家在文学上的追求,并不比传统作家低。就像潞潞对他们的形容:“他们有文学梦,他们的向往和传统作家是一样的。”

    网络文学,这个正在往前奔跑的新生物,它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更有活力。如果能够给它一些助力,相信网络文学的价值,可以更快被更多人认可。到那个时候,网络作家的地位,也就不用被拿来讨论了。

 

文来源:山西晚报20141104;本文作者:康少琼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11-2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