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行深处的回声

 

 

 

 

 

  作家简介: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从小随父母定居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每次看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在天气预报里都会提到长治。其他许多城市都一一掠过未留半丝痕迹,唯有长治,总是让我牵挂让我凝眸,让我浮想联翩。

    先是因为认识了年轻女作家葛水平,被她刚柔兼济的气质所迷惑,再去读她的小说(唉,我承认不是一个赶潮的人,虽然她很早就蹿红。是2005年吧?据说是葛水平年呢),从《甩鞭》到《喊山》,在她的故事里,黄土塬、窑洞、秃岭沟豁、牲口和抵死纠缠的血肉男女,甚至窑洞里小鼠的抖须之声、奶奶肚兜里软黑枣的温度,一方水土被她描述得既纤毫毕现地真实朴素,却又不可思议地诡异神秘。

    葛水平是长治人。于是,长治既遥远又亲切,还美丽着。

    每年的秋天,正是太行山的黄金季节。我们转乘两趟飞机,落在长治机场。可是葛水平说,这次我们要先去看看平顺县,离市区只需半小时车程,让长治留作念想,勾引你们下次再来吧。

    我在网络上一搜索,原来平顺县位于山西省东南边、太行山南端,是晋、冀、豫三省的交界之处,从历史上看,应当是先有平顺县再有后来的长治市。嘉靖八年(1529年),持续14年之久的陈卿农民起义被明王朝镇压后,皇帝老儿嘉靖惊魂方定,遂割三县并一县,赐名为平顺,意谓“平顺百世之泽”。该地民风之剽悍可想而知。

    太行山最美的十大峡谷里,平顺独占四处,我们不可能一一领略,就选择神龙湾。导游说,神龙湾大峡谷东西走向,绝壁悬崖对峙,瀑布丰沛喧哗,湍溪蜿蜒,杂花野蔓遍生,是经典的大自然杰作。如此美景,却要步行兼攀爬三个半小时,我黯然止步。

    因为年轻时爬山总是逞强,一马当先,造成膝盖半月板不可逆损伤,彻底废了。唉,只好乘车到山顶去等候,欢呼英雄归来,并准备被朋友们奚落一番,叶公好龙啊。

    其实,乘车上山这40里公路也是一绝景。沿途云雾飘渺峰峦险峻自不待说,最奇的是那一段挂壁公路。走过不少大山,颠簸在许多条盘山公路上,也穿过大大小小的隧洞,而像这样的盘山路真是罕见。它一会儿明明白白;一会儿挖进石壁,横卧一道凹槽,像南方的骑楼,还有石檐伸出;一会儿钻进山腹,却不完全是隧洞,还留着一层“薄薄”的石壁,凿出一个一个透光的大石窗,一方面采光,一方面像天然画框,把太行山的风花雪月镶嵌其中。

    到了崖顶的观景台,雾气散尽,阳光无遮无挡,欢喜嘹亮得像要发出唿哨。这么高这么旱的石峰,居然开出大蓬大蓬的野菊,被阳光熨得黄灿灿的,在风中摇摆自得其乐。那因此变得俏皮的风,夹着一丝中药的味道,有人告诉我脚下比比皆是连翘和柴胡。

    抱膝坐下来,背倚嶙峋的观景石,极目眺望,就是一片平展展的黄土高原,可以漫步可以奔跑可以驰骋;立起身来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仿佛只要谁一声呐喊,脚下这一大块巉岩就会应声坍塌,坠下万丈深渊。这片貌似宽广平袤的高原已经像豆腐一样,被岁月之利刃切割得七横八竖,巨大的裂口造成深不可测的峡谷,落差竟达300多米。

    忍住晕眩扶头俯视,峡谷内陡壁参差而立,又似天然屏风,屏风间隐约可见岚霓滋生,绿笼轻纱,涓水银亮,石墩暗栈埋伏浪花之间。细如丝线的小路上,冒出了几颗黑色逗点,慢慢接近,哟,那是我的伙伴们。可是,看起来他们几乎就到脚下了,要攀到崖顶,却还要一个多小时。

    现在我才读懂了一点葛水平的“喊山”。太行山这些深刻的大隙缝,从这边到那边,近得十分虚幻,似乎可以纵身跨越。但是走起来,弯弯绕绕,却不知有多遥远。于是,人们习惯隔着鸿沟,可着嗓子互相打招呼,甚至“喊”情“呼”爱,因为很难避人耳目,愈显率真浓烈。

    回程再次经过挂壁公路,我很想提醒伙伴们留意,可惜他们都累坏了,睡得东倒西歪。我不知道,挂壁公路指的是挂在石壁上的公路呢 (这就不稀奇了),或是指,还挂着石壁的公路?

    当晚入住下石壕村民宿,终于找到答案。全村一片石头世界,不但屋墙、路面、牛厩、猪栏都是石砌石铺,连日常使用的器皿也是石制品,石盆、石灶、石臼等,粗粝而坚硬的石头被当地村民用到了极致。由于当年的交通闭塞、由于贫穷、由于祖祖辈辈的积累,他们娴熟而又优美地,应用了大山这一特殊语言。

    挂壁公路应当是这一技巧的协奏曲,雄伟高昂而且回肠荡气。

    太行山越行越远,云雾深处这一段回声,永不消逝。

 

文来源:山西日报20141015;本文作者:舒婷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11-2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